立足教学课堂,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mvsg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的主战场是教室,即让学生以研究的精神走进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学习对象。因此,我认为,要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课堂,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空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材——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对象
  语文教材提供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为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就看你怎么应用。比如:可以设计小论文题《荷塘月色的语言美》、《邹忌的讽谏艺术》、《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从赵太后说起》,对于诗歌单元,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配乐朗诵并录制磁带,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辩论等等。但如果单独—篇课文可供研究的要素不够,或者为了学生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得到更大的锻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一篇课文放到更大的参照系中,通过比较,分析其异同,领会相互特点,探讨普遍规律。只有我们充分的钻研教材.根据具体情况抓住教材的重点,参与教材重组,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他们所感兴趣的精神大餐,也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旋律
  课堂研究'内容在课本,研究在课堂。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性研究。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它不是简单的问答,也不是一般的讨论,而是有课题、有研究、有总结、有报告的研究学习的过程。
  1.通读全文。
  诗歌和文言文教学重在“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听录音朗读—有感情朗读—大家齐读,以读代讲,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情感,理解文章。说明文、议论文就可以默读,带问题去阅读。边读边批注,标明不懂的地方。总之,要初步把掌握文意。如《黄鹂》,学生读后初步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描写主体是黄鹂,文中共写4次,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形成了整体感知和初步的审美体验。这是研究性的前提和基础。
  2.讨论质疑。
  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块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发展他的探究意识,要着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破除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束缚,共同研究,合作学习。教师以指引者和学习者的身份参加,鼓励放开学生的思想,消除所谓“唯一答案”的影响,让学生有发问的“安全感”,敢于向权威,书本和教师的观点挑战,同时还应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置疑”开路,在无疑处生疑,养成学生多恩善问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更好地养成研究性学习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立课题。
  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转换成研究课题。如《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般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介绍一下作者的时代背景,然后学生总结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反映了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与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可是,如果我们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将这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阅一些资料,答案就不这么简单了。教师指引学生选择题课,可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是自己感兴趣,有一定能力的;
  (2)足于课文;
  (3)课题有价值有内容有意义。值得去研究;
  (4)拥有一定资料基础。
  通过选题可以训练学生:①关注社会生活;②注意收集课外资料,扩大阅读面;③学会选题策略;④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培养学生的研究与思考能力。
  4.搜集资料。
  给学生3—5天时间收集整理提炼资料。学生需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筛选信息,合并归纳信息,提炼信息,内化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
  5.论文成果展示。
  在研究讨论基础上,终于形成论文成果。教师要阐明写作论文的格式要求,使学生写作符合论文规范。结构严谨,观点正确,要有一定研究价值。
  “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为我们举步维艰的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每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都会面临同样的困惑,就是面对有着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甚至包括不同的教育基础的各式各样的学生时,觉得力不从心,因为当面对着自己的学生时,除了年龄的基本一致外,其他方面差异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会愈发的凸显,成为一线教育者的痛楚。教育要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个个体的终身发展,使得学生能跑的跑,能飞的飞,每个学生都能突破自我。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讲,更多的需要关
期刊
一、粟例    那是期中考试后的一个早上,像往常一样下早读的铃声响过,我走出所带的高二(1)班教室,这时一名叫向南(化名)的男生,跟在我后面急切地说:“老师,我有事想要跟您说。”我随口答道:“说吧!”他说:“老师,我听不下去课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上课根本听不进去,一上课满脑子都是想不通的问题,思想无法集中。总之,看到什么都要想为什么,脑子里不停地冒出很多问题,上课老师说什么根本听不进
期刊
童话,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在童话世界中,小鸟会说话,铅笔会流泪,太阳会眯眯笑,北风会发脾气……如此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形式塑造出深受学生喜爱的形象。孩子们喜欢读盘话,因为童话世界里有五光十色的童心世界;孩子们乐写童话。因为那符合他们的思维。他们要借自己的幻想,写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实现心中的某种意愿。如何别具一格地写出童话故事呢?还是基于学生的丰富想象。    一、津津有味品童话
期刊
地理是生活中的科学,具有动态性、地域性、空间性、综合性等独特的学科特点。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下面,利用《多民族大家庭》一课教学实例,对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方式进行浅析。  本节课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内容十分丰富,所需识记的知识点也很多,其中很多民族的分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特点,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了“你评我改”的互动评改法,积极构建学生在作文评改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做好“互动”预备    1,动员。
期刊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针对课程改革的大趋势,我校适时地提出了“学做导合一”的教学模式。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运用“学做导”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呢?以下我就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学做导”。    一、教学是双向的,是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期刊
要想让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传递信息、如何表情达意、如何遣词造句的,不具备一定的阅读策略不可能实现。如何结合课文的阅读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策略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教学片断中得到启示:    一、把握学段目标。交给学生的阅读策略必须好用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为例,片断一: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再次读课文,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都发现了,课文2、3小结就是写石榴的——生长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
期刊
许多学者认为,知识学习过程是由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保持和知识的应用四个阶段构成。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应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上一时甚至是长时看不懂、想不通、吃不透、理不清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就是学生的知识盲点。    一、寻准数学知识盲点的意义    1 寻准盲点,是清除盲点的前提。  小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未能及时清除知识盲点,让未解决的知识盲点越聚越多
期刊
素质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的知识素养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也重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智能。大多数的教师都会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学生的思维训练停留在表层,表面上学生是掌握了某项数学思维能力,实际上他并没有自己深刻地理解如何运用这种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
期刊
通用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对技术理论与应用兴趣的支撑点,也是培养综合人才的渠道之一,因而加强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轮课程改革从2003年开始,现已经全面推开,技术课程成为八大领域之一,包括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内容,通用技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如今普通高中通用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