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喜欢阅读的教学策略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变孩子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趣入手,让孩子喜欢阅读
  1.聊背景,入门得趣。引领孩子“入门”亦是教师的一种教学真功夫。笔者认为,巧妙的背景介绍,会起到情感的传导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极短时间内进入最佳状态。比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作了如下背景介绍:“《歌唱二小放牛郎》写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的体裁,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机智勇敢地把日本侵略军引进了我军的埋伏圈,敌人受到了惩罚,我们的小英雄却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接着追问:“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听听歌里都唱了什么。”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可能接触过这首歌曲,以歌曲导入本课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他们与文本的心理距离,消除陌生感。
  2.说情景,读中知趣。有一种阅读之趣是情景导入,通过教师的“说”,再现故事情景,让孩子享受读中之趣。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我先出示秋天的画面让学生欣赏,然后问:“看了这些美丽的画面,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吗?”“谁还能用一首诗来抒发自己对秋天的赞美?”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唤醒了已知经验,带着对秋天的感受走进了课文。这里,教师正是借助情景的衔接,使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产生了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儿童的情绪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暗示下被唤起后,又易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上。这样的教学正是利用儿童心理上的这一最可贵特点,以情感为纽带,把儿童内心的情感移入所认知的与文本相关的对象上,从而加深儿童对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李吉林语)
  3.借媒体,临境添趣。语文教学中借助于录音和声像课件等辅助教具会平添几分情趣,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掌声》教学中,在课文结尾,我用音乐渲染情境,播放了一曲《爱的奉献》,创设浓烈的“情感场”,从而再次唤起学生对爱的真切体验,借用音乐微妙的语言,把学生带到充满爱的意境中,拨动学生情感体验的琴弦,引领他们全身心进入文本情境。又如,在教学《鸟岛》一课时,利用课件再现鸟儿陆续来岛上的样子,从而为学生后面的说话训练作了铺垫,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以“知”为铺垫,让孩子喜欢阅读
  1.引领孩子“知”词句之趣。如何在细读文本时关注词句,把阅读的触角伸向咀嚼词句的滋味、玩味词句的意蕴,这是阅读教学中有待加强和重视的问题。《装满昆虫的口袋》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研究昆虫的两件事,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课文中的“迷恋”一词,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极深,值得细细品味。迷恋是分别贯穿这两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线索脉络。第一个故事:因为迷恋昆虫,所以花丛里昆虫动听的声音能引起他探究的好奇心;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在花丛里寻找数天;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忘记一切,坚持到抓到这只唱歌的虫子的那一刻。第二个故事:因为迷恋昆虫,所以处于活泼好动年龄的他能“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发现一只“比樱桃核还小些的甲虫”,并视之为“珍珠一般的宝贝”,“小心翼翼”地拾起甲虫,“放进一个蜗牛壳里”保护起来,为的是“回家再好好欣赏”;因为迷恋昆虫,他能不顾家长的反对和训斥,仍把甲虫带回家。聚焦“迷恋”一词,既能驾轻就熟地梳理文章的来龙去脉,又能提纲挈领地捕捉人物的精神,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
  2.引导孩子“知”作品之情。从传神词语入手,揣摩其含义,有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赏析能力。《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运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蝴蝶谷”。“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一句中“飞过、穿过、越过”的使用,既能使学生仿佛看到蝴蝶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蝴蝶谷时的景象,又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课文,问问学生通过读课文看到什么了,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他所看到的小蝴蝶在旅程中的样子时,引导学生闭上眼想象,并通过做动作体会“飞、穿、越”这几个词使用的准确性。在学生有所感悟后再通过图片进行验证。
  三、以“思”为阶梯,让孩子喜欢阅读
  1.以旧引新。在学习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诗句时,我提问:“从这句诗中你能想到诗人此时的神情吗?”许多学生往往只从表面现象中答:“诗人舍不得与友人分别,还在伫立远望,这里表达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深情。”面对这种情况,我则提供材料,引导联想。“诗人在另一首送别诗中曾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神情怎样?”通过引导,学生们感悟到,明月天下共赏,它照着相隔千里的人,明月像一根线把诗人与友人紧紧地连在一起,因而诗人在这里注意明月,正是把对人的思恋,寄托于明月,传给友人。这一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许多同学结合诗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思维,领悟诗人送别时对友人的深挚之情。他们感悟到:尽管那“孤帆”早已消逝在天际,可此时的诗人还伫立在江边,注视那浩瀚的江流奔向天际,在“见”中将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寄托于滚滚东去的滔滔江水,随友人而去。
  2.以景促情。《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可是,它与同学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离的。我尝试着让同学走入情境,让同学活动起来,让同学与泼水节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互相泼水,同学们玩得快乐极了,有泼的,有灌的,有洒的,还有倒的……音乐结束了,同学们都舍不得回座位。于是,我拉着同学的手,有意地问一个小男孩:“你全身都湿透了,可为什么还笑得这么开心?”小男孩腼腆地笑了笑,说出了“幸福”一词。我转过头,故意严肃地对平时大大咧咧的宇说:“老师可要批评你,怎么那么没有礼貌,把那位老爷爷泼得全身都是水,感冒了怎么办?”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一会儿,大家就笑开了,七嘴八舌地纠正老师的错误,“吉祥如意”一词就被同学内化吸收了。最后,我又随机抽了几名同学问:“你的水去哪儿了?”同学们不时说出“我泼在小姑娘的身上了,我祝愿她……”“我泼在小伙儿身上了,我想让他……”“我洒在老师身上了,我祝愿您……”同学们纯洁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课尾,我又问同学:“你们度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同学们都说出了自身的真实感受,那么自然,那么清新。
  阅读,需要“趣”为先,“知”作铺垫,“思”作阶梯,从而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一种高雅的生活。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小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郭根福)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rn1、感知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rn2、学习用拟人化的手法使说明文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rn3、感受作者为了解小生灵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
期刊
十二年教学生涯,三次执教《虞美人》.初识时是懵懂,驾驭课堂的青涩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再识时是中规中矩,驾驭课堂的沉稳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三识时是挥洒自如,驾驭
这里的“TN”是“Take it out of it,not to use it”(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缩写.建立这个资源柜,是一年前的想法,初衷是把周边资源收集起来,加以整合,服务语文教学.一年时间
近观国学经典的教学,无论在高考指向上,还是高中语文课堂整本书阅读实践上,都呼唤国学经典走进学生的内心并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其实这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国学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
师生沟通是一门艺术,它决定着课堂敏学的整体效能. 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课,学习老师,模仿老师. 这都来自于成功的师生沟通. 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出要实现师生之间的
《敦煌神女》是甘肃省杂技团和敦煌杂技艺术歌舞剧院新近编排的现代杂技剧,上演近两年来,观众流连,好评如云,堪称文化创新的一例典范。《敦煌神女》取材莫高窟壁画中的《九色
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据说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
期刊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教学应该充满智慧和活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学生个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