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轻孰重?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long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媒体在被赋予重要权利的同时也对公众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其中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等,是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府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知情权(如出生情况、亲生父母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的权利。①
  知情权是平衡政府权力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法律构建,而非伦理构建。新闻工作者有合法权利获得公众中的其他成员可以获得的同样信息,但知情权信息中可以出现伦理问题。②例如,在一般的事件里,固然有些民众(比如政治人物或明星)不愿意某些事情对大多数的公众公开,但是权衡公众的知情权,媒体工作者报道这些事件是履行其对于公众的义务,比较没有争议;而有些事件固然公众有知情权,但是媒体的报道,可能会侵害到少数民众重大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利益,这种情况媒体究竟应不应该报道,就成了有争议的问题。
  
  当公众知情权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
  
  公众知情权与事件当事人的利益,尤其是生命权发生冲突最典型的问题,就是绑架勒索案的报道问题。
  1963年4月,日本东京下谷县一位名叫“标越吉展”的4岁小孩遭歹徒绑架撕票,歹徒后来在落网后表示,因为从媒体上看到相关的报道,分析警方也会采取行动,因此将人质杀害。这起事件加上另一起类似的儿童绑票案雅树事件,使得日本新闻界与警方痛定思痛,日后针对绑架勒索的案件,双方采取签订绑架报道协定的方式,来约束大众媒体的采访及报道行为。
  台湾的白晓燕绑架案也是一个知名案例。1997年4月14日,台湾艺人白冰冰之女白晓燕遭歹徒绑架勒索,当案件发生之初,部分媒体在人质安全未卜之前就抢先报道,大张旗鼓的动作引起非常大的争议。白冰冰的女儿白晓燕后来不幸遭到歹徒杀害,媒体在这件案子里的行动,对人质安全造成的巨大危害,明显地反映出公众知情权和当事人生命权的重大矛盾。
  
  当公众知情权与当事人群体利益发生冲突
  
  在公众知情权与当事人群体权利,尤其是生命权和工作权等发生冲突的典型问题时,则是千面人案的报道问题了。
  1984年3月18日晚上,当时的固力果公司社长江崎胜友被绑匪绑架,并要求十亿日元及金块一百公斤的赎金。3天后,江崎自行逃脱向警方报案,当时这件新闻轰动了全日本;但是事件并没有因此结束,两个月后,一封署名“怪人廿一面相”的勒索信被送到日本各大电视台和新闻媒体,信上表示歹徒将把“放了氰化物的古力果制品,将放在名古屋到冈山之间的地区”,消息由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全日本的恐慌。歹徒后来又陆续在固力果总公司纵火,并且陆续针对丸大食品、森永等公司进行恐吓,威胁要在这些公司的產品里下毒,勒索赎金。
  这样的案子牵涉到不同的民众利益,就一般的民众而言,歹徒在食品或饮料里下毒,如果因为不知道而误食,就可能丧失生命。这是对民众生命权的重大威胁,媒体工作者当然应该报道、提醒民众,以维护民众的生命权利。但是对那些食品、饮料生产商的员工来说,当这类事情被报道时,就意味着公司生产的商品必须暂时从市场上下架,他们将失去他们的工作权,很可能对这些员工的家庭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这就形成了公众知情权与当事人群体利益的矛盾。
  
  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与当事人利益间的权衡
  
  在公众知情权与当事人个人利益冲突方面。日本在吉展事件和雅树事件发生之后,媒体和警方之间就有了共识,那就是公众知情权不应该凌驾于个人生命利益之上。因此后来再遇到绑架勒索的案件时,警方都会和媒体依据“绑架报道协定”,约束媒体工作者的采访和报道行为。
  自1997年白晓燕绑架案后,由台湾新闻记者协会、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媒体改造学社、公民参与媒体改造联盟、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台湾人权促进会共同讨论后,于2005年年底完成了《绑架新闻报道及采访公约》,并推动了各大媒体共同签署遵行。③
  这样的约束并不是限制,更不是控制媒体,实际上,媒体在签署了“绑架报道协定”之后,还是要靠自律来维护“绑架报道协定”的效力:除了警方必须定时向媒体签报侦查的进度之外,在确定人质平安之后,媒体就可以立即针对案情进行报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在适当的时间报道,应该是公众知情权与当事人个人利益最基本的平衡点,但是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里要怎样做到这一点,媒体自律是关键。日本除了媒体无形的自律之外,还采取了明文约束的方式,也就是签订“绑架报道协定”,这是值得参考的方式。
  在公众知情权与当事人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方面。以投毒案为例,其实发生冲突的不仅是公众知情权和群众利益,也有当事人群体的工作权、财产权和民众生命权的冲突。毋庸置疑,生命权是高于工作权和财产权的,当民众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媒体提醒民众警惕是责无旁贷的事情。但是媒体报道遇上公众知情权与当事人群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还是应该注意报道的尺度,以及衡量更高利益的标准。
  另外在报道的内容方面,媒体应该注意到报道不应该仅限于信息的提供,也应该提醒民众如何注意及警惕,否则就容易造成民众的恐慌,进而最大限度地履行好媒体的社会责任。
  收视率、市场,是媒体工作者必须面临的压力,但是不应该为了这样的压力而忽略了本身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很多媒体工作者因为赋予他们的权力太大,滥用公众知情权而轻视个人的权利,这也是形成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与当事人利益冲突的原因。
  如果用法律、法规的方法来约束媒体工作者的行为,规范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和当事人利益的平衡点的话,很容易造成新闻自由受到限制与打压;但如果不做规范,那么当事人的利益就会被置于媒体工作者的良心之上,随时可能受到侵害。唯有媒体工作者加强自律,或是通过媒体同业间的互相监督,才能在公众知情权与当事人利益上找到平衡点。随着我国媒体的开放和市场化,其他地区的错误范例正好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学习对象,及早在这方面形成自律规范,在开放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利益。
  
  注释:
  ①肖燕雄、尹熙:《政府信息公信力与传媒话语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媒介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邱奕嵩:《有罪无罪媒体说了算?——令人不能卒睹的新闻人权》,财团法人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在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作为一种新生的电视节目,从199r7年香港回归现场直播才真正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完善与发展,这一传播形式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迎合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心理需求,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状况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在“光环”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题材选择上经常出现误差。近几年来,一些电视台
期刊
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发展较早,最突出的是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在1976年就开始创办新闻专业,当年招收了80多名学生,成为河南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批新闻专业学生。1982年受青海省委宣传部和河南省委宣传部委托,开始招收两年制的新闻干部培训班。经原国家教委批准,1983年4月,郑州大学中文系设立了新闻专业,同年7月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河南大学的编辑出版学科是河南大学重点扶持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享
期刊
当前,企业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既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也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与时俱进。只有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载体、方法和机制上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突出创新性、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和综合性,才能真正体现它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价值,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树立新观念,突出创新性    
期刊
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由视觉主导的时代,人们对于用图像来表达自我存在的愿望日渐强烈。DV影像因其制作费用便宜,设备操作便捷,技术工艺简单,造就了普通人进行视觉表达的无限可能。如今,越来越多的公民凭借他们对于DV的热情和艺术表达的渴望加入到DV制作的队伍中来,活跃于校园的青年学子DV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支。  从数量上考察,近年来校园DV制作呈飞速上升之势。笔者于2007年11月在百度视频上搜索到的相关视频
期刊
2007年11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台名为《中国骄傲》的晚会,这也是中央电视台连续第三年举办这样的公益晚会。在传媒业空前发达的现代社会,在数以百计的电视节目中,让人感动的节目亦时时有之,但像《中国骄傲》这样让人“情难自已、掌声如潮、泪如泉涌、久久感动”的节目却为数不多。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涵?节目的制作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究竟是什么感动了观众的心呢?    一、互助
期刊
2006年,诗人赵丽华前几年的一些“诗歌”作品被放到网上后,在众多网站上被不少网友以嘲笑的心态仿写了大量的口语诗歌,有好事者取赵丽华名字的谐音,成立名曰“梨花教”的诗歌流派。  对此次事件,有褒有贬。但终因影响不好,批多赞少而淡出网络。  一年之后,赵丽华一改梨花体诗风,创作出了一组风格不同的新诗,如《海伦》等。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晓风分析,这组新诗,增加了意象、借喻、音乐感等更多诗歌元素,口语少
期刊
美籍华裔学者孙隆基先生在其《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一书中,在论及“‘世纪末’的鲁迅”一章中,根据鲁迅在《破恶声论》中的相关论述,提出世纪末的鲁迅就急于从事对现代大众传媒的批判,这是鲁迅传媒批判思想“早熟”性的表现。  孙隆基先生据《破恶声论》一文在其著作中写道:他(指鲁迅)认为现代化“输入文明之利器”,尤其是大众传媒,制造了人的思想的齐一化……在鲁迅眼中,传统的纯朴民俗还可以通向灵性,理
期刊
对普通用户而言,Web2.0是一种不仅“可读”,而且“可写”和“可交互”的互联网。作为用户,对信息有完全的自我主动权,个体成为信息的生产制造者、管理者和传输者,实现了大众信息和个人信息在传播层面的完美结合。在Web2.0时代,生产能力强大的文化工业快速生产着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消费品,快餐化的影像消费成了当今时代重要的文化景观。随着以周星驰系列为代表的搞笑电影大行其道以来,“无厘头”成了影视作品吸引
期刊
近年来关于国民以及各类从业人员的素质修养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新闻记者的素质修养问题处于这个话语背景中,不过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更被社会重视从而引起较多理论研讨。指出这一点意在点明我们的论题与同类话题的“共在”关系。在笔者看来,这种“共在”关系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同类话题存在着关键词的通用和思维指向的一致化,而这种通用和一致化易使理论思路被无形发散,从而导致记者的素质修养成为一个可以无限添加的答题
期刊
2007年6月29日,《南方都市报》与《新快报》均推出了以“香港回归十周年”为主题的纪念回顾特刊。“香港回归十周年”作为受人关注的新闻事件,不仅是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各类新闻媒体进行专题策划的重点内容。《南方都市报》在业界一直以其善于进行新闻策划的特长而著称,而《新快报》在2006年改版后,加强新闻策划,专题报道亦成为其销量上升的利器之一。比较这两家都市报对同一新闻热点所开展的策划报道,可以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