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途径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AFFD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广受关注的重点。在其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内容是一个新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与学生实际问题、现实职业情况以及实践活动等的结合实现德育的渗透不仅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建设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心理健康;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1-0226-02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应该成为中职院校开展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其中渗透德育内容则对学生的素质养成和未来职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新时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教学领域以及人们的受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过去的社会中接受职业教育往往是家长和学生不得已的选择,是学生在成绩不佳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道路,其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大多也会因此而受到限制。但是在社会环境逐步变化的情况下,社会上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步显现,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而职业院校也随之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创新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部分家长的更好选择,对于学生来说接受职业教育也仅仅是走上了另一条成功的道路。所以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得到了正视并且实现正规化发展。但是与此同时职业学校在其教学内容上却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尤其是中职教育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实际上由于过分追求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情况,许多中职院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忽视文化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而单独关注职业教育的问题。但是中职学生本身年龄较小,即便是通过相应的职业教学内容成功进入了工作领域也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正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缺乏使学生在心理上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而造成的。除此之外,即便是在一些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中职院校中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不足,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存在教师对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问题等缺乏深入的关注和了解,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只是针对知识内容夸夸其谈,根本没有切中中职学生群体的问题和困扰,自然也就造成了收效甚微的结果。这样的心理健康教学状况不仅影响着学校整体的教学效果,而且无法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成长提供帮助,甚至严重的还会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和职业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关注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二、德育渗透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从当前中职教育的发展来看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和家长在选择院校时是出于成绩上的欠缺与未来工作的双重考虑。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对除了职业教育之外的学校教育内容并不关注,甚至认为其没有存在的必要,这种观念无形中给了院校方压力,也出现了过度忽视对学生文化和素质教育的课程。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一方面中职学生本身年龄较小,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大多存在心理脆弱、容易受到诱惑、是非观念容易动摇等问题。而他们相比于普通的中学生需要更早地适应工作的环境,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更早地与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接触。这样一来不仅是学生成长需要健全的“三观”和心理状态,未来进入工作岗位更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所以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实际上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部分。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中职学生有了更便捷的途径去接触社会上的各種信息,能够让他们在除了学校的教学内容之外有另外的途径去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环境。实际上这对于学生在完成学校教学的部分后迅速进入并且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和环境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与此同时便利的信息也为中职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更加复杂的信息环境,使他们更容易暴露在危险和诱惑之下。但是学生本身的自我防范能力,尤其是在心理和思想上抵御外界诱惑,完善自我“三观”的能力并没有随之提升,自然也就导致学生在成长和学习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所以对中职学生来说,网络环境下更需要学校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和开展。通过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来实现对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从而为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奠定基础,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因此,综合来看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在其中适当地增加德育的内容十分必要。
  三、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情境教学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各种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素质的强化和未来的健康成长。而在其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则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加入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方面的内容,实现学生“三观”和基本道德的建立。所以从概念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实际上是既相互独立又具有共通之处,存在互补关系的两个内容。从其实现的途径来说,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其开展的基础都是学生,都需要针对学生的切实问题和发展状况来确定教学的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相应的教学环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首先需要教师通过增加对中职学生的了解和认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的职业教育成果、职业技能掌握情况之外也要重视学生在校内的日常生活,做到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扰心中有数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问题主要的途径有两个:主动交流和客观观察。主动交流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专门的课堂时间,针对一定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交流和讨论活动,也可以利用学生主动求助的课余时间来与学生完成一对一的交流,从而了解当前中职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困扰。而客观观察则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日常教学活动的参与状况、学科教学与职业教学的课堂表现情况等来对学生进行观察,从专业的角度发现学生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教师实现对中职学生状况的基本了解之后,就可以将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并且与专业的知识内容建立联系,从心理教育和德育的专业角度来解读这些问题,进而形成一个个的专业内容。在确定专题方向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组织主题探究的活动,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还原专题下的学生问题,并且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沉浸式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且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借助相关的要求以及交流探究来实现德育内容的渗透,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想法和行为习惯。这样中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和情况时就能够有所借鉴地加以解决,进一步巩固德育和心理教育的成果,也逐步实现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状况的完善和发展,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结合教学特色,创新德育内容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联系且互为补充的内在关系,将二者进行结合来开展教学已经得到了许多教师的重视和积极应用。就其实现的途径来看,两者不仅能够通过教学的基础和方式进行融合互通,也能够通过教学内容的结合来实现這一目标。与普通的中学教育不同,中职教育不仅要涉及学生的学科教学、素质教育等具有普遍性的内容之外,同时也需要涵盖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而这也正是中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特殊所在,也是德育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一条特殊的途径。中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结束学校教育之后能够迅速地进入社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这正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之一。所以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可以有意地加入德育的内容,在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加入职业道德的部分。同时针对其内容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具有特色的教育形式。例如,在关于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等偏向于职业行为准则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与具体的职业教育内容相结合,以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实例为引进行讲解,完成学生相应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对于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心理状态、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则主要可以通过课堂主题讨论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和形成。因此,创新内容的设置,将德育的内容放入心理教育中也是实现德育在心理教育中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结合现实问题,组织实践教学
  实践是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德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职业教育内容作为主题来组织开展相关的职业实践活动。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现实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场景和环境。学生在完成实践活动和相应要求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对相应的道德和心理困境做出选择,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选择的内容和解决的办法来进行解读,并且给出专业的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问题所在并且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因此,利用实践活动这一载体来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心理和道德在观念上的转变和成长,更有利于学生实际的行为习惯和准则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环境,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将德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已经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之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人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解决,还要注重进行德育知识教学以及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以达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施海静.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略谈[J].人文之友,2019,12(12):141.
  [2]岳娓娜.新时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途径探析[J].考试周刊,2018(35):36.
  [3]于畅.探析新时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途径[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1):24.
  [4]程显新.新时代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8(10):62.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之下,以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主要形式,以现行的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究,并最终获得新知识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从探究式教学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具优势.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对于技术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并且其安装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是必须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是对建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我国政府的层级结构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三级制或者四级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加强和巩固基层政权,把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
摘要: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创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获取知识的渠道,并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有效途径  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仅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要求,也是学生后续化学学习的重要保证,因此,化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化学教学全过程,体现化学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关键词:化学教学;思维能力;主体;情境  一、养成思考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首先要从养成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人手,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行为支撑.结合化学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从而获得对知识的学习,所以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力争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下功夫,使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以彰显数学的趣味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而新教材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是学习数学的动力,学生只有具有了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才能够让问题成为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问题”和“主动”分别从客观和主观的视角描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两个关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谈谈以问题为抓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  一、
在人教版教材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10节简单的逻辑电路这一节中有这样一个例题如下.例 图1是一个火警报警装置的逻辑电路图,Rt是热敏电阻,低温时电阻值很大,高温时电阻值
股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股票投资为社会闲散资本提供了一个可以寻求高额回报的通道。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庞大,但是大部分投资者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分析、评估手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建筑施工中,工期、质量和成本是三个重要目标,这三个目标的好坏对项目的成功与否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以往对项目的优化大都是考虑工期-成本的优化,很少涉及质量目标,这显然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