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稳定两手抓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带动金融高速发展
  
  《银行家》:江苏经济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那么伴随着高速发展的经济,江苏金融业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状况?
  周忠明:应该说在2000年以前江苏的金融业发展与江苏经济的表现并不相称,主要表现在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并不高,不良贷款历史包袱比较重。从2002年起,江苏金融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江苏的特色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已基本完成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次得益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江苏成为世界范围内制造业转移的重点地区,也成为内地外向型经济比重最高的区域。再次,江苏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形成了诸如住房、汽车、信息产品等新的消费热点,这些新的消费热点也拉动了江苏经济。在高速增长经济的带动下,江苏金融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自2002年以来三年半的时间里江苏地区银行资产扩大的规模要高于过去50年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量。除了数量上的增长外,江苏地区的银行资产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几年来江苏银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江苏银行业贷款结构发生了变化,一系列新板块成为银行贷款增长中的热点,例如个人住房贷款、基础设施贷款、教育和公共设施贷款以及外资企业贷款等等。其次是银行不良贷款比重大幅下降。2000年,江苏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平均在25%左右,到2005年上半年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已降至6.2%。再次就是江苏银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各家全国性银行在江苏的分支机构的盈利水平在本行系统内都是名列前茅。
  
  风险与商机并存
  
  《银行家》:您刚才提到了随着江苏经济这几年的高速发展,银行业也发展迅速,但是高速发展往往也伴随着高风险。作为银行监管者,您认为这一地区的银行要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在哪些方面要特别值得注意?
  周忠明:和过去相比,江苏银行业在这几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新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挑战,而且未来江苏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将十分严峻,特别是以下三个因素将对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影响。
  一是中国这一轮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拉动的,但是投资拉动型经济具有明显的短期效应,投资拉动的作用在二、三年内比较明显,一旦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后其效用就迅速递减,而新的生产能力形成后一旦消费没有保持和投资同等的增幅就会造成产能过剩,进而会在某些投资过热的行业出现风险集聚及暴露的情况。
  二是在江苏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受人民币汇率体制逐步改革、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油价提高、国外对中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经济首当其冲将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如化纤行业、纺织品行业目前就已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三是江苏原料、产品市场主要在外地,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就目前情况看,原材料价格上升较快,但产品市场价格上升却不明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江苏制造业的盈利空间,企业效益下滑的势头比较明显。
  在上述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产成品过剩、应收款增加、盈利水平下降的问题将会凸现,势必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银行风险集中的情况也值得商业银行提高警惕。江苏银行业这几年来资产扩张的势头比较快,在部分行业造成资金较为集中,但是资金集中意味着风险的集中。在资金过度聚集的情况下,一些资金宽裕的企业往往将资金转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当银行信贷紧缩时,部分隐藏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江苏的阪神事件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因此,如果资金的聚集超过了合理的度,这部分资金带有的投机性的特征就会越来越明显,给一个地区的金融系统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
  此外,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整个信贷市场的重大转变。随着企业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其它工具的产生,银行脱媒的趋势将愈加明显。如果银行不能及时适应新形势,仅仅在传统的信贷市场上努力,不努力研究金融创新、实现多元化经营策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那么银行业高速发展的势头将很快难以为继。
  
  《银行家》:针对上述所提到的江苏地区商业银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您认为商业银行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以应对挑战?
  周忠明:首先,银行要注意分析宏观经济走向,把握经济态势。银行往往有亲周期倾向:经济扩张时银行业务扩张得更快,经济衰退时银行部门业务收缩得也更迅速。这实际上使银行在经济变化和波动过程中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银行需要分析和利用经济走势,把握自己的分寸,不要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我们的商业银行通常善于分析单个企业的财务和生产状况,却容易忽视行业状况以及一个企业在行业内的位置。因此商业银行一定要加强在经济波动中各行业、企业的动态分析,避免出现类似90年代那样大量的不良贷款。
  其次,银行要加快转型。要转变以往靠扩大规模、增加贷款数量来维持盈利水平的盈利模式,要通过创新推出更多的金融工具。银行要努力实现业务多元化、资产多元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拓展投资银行业务。要改变以往的盈利模式,商业银行还要提高产品的定价能力,目前银行的定价能力很差,很难在定价方面对质量不一的企业加以区分。缺乏科学定价能力的商业银行很难在市场上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当前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金融产品价格放开程度日益扩大,这些都为银行提高自身的定价能力提供了机遇。
  
  《银行家》:江苏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中小企业或者民营经济较为发达,但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于求资金支持方面仍存在不少障碍。一方面银行重大客户、轻小企业仍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很有限;此外民间集资又存在法律障碍,在这多方的限制下,您怎样看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问题?
  周忠明:我们往往将中小企业贷款难、民营企业贷款难归咎于银行对他们的贷款条件过于苛刻,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银行之所以对中小企业贷款条件被认为较为苛刻主要是因为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银行缺乏有效的信息甄别手段,难以辨别中小企业所提供信息的真伪。作为一种简便的方法,银行往往以企业规模的大小作为贷款的标准之一。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是因为缺乏相应的金融工具。由于中小企业是整个社会生产链条的一部分,有些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为大企业服务的,因此通过生产和经营渠道大企业的信用可以向中小企业延伸,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工具,使得大企业和社会的信用无法向小企业延伸。举个例子,为上海大众提供零配件的小厂本身信用度不高,但是如果他持有上海大众为其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就可以使上海大众的信用通过产品交易延伸到了小厂。但类似这样的信用延伸工具和渠道,目前还很缺乏。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不应该靠上市,还应该靠民间资金的筹集,而民间资金筹集的问题在于法律规范、有效工具的选择以及寻找合适的渠道,合理地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的筹集比一味依赖银行贷款效果要好得多。
  
  银行监管要因势而变
  
  《银行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商业银行的转变,监管机构在履行监管职能时应如何做相应的转变来适应上述情况的变化?
  周忠明:由前几年经济高涨时留下的风险隐患,随着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风险将逐渐暴露出来。对于银行风险,监管当局首先要加强分析和预警;其次对风险采取防范措施,尽早将问题在萌芽阶段就处理好;三是一旦风险爆发,要正确应对,尽可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四是增强银行的风险消化能力,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只要银行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和盈利水平,那么银行就具备一定的抵抗风险的能力。
  银行监管还要适应当前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加强监管创新,引入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方法使监管适应金融发展需要。江苏地区由于金融发展较快,对监管创新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银行家》:江苏经济发展不平衡,那么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不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势必造成影响,作为银行监管者是否会考虑针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银行采取有差别的监管手段?
  周忠明:我认为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不仅存在于江苏,也在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对于江苏来说,区域不平衡不是靠对加大对某一地区的贷款规模和放松对某一地区的金融监管要求来实现,而应靠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市场要素的流动,促进各种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使落后地区的部分市场要素在进一步的市场组合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再发展,而不是靠行政手段调节生产要素,强制增加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投放,这样下去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说,要解决农民出路的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快城市化进程,而不是一味的增加对村办、乡办企业的信贷投放量。
  
  《银行家》:银行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而作为国家一个职能部门的银监会有时肩负着落实国家经济政策的职责,当企业的经济行为或经营目标和监管部门执行监管职责或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矛盾的时候,您认为这种矛盾是否能够调和,或:者必须以一方牺牲某些利益作为最终的解决办法?
  周忠明:我认为,银行的行为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在实际中;有不一致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找出原因使双方的要求趋于一致。之所以会出现双方经济行为的不一致状况,大部分还是由于一些银行的短视行为造成的,这个银:行应该通过风险控制和宏观分析发现这种风险。银监会的监管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二是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竞争能力,这两点结合在一起与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吻合的。对于商业银行的短期行为,监管部门不应依靠行政手段加以解决,而应靠资本约束和风险约束使银行的行为与监管要求一致。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就是对银行监管一个很大的进步,它使得以前的多目标的监管工作集中反映在监管部门对银行一个指标的监管上,促使银行通过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自主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在监管方法上,目前我国现场监管的比重仍较大,而非现场监管最大的弱点是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还不充分,很多会计核算和统计跟不上非现场监管的要求,因此现场监管还是作为主要的监管方式。在非现场监管不能满足审慎监管要求的情况下放松现场监管,将会造成监管失控。因此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完善非现场监管基础工作的同时,逐步从现场监管为主向非现场监管为主过渡,江苏银监局也在为此做积极的努力。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05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昂首急行的姿态,作为其中枢的金融则是进行了一场近乎惊险的跳跃。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倒计时钟即将谢幕,可是我们却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准备妥当,我们的惟一选择就是只争朝夕。那么,在中国金融业匆匆走过的2005年中,可以沉淀给2006乃至更长远未来的人和事有哪些?本刊梳理出的十大金融人物和十大金融事件可望为所有关心中国金融业未来的人士提供一隅之见。  按照中国的传统,“十
期刊
2005年的云南似乎注定要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多事之秋,留下几抹耀眼的亮点。云南工行的人力资源改革、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腾冲行动”无不令圈内外人士驻足。11月14日,来自全国各地50余家地方金融机构的代表在北京参加完第九次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后,风尘仆仆赶至昆明和保山,共同见證了全国首例跨区域不同法人银行共用一个综合业务处理系统进而实现全面业务合作的协议签订仪式。两家银行的全面业务合作对
期刊
编者按:2005年10月19日,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拥有注册资本50多亿元、股权结构多元化、国内资本金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将会以何种姿态立足于中国银行业之林,将以何种精神来面对北京城乡客户,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农村商业银行首任行长金维虹。虽然他来北京农村信用联社只有半年多,虽然一直忙于农村商业银行筹建方面的事务性工作,但这位曾在央行工作、刚从深圳城市商业银行行长位
期刊
众所周知,2004年是我国在处置德隆系和十数家券商危机,在个人债权收购政策上有重大突破的一年。10月15日,由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制定并发布《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以下简称《收购意见》)。11月10口,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发布了对辽宁证券个人债权进行收购的公告,昭示着我国对风险金融机构个人债权收购的正式启动。2005年1月28日,上述四部门又发布《个人债
期刊
编者按:本文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中国银行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的未来方向。作者之中查尔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是伦敦经济学院金融市场集团的终身荣誉教授和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香港金融管理局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前委员;曾晓松是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现任职于一家全球投资银行。  过去的十年之中,中国的金融系统发生了重大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现代商
期刊
泰华农民银行(KASIKORNBANK,又称KBANK)创建于1945年6月8日,至今已经有了60年的经营历史,是目前泰国第二大商业银行。泰华农民银行开业初期只有8人,注册资本只有500万泰铢(约合现人民币48.5万元),到2004年底。员工人数已经超过9000人,总资产已达8245.51亿泰铢(约合人民币1264.S7亿元),净资产6666.5亿元泰铢(约合人民币1313.3亿元),净利润153
期刊
编者按:本文是美国特约编辑詹姆斯·巴茨博士的荐稿。迈克尔·斯塔腾博士(Michael Staten)是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信用研究中心主任。通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比较,他认为,由于美国较早地建立了全面征信体系,美国的信贷市场尤为发达,美国各阶层的消费者,特别是那些低收入的人、年轻人,从中获益颇多。  美国征信机构关于消费者信用的数据已经成为美国贷款机构做贷款决策的基石。由于有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范围
期刊
第七届20国集团(G-20)财长和行长会议日前在中国召开,主题是“全球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20国集团会后公布了《会议联合公报》、《关于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的联合声明》、《关于全球发展问题的联合声明》和《20国集团2005年改革议程》,向国际社会表明了其决心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的愿望和主张。尽管会议议题广泛,成果较多,但似乎世界经济失衡问题最为发达国家所关心。尤其是,美国对G-20中的发
期刊
编者按:  当前,银行与企业似乎处在某种互相的埋怨当中。一方面,银行抱怨企业诚信不够,信息不真,经营不稳健,见异思迁,忠诚度差;另一方面,企业总是抱怨银行服务手段少,贷款水平低,没有担保就不知如何做贷款,总是嫌贫爱富,需要钱时不拉一把,不需要钱时则不请自来,银行总是在不需要时出现。  看来银企之间需要互动,需要对话,从而建立起更好的互信关系。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应主动检讨我们自己对企业信息的收集能力
期刊
编者按: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究竟能持续到什么时候?这一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近日,本刊记者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卢中原先生谈了谈他的看法。他用八个字概括了自己对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的判断——“高位趋稳,稳中趋降”。作为中央第一智囊机构的研究专家,卢研究员观察和分析我国经济形势的视角、方法及由此形成的观点,想必有其独到之处和启发意义。    《银行家》:卢部长,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