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善于开发与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化学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所以化学实验室建设成为制约新的化学课程实施水平的基本因素。如何利用现有的实验室环境,实现物尽其用,甚至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化学教师和实验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化学药品。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如用收集来的铁锈代替三氧化二铁做铁还原实验,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植物的花叶等制取酸碱指示剂,将不同的输液瓶截断制得不同容量的烧杯,用铁质瓶盖制作燃烧匙,用废弃的饮料瓶作反应容器等。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实验室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不但要在时间、空间上保证完成新教材所要求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拓展实验室的功能,让实验室成为开展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即不仅仅是完成教科书中所要求的实验,还要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去做他们想做的实验,发挥实验室“物超所值”的功能。如教师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做土壤酸碱度的测定、晶体的制备、几种常见有机物的简易鉴别、自制“叶脉书签”等。我想,每一个有着高度事业心、对工作负责任的化学教师和实验员都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在开发和利用化学实验室资源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的。
  二、勤于开发和巧妙利用社区资源、乡土资源、校本资源
  化学是一门实用学科,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应用,初步树立STS(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因而新化学课程在内容上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社区内的科学文化、乡土文化、自然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也是和多数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的,要巧妙利用。例如,我镇属石灰岩地质,盛产石灰石、水泥,因此在探究“石灰石的利用”上,社区的石灰窑、水泥厂就是课堂,通过安排学生调查走访当地烧制石灰石的师傅、工人,使其切身体会石灰石的煅烧过程及其利用;在学习“常见化学肥料的鉴别”时,学生收集家中或社区内不同种类(肥效)的化肥进行检验,并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合理使用化肥的建议;在研究“化石燃料的利用”时依据学校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调查、了解当地民用燃料的主要类型(煤炭、沼气、液化石油气、汽油等等)、来源、安全使用知识,或了解当地民用燃料的变迁,写一篇《农村当地燃料结构调整的建议》的小论文;在探讨“水的污染与治理”中,让学生调查当地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常用方法,并以《我镇水质调查报告》为题出一期黑板报,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途径开发社区资源,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将化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学校图书馆也是有利的课程资源,在学校图书馆定期开放的前提下,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借阅课外资料,开拓视野,初步学会用查阅资料的学习方式收集探究活动所需要的证据。
  三、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本资源
  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学生的全部即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首先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其次我们教师应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他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生,学会向学生学习。例如,一位同学曾跟我讲,其实原子的核外电子活动性与就餐坐座相通:坐八人的桌子,如果坐了七人最有吸引力,很容易招到人来补齐一桌,这相当于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只差一个就达到稳定的原子,如氯等;如果一张坐八人的桌子只坐了一人,这个人就最容易流动到别的桌子上,这类似于核外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如钠等;如果一张坐八人的桌子只坐了四人,那些人就去留犹豫,类似于最外层为四个电子的原子,如碳等。多年来这个抽象难理解的内容,终于在学生那里找到了捷径,令教者茅塞頓开……这些事例说明,生本资源必能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四、重视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充教学信息资料。对一些教学中难以表述的理论,一些危险性较大、污染严重的实验,或者由于实验设施和仪器药品不足而无法完成的实验,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来演示。如分子、原子理论的模拟演示,氢气爆炸极限的探究,不同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等。从多媒体资料上学生可以看到以前从未看到的液态氧气和液态氮气,看到它们在常温常压下怎样沸腾;看到如雪的干冰和它的升华现象。从影视资料上学生可以“亲历”抚顺露天煤矿,目睹煤的自燃现象;能到南美洲考察地下“盐教堂”,想象盐矿的壮丽;能参观智利露天铜矿的开采,看到能装载150吨铜矿的“小型”运矿车;可以到青海过“盐桥”、赏“盐花”……
  利用多媒体情景素材和网上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扩大教学资源的需要,也是引导学生提高搜索信息能力,学会从各种信息渠道获取信息充实学习资料、扩大视野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是化学教师的最丰富便捷的教学资源库:从网上可以查阅和下载化学教材、教案、各年份各类全国性考试试题、化学软件与课件;可以查阅一般化学教师不熟悉,而教学必须了解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与科研动态,化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最新应用。互联网也是化学教师进行交流的大舞台: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心得和教学设计、课件上传到某个化学网站与其他教师共享,也能在一些网站的BBS上和他人讨论化学教学问题,向专家请教等。
  总之,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因地制宜,勤于挖掘,勇于创新,化学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更独特、更丰富。
其他文献
母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语言,是我们从婴儿期就开始接触并自然习得或主动地去学习的一种语言。我们熟知它的各种用法和习惯,它是一个人学习其他的知识文化的基础。  而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教育学家提出了另一个词——迁移。  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人们常常强调
期刊
一、整合教学内容的理论依据  系统论是进行教学内容整合的重要理论依据。  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功能不仅取决于它内部的要素,更取决于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具有良好结构的系统,往往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现行数学教材是用演绎法编写的,在内容的编排上具有明显的阶梯性和连贯性。如果孤立地看,每一部分内容都是重要的,是环环相扣的,似乎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却有主次之分、枝干之别。因
期刊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小学数学教学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的难点,其原因就是小学生贪玩、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方法存在误区等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种策略,与大家学习和探究。  一、把好“四”关  (一)把好数学兴趣关  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只有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的兴
期刊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教学过程中,一旦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探求、研究。那如何将学生的好奇心化为持久的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是语文教师应着力探讨的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以导激趣,引人入胜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一个好的导入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在
期刊
一、研究背景  正如王斯妮所说: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迁移作用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研究者关注的话题。然而方言是大多数人最早接触的语言形式,其对于我们的影响也许是终其一生的,是真正的第一母语。客家方言作为兴宁客家地区学生的母语,因为其独特的语音特点,对客家学生在掌握正确的自然拼读法发音中存在极大的影响。  三年级教材中新增加的“Letters and sounds”这部分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当下流行
期刊
数学中的美育,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对于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元素。教师应极力挖掘具体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学教材,从数学中的符号教学、图形感知、解题策略等方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美的享受与熏陶,充分感受到数学中的美,美的事物可以引起美感,引起注
期刊
在贯彻新课堂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育理念过程中,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成为我们语文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手段。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常常陷入只有要求,没有检测;重视个人,忽视群体;强调结果,轻视过程;不尊重学生质疑等形式误区。没有真正将个体与群体,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导致讨论的质量不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
期刊
人类与自然界有一种好朋友似的亲密无间的关系,然而,人类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却发现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环境保护成了当今社會一个重要的话题。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更有责任参与其中,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并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增强环保意识,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  
期刊
一、个体研究  1.学生个体  (1)在生理、心理变化明显;  学生的智力结构正在完善;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活跃。  2.教师个体  模块一:抓好初中、高中的衔接教学,实现高中数学的可持续发展  (1)知识衔接  首先把学生分班,按入学成绩分出A、B、C班,便于老师因材施教。其次要找出初中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联系点,发挥数学团队来备课,优化设计每一节的数学课堂教学,突出重难点,精讲多练。依据本校实际,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掌握以下单词:outgoing, better, loudly, quietly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 Tina is taller than Tara.  ② Sam has longer hair than Tom.  ③ She also sings more loudly than Tara.  2)能掌握以下语法:  ① 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形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