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为了稳定共和国的边境时局而组建。
他们,在边境一线已经为共和国站岗放哨了近半个世纪。
他们,一次次用血肉之躯将即将吞噬我方国土的洪水堵在界河外。
他们,用三代人的驻守为中华民族赢得55.5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
他们,是永不移动的界碑,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是200多万兵团人中的杰出代表。
面对弯曲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啊,我是哨兵,家是哨所,祖国是家,家是祖国。要问我们军垦战士在想什么,祖国富强就是我们的欢乐……背负祖国的希望,牢记人民的嘱托,我们屯垦就是保家,我们戍边就是卫国,要问军垦战士在想什么。祖国安宁就是我们最大的欢乐……这首《戍边之歌》让所有的兵团入耳熟能详。然而,当这首歌在中哈边境一线的185团唱起来的时候,当这首歌由常年生活在中哈边境一线的185团人唱起来的时候,它是那么地让人热血沸腾,让人骄傲自豪。
185团,西北边境第一团
在共和国的雄鸡尾巴上,有一条名叫阿拉克别克的小河,这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界河,也是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并列的世界四大蚊区之一。在这里,有8000多名军垦战士就生活在界河的我方一侧。他们把庄稼种到界河边,把连队建在边防哨所前,把林带修在国防路前,外可保国,内可控乱,成为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它就是被人们称为“西北边境第一团”的兵团十师185团。
1962年,新疆边境一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伊塔事件”。新疆伊犁、塔城边境形势异常紧张。根据中央政府和自治区的指示,刚刚才成立起来的兵团十师临危受命,火速组建民兵值班连赶赴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吉木乃、青河和布克赛尔等县的边境一线布防护边,与国防军队一起保卫边疆,维护边境稳定。
恶劣环境铸就军垦精神
185团驻守的边境一线是世界四大蚊区之一。据蚊虫专家测算,这里学名叫蠓的小咬最多时每立方米空间达到1700多只,可咬死天上的乌鸦,地上的家禽。对方的边防军队无法忍受蚊虫叮咬,被迫后撤50多公里。因为蚊虫的缘故,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军垦战士夏季劳作时,即使三四十度的高温,也不得不戴上喷洒有柴油,甚至泥巴糊成的防蚊衣帽;也是因为蚊虫的缘故,在这边境一线守护了几十年的军垦女职工,把穿裙子当成是一种梦想,一种奢望。
185团是乌拉尔山脉冷空气南下进入我国境内的第一道关隘,极端气温达到零下50摄氏度。团场与外界联系全靠一条通往县城的边防公路,职工群众每年要被长达6个月的冬季围困在冰雪之中。即使在如今条件相对改善的年代,团场大部分职工群众每年有半年时间还主要依靠土豆、咸菜来度过漫长的冬季。他们掘地为穴,那就是他们的新房;铺草为席,那就是他们的婚床。
建团初期,老军垦们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不通道路,没生产工具的条件下,住地窝子,靠野菜充饥,一寸一滴汗,一步一呵哼,用最原始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劳动力单日挖渠15立方米,打土块2000块等纪录。一代代185团人在水到头,路到头,人烟到头的荒漠中逐步建起了一排排连队营房,修成了一条条简易公路,开出了一片片条田耕地。
十五年如一日,国旗永远高高飘扬
常年生活在边境一线,185团人更加懂得祖国的含义,更加珍惜每一寸国土。
1964年,江苏籍支边青年沈桂寿来到距中哈界河仅数米之遥的185团一连,成了一名军垦战士。他耕种的庄稼地就在中哈边境的铁丝网旁,离哈萨克斯坦东哈州阿连谢夫卡镇的一座边防口望塔很近。沈桂寿看到对方的边防哨所每天都要升挂国旗,就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升国旗!
沈桂寿在30多公里外的团部,跑遍了所有的商店都没有买到国旗,便把家里一面珍藏了多年却一直没舍得使用的红绸被面,与老伴一起制作成了国旗,垒起石头台基,用尼龙绳子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沈桂寿的庄稼地距离连队较远,他便在地头搭起了窝棚。从此,他每天早晨起来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国旗,这一升就是15年!后来,年迈的沈桂寿退休要回内地。临行前,老沈对接管他那块承包地的年轻人干叮咛万嘱咐:照顾好地里的庄稼,更别忘了每天升起咱们的国旗!
老沈离开了他曾经日夜守护的边境一线,离开了那面他曾经每天都要升起的国旗,但他的心却永远地留在了千里边关,他的心中却升起了一面永远高高飘扬的国旗!
青春和忠诚 赢得生存空间
种地就是站岗,放羊就是巡逻。185团人把兵团精神烙在灵魂的印迹中代代传承,他们也把守护国土像接力赛一样,代代相传。
185团有两条河流,一条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界河,叫阿拉克别克河。它的潮涨潮落,直接关系到两国之间的利益问题;另一条是维系着185团与哈巴河县数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河流,叫别列孜河。它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生活在边境地区数万同胞的生存问题。在185团人心中,这两条河流与国土一样重要,与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1987年冬天至1988年初春,阿尔泰山脉普降百年不遇的暴雪。1988年4月23日,阿勒泰地区气温突然升高,山上积雪大量融化,加上一天一夜的雨雪,特大洪水滚滚而下,淹没良田,冲坏道路。尤其严重的是,洪水犹如脱缰野马,冲垮了阿拉克别克界河处的桑道克龙口,冲出河床,向我方境内喀拉苏自然沟直奔而来。
按照国际法惯例,如果阿拉克别克界河改道我方喀拉苏自然沟,包括185团机关在内的55.5平方公里争议区,将顺理成章地归邻国所有。紧急关头,185团全团出动,男职工组成人墙跳进激流中,用血肉之躯疏堵洪峰。妇女儿童在后方运送物资。在师领导、兄弟团场和边防战士的领导支持下,经过整整16个昼夜的奋力拼搏,抗洪守土战役胜利结束,我方国土寸土没丢。185团每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风灾、蝗灾、洪灾和雪灾等自然灾害。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短短的6个月时间里,团场连续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暴风雪灾害、特大融雪性洪水灾害。在雪灾引发的特大洪灾面前,185团的父老乡亲在师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再次发扬抗洪守土精神,堵住了冲向我方的滔滔洪水,确保了国土安全。
如今,经过185团几代人的坚守,中哈两国政府在勘界时,确认原185团驻守的55.5平方公里争议区,以中国人民长期居住、生活、工作的事实,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185团人,用军垦儿女的无悔青春和无限忠诚,为中华民族赢得了55.5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
什么也不说,祖国需要我
共和国的屯垦戍边历程是一部百万军垦战士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英雄史诗,而185团人则是这部史诗中的杰出代表。建团以来,这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军垦部队,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两北边疆的安宁,无条件听从党的安排和屯垦戍边事业的召唤,结成了一个满怀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特殊群体,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无怨无悔地在环境恶劣的漫长边境地带改造自然、守土保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今生无悔守边关,何须马革裹尸还。很多老军垦战士离开父母亲人后就再没回过一次老家,把一生留在了边境一线。他们奔着边关来,伴着丹心去。活着,血液凝结成中华民族的尊严;逝去,灵魂塑造起戍边将士的做骨。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建设中,在屯垦戍边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为共和国母亲奉献了一片赤子的忠诚。
“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185团和所有的兵团团场一样,埋葬了太多军垦儿女的青春,甚至太多戍边将士的生命,而185团人的回答却是:什么也不说,祖国需要我……
他们,在边境一线已经为共和国站岗放哨了近半个世纪。
他们,一次次用血肉之躯将即将吞噬我方国土的洪水堵在界河外。
他们,用三代人的驻守为中华民族赢得55.5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
他们,是永不移动的界碑,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是200多万兵团人中的杰出代表。
面对弯曲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啊,我是哨兵,家是哨所,祖国是家,家是祖国。要问我们军垦战士在想什么,祖国富强就是我们的欢乐……背负祖国的希望,牢记人民的嘱托,我们屯垦就是保家,我们戍边就是卫国,要问军垦战士在想什么。祖国安宁就是我们最大的欢乐……这首《戍边之歌》让所有的兵团入耳熟能详。然而,当这首歌在中哈边境一线的185团唱起来的时候,当这首歌由常年生活在中哈边境一线的185团人唱起来的时候,它是那么地让人热血沸腾,让人骄傲自豪。
185团,西北边境第一团
在共和国的雄鸡尾巴上,有一条名叫阿拉克别克的小河,这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界河,也是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并列的世界四大蚊区之一。在这里,有8000多名军垦战士就生活在界河的我方一侧。他们把庄稼种到界河边,把连队建在边防哨所前,把林带修在国防路前,外可保国,内可控乱,成为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它就是被人们称为“西北边境第一团”的兵团十师185团。
1962年,新疆边境一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伊塔事件”。新疆伊犁、塔城边境形势异常紧张。根据中央政府和自治区的指示,刚刚才成立起来的兵团十师临危受命,火速组建民兵值班连赶赴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吉木乃、青河和布克赛尔等县的边境一线布防护边,与国防军队一起保卫边疆,维护边境稳定。
恶劣环境铸就军垦精神
185团驻守的边境一线是世界四大蚊区之一。据蚊虫专家测算,这里学名叫蠓的小咬最多时每立方米空间达到1700多只,可咬死天上的乌鸦,地上的家禽。对方的边防军队无法忍受蚊虫叮咬,被迫后撤50多公里。因为蚊虫的缘故,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军垦战士夏季劳作时,即使三四十度的高温,也不得不戴上喷洒有柴油,甚至泥巴糊成的防蚊衣帽;也是因为蚊虫的缘故,在这边境一线守护了几十年的军垦女职工,把穿裙子当成是一种梦想,一种奢望。
185团是乌拉尔山脉冷空气南下进入我国境内的第一道关隘,极端气温达到零下50摄氏度。团场与外界联系全靠一条通往县城的边防公路,职工群众每年要被长达6个月的冬季围困在冰雪之中。即使在如今条件相对改善的年代,团场大部分职工群众每年有半年时间还主要依靠土豆、咸菜来度过漫长的冬季。他们掘地为穴,那就是他们的新房;铺草为席,那就是他们的婚床。
建团初期,老军垦们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不通道路,没生产工具的条件下,住地窝子,靠野菜充饥,一寸一滴汗,一步一呵哼,用最原始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劳动力单日挖渠15立方米,打土块2000块等纪录。一代代185团人在水到头,路到头,人烟到头的荒漠中逐步建起了一排排连队营房,修成了一条条简易公路,开出了一片片条田耕地。
十五年如一日,国旗永远高高飘扬
常年生活在边境一线,185团人更加懂得祖国的含义,更加珍惜每一寸国土。
1964年,江苏籍支边青年沈桂寿来到距中哈界河仅数米之遥的185团一连,成了一名军垦战士。他耕种的庄稼地就在中哈边境的铁丝网旁,离哈萨克斯坦东哈州阿连谢夫卡镇的一座边防口望塔很近。沈桂寿看到对方的边防哨所每天都要升挂国旗,就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升国旗!
沈桂寿在30多公里外的团部,跑遍了所有的商店都没有买到国旗,便把家里一面珍藏了多年却一直没舍得使用的红绸被面,与老伴一起制作成了国旗,垒起石头台基,用尼龙绳子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沈桂寿的庄稼地距离连队较远,他便在地头搭起了窝棚。从此,他每天早晨起来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国旗,这一升就是15年!后来,年迈的沈桂寿退休要回内地。临行前,老沈对接管他那块承包地的年轻人干叮咛万嘱咐:照顾好地里的庄稼,更别忘了每天升起咱们的国旗!
老沈离开了他曾经日夜守护的边境一线,离开了那面他曾经每天都要升起的国旗,但他的心却永远地留在了千里边关,他的心中却升起了一面永远高高飘扬的国旗!
青春和忠诚 赢得生存空间
种地就是站岗,放羊就是巡逻。185团人把兵团精神烙在灵魂的印迹中代代传承,他们也把守护国土像接力赛一样,代代相传。
185团有两条河流,一条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界河,叫阿拉克别克河。它的潮涨潮落,直接关系到两国之间的利益问题;另一条是维系着185团与哈巴河县数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河流,叫别列孜河。它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生活在边境地区数万同胞的生存问题。在185团人心中,这两条河流与国土一样重要,与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1987年冬天至1988年初春,阿尔泰山脉普降百年不遇的暴雪。1988年4月23日,阿勒泰地区气温突然升高,山上积雪大量融化,加上一天一夜的雨雪,特大洪水滚滚而下,淹没良田,冲坏道路。尤其严重的是,洪水犹如脱缰野马,冲垮了阿拉克别克界河处的桑道克龙口,冲出河床,向我方境内喀拉苏自然沟直奔而来。
按照国际法惯例,如果阿拉克别克界河改道我方喀拉苏自然沟,包括185团机关在内的55.5平方公里争议区,将顺理成章地归邻国所有。紧急关头,185团全团出动,男职工组成人墙跳进激流中,用血肉之躯疏堵洪峰。妇女儿童在后方运送物资。在师领导、兄弟团场和边防战士的领导支持下,经过整整16个昼夜的奋力拼搏,抗洪守土战役胜利结束,我方国土寸土没丢。185团每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风灾、蝗灾、洪灾和雪灾等自然灾害。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短短的6个月时间里,团场连续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暴风雪灾害、特大融雪性洪水灾害。在雪灾引发的特大洪灾面前,185团的父老乡亲在师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再次发扬抗洪守土精神,堵住了冲向我方的滔滔洪水,确保了国土安全。
如今,经过185团几代人的坚守,中哈两国政府在勘界时,确认原185团驻守的55.5平方公里争议区,以中国人民长期居住、生活、工作的事实,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185团人,用军垦儿女的无悔青春和无限忠诚,为中华民族赢得了55.5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
什么也不说,祖国需要我
共和国的屯垦戍边历程是一部百万军垦战士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英雄史诗,而185团人则是这部史诗中的杰出代表。建团以来,这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军垦部队,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两北边疆的安宁,无条件听从党的安排和屯垦戍边事业的召唤,结成了一个满怀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特殊群体,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无怨无悔地在环境恶劣的漫长边境地带改造自然、守土保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今生无悔守边关,何须马革裹尸还。很多老军垦战士离开父母亲人后就再没回过一次老家,把一生留在了边境一线。他们奔着边关来,伴着丹心去。活着,血液凝结成中华民族的尊严;逝去,灵魂塑造起戍边将士的做骨。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建设中,在屯垦戍边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为共和国母亲奉献了一片赤子的忠诚。
“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185团和所有的兵团团场一样,埋葬了太多军垦儿女的青春,甚至太多戍边将士的生命,而185团人的回答却是:什么也不说,祖国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