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地化”案例是指在学生生活与学习所在地的那部分企业案例,是一种更有区域性的“本土化”案例。“本地化”案例在教学中具有“洋案例”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案例教学设计理念、“本地化”案例的开发及教学措施是成功进行“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案例教学;“本地化”案例;设计理念;案例开发;人才培养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尽管国外企业管理案例的运用可起到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作用,但是由于地理阻隔、文化差异等原因,往往使学生对“洋案例”背景理解不到位,学生常常会有“隔靴搔痒”的感觉。“本土化”案例的使用往往可以克服“洋案例”教学的缺点,特别是“本地化”案例教学作用更好。所谓“本地化”案例是指在学生生活与学习所在地的那部分企业案例,是一种更有区域性的“本土化”案例。由于便利的地缘和人缘关系,学生、教师均比较熟悉本地企业,也容易获得本地企业最新和最具体的案例资料,甚至能够得到本地企业的支持(包括参观、实习和派相关人员到课堂讲解)。这就极大地增强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了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参与程度,从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案例教学中增加一定比例的“本地化”案例,更好地开展案例教学?我们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八年来积极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的探索活动,在“本地化”案例教学的设计理念、案例开发、案例规范与完善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本地化”案例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1、“本地化”案例教学能够更好地形成学生符合学校“服务面向定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其服务面向定位主要是立足于内蒙古、面向边疆民族地区。“本地化”案例教学中的企业案例所涉及的产业有乳品、羊绒加工、牛羊肉加工、煤炭、电力家企业、冶金、水泥等产业。对这些产业企业的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对内蒙古企业的了解程度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内蒙古特色、优势产业的了解程度。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对其服务于内蒙古企业的管理非常有益,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提前进入角色,提高了学生服务于内蒙古企业的兴趣、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内蒙古企业和服务于内蒙古企业。同时,内蒙古在乳品、羊绒加工、牛羊肉加工、冶金等产业领域的企业,在西部边疆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具有示范作用。内蒙古的产业特色也有相当一部分与其他边疆民族地区具有一致性。因此,学生对内蒙古企业和产业的了解同样有利于其对其他边疆民族地区企业的服务。
2、“本地化”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本地化”案例教学中有25%的案例属于分析型案例。这些案例设计了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案例资料进行发散性思考。教师鼓励其提出具有独特性的见解,并且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中互相启发,激发创新思考,促进了个体和团队创新精神的形成。
以内蒙古为例,内蒙古许多企业是20世纪90年代、甚至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其中许多企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工商管理专业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地企业教学案例》中,一些企业反映了他们的创业历程、体现了他们的创业精神,对于学生就是活生生的教材,有利于学生从中汲取创业精神和了解一些创业知识。
3、“本地化”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地企业案例教学是从本地企业的大量实际资料中筛选出的典型事例,经过针对课程内容的加工整理、浓缩形成。在教学中,学生还可以借助方便的地理条件到企业考察、收集补充资料,与企业员工交流等。既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又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本地化”案例教学实践的发展过程
结合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大部分院校在“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四个阶段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自发阶段。在这一阶段部分教师由于与本地企业的咨询服务等关系,获得了一些相关企业的资料,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使用。
第二个阶段,组织引导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受到部分教师的积极影响,同时在这一时期又有一些研究本地企业的课题立项积累了一些本地企业的资料。在此情况下,大部分教师开始收集本地企业的资料,自己编写一些案例运用于教学,并且在教学中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和积极反响。于是,院系对这些教师所使用案例教学效果开始关注,并且通过组织力量扶持和引导教师以研究本地企业的课题为主,积累了比较多的本地企业资料,号召和鼓励教师应用这些资料编写案例,积极运用于教学中。
第三个阶段,案例规范阶段。尽管教师对本地化案例教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本地企业案例的作用,有组织有目的地挖掘相关资料和进行案例设计,开展规范化的教学活动,仍然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院系对教师所使用的案例、课题调研资料、咨询资料,进行了规范的案例编写活动。由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发挥课程组的作用,对案例进行了重新编写和完善,明确了案例使用的章节、教学目的(熟悉、掌握、了解那些知识点)、学生讨论或者分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汇编《×××专业本地企业教学案例》。这一阶段,以我院为例编写了《工商管理专业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共编写了48个案例,其中学科基础课13个,专业主干课32个,选修课3个。工商管理专业运用46个案例(18门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运用31个案例(14门课程)。所编写的本地企业案例涉及32家企业和14个行业。
案例规范阶段还需要在编写好案例的同时,编写好《案例使用说明书》(教师使用),对于保证案例教学的规范具有重要作用。《案例使用说明书》的内容主要包括:(1)案例教学目的使用说明,包括本案例适用于课程的章节和知识点;(2)案例企业的背景信息,对企业的整体情况的介绍;(3)要求学生收集的补充材料,如行业基本情况、特点和发展等;(4)需要在案例讨论与分析中把握的要点。
第四个阶段,案例完善阶段。这一阶段案例建设工作向精品案例方向推进,至少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改善教学案例结构。尽管“本地化”案例教学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还不能在教学中对自治区以外企业案例和国外案例取而代之。如何恰当地处理好案例教学中国外企业案例、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案例与本地企业案例的使用量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以我校为例,从2006年起,开始探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案例中,国外企业案例与国内企业案例、区内企业案例与区外企业案例的合理比例,分析型案例与描述型案例的比例,构建以本地成功企业案例为主体、分析型案例达到40%的教学案例结构,使教学案例结构得到优化,提高工商管理专 业整体案例教学的质量。(2)构建网络环境下“本地化”案例教学条件。基于网络环境将多种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本地化”案例教学中,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方式逐步趋于无纸化和多样化。目前,国内案例教学过程仍然是以课堂讨论为主的纸张教学。但自从哈佛商学院克拉克院长首创了计算机模拟教学以来,无纸张教学就逐渐成了国际上案例教学的主流,即运用计算机来阅读案例、分析判断企业面临状况,与教师进行案例讨论,实现多媒体互动教学。(3)完善本地企业案例库。企业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案例的内容也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内容的更新,跟踪本地企业,每两年更新案例内容一次。同时,针对个别课程本地企业案例比较少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一些课程的本地企业案例。特别是随着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增加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案例数量。
三、“本地化”案例教学的设计理念
从“本地化”案例教学实践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来看,从第二个阶段就进入了组织管理阶段。组织管理在第二、三、四阶段的工作,一直应该贯彻一个重要的理念——“本地化”案例教学的理念。要设计好“本地化”案例教学的理念,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每个院校有其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特色。但是以下三个方面是大部分院校考虑的关键因素。
1、院校服务面向定位是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以我校为例,其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内蒙古,面向边疆民族地区,服务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这一办学思想,工商管理专业应该积极为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服务。内蒙古本地企业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本地企业更多地了解、更多地关注,激发其对本地企业的熟悉和把握。可以培养学生对本地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就业方向。
2、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本地化”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始于美国哈佛大学的企业管理教学,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所谓案例教学是从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出的代表性事例,经过综合加工整理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的知识,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对于应用型管理人才具有独特的作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均以培养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案例教学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3、改变以“洋案例”为主的教学案例结构是进行“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长期以来,“洋案例”为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开阔了视野,但同时也给该专业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学生受文化背景的制约对案例理解有困难、学生收集补充资料的难度大、学生兴趣不高等方面。案例教学的本土化是改变教学案例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本地企业案例教学”是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四、“本地化”案例开发与教学的主要措施
1、开发环节采取的措施
首先开辟稳定的资料来源渠道。为保障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开发获取充分的资料,学院为教师开辟了稳定的资料来源渠道:企业管理协会年度管理创新成果、课题调研资料、学院专项调研资料。
其次制订统一开发标准。通过开发标准的制订明确案例的表述要求、使用章节、教学目的、使用课时,需讨论或思考的问题等,以解决一直以来在本地企业案例使用中存在的使用随意、形式不够规范等问题,提高案例的使用效果。
第三是制定奖励制度。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本地企业教学案例的规范化系统化开发,系里出台了一定奖励措施,给予本地企业案例开发者一定的奖励。
2、实施环节采取的措施
在实施环节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三进一上”。所谓“三进一上”是指为了确保本地企业案例的教学效果,要求本地企业案例“进教学日历、进课程大纲、进课堂讨论”和“本地企业案例上网”。
在实施环节采取的措施还包括适时控制,及时反馈。因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应用已进入教学日历,故在实践控制环节采用定期座谈检查反馈信息与随机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通过期中教学检查开座谈会的方式获取教师及学生的使用反馈信息,及通过无记名问卷的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科学处理获取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以加强反馈信息的真实性。
3、优化环节采取的措施
建立明确的本地企业教学案例调研及更新制度。企业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为确保案例的内容也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适时的内容更新。这就需要专门立项进行案例企业的调研。一般2~3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调研,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两个方面的案例更新:一是对原来案例发展情况的更新;二是挖掘新出现的管理案例。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案例教学;“本地化”案例;设计理念;案例开发;人才培养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尽管国外企业管理案例的运用可起到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作用,但是由于地理阻隔、文化差异等原因,往往使学生对“洋案例”背景理解不到位,学生常常会有“隔靴搔痒”的感觉。“本土化”案例的使用往往可以克服“洋案例”教学的缺点,特别是“本地化”案例教学作用更好。所谓“本地化”案例是指在学生生活与学习所在地的那部分企业案例,是一种更有区域性的“本土化”案例。由于便利的地缘和人缘关系,学生、教师均比较熟悉本地企业,也容易获得本地企业最新和最具体的案例资料,甚至能够得到本地企业的支持(包括参观、实习和派相关人员到课堂讲解)。这就极大地增强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了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参与程度,从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案例教学中增加一定比例的“本地化”案例,更好地开展案例教学?我们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八年来积极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的探索活动,在“本地化”案例教学的设计理念、案例开发、案例规范与完善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本地化”案例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1、“本地化”案例教学能够更好地形成学生符合学校“服务面向定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其服务面向定位主要是立足于内蒙古、面向边疆民族地区。“本地化”案例教学中的企业案例所涉及的产业有乳品、羊绒加工、牛羊肉加工、煤炭、电力家企业、冶金、水泥等产业。对这些产业企业的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对内蒙古企业的了解程度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内蒙古特色、优势产业的了解程度。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对其服务于内蒙古企业的管理非常有益,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提前进入角色,提高了学生服务于内蒙古企业的兴趣、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内蒙古企业和服务于内蒙古企业。同时,内蒙古在乳品、羊绒加工、牛羊肉加工、冶金等产业领域的企业,在西部边疆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具有示范作用。内蒙古的产业特色也有相当一部分与其他边疆民族地区具有一致性。因此,学生对内蒙古企业和产业的了解同样有利于其对其他边疆民族地区企业的服务。
2、“本地化”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本地化”案例教学中有25%的案例属于分析型案例。这些案例设计了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案例资料进行发散性思考。教师鼓励其提出具有独特性的见解,并且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中互相启发,激发创新思考,促进了个体和团队创新精神的形成。
以内蒙古为例,内蒙古许多企业是20世纪90年代、甚至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其中许多企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工商管理专业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地企业教学案例》中,一些企业反映了他们的创业历程、体现了他们的创业精神,对于学生就是活生生的教材,有利于学生从中汲取创业精神和了解一些创业知识。
3、“本地化”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地企业案例教学是从本地企业的大量实际资料中筛选出的典型事例,经过针对课程内容的加工整理、浓缩形成。在教学中,学生还可以借助方便的地理条件到企业考察、收集补充资料,与企业员工交流等。既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又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本地化”案例教学实践的发展过程
结合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大部分院校在“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四个阶段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自发阶段。在这一阶段部分教师由于与本地企业的咨询服务等关系,获得了一些相关企业的资料,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使用。
第二个阶段,组织引导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受到部分教师的积极影响,同时在这一时期又有一些研究本地企业的课题立项积累了一些本地企业的资料。在此情况下,大部分教师开始收集本地企业的资料,自己编写一些案例运用于教学,并且在教学中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和积极反响。于是,院系对这些教师所使用案例教学效果开始关注,并且通过组织力量扶持和引导教师以研究本地企业的课题为主,积累了比较多的本地企业资料,号召和鼓励教师应用这些资料编写案例,积极运用于教学中。
第三个阶段,案例规范阶段。尽管教师对本地化案例教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本地企业案例的作用,有组织有目的地挖掘相关资料和进行案例设计,开展规范化的教学活动,仍然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院系对教师所使用的案例、课题调研资料、咨询资料,进行了规范的案例编写活动。由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发挥课程组的作用,对案例进行了重新编写和完善,明确了案例使用的章节、教学目的(熟悉、掌握、了解那些知识点)、学生讨论或者分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汇编《×××专业本地企业教学案例》。这一阶段,以我院为例编写了《工商管理专业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共编写了48个案例,其中学科基础课13个,专业主干课32个,选修课3个。工商管理专业运用46个案例(18门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运用31个案例(14门课程)。所编写的本地企业案例涉及32家企业和14个行业。
案例规范阶段还需要在编写好案例的同时,编写好《案例使用说明书》(教师使用),对于保证案例教学的规范具有重要作用。《案例使用说明书》的内容主要包括:(1)案例教学目的使用说明,包括本案例适用于课程的章节和知识点;(2)案例企业的背景信息,对企业的整体情况的介绍;(3)要求学生收集的补充材料,如行业基本情况、特点和发展等;(4)需要在案例讨论与分析中把握的要点。
第四个阶段,案例完善阶段。这一阶段案例建设工作向精品案例方向推进,至少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改善教学案例结构。尽管“本地化”案例教学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还不能在教学中对自治区以外企业案例和国外案例取而代之。如何恰当地处理好案例教学中国外企业案例、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案例与本地企业案例的使用量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以我校为例,从2006年起,开始探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案例中,国外企业案例与国内企业案例、区内企业案例与区外企业案例的合理比例,分析型案例与描述型案例的比例,构建以本地成功企业案例为主体、分析型案例达到40%的教学案例结构,使教学案例结构得到优化,提高工商管理专 业整体案例教学的质量。(2)构建网络环境下“本地化”案例教学条件。基于网络环境将多种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本地化”案例教学中,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方式逐步趋于无纸化和多样化。目前,国内案例教学过程仍然是以课堂讨论为主的纸张教学。但自从哈佛商学院克拉克院长首创了计算机模拟教学以来,无纸张教学就逐渐成了国际上案例教学的主流,即运用计算机来阅读案例、分析判断企业面临状况,与教师进行案例讨论,实现多媒体互动教学。(3)完善本地企业案例库。企业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案例的内容也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内容的更新,跟踪本地企业,每两年更新案例内容一次。同时,针对个别课程本地企业案例比较少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一些课程的本地企业案例。特别是随着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增加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案例数量。
三、“本地化”案例教学的设计理念
从“本地化”案例教学实践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来看,从第二个阶段就进入了组织管理阶段。组织管理在第二、三、四阶段的工作,一直应该贯彻一个重要的理念——“本地化”案例教学的理念。要设计好“本地化”案例教学的理念,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每个院校有其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特色。但是以下三个方面是大部分院校考虑的关键因素。
1、院校服务面向定位是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以我校为例,其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内蒙古,面向边疆民族地区,服务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这一办学思想,工商管理专业应该积极为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服务。内蒙古本地企业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本地企业更多地了解、更多地关注,激发其对本地企业的熟悉和把握。可以培养学生对本地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就业方向。
2、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本地化”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始于美国哈佛大学的企业管理教学,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所谓案例教学是从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出的代表性事例,经过综合加工整理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的知识,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对于应用型管理人才具有独特的作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均以培养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案例教学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3、改变以“洋案例”为主的教学案例结构是进行“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长期以来,“洋案例”为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开阔了视野,但同时也给该专业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学生受文化背景的制约对案例理解有困难、学生收集补充资料的难度大、学生兴趣不高等方面。案例教学的本土化是改变教学案例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本地企业案例教学”是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四、“本地化”案例开发与教学的主要措施
1、开发环节采取的措施
首先开辟稳定的资料来源渠道。为保障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开发获取充分的资料,学院为教师开辟了稳定的资料来源渠道:企业管理协会年度管理创新成果、课题调研资料、学院专项调研资料。
其次制订统一开发标准。通过开发标准的制订明确案例的表述要求、使用章节、教学目的、使用课时,需讨论或思考的问题等,以解决一直以来在本地企业案例使用中存在的使用随意、形式不够规范等问题,提高案例的使用效果。
第三是制定奖励制度。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本地企业教学案例的规范化系统化开发,系里出台了一定奖励措施,给予本地企业案例开发者一定的奖励。
2、实施环节采取的措施
在实施环节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三进一上”。所谓“三进一上”是指为了确保本地企业案例的教学效果,要求本地企业案例“进教学日历、进课程大纲、进课堂讨论”和“本地企业案例上网”。
在实施环节采取的措施还包括适时控制,及时反馈。因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应用已进入教学日历,故在实践控制环节采用定期座谈检查反馈信息与随机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通过期中教学检查开座谈会的方式获取教师及学生的使用反馈信息,及通过无记名问卷的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科学处理获取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以加强反馈信息的真实性。
3、优化环节采取的措施
建立明确的本地企业教学案例调研及更新制度。企业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为确保案例的内容也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适时的内容更新。这就需要专门立项进行案例企业的调研。一般2~3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调研,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两个方面的案例更新:一是对原来案例发展情况的更新;二是挖掘新出现的管理案例。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