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习潜质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性教学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而研讨班是大学高年级实行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方式乃至主要方式。在当今知识社会中,尤其应当多采用研究性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本文以笔者给大四学生上“国际政治”研讨班为例来说明如何实行研究性教学及其效果。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研讨班;学习潜质
  
  一、研究性教学与知识社会
  
  中外许多著名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并重视研究性教学法。德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威廉·洪堡最早明确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观点和原则(潘懋元、王伟廉1995:61)。美国教育家赫钦斯主张通才教育,其核心是理智的训练和自主性的培养,即“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想,做出独立的判断”(潘懋元、王伟廉1995:93)。另一位美国教育家科南特主张大学教学应当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采取讲课、提交个人作业、写读书报告、进行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以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自由、自主学习的愿望(潘懋元、王伟廉1995:96)。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还提出,大学不能只是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他要求大学教员不是灌输固定知识,而是对学问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大学生也不是去死记硬背教员的讲义,而是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动地研究学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这就是最后的目的。”(1979:199)与研究性教学法有关的具体教学方法有:“引发兴趣思考法”、“善引争议思考法”、“开放发散思考法”、“创造气氛思考法”等等。(柳斌1998:50-57)
  一般认为,研究性教学是让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去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赵铮2008:297)在当今知识社会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法尤为重要。“知识社会”一词最早见于美国学者贝尔1973年所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他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后工业社会的“关键集团”,大学是“主要机构”,因而后工业社会又可称为“知识社会”。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于1993年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称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社会”即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显而易见,网络的普及更加速了知识社会的形成,“信息爆炸”、“知识爆炸”都是知识社会的真实写照,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知识都在迅速增加并深化。而受教育者本来就拥有不断学习的潜质,关键在于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法去尽可能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质。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提出把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既然连高中都早已提倡研究性学习,那么大学就更应该提倡和实施研究性的学习及教学。当然,对于除英语之外的外语学习来说,学生在入学时几乎都是零起点,低年级外语课显然不可能实行研究性学习及教学,但是在高年级阶段则有可能并理应尽量多采用研究性学习和教学法。而研讨班便是十分适合研究性学习和教学的方法。笔者为大四本科生和一年级研究生开设“国际政治”课便采用研讨班形式。下面主要以2005级大四本科生研讨班为例来说明笔者如何实行研究性教学法。
  
  二、研讨班与研究性教学
  
   汉语“研讨班”译自德语Seminar一词,这个德文词又出自于17世纪拉丁文seminare(意为“播种”)或seminarium(意为“苗圃”)。在18,19世纪之交,研讨班这种教学方式引入德国大学,学生与教师平等地进行科学学术讨论,充分发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像上大课或日讲座(Vorlesung)那样只由教师一人讲课、学生们聆听。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听可以记住学习内容的20%,通过看或阅读可以记住学习内容的30%,通过听看结合可以记住学习内容的50%,通过自己表达(说或写)可以记住学习内容的80%,而通过自己实践(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可以记住学习内容的90%。研讨班综合运用阅读、自己表达、听看结合、共同讨论等方式,可以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并记住大部分学习的内容。
  笔者于2008年夏刚调入北外时,听到一些关于学生惰性较大、不愿学习和上课等说法,我当时就想应采取多种方法去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过笔者也的确发现外语院校学生的特点或日不足,例如:重视外语学习却忽视国语的学习和写作,重视了解对象国情况却对其他广泛的国际问题和知识重视不够,外语意识强而科学学科意识却不够强,片面相信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并且易于把理论与实际混为一谈,误以为各国政府都是按照国际关系理论来制定外交政策,对创造性思维有所忽视,如此等等。当然,也确有少数同学惰性较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较贪图安逸或不愿多吃苦。不过学习主要靠自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尽早开始,同时也需要各种激励因素。
  大四学生尤其处于特殊的阶段和状态,考研、报考公务员、参加实习、求职面试等各类事情特别多,占用不少时间和精力,十分分心且容易心情浮躁、心理压力较大,此次金融危机更造成就业难度加大,一些同学求职找工作要花费比往届毕业生更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尽可能减轻其心理压力,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收获比较大,就成为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应看到,大四学生依然有着相当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相当强的自学能力,已经阅读和了解了不少知识,有些知识甚至是老师所不知或知之不多,教师知识的局限不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界限,而应放开手脚、打开思路,让学生在知识海洋中尽情畅游、尽可能汲取各方面知识。据我了解,德语系有关国际政治课程过去的研讨班主要是固定题目和范围(例如中东问题),这样虽有利于教师把握学习内容和观点,但题目和范围都相当窄,不利于学生扩展知识和思路,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古人云:“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由于课堂上时间不多,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思路、学会学习的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之后能长期甚至终身受益,有长远的发展后劲。基于这些考虑,我便完全放开对题目的限制,只要与国际问题有关的题目都可以去做,这对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迅速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学、自己思考和研究能力都十分有利。这无疑对教师提出很高要求,如何驾驭课堂题目 和讨论对教师是很大的挑战。
  2005级大四选修“国际政治”课的有28位同学(2006级大四为36人,2007级大四为45人),在第一学期每两人一组共做了14次课堂报告。涉及的题目有:德国的全球责任、西藏问题、俄罗斯格鲁吉亚冲突、北极之争、欧盟里斯本条约、恐怖主义、美国金融危机、美国大选、德国与石油、德国对非洲援助、越南战争、世界峰会等。第二学期也做了14次课堂报告,题目涉及:俄罗斯乌克兰天然气管道之争、欧盟安全政策、食品安全问题、德国“争常”问题(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对华武器禁运、德国与土耳其、德国与印度、北朝鲜问题、联合国改革、导弹防御系统之争、全球性移民问题、非政府组织问题等。
  在上课之初,曾有同学担心在讨论时无人发言提问、产生冷场现象,或由于大家相互之间事先不知道题目、不熟悉内容,因此一时想不出提什么问题。也有同学担心有的同学所做报告水平不高、学不到什么东西,徒然浪费时间。还有的同学口语不佳,大家听得兴趣不大。但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问题基本上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只要鼓励大家打开思路,讨论时不会冷场,大家往往争先恐后地提问或谈自己看法,最后时间还往往不够用。每位同学做课堂报告客观上有相互激励和竞争的效果,大家相互之间看到别人做得很好,就促使每人自己充分准备,尽可能做得好一些。别人在讨论时多发言提问,自己也必须多动脑子、多发言提问,从而得到比较多的锻炼和提高。研讨班形式是十分接近于实际运用外语的场合,即十分贴近于实际工作、接近于实战,“真刀真枪”讨论十分广泛的国际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用研讨班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有较大成就感,也是学生相互学习的好机会。而且对于努力不够或基础较弱的同学是一种刺激和激励,别的同学能够做到的,自己经过努力也可以做得不错。事实也正是这样。我对分数的设置考虑到各个方面:课堂报告分数满分40分,讨论满分10分,学期论文满分50分。目的是促进大家积极提问或发言,同时也为促进学生对德文写作的重视。实际上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课堂报告的题目基本上是由同学们自己选定,有的同学事先征求我的意见建议,大多数同学则完全自己决定,在上课之前我并不知道。这对我引导课堂讨论显然是出了难题,不过主要由于我迄今对国际问题已有相当广泛的了解和相当多的积累,所以通常能够把握。我当然不可能都正确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过这都是完全正常的,学生丝毫没有埋怨老师,而是对这种方式比较满意,因为我毕竟比他们知道的东西多、德语表达能力更强、对问题看得更深更透一些。他们普遍感到有提高、有收获。
  学生做课堂报告完全用德文,不常见的重要词给出中文译法;提问题、讨论也基本用德文,但有些比较复杂的意思很难用德文表达也可以用中文。在讨论过程中我只偶尔插话、做解释、做适当引导,讨论的最后我才把有关问题集中进行一定地说明和解释,同时也是对该题目的一个小结。但这是开放式的小结,而不是最终结论。对复杂的国际问题、对德国外交乃至中国外交政策,有不同的看法是完全正常的,允许有不同观点和看法,以理服人,而不强求观点一致,不必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三、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习潜质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中,对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规定:“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培养的是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复合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能熟练运用得于从事一般翻译、教学、科研和外事工作的德语人才。”并且明确指出,德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作为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选修课,“国际政治”课教学的任务应该是:巩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传授国际政治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
  一般容易想至到扩展知识,却容易忽略知识的深化,其实二者相辅相成。由于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工作15年期间除了研究国际问题还长期从事理论问题研究,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在讨论中能够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讨论。先由同学们自己尽量充分地讨论,最后集中谈出我的观点,使大家感到有启发、有收获。这要求教师必须不断跟踪各类重要国际问题的发展动向,最复杂问题有比较多、比较深入的了解,形成自己的一些看法。
  学习德语和德国国情决不能只知道德国、只对德国的外交和经济感兴趣,而是要对尽可能多的事情和问题感兴趣。德文书籍报刊网站上的大量内容是涉及全世界问题的,如果兴趣面窄、知识面窄,遇到这些内容时就读不懂或听不懂。因此必须在学习德语、了解德国本身的同时去了解欧洲和世界世界。陆游的名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必须了解尽可能多的各方面情况和知识,反过来才能对德国、对欧洲有尽可能深入的了解。知识面、兴趣面应当是开放式的,对尽可能多的事情、知识都感兴趣,才有更大的乐趣,有更大的发展后劲,对毕业后工作也才最有利。当然,学习知识只能逐步扩展,但视野和思路的扩展最重要,如果基础没有打好或过窄,会形成惯性思维,以后再打开思路会觉得很困难。所以我认为要从一开始就形成“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条条框框,为以后发展打下比较广泛的基础。
  我认为学生应当有:科学的头脑、广博的知识、世界的眼光和胸怀、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我认为:(1)学生在校主要是学习,因此最关键是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使大家对学习有尽可能浓厚并且持久的兴趣。而大学生及研究生已是成年人,理解力已不成问题,所以需要把最佳学习及科研方法讲给他们,尤其是我自己积累达30年的学习、研究经验。比如我至今已写有65个学术笔记本,而且我的笔记本有其特色(自编页码、做书目索引和主题索引、下面留空以便添加新内容等),我便把此经验告诉大家,引起大家很大兴趣。告诉大家做学术笔记、读书、选题的方法并提出一系列选题供参考。
  (2)虽然我上的是“国际政治”课,但我先讲了几次方法论,做了300多幅PPT,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知道怎样学到尽可能多的有用知识和进一步学习的路数。从十分广阔的视角出发介绍知识的分类、学科的划分、宏观人类史、理论多元现状、理论分为不同层次、对文化的两种分类(一是纯理论层面即哲学层面的分类,另一种则是实证一经验层面的分类)、学术创新的必要、国际关系理论现状,以及其他一系列深入系统的新知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十分广阔的科学学术研究领域概貌(Ueberblick),使他们视野开阔、打开思路,了解各门知识所处的位置和相互关联,从而能够比较自觉主动地学习。用小专题方式介绍各种知识,这样可使学生有 新鲜感、有问题意识和专题意识,一方面了解广泛知识,为不断扩展知识打下较好基础,而且今后可以作为继续了解甚至研究的题目。还介绍若干重要术语的译名辨析(如Macht译为“权力”和“实力”的区别,Legitimitaet和Legalitaet的区别)。
  (3)大学学习必须大量阅读,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能够自我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研究性教学一定要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善于独立查找文献资料,同时和网络学习密切相关(E-Learning),通过网络可以查到海量信息资料,了解大量国际问题及其最新动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在第一次讲课时就把我多年来搜集到的几十个关于国际问题的德文及中文网址提供给学生,鼓励大家多上网阅读,大家在准备课堂报告、写学期论文时都普遍使用这些网址。这些都说明教师有效的引导十分重要。国际知识是动态的、活的知识,国际问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应当使大家了解和掌握活的知识,把学习给搞活,而不是读死书、过于迷信书本和已有的观点。
  (4)现身说法,把我自己亲历以及了解的有关事情告诉大家,使大家有亲切感,易于接受。并把最新研究思考结果和学术研究前沿讲给学生,使其了解最新知识和动态。迄今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存在很大缺陷,必须不断创新,我长年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工作,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把我最新的研究结果介绍给大家。
  采用研究性教学法理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由他们自己支配。出于这种考虑,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给学生布置国际关系方面的德文必读书,原因主要有:(1)大四学生需要做的事情特别多,时间十分有限,应当让他们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2)国际问题主要是动态性的,变化特别快,现有的书大多是十多年前出版的,内容有些过时,对同学们的帮助不是很大。从实际结果来看,虽然没有安排读书,但大多数同学还是充分利用了这些时间去做各种有益的事情,无论是搜集材料、准备课堂报告、写学期论文,还是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实习、求职等。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感到得到了较多的锻炼和较大的提高,为今后参加工作进一步打下较好基础。
  研究性学习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鼓励学生写作并发表论文。我指导的一名大四学生自己选定“德国退出核电之争”作为学士论文题目,她努力查找和阅读了很多有关材料,写得很不错。我建议她可在此基础上用中文写成一篇论文,因为迄今中国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少。我和该生共同完成此论文并已发表于《德国研究》杂志2009年第4期。此外,我还充分利用一些机会带学生(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参加若干重要研究课题,从而接触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总而言之,研究性教学可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无穷乐趣及自我扩展的无限空间,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满堂灌方法。不应低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理解及接受能力,关键是应尽可能发掘、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潜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面,使他们具有长远的发展后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尽可能多的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柳斌总主编,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C],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4]赵铮,研究性教学初探[J】,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教学研究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业能力本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取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途径。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仍然受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的影响,未能突出职业能力本位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基于关键岗位能力的课程开发是一种“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知识、技能、能力一体化高职课程体系开发问题,并以软件技术专业编程方向为例加以阐释。  关键词:关键岗位能力;工作过程;教学组织
期刊
摘 要:在教育部的部署下,39所“985工程”大学于2011年9月底公布了《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于质量报告中“实践教学”部分进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一流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从顶层设计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基座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设各项科研/创新活动打造实践教学平台,狠抓毕业论文(设计)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健全
期刊
摘要: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对象与面临的现实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时,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先进理念、良好心态、优良品德、优秀素质、卓越才能、创新理念的思想家、企业家及各类社会组织的领导人。为了完成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使命,经济学教育必须把握住原著教学和方法论教学两大支点。  关键词: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学教育;使命;支点    后改革时代经济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
期刊
摘 要: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关系,是应用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以来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自2009年以来,南京大学开展了“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倡导“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等四个“融通”的理念,为应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平台。在“三三制”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南京大学广告学系开设了“4A广告讲坛”课程,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该课程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应用学科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和实际效果
期刊
摘 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有一定差距,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产业需求。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案例,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地方高校;产业需求       中国高校培养的工程类人才数量全球第一,然而
期刊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重构大学适切性的最重要形式,是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重要内容,财经类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具有必然性。本文对财经类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内容、模式以及制度体系构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介绍了南京审计学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产学研合作;内容;制度体系    大学作为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社会对大学的发展也给予了殷切关注。社会对大学的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
期刊
摘 要:“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是“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主要讨论议题为“借鉴先进的高校教师发展经验”、“探索本土化的高校教师发展实践”、“开展深入的高校教师发展研究”和“建设高效的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与会代表同专家以及报告者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与会人员认为:以教学能力发展为核心的高校教师发展是高校当前必须而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本土化发展是高校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
期刊
摘要:教育的现实需要决定了在基础理论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而在“电磁学”课程中开展的研究性教学,学生自由选题,自组团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探究性学习。通过课程的规范化设计,为学生走向创新之路搭建了桥梁。  关键词:基础理论课程;电磁学;研究性教学;探究性学习;创新能力    根据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构建完整的研究性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期刊
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湖北省采取6项激励措施,引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一、激励优质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两项计划,引导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是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简称“产业计划”)。
期刊
摘 要:审核评估是高等教育评估的一种重要模式。近年来,美国高等教育界积极引进和有效实施审核评估,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以田纳西州为例,介绍了该州高等教育审核评估的内容、程序和原则以及院校自评和同行审察的具体做法,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实际,探讨了审核评估的特征和意义。  关键词:美国;田纳西;高等教育评估;审核评估    从高等教育评估模式来看,美国是典型的以认证评估为主导的国家,近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