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书法艺术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时学书有“仙骨”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年轻时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他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字字写得很有功力,尤以草书为精妙。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现在还保存着的一张毛泽东还书的便条,是他16岁时写的,用笔严谨,而又有开拓,可知那时他已有相当功底。他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后,作了一篇文章,叫《宋襄公论》。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卷时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这个年轻人确似有“仙骨”,文章固然可取,又用楷书写就,工整秀丽,故当时师生们誉他的文和字为同学中之“两绝”。现在还保留着的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写的一篇作文的手迹,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用的也是丝毫不苟的小楷,一气呵成,笔笔遒劲。
  1913年10月~12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留下了一本笔记。前11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从这些墨迹看,这个时期,毛泽东深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既潇洒飘逸,神采飞扬,又古拙可爱,质朴自然。
  
  战地喜获《三希堂》
  
  1927年11月,毛泽东上井冈山,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创办了第一个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笔墨纸张比较缺乏,有一次,一个学员提出用柳枝烧成炭可以写字,毛泽东在青石板上试了试,软硬适度,写出来的字还挺清晰。毛泽东满意地说:“倒真像墨笔哩!”他说,“敌人越是封锁,大家的办法就越多。看,封锁得同志们用木炭树枝当笔,在地上、石板上、沙滩上写字。这种笔墨纸张是用不完的。”
  毛泽东走到哪里都在研究学习书法。红军时期他率部转战到贵州遵义县北娄山关时,见一石碑,上刻“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便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干什么?”许多人回答不出,他便解释说:“关乃要塞重地也,是出入的通道,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之后,他向大家介绍了“娄山关”三个大字的特点和价值。他赞扬这三个字写得苍劲,像峻峰那样挺拔屹立,运笔如飞。工匠石刻也非常精美。他还反复揣摩,不断用手在笔画上临摹运笔走势,不时感叹:“可惜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这碑又修建于何代。”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一套晋唐小楷一直带在毛泽东身边。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写字,并且经常阅览法帖。当时延安的老百姓知道毛泽东喜欢写毛笔字,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特地用一块古砖刻磨成一方砚石,送给毛泽东。可惜,这方砚台在后来转移时丢失了。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行草为主,用笔恣肆,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一位青年作家奔赴延安的途中,从被日军炸毁的废墟中拾得四册名著及《石索》、《三希堂法帖》各两卷,如获至宝。他不辞辛苦,带到了延安。一天,素有“长征才子”之称的朱光和那位青年作家谈得投机,便引他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见如故,殷勤款待。青年作家感动不已,便将自己挎包中那辛辛苦苦背到延安的“宝贝”一股脑儿掏了出来,欲赠毛泽东。毛泽东喜出望外。不料一旁的朱光手疾眼快,一把将书夺了过去。“见面分一半!”朱光面无愧色。“谁说应该归你?……”两人互不相让。青年作家连忙调停,结果是平分秋色。毛泽东得到了两册名著和《三希堂法帖》。
  在毛泽东丰泽园故居的书房里,至今仍然存有毛泽东读过的大量字帖和书籍。其中有规整秀丽、形意翩翩的汉代隶书,又有妍美流畅的“二王”法帖;有厚重雄劲、气势磅礴的楷书墨迹,也有逸势奇壮、应手万变的“狂草”,还有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的宋徽宗“瘦金体”法帖;不但有中国历代名家的墨迹、法帖、碑文拓片,还有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著作。因此,毛泽东可以说是“神游书海目览千帖”。
  1949年,毛泽东阅读法帖更多更勤了。20来年的时间里,他读过的帖约有近400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是他时常披阅的。他在访苏的短暂而紧张的日子里,也未忘随身带几本《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为清乾隆时期搜集刻印。乾隆皇帝得到晋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伯远帖》珍贵墨迹三种,很是欢喜,名其收藏处为“三希堂”。乾隆将这三种法帖与内府收藏的自魏晋至明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340余件,各种题跋200余件,汇集刻印,而以《三希堂法帖》命名。这是我国一部书法巨制。1958年,毛泽东请田家英向故宫博物院“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其中就有《三希堂法帖》。
  毛泽东读帖不重版本是否珍贵,而着眼于分析各家的长短,体其风貌,察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吸取其精髓,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中,毛泽东最喜爱的是草书。而在草书中,毛泽东又最喜欢怀素。毛泽东对怀素的《自叙帖》、《论书帖》、《苦笋帖》等百读不厌,爱不释手。1974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毛泽东在书房里接见了他。亲切交谈之后,还特地赠送给他一本自己喜爱的《怀素自叙帖真迹》,大平正芳十分高兴。
  如果拿毛泽东的草书和怀素的《自叙帖》相比,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很多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田家英就认为:毛泽东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和怀素《自叙帖》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笔画都较细圆;二是字形都较大;三是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写法;四是“神”上很相似。毛泽东热爱怀素的狂草,但他又不拘泥于此,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家的“毛体”,正如他常对秘书所说的那样:“如果每个人写的字都和字帖或是某人的字一模一样,那书法就停滞不前,没有发展了。”
  毛泽东书法的造诣,固然是他转益多师的结果,同时也和他善于从生活中吸取美的营养分不开。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一诗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毛泽东早在1937年就与朱光等人说过:杜甫这段话说出了舞蹈、戏剧等艺术与书法艺术相通,是至理名言。那时毛泽东曾表示想看朱光表演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以便用戏剧艺术来丰富自己的书法。
  
  骨神兼备成一家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唯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因而无法窥其见解的全貌。但从一些片言只语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画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整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数百部。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看毛泽东手迹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泽东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
其他文献
1993年,意大利记者奥丽亚娜·法拉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当时,成百上千的学生乘公共汽车前往中国社科院听讲,把整个演讲大厅及走廊都挤得水泄不通。波澜壮阔的场面,前所未有。法拉奇那种受欢迎与受崇敬的程度,绝不亚于一个“先知先觉”。对于很多听演讲的人来说,他们去的动机并不是为了感受那种热闹的氛围,而是聆听思想,感受一种光辉的力量,甚至还有一种感恩的情怀。正如在演讲结束后的提问时间里一名意大利语专
期刊
一、书法专业创立背景  沙孟海先生1981年为《陆维钊书法选》所作《前言》有云:“已故院长潘天寿先生和陆先生重视书法篆刻艺术,于1963年就本院试办书法篆刻科,即请陆先生为科主任。”“1979年暑期,学院又接受了培养书法篆刻研究生的新任务,请陆先生负责。所有规划制度,多经他主持悉心厘订,病榻中还力疾工作。”  至于中国美术学院当时创立书法专业的背景,还得从更早时间谈起。  1962年6月,时任院长
期刊
邬吉成,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曾是领袖身边的高层警卫,担任过来华外国首脑卫士长,参与了抓捕“四人帮”行动,是周恩来临终前最后要见的人。    王洪文的企图    毛主席逝世后,“四人帮”加紧了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步伐。  就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宣告毛泽东逝世消息的第二天,王洪文不经中央政治局同意,就在中南海怀仁堂另设办公室。随即以中央办公厅
期刊
陆维钊(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自署劭翁,浙江平湖人。陆维钊是我国著名现代教育家、书画篆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早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1925年曾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先生助教,后任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院和杭州大学,潜心中国文学研究,尤于汉魏六朝文学及清词有专攻。教学之余,陆维钊于书画艺术始终孜孜以求。1960年应潘天寿院长之邀,调入浙江美术
期刊
1958年西泠印社曾出手打本《张宗祥藏印集》,其中收入白石刻印多枚,边款俱单款“白石”。按此种印章弟子代笔可能性极大,然署款皆出白石本人之手。  张宗祥因喜钞校古籍,榜其书斋为“手钞千卷楼”,凡知张宗祥者,俱知其钞书楼之名。宗祥钞书印,以我寓目所见凡三:手钞千卷楼、“手钞六千卷楼”、“手钞八千卷楼”。“手钞千卷楼”今尚能见于其早年手迹。“手钞六千卷楼”1956年韩登安刻过长方朱文印,1962年同一
期刊
沿着寻常的收藏思维从事收藏活动,一般来说,你只能成为寻常的收藏人。而如能寻找到非同寻常的收藏思维前行,走捷径获得出奇制胜的收藏法宝,你可能会在收藏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顺利地走通收藏之路,快速成名成家,头上罩上收藏成功者的光环。  那么,什么是非同寻常的收藏思维呢?收藏之路怎样走捷径?怎样才能获得出奇制胜的收藏法宝呢?有很多事情看似复杂,其实一点穿,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人人都会做,但人
期刊
“我所说的羞耻,指的就是当我在父亲临终而需要谨慎服侍的时候,我还去放纵情欲。”    我这里要讲的这件事,发生在我16岁的时候。我父亲害着瘘病,一直卧床不起。我母亲、家里一个老仆人和我自己是他的主要看护人。我担负着护士的责任,主要是给他包扎伤口,给他吃药,并且把需要在家里配好的药给他配好。每天晚上我在他的腿上给他按摩,只有他吩咐我去睡或者等他自己入睡以后,我才离去。我喜爱这样侍候他。就我记忆所及,
期刊
公元前207年8月的一天,赵高终于给朝臣们出了一个难题。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二世胡亥坐在大殿之上,众臣分列两班,那只鹿就在大殿的台阶下,而赵高,则站在距鹿不远的地方。这一幕如此荒诞,但却在日光下明晃晃地发生。  赵高指着鹿说:“我要把这匹好马献给陛下。”  胡亥大笑说:“中丞相搞错了,怎么能指鹿为马呢?”  赵高便让朝臣们说到底谁搞错了。这本来是个简单的知识问题,但在权力的干涉下,一切都变得耐人寻
期刊
尼克松偷听了对手,我们偷听了尼克松。    1974年,尼克松在“水门事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直到8月5日,几盘录音带终于迫使他提出了辞职。作为总统,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留下了大约3800小时的谈话记录。  美国国家档案馆从1996年开始逐年解密尼克松的谈话录音,迄今为止,已经有2019小时的录音被解密。这些记录给了我们一扇“偷窥”尼克松的窗口,他是那样的复杂:缺乏自信、卑鄙、贪婪,对国内外事件洞若
期刊
1985年夏,奉社长刘学洙之命,随新任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下乡考察调研,约半月。秋收时,又一次随行采访半月。两次共去了贵州东、南、北20多个县。  那时路况极差,颠簸不说,还事故频发,出行时,我见只有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警车,这让我大为惊异。出发当天途中,不出我所料,开道的警车传来话,与一辆拖拉机发生碰撞,我看到锦涛同志正在笑谈的脸顿时沉下来,我以为,他要责怪司机或询问事故情况,没想到他只问了一句:“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