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
  祁黄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一人物形象特点的?
  解析:第一问是问人物形象的特点,可以从与人物有关事件、人物的言行、他人的评价等方面入手概括。从祁黄羊举荐仇人和自己的儿子两件事以及孔子的评价,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唯才是举、公而忘私的人。
  第二问是问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包括正面和侧面两大类,正面又包括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包括他人的对比、衬托等。
  答案:祁黄羊是个唯才是举、公而忘私的人。文章通过人物对话,祁黄羊举荐仇人解狐做南阳令、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做校尉两件典型事件以及孔子的评价来正面表现。
  【技法指津】
  分析人物形象是阅读赏析古代记叙散文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概括分析典型事件
  在记叙类文本中,写人总是与叙事密不可分,并且总是在典型事件的叙写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国古代记叙性散文也是如此。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盟、负荆请罪等典型事件,成功地塑造了蔺相如智慧、勇敢、先国家而后私仇的形象。理清事件是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具体分析时既可以用不同事件表现人物的不同形象特点,也可以就同一形象特点用不同事件来表现。
  二、分析个性化的细节描写
  这里的细节是指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如同样见到秦始皇,项羽一句“彼可取而代也”,足见其爽直坦率;而刘邦一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足见其委婉含蓄。《魏公子列传》通过“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俾倪,故久立”等一系列动作把侯嬴的性格特征写活了。
  三、抓住议论性的语句
  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是就表达方式人为区分的,事实上任何一篇文章都不会只使用一种表达方式。在古代记叙散文中也同样夹杂着一些议论性的语言,它们数量或许不多,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议论语句,对于分析人物形象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屈原列传》开篇就评价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再如《张衡传》中评价张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四、注意人物之间和人物前后的对比衬托
  古代记叙散文中的人物往往不只一个,通过他人的对比衬托来塑造人物形象是最常用的手法。如《荆轲刺秦王》中在秦廷上秦武阳和荆轲的对比衬托就非常典型,“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武阳的胆小怯懦和荆轲的沉着机智形成鲜明对比。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過门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选自《史记·郭解传》)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使人微知贼处(暗中)
  B.皆多解之义(赞扬)
  C.居邑屋至不见敬(看见,见到)
  D.仇家曲听解(曲意求全)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解姊子负解之势/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
  B.以躯借交报仇/具以实告解
  C.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
  D.为人请求事/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3.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译文:
  (2)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
  译文:
  4.用标点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
  5.本文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件来塑造郭解这个人物形象的?试加以概括。
  答:
  6.运用侧面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
  答:
  7.概括文章主人公郭解的性格特点。
  答:
其他文献
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风》《雅》《颂》的吟唱穿越时空,流传至今。《诗经》不朽,正是以其朴实的语言、纯正的思想为人称颂,令人着迷,最是那字里行间的真意与虔诚叫我们怦然心动。其实文学所带来的魅力追根溯源,还是来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点“无邪”。  文学如是,文化亦如是。要触碰最原始的美好,聆听最单纯的心跳,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在这浮躁的世间,保持一点清醒,保留一份尊重。  所思无邪,方得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剑桥大学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牛顿就学时住的宿舍,推窗可见一棵苹果树,据说这棵苹果树就是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经常有人慕名而来,而剑桥并没有把这里改建成一个收费参观景点。这里仍旧是学生宿舍,唯一不同的是能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学生们都以能入住这个设施陈旧且并不舒适的百年老屋为荣。这里也是每年的新生和众多游客必来瞻仰之地。房屋的修
期刊
引子:  儒家思想受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看似受重视,实则须替统治者担责。久而久之,儒家的相关诠释和印象被异化。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真诚的个人。  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  首先,它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
期刊
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①不羁,初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后作桓车骑②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桓又问:“官有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扳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
期刊
忘了多久没写过关于“朋友”的文章了。记得小学和初中那会儿写的尽是诸如此类的文章,当时有几篇曾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朗读。当老师问我文中的朋友是谁时,我用一脸的茫然代替了将要脱口而出的谎言。  没错,我之前文章中所谓的“朋友”,不过是为求高分而苦心构造的虚拟人物。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到了迷茫——我有朋友吗?到底怎样才能拥有真实的朋友,而不是虚构的呢?  后来,我升入了高中,成绩依旧优异,也依旧没有朋友。
期刊
“个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明确注释: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强|这个人很有~。  首先,“个性”是属于个人比较固定的性格,而性格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任何人身上都同时具备鹰和兔的双重性格,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们选择鹰的果敢和犀利,而面对朋友和家人,我们选择的是兔子的善良和温柔,那么我们就会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反之,我们就会成为“门背后的霸王”,在外是兔子,软
期刊
弦断了!  琴的漆色圆润,是那种浑然天成的木色。琴筒包裹着的蟒皮,色泽古朴鲜丽,触上凹凸不平的鳞片,面前似乎就会跳出一条起舞的蛇。弓毛密且有彈性,挥动起来像极了奔马富有韵律的跳跃。只是琴把儿因经常摩擦将漆磨去,琴身也因经年累月的练习而沾上了油腻的松香,有了岁月的沧桑。  我是这把琴的主人。琴上的弦,是我刚刚弄断的。  我揉了揉被断弦打红的手背,看着半根丑陋的弦在面前晃悠悠地打转,内心有些烦躁。起身
期刊
孔子自然是幽默的。《论语》一书,很多他的幽默语。因为他脚踏实地,说很多入情入理的话。只惜前人理学气太厚,不曾懂得。他十四年间,游于宋、卫、陈、蔡之间,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总是泰然处之。他有伤世感时的话,在鲁国碰了季桓子、阳货这些人,想到晋国去,又去不成,到了黄河岸上,而有水哉水哉之叹。桓魋一类人想要害他,孔子“桓魋其如予何”的话,虽然表示自信力甚强,总也是自得自适,君子不忧不惧一种气派。为什么他在
期刊
一、阅读海子的《麦地》,回答后面的问题。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直没有声响  和你俩不一样  在歌颂麦地时  我要歌颂月亮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  月亮下  有十二只鸟  飞过麦田  有的衔起一颗麦粒  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  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家乡的风  家乡的云  收聚翅膀  睡在我的双肩  麦浪—
期刊
什么是光阴似箭?什么是日月如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人生,似乎可以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词诠释。  奶奶就是那过去的时光。对于奶奶,我的记忆少得可怜。只是模模糊糊地记得,奶奶的身体不好,常常拄着拐杖。每当我从幼儿园回家,爸妈不在家时,我就跑到奶奶家玩。她看到我,就急忙拄着拐杖艰难地站起来,九浅一深地掀起帘子走进里屋,把好吃的拿给我,然后笑眯眯地看着我吃。她还时常把我乱糟糟的书包给整理好,把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