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美感熏陶

来源 :教育前沿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changjing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1 形声构图,体验情感美
  
  文学作品大多具有美感物态化的特征。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获得精神愉悦。然而,学生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拗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应有以上的主导意识,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灵活的优势,将语言文学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搭配结合的画面图式,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击学生心灵,营造心境,引起强烈的审美共振。
  设计《荔枝蜜》课件时,抓住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线索,先是以平面连环图式再现作者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不小心让蜜蜂蜇的经过,让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欢蜜蜂”情感疙瘩;接着以“参观养蜂大厦”的录像播放,让学生认识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蜜蜂采花酿蜜图,农民勤劳插秧图,配以重点文段呈现,让学生领司小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们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在语气语调、节奏轻重等方面点拨学生目接口诵,再点拨学生体味小蜜蜂的崇高精神气质。尤其是对那段“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的课文重点段,用以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围,在这种震撼心灵的情感辐射下,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颤动”,自觉地随同作者一同地进行着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心田,释放活力。
  
  2 动静创意,领略意蕴美
  
  文质兼美给人以丰富启迪的文章,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在论天说地,谈古道今,写景抒情,托物言志中揭示出来的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具有使人获得精神愉悦的审美属性。在多媒体语文课件设计时,多注重电教媒体所表现出的屏幕图像与声音的美,动静结合,努力使媒体既表现出调配恰当和谐的色彩美,又表现出格调高雅,旋律和谐、动听的音乐美。创设最佳的媒体组合,让学生真正能起进作品中,去领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充满哲理意蕴的艺术境界,获得领悟事理的审美愉悦。
  例如上《听潮》一课,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意蕴深远的美文,在课件设计时,“欣赏导入语”先选用“月牙岛”及其海面为背景,配以“圣母颂”那悠长而宽广的主旋律。再由教师娓娓朗诵着导入语。如梦的遐想,似天边传来的吟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使教者、学者、听者那明净优美的情绪,纯洁崇高的境界,不断地深化、充实。对于课文中那三个富于变化的海潮阶段,我们通过静态捕获,设计中最能代表体现阶段特点的画面,斜向层迭构成模块介面。而每一阶段都由最具景物特征的静态画面配以文字;该阶段的录象播放和音乐背景构成。尤其是配置的音乐,我们是精心选择,巧妙设计。如“落潮”阶段我们选配“梦幻曲”,曲调平稳缓慢,渗透着安祥宁静。不论是作为朗读的音乐背景,或是作为启发联想的情境氛围,都能令人感到情意深长,韵味无穷,似在甜美的梦境中,从而让学生领略大海睡熟时的那种温柔、清丽的静美。又如“潮起”阶段我们选配“春天奏鸣曲”;“涨潮”阶段,我们选择“黄河钢琴协奏曲”,让学生在气势磅礴、宽广壮阔的音乐背景中,领略大海雄奇奔放的壮美。为了领略大海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意蕴,海潮高涨时的动态录像播放,更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波涛汹涌、澎湃咆哮的海涛声中领略那“伟大的乐章”的浑厚内蕴。
  
  3 时空造境,感悟和谐美
  
  诗歌教学必须根据其特点,不仅注重领会其精练的富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而且更应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像。诗中那丰富的想像往往跨越时空,虚实有无兼用得宜,阴阳动静刚柔相济,浓淡深浅远近相应……不论是主题、情思、韵味的表现,表达方式的运用,行文节奏的处理都包含着矛盾对立的和谐,无不展现和谐美的身姿,生产巨大的审美价值。
  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联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作者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诗段。让学生在学习朗读品味揣摩过程中,吸收美感信息感受逼真的情景,引起心理的共鸣,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农村是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科学性较为突出。而多媒体语文课既要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这势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与潜心研究,它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因此,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就餐”是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幼儿养成和习得良好的就餐习惯的过程是幼儿积累文明生活经验,体验健康安全生活,适应集体生活,感受共同生活乐趣,学做自己的事情,逐步形成
期刊
【摘 要】 本文就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特点,结合新课程实施中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转变,阐述笔者如何以情感为纽带,以小组为形式,创建合作、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别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学有所长,学有创新。本文以.“母亲节感恩”主题为课例,改变过去以模仿操作为主,转而将研究性学习方法贯穿课堂,侧重于学生的技术设计环节,注重在合作中发散思维、拓展学习空间,让
期刊
【摘要】能力标准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达到从事某一职业规定能力水平的尺度,是从事某一行业所应具有的技能、知识和行为的具体描述。中职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开发应当以国家标准化的要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分析的方法为手段,以具体岗位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导向,以特定岗位教师的能力模块为核心,以特定岗位的教师为载体来构建教师的能力标准体系。  【关键词】中职建筑设备;专业老师教学能力;安装;开发思考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参与到课程整合,以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培养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内产生了
期刊
1 什么是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  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教材的知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生的潜力得以充分引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培养,课堂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形成美妙最佳互动,如教师和学生之间,消除了学生不敢提问题或怕答错问题的心理,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互相提问、讨论问题,每一位学生都学习兴趣浓厚,从学生的各个层面黄肌瘦和教学知识的各个层面的目标都得到实现。    2 形成和谐教学课
期刊
1 现状沉思    政治课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有的学生一听上政治课就抵触?经过反思及调查,我发现政治课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教师身上。作为政治教师,我们要肯定政治课在现代教育中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政治课是人生的基础课程。  既然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没有问题,我们就应该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常听一些学生说,政治课老师就会讲大道理,大多数政治课内容生硬、枯燥乏味,老师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讲,学生在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清初教育家颜元所就说过:“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那么,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才?词典解释:“人才,有品德有才能的人。”显而易见,人才首先要有德,只有德才兼备才能不辱使命。“人患德之不建”,“有才无德非君子”。这些名言俗语都说明“兴德”之重。  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祖国独立强盛的一代伟人;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而奋斗
期刊
数学课堂倾听就是以教师把心理辅导意义上的倾听容人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造就教师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影响,师生之间积极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自主实现数学课堂的三维目标。对于处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来说,掌握倾听技术是一种调空、驾驭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行为。一般倾听在个人之间进行,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时,既要重视团体倾听的特殊性,又要重视文化课与一般心理辅导的区别。现从四个方面纵横展开讨论:    一、
期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为保证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充分行使自治权加速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与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权利提供了重要、可靠和有力的法律保障。  从我国的民族实际和民族问题的特点出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实施《中华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它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等。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转变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