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拉美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w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和建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巨变之下,中国建筑也从最初追逐西方发达国家的脚步,逐步走向探讨中国自身建筑与文化深层次内涵的阶段.国家在文化领域所指出的文化自信,并非是一种狭隘的排外和孤立发展主义,而是在与更广泛和多元的世界文化的接触中,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确立自身的文化价值所在,从而达到文化自信.这样的一种召唤,使得我们必须摆脱早期对于经济发达国家的一种盲目迷恋,摆脱当今世界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和知识话语霸权.在建筑文化研究领域,需要认识到经济发达和文化价值并不可以画等号,世界各地区丰富的文化都可以成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参照,这样的参照和比较对象越多,我们研究得越广泛细致,理解得越深刻,对于我们的文化建设也就越有利.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学生的成绩和分数成为了主流的人才评价标准,素质教育与课外补习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双减”政策的提出,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与家长的负担,而且有利于调节学校与家庭、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家庭与校外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为此,通过对减负政策文本及其规范内容的考察,以及对“双减”政策实施者与实施对象的分析,来明确“双减”政策的实施策略与实施保障,进而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维持家校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家校合作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近年来,中小学家校合作中教师“越位”现象频发,带来诸多弊端.教师“越位”的原因包括家校权责边界不清、教育导向偏差、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基于此,应当从厘清家校责任边界、建立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减轻教师群体负担、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着手,构建健康、科学的家校合作关系,教师与家长相互促进,实现学生健康成长.
虚拟空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为人类带来诸多全新体验.实践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成为了课堂实践的有力支持.从“经验之塔”理论和情境教学出发,探索虚拟仿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和实践途径,可为英语教育信息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借助对一道练习题的解答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和变式拓展,让学生感受一题多变、多解归一、建构模型、思想内化等解题策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惩戒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具有不可小觑的教育价值.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并未正确剖析和厘清惩戒的边界,存在惩戒观念偏失和惩戒行为失度等问题,使得教育惩戒一度陷入低谷当中.德性伦理学和政治伦理学中关于道德边界的观点与教育惩戒存在相契合之处,借助道德边界观,重新审思教育惩戒的实施现状和改进途径,对教育惩戒的理性实现可有所益利.
文章引入网格化管理思想构建了一种招生宣传工作管理新模式,以Y大学为例,对2019-2020年新生录取数据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同时通过对两届录取新生随机样本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及数据比对,结果验证了高校招生宣传采用网格化管理体系较传统招生宣传的优越性,新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加强招生宣传队伍建设、提高招生宣传的实效性、实现吸引更多优质生源的目的,而且可以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度、建立稳定的优质生源基地.
山东省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之一,实行“3+3”考试模式,其新高考选科方案共有20种不同的选科组合.在这些组合中,课程与课程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新高考改革促使课程考查的内容和重点发生了转变,也推动了课程改革.本研究以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为主要工具,挖掘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心度和威望度视角出发,以优化课程体系.
拉美建筑和拉美文化一样具有显著的多样性.一方面源自时间,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历史算起,印第安人历史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悠久,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殖民时代,再到近代拉美独立运动和当代拉美,这样长而复杂的时间造就了拉美文化和建筑的丰富性;另一方面源自空间,拉美主要地区——墨西哥和中美洲、加勒比和南美洲,有许多不同的人口和传统.由30多个国家组成的拉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经历.因此,这种多样性使得拉美建筑难以定义.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被确定,那就是由印第安人、欧洲人和非洲人三种不同的建筑文
期刊
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教育部开创性地在大后方创办大批国立中学.国立中学因救济战区和沦陷区中等学校流亡员生而形成,随着抗战胜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国立中学办学在维持和提升战时教育水准、促进大后方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乃至日后推动实现民族复兴方面发挥深远影响.1938年创办,1949年撤销,抗战时期始终扎根陕南洋县办学的国立第七中学,之所以能够在办学条件极为艰苦恶劣的大后方重振弦歌,形成优异的办学质量,作育大批人才,与其遵循教育规律办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国立七中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诸多特点与经验,足资后世
明代经学以科举化为首要特点,其经学诠释传统发展至后期,出现了以《四书蒙引》《易经蒙引》《四书存疑》《易经存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诠解著述.它们以羽翼明初官定《四书五经大全》为旨归,不断为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注入新血.这些渐次完成的程朱理学诠解著作,在明清经学转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在传衍过程中逐渐并行并称,乃至形成“蒙存浅达”的固定话语,甚或成为明代经学的标签化表述,在清人反思明代学术之弊的语境中被反复使用.“蒙存浅达”的话语生成史,直观展现了明清经学的嬗变进程,也蕴含着清代学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