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育人”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刘金玉,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副校长,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正高三级语文教师,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有突出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有3项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有4项研究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被35家单位分别聘为指导专家、教授、督学、导师、培育站站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倡导并践行“守正育人”之“正语文”课堂教学主张;出版《高校课堂8讲》《课堂教学的革命》等8部专著。

一、“匡正”——“正语文”课堂教学之缘起


  “不正”是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无效、负效的总根子。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严重存在着诸多“不正”现象:教学思想的不正,教学环境的不正,为师素质的不正,备课策略的不正,文本解读的不正,文本处理的不正,教学目标的不正,教学指导的不正,教学方式的不正,作业布置的不正,教学考核的不正……故必须对以上语文教学之“不正”现象进行“匡正”。
  “匡正”者,修正今之语文教学之“不正”,使其归正也。

二、“弘正”——“正语文”课堂教学之传承


  “正语文”之“正”音。非“zhēng”音,系“zhèng”音。
  “正语文”之“正”义。1.“正”,形容词,符合标准方向(跟“歪、偏”相对)。 “正语文”就是符合标准方向的语文,不偏斜的语文,均衡恰当的语文。2.属性词,表示语文的属性。“正语文”就是非歪(形歪)、非邪(质邪)的语文。3.使动词,使……变正,使……端正。“正语文”就是使语文变正(符合标准方向),使语文不歪,使语文不邪。4.从众多词典和生活实践中还可知道,“正”的反义词有:反、邪、负、侧、歪、倒、副、偏、误。如此,“正语文”之意还可以确定为:非反的语文,非邪的语文,非负的语文,非侧的语文,非歪的语文,非倒的语文,非副的语文,非偏的语文,非误的语文。
  “正语文”之“正”色。几乎所有含“正”的词,无论是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还是五字词等,都是褒义词,尤其是词语中的“正”字。即使不是褒义词,也是中性词,几乎没有贬义词。“正语文”之“正”字,也是具有感情的,充满着褒义的情感,体现了高品质,孕育着正能量——“正”应该是语文教学中至高至美至上的追求与标准,其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教法、学法。
  “正语文”之“正”源。1“.四书五经”之首《易经》《彖》中讲:“蒙以养正,圣功也。”“ 正”“养正”也应该成为现代语文教师一个最基本的目标追求、应有之举。2.老子《道德经》中讲:“以正治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施教思想与策略要“正”,做到“以正治教”。3.《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文教师形象要正,切实做到“身正”。4.《论语·乡党第十》:“席不正,不坐。”教室的布置要“正”,学校的布置要“正”,学习的规矩要“正”。5.《学记》中强调,“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这个“正业”就是学生接触的文本,这是隐性的环境,是对学生最大的影响环境。
  “弘正”者,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之“正”文化也。

三、“归正”——“正语文”课堂教学之内核


  “正语文”课堂教学,简而言之,就是“正向、正行、正果”的语文课堂教学。所谓“正向”,就是方向正——教语文应该教的。所谓“正行”,就是行动正——用语文法教语文。所谓“正果”,就是结果正——促进学生既学文,又成人。
  “正语文”课堂教学,具体讲来,就是以所有学生为对象,以奠基其未来幸福成长为宗旨,以培育其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创设适宜其语文学习的氛围为环境,以國家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相应的语文优秀教材为载体,依据课堂中学生的真实学情,按照语文的教学规律,严格遵守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教育教学法规,采用与时俱进的方式所进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正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十正”:宗旨正,目标正,环境正,指向正,载体正,对象正,依据正,方法正,规矩正,考核正。
  “正语文”课堂教学颠覆了传统:学理之变——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变“学依靠教”为“教依靠学”,变“多教少学”为“少教多学”;目标之变——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知识目标”为“素养目标”,变“暗箱目标”为“阳光目标”;程序之变——变“课前预习”为“课堂先学”,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课后检测”为“当堂训练”;学体之变——变“少数人学”为“所有人学”,变“从优生回答开始”为“从差生回答开始”, 变“师教”为“生教”;方式之变——变“讲”为“导”,变“听”为“探”,变“练”为“考”;手段之变——变“单一手段”为“多元手段”,变“传统手段”为“综合手段”,变“师之讲台”为“师生舞台”。
  “归正”者,回归语文课堂教学之“正”道也。

四、“践正”——“正语文”课堂教学之施行


  “正语文”课堂教学之理念确立。“没有学不好语文的学生”——非绝对的好,是相对的好;非仅指语文学习成绩的好,还指为人品质的好;指变好、变优;是语文素养的进步、提升、发展。
  “正语文”课堂教学之环境创设。“课堂无处不语文”——学校语文学习大环境、硬环境建设,班级语文学习小环境、软环境建设。学校对“一训四风”的提出与落实,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态度与落实,学生读书环境的有效创设与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评价与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责任与落实。
  “正语文”课堂教学之为师形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三观正,语言正,举止正,仪态正,书写正。
  “正语文”课堂教学之备课策略。“三三三全程备课”——课前三备(自己备、集体备、修改备),课堂三备(学中备、教中备、练中备),课后三备(反思备、互动备、日清备)。
  “正语文”课堂教学之文本教学。“四疑四解问答法”——我真的理解透了文本了吗?(文本究竟写了什么,文本究竟表达了什么,文本究竟如何表达)文本教学究竟想让学生学到什么?(课标要求是什么,教材要求是什么,学生学情是什么,我还能给学生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呢?(让学生真学语文,让教师真教语文,让教与学真正发生)通过教学,学生得到了吗?(学生的情趣与态度如何,学生的参与与检测如何)
  “正语文”课堂教学之作文教学。“先做后评,二次作文”。“先做”,就是在课堂上,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同学们根据本次作文要求,自我审题,自我作文,自我评价;“后评”,就是在课堂上,在学生“先做”的基础上,在老师引导下,同学们彼此之间对作文进行的相互评价,相互修正。“二次作文”,就是在课堂上,在“先做后评”的基础上,在老师引导下,同学们对所写文章进行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升格。
  “践正”者,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守正育人”的目标之策略也。
  “守正”——坚持语文正确的内容,坚持语文本来的内容,不忘本来传统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面向未来发展文化;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吸纳语文课改成果,更为科学地实施语文教学。
  “育人”——依据国家教育方针、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功能,培育读中国书,说中国话,学中国文,会中国表达,体现中国思想,具有前瞻性、国际视野,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有更强语文素养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其他文献
中职学校应以培养优质人才为目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合理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语文教学而言,只要将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整合就能带给学生有实用性的知识,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兴趣,促进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围绕就业展开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发展。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语文能力是所有课程学习的基础  我国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仅
期刊
劳伦斯说:“任何一种艺术都不得不依附于某种道德系统的批判,它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流传价值及成功程度。”文学正是这样的艺术,它不仅呈现美的道德,还对某一环的道德系统进行批判,所以具备对人们心灵塑造的作用。当人们欣赏它,进入忘我的审美境地就会获得被作用、被改造的可能。因此,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不妨应用文学的这种作用,从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洞察出发,建立现实与作品的联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塑造
期刊
无论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里,还是在当下正努力推行的核心素养的教育环境里,任何教学理念的落实都离不开一个根本,那就是学生的课堂学习。只有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有效学习时,教学目标又或者是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才能真正落地。根据这个逻辑,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这其实是任何课堂所必须重视的关系,但对于初中语文学科而言,尤其要重视。这是因为初中语文
期刊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此一言,语文学科的“语用”特点更为明确。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文质兼美,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范本,都是“学语言,用语言”,进行能力训练与培养的范例,特别是一些文本中的“独特”存在,更为我们进行“语用”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独特”,引领学生发现“独特”,感悟“独特”,探究“独特”
期刊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倍受喜爱与传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的古诗教学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课标实施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发现语文课堂应该是传承吟诵文化的主阵地。在小学低段的古诗吟诵教学中,孩子们诵
期刊
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学文本的解读是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重点,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保障。游记类散文,可以让学生随着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可以让学生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现行的统编教材当中,游记散文占有一定的比重。在教读这类文章的时候,要紧扣游记散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文本解读与内容选择。同时,游记散文在教材当中往往是以单元组合的方式出现,在教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还要遵循单元导读的要求。
期刊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运用所有的感官,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对于人生的价值更多地是为己所用,是人性的需求。教师不仅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经典的篇章,传授必要的写作知识,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思维,训练写作技能。一、教学流程  (一)古诗欣赏导入  出示古诗《江雪》《渔歌子》  ①朗读古诗。②谈对诗中景色的感受(孤独、寂寥、悲伤、清冷……)。③谈渔翁的心情(愉快、轻
期刊
写作支架,是在学生实际写作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中搭建“脚手架”,辅助学生弥补经验的不足,缩短与期待经验的差距,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写作任务。范例支架则是以范例为依托的写作支架。设计好范例支架有利于写作教学的有效推进,能帮助教师用好范例,用足范例,将其价值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叶黎明教授曾提出支架需要具备以下特点:以知识、技巧为内核,以显性、精要、好懂、管用的形式呈现,高于学生现有水平。据此,笔者将范例
期刊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往往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多数不能全神贯注,做不到“入神”,所以在课堂中,表现出的状态不佳,很多的学生往往会东张西望,注意力明显不能很好地集中。该如何改变呢?一、语言为磁石,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编口诀、编故事、说绕口令等多样的语言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于
期刊
我们日常的作文课,两种情形居多:一种是带着题目进课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写作的结果;一种是带着技巧进课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写作之初所掌握的技法。这两种课堂都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黄厚江老师说:“目前的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有两头没有中间,有知识有方法没有过程。作文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本文以“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为例对以上问题作一些探究。一、选准“切入点”  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过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