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学困”与“教困”问题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xi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初中“学困”与“教困”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孩子们产生“学困”的原因是什么呢?身为老师,又应该怎么转化这些“学困生”呢?“教困”问题又是怎么回事呢?“教困”和“学困”有什么联系呢?这都是我们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而在本人看来“教困”和“学困”的产生原因和转化策略的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加上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推进使得我国中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个地方更是形成了所谓的“教育经济”产业链,这样导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使得城市和农村教育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这也让许多农村的孩子们离教育体制改革的初衷“促进教育公平”越来越远,使得农村学校“学困”与“教困”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我们谈一谈农村初中“学困生”的一些新特点。虽然现在农村的孩子吃穿不愁,物质富裕,见识广博,脑袋瓜子灵活,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在农村上学的孩子来说,反而产生了以下两个新的问题。
  第一,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所以非智力因素就成了孩子们“学困”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在农村工作几年以来的经验,我觉得造成农村初中孩子们“学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情感因素,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初中学校,大家都知道农村现在上学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使得这部分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与重视,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让他们在学校氛围中找不到情感依托,他们多数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自卑心理障碍:孩子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尊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
  (2)性格内向且柔弱:留守儿童很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婆婆或亲戚朋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有别,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3) 孤独无助心理: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獨,近而产生心里骚动,敏感和抑郁等问题。
  (4)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亲回家后也会疏远父母,与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加之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上处于剧变阶段,进入人生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心理上也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而这时候自感“无依无靠”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学困”现象。
  第二,造成“学困”的另一个非智力因素我觉得是社会环境因素。现在社会普遍的浮躁气氛给了农村孩子一种错觉,那就是“读书无用”,现在的孩子醒事的早,初中的学生都已经会为自己未来谋划,互联网的普及让他们有更多途径了解世界,“网络世界无新闻”,他们会觉得学习成绩好又怎样,考上高中又怎样,在城市读大学又怎样,大学已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状让农村初中的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偏低,没有动力读书,认为还不如早点“进城”谋发展。
  根据“学困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和个别问题,本人总结出了转化“学困生”的两种方法:一种就是“整体法”,对于“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就用整体法,比如我们知道初中孩子的性格普遍叛逆,偏激,但是可塑性极强,我们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对他们进行恰当的点拨与引导,比如平时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正面教育;另一种就是“隔离法”,对于“学困生”个别存在的问题,我们就用隔离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比如对待留守儿童,我们又要区别开来,对他们更加的了解、尊重、关心、信任,循循善诱,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怀,家庭般的温暖,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找回自信和爱的感受。
  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老师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转化“学困生”的主舵手,对于现在智力因素差别不大的“学困生”,课本知识上的点拨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学困生”情感上的支持和感化则显得尤为关键。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不是哪一个老师或者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教育事业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携起手来,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作为转化主舵手的老师们不光应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差别,分层次的因材施教,更应该在情感上让孩子们积极向上,充满自信,快乐学习,而“学困”问题的解决无疑是解决“教困”问题的一剂良方。
  以上便是我参加工作几年以来对农村初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学困”与“教困”问题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的一些愚见,因为工作经历尚浅,经验不足,难免某些观点会“矮子看戏曾何见,都是听人说短长”,学无涯教亦如此,我希望和工作在农村一线的老师们一起讨论,共同进步,更加渴望与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 2008年修订本. 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2] 吕建国. 大学心理学[M].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3] 喻平. 数学教学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杨华祥,杨华君.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研究(农村教育),2010.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柳沟中学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创业和就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创业实 践教育体系将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医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体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班级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学生的管理工作。如今的教学管理工作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既要保留学生的鲜明个性,又要对学生的成长形成正向的引导,故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加强情感融入,开展柔性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从柔性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并对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国内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与内容,提出了“双创”背景下医学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为我国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医学院校;创新创业;体系构建  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研究  我国的“双创”教育起源于 1999 年,最早是 由清华大学开展的创业类竞赛。随后,党中央高度 重视我
期刊
摘要:“画图”是搭建动手操作与思维之间的桥梁,然而“画图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本文借以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为契机点,从“点”“面”两个方面对“画图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与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画图;画图意识;思维  一、理论引领-----画图意识的演变  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而言,动手操作学具是最形象直观的,随着学生的成长,抽象思维逐步形成,慢慢地动手操作的立体图形可以画在纸上,再进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高校成为“专创融合”教育最大、最有效的“人才孵化基地”,应该主动回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冲击。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 教育理念陈旧、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分裂、教学方法单一、师资队伍匮乏等难题,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迫切需要探索专 创深度融合的方法及路径,通过多种渠道,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期刊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作为老师应该面对现实,走进学生心灵,用爱心感化学生,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做学生生活中值得依赖的朋友。师生情感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那么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实现教育过程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育工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医学院应顺应时代发展, 大力开展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本文从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医学生观念、专业课程体系、“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民办高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一、引言  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政府已出台多个文件,鼓励全国高校培养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1]。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在基本原则方面强调了高中教育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基本要求,法制意识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学生的法制意识也是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地理学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大量的农民工流入城市,留守儿童变得越来越多,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不良影响,如:家庭、学校、社会,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发的突出,亟需解决。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一般表现的描述,剖析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源,并找到合理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相关概念界定  1.1 “农村留守儿童”定义  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在农村地
期刊
摘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石,是有深远影响的精神文化底蕴,初中则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的关键形成时期,作为国家未来的储备人才,一方面出于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需求,另一方面出于社会与学校的教育标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已经是大势所趋,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文章将具体阐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现状、重要意义以及渗透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