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处理好八大关系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秋季期开始,我国进入了新课程改革阶段,2004年秋季期起初中起始年级全面进入了新课程改革,2007年秋季期起高中起始年级开始进入新课程改革。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教师的观念、角色与教学行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课堂教学的功能与形式也逐渐由“知识课堂”、“智能课堂”转向“生命课堂”。但综观新课程改革三年多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由于教师视野和能力的局限,还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在纠正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的应对与解决,会使新课程改革步履艰难。
  本文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从教育价值、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与方法等八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思考,并对如何改进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必须应对的八大关系。
  一、从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上看,必须处理好“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与“生命课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突出“生命课堂”价值的同时,也要体现“知识课堂”和“智能课堂”应有的价值。
  人类对课堂教学功能的认识,由“知识课堂”到“智能课堂”再到“生命课堂”,是对课堂教学本质理性认识的大飞跃。“生命课堂”就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既学习与生成知识,又获得与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的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课堂生活成为师生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而“知识课堂”和“智能课堂”则是指在“知识中心”和“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课堂生活。它把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异化成为了一种单调的、“目中无人”的、毫无生命气息的,且以传授知识、完成认识性任务作为中心或以传授知识、培养智能作为唯一任务的课堂教学模式。
  “生命课堂”体现的教育根本价值是一种对人的关注、关怀与提升。在“生命课堂”中,知识和智能成为了一种工具性的目标,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服务的。而之所以要对“知识课堂”和“智能课堂”进行改造,其原因就在于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把工具性的目标当成了根本的目标,把工具性的质量当成了根本的质量。
  “生命课堂”命题的提出反映了课堂教学价值的追求由对客观知识的崇尚转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由重生存的技能转向重存在的意义,它使教育得以从理性王国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命,回归和谐,是教育回归本真的表现,其意义是巨大的。然而,在提倡课堂教学形式与功能走向“生命课堂”时,我们有些课堂教学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师生生命价值时,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不重视或不敢重视,致使一些课堂教学虽具有形式上的活跃,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缺乏实质的帮助。
  其实,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根本目标的完成离不开工具性目标的支持,根本质量的实现需要以工具性质量的完成为基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如果不识记和牢固地保持这些基本知识,那就不可能有一般发展,因为所谓一般发展,就是要不断地去掌握知识。”因此,无论课堂教学怎么改革,或者赋予“新课程”这样那样的涵义,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这一点是永远也不能改变的。新课程不是要改革“掌握知识”,而是要改革“怎么样掌握知识”、“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强调课堂教学要让师生个性得到发展、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学生“双基”的掌握、智能的发展。“生命课堂”和“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之间是一种丰富的关系,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二、从教学目标上看,必须处理好生成性教学目标与预设性教学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但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变成就是要完成预设好的教案,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从而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课堂变成了毫无生机与活力的知识零部件的加工厂,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过分强调预设性导致课堂成了没有任何发展、调控和变通的僵化的空间,只有开放与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变活。所以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提倡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单是去完成预设好的教案,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一同探讨、一同分享、一同创造,共同经历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
  然而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了谬误。强调动态生成并不是否定预设,好的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科学的预设。现在有些学校主张教师可以不写书面教案,进行所谓“0教案”改革,其出发点与本意是好的,但“0教案”虽然能让事业心强、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为形式所困,却不能保证知识、经验欠缺的教师不会面对众多学生的各种新问题、新思路而顾此失彼、不得要领,更可能会让缺乏事业心的少数教师偷懒一把。所以,教师在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显性的、直接的、预设的短期目标,更要着眼于隐性的、间接的、动态生成的长期目标,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开放与封闭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三、在教育质量上,必须处理好内适质量、外适质量和人文质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强调突出人文质量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
  所谓教育的内适质量,是指一种用教育系统内部制定的质量标准评价时的质量判断,主要体现为一种知识的学习和一个阶段的学习为另一种知识的学习和以后阶段的学习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是以教育自身内部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外适质量是指学校培养的人才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是以外部的社会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人文质量是指教育满足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满足社会人文水平的提高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主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形象地说明了新课程倡导的根本的教育质量是人文质量。新课程强调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 生在课堂教学中变得乐学爱学,充分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
  但我们提倡人文质量并不能否定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因为人文质量的实现必须依赖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的支持才能得以完成。事实上,教育要实现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体现出人文质量,必须依赖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的较好实现,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生必备的生存技能。否则,人的其他发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尽管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是一种工具性的质量,是为人文质量这一根本质量服务的,但它们又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由于人的发展都要以科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化为基础。
  四、在教学方式上,必须处理好“学”、“导”、“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强调突出“学”的同时,还要坚持“学”、“导”、“教”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围绕教转,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单边活动,“学校”成了“教校”,结果“教”反而成了“学”的阻力,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其实,对认识过程的研究早已揭示,即使认为教师的课讲得很好,许多学生实际理解的常常有限或者理解歪了。这说明系统讲授的教学效果是很不尽人意的,必须进行改革。
  事实上,很早以前,就不断有人反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反对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强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活动和直接经验。美国学者格柯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谈到,聪明不是经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
  新课程主张,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激励学生去“自学”、“探究”。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要在“点子”上设问,即在关键处、衔接处、转化处设问。
  之所以强调教学方式要在突出“学”的同时,坚持“学”、“导”、“教”相结合,是由于知识是由三种类型构成所决定的。知识的类型可分为三种,即人类规范如汉字、数数,人类认识成果如计算法则,人类经验如怎么样写文章等。其中,人类规范由教师“教”效果好,人类认识成果可由教师“导”也可由学生“悟”,人类经验则主要需要学生自己去“悟”。
  五、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处理好教材知识和其它知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做到既重视教材知识又不过分拘泥于教材知识。
  新课程提倡“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于是,有些参加课改的学校和教师又认为,教材知识将不再重要了,甚至一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根本就不用课本。其实,教材知识是教材编写者精选的经典知识,每一章每一节每一篇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知识无论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让学生透彻地了解与理解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教师在处理教材知识和其它知识二者关系时,要做到既重视教材知识又不过分拘泥于教材知识,要在学生吃透教材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经验,积极将生活引人课堂,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把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课堂学习变成时间和空间都无限的课外学习,乃至终身学习。
  六、在教育方法上,处理好激励性教育与警示性教育之问的辩证关系,使我们的教育方法既注重赏识、激励,但也不排斥警示与批评指正。
  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批评多,警戒多,惩罚多,致使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体会不到关心与激励、愉快与成功,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功欲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发。新课程倡导教师尊重学生人格,赏识学生进步,关注个体差异,积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教师因为注重赏识而不敢去批评,因为提倡激励而不去警示,没有意识到批评、挫折与痛苦对学生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这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们必须从一切方面去尊重学生,也必须从一切方面去要求学生。所以说,完整的教育方法是赏识激励与批评指正的完美统一。
  七、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必须处理好学生个性与社会性这一对矛盾,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完美统一。
  实施新课改后的许多课堂,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与提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空前的焕发,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但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些教师在倡导教学民主时不敢强调教学纪律,在尊重学生个性时忽视了教学秩序。一句话,学生的个性凸显了,但社会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事实上,只有社会性没有个性的人,不是现代化的人;同样,个性有余而社会性不足的人也不是现代化的人。因此,科学的教育要求教师在忽视个性发展的课堂中,必须充分尊重与提倡个性;在充分尊重与提倡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课改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社会性的培养。社会性体现在学生身上,表现在其对学校各种规范和要求的遵守上,特别是在对课堂教学各种规范和要求的遵守上。
  对学生进行社会性的培养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进行:(1)经常强调尊重他人、尊重课堂纪律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2)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3)倡导各种优秀的社会性行为,如不打断别人的发言、认真倾听等;(4)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中,等等。
  八、对教学效果,要处理好“学会”、“会学”与人的生命健全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让学生在“学会”又“会学”的同时,师生生命价值也得到同步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性,致使课堂教学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这实际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另一方面又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情感态度。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结果不仅要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有没有“学会”,还要看学生有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会不会学。同时,更加重要的是看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他们的求知欲望有没有得到更好的激发,学习习惯有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心灵是不是更丰富、更健全了。
  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既然课堂教学提倡尊重人、发展人,就没必要拘泥于学生知识掌握了多少,甚至还有些人主张取消考试。这是对教学结果的一种极大误解。其实无论教育进行怎么样的改革,也无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样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愿学爱学,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教育却连基本知识都没有“学会”,基本技能都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没有掌握,没有变得更“会学”,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改革那种“目中无人”的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改革,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变得更“爱学”,变得更“会学”,“学会”更多的知识。从而为自我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应对以上八大关系问题是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理念与行为、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的严峻挑战,只要我们在反复学习、实践新课程中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就能处理好这些关系,扎扎实实地推进新课改。
  
  (责编 王学军)
其他文献
“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节课”是对我们身处大山深处信息闭塞的学校教育教学的最真实写照。大家都怪大山让我们与外面缤纷的世界无缘,由此大山也成了我们不想改变现实的最佳借口,大家曾经习惯地说:“听全国优秀教师的课,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上课……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在是个遥远的梦啊!”而如今,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学生笑了,老师笑了。 
期刊
该文针对水污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工作应用中产生的分析问题,并制定了科学的应对、控制策略,并就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提出了科学思路,对促进环保在线监测系统的持续发展有重
摘要: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后,其放射性核素已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存在较大的环境影响及人身安全隐患,因此对其进行退役治理是势在必行。本文以西北地区某典型的铀矿地质勘探遗留的废石堆为研究对象,以砂质亚粘土作为覆盖材料,进行了相关覆土试验。主要研究了覆土厚度与氡析出率和γ辐射剂量率的变化关系;覆土压实度与氡扩散系数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场地作为有限制开放场所的最佳覆土厚度为68cm,而作为无
智慧城市做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在节约能源、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被寄予厚望。该文主要讨论了智慧城市的含义,根据"智慧"水平的高低,提出了分为感应度量层、事件响应层、区域战略层的智慧城市框架,并分析了当今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对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中,“感悟”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什么是“感悟”?怎样引导学生“感悟”?一些老师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该文结合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对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效率。
【正】 甄祎同志在《现行财政体制的缺点和改进办法》一文中指出:现行财政体制的问题在那里?我认为根本毛病在于分权办法不当。现行分灶吃饭体制,虽然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其实
在清代宜兴荆溪地区,宗族祠堂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兴起、持续发展、掀起高潮、跌入低谷、再次掀起高潮的发展态势,祠堂的分布极为广泛,而且在建筑上多为两进式或三进式。在族众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