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线上教学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教学更是发挥了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凸显。微课作为一种线上教学形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融合成为当前一股清流,其不仅能丰富历史课堂教学资源,还能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就高中历史的微课教学予以探究,旨在促进高中历史在线教学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在线教学;微课;互联网+教育
【中圖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093-02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入,在线教育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与之相对应的是各种在线教育软件与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进入一个新阶段[1]。基于微课的在线教学,是通过5—10分钟的教学视频,将课堂由线下搬到线上,让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家庭电脑、智能手机等进行在线学习。微课让停课不停学成为可能,其应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后疫情”时代,微课的教学应用得到进一步重视。就高中历史而言,基于微课的在线教学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源头活水,微课将成为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助手。
一、微课在线教学的导课技巧
尽管微课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是既然能成为“课”,它就必须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课短则十几秒,长则一两分钟,但是就是这短短的导课,对整堂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情感渲染与铺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运用微课开展在线教学时,同样不可忽视课堂导入的运用[2]。
一是通过微课导课激趣。如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在新课导入阶段,笔者先将两组微课图片呈现给学生:第一组“比一比”的三张照片分别为古代婚礼照片、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照片以及当代婚礼照片,让学生感受不同时代背景下婚礼的差异;第二组“猜一猜”,三张照片分别为石磨碾子、老式缝纫机、老式电报机,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器具的名称与用途,这些有年代感的器物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服饰、生产生活、通讯娱乐等方面的历史演变,学生倍感兴趣,教师再顺势进入新课教学。
二是通过微课的导课设置悬念。如“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单元的教学,依据微课呈现康乾盛世时期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对比图表并设置问题:“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到晚清的内忧外患,仅仅数十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方的崛起与清政府的衰落?”这一问题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内容,也能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是通过微课的导课突出主题。鲜明的教学主题能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点,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与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导课,开门见山地呈现课堂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下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如“辛亥革命”这一课的微课导学中,教师可以将本课学习目标以导学案的方式在微课中为学生呈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辛亥革命的过程是怎样的?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这样开门见山地把微课教学主旨点出来,能让学生的微课学习更有针对性。
二、利用微课拓展在线教学资源
基于微课的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在教学资源的拓展方面优势较大。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可以运用互联网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图文、数据、视音频资料辅助教学,使高中历史的课堂知识容量实现有效拓展[3]。
如在教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时,教材容量十分有限,所能涵盖的书画艺术、戏曲艺术较少,不少典型性的书法、戏曲艺术形态以及代表人物等都没有提及或者只是一笔带过。书法艺术中只提到了王羲之、颜真卿的行书以及欧阳询的楷书,还有众多代表性的书法家,而且没有涉及书法形式。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搜集重要的素材来拓展教学内容。如书法中怀素的草书闻名于世,其代表作有《大草千字文》;柳公权的楷书笔法遒劲,其代表作有《神策军碑》;此外,二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等都是古代著名书法大家,其书法造诣较高。教师通过便捷的网络资源搜集其作品图片制作成微课件,能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欣赏我国书法的艺术魅力。
戏曲同样如此,教材中仅仅对京剧进行了较小篇幅的介绍,并蜻蜓点水般地提到了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介绍中国八大剧种,从视觉、听觉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我国传统戏剧文化[4]。
三、微课在线教学的情境创设
情境是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环境,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就是通过情境的创设来达到引人入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教师不仅要重视历史知识点的讲授、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积极历史情感的激发,重视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微课在线教学中,围绕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进行情境创设,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5]。
如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插入《甲午风云》中的激烈海战的片段,海军将士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以及与敌舰同归于尽的悲壮之举,能给学生以巨大的震撼,能使学生民族自尊心、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激发。借助影视资料进行情境创设、烘托气氛、渲染情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将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嵌入微课,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拥护共产党的军队,百万民众用独轮车帮助解放军运送粮食和物资,教师用真实的图片、纪录片将当时的场景呈现出来,能使学生对陈毅元帅所说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有更深刻的认识。
基于微课的在线教学,教师能将更多教材的文字、图片呈现出来,通过媒体情境的有效创设提升学生的历史感知和思维能力。 四、微课在线教学的师生互动
课堂是师生对话交流的场所,课堂因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而生动。没有深入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将会成为“满堂灌”的课堂,缺乏课堂生成与思维碰撞。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较,基于微课的历史在线教学方式在师生互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不等于就可以舍弃师生互动。教师要合理设置切入点,有效地布置探究任务,积极与学生交流观点,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注重评价与教学反思[6],让在线教学时师生互动不“掉线”。
如在“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这一课的微课教学中,教师分别从家、国两个层面出发,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总结。教师利用微课呈现历史时间轴,在其中标注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重要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回忆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中涌现出了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们的爱国举措,分析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教师在微课教学中要合理“留白”,合理设问,避免“满堂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与探究时间、空间。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性学习活动,供学生课后继续学习探究。如在“中国近代生活的社会变迁”教学微课的结尾,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学习活动“听祖辈说故事”,让学生从祖父母处了解近代社会到当今社会各领域的显著变化,包括几十年前的社会习俗与当下有何不同,人们的生活条件有哪些显著的改善,人们的住房、交通工具、通訊手段的变化等。在此过程中获得真实的、第一手的材料,而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一起分享和交流。学生也可以在线与教师、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客观点评教师的线上教学,更好地帮助教师优化在线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与历史课堂具有融合价值,基于微课的高中历史在线教学模式能拓展传统历史课堂的内涵和外延,从学习内容的拓展,到学习空间的延伸,到学习资源的丰富,再到教学组织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微课让高中历史教学能更好地满足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的教与学的要求,让教师乘着信息技术教学的东风,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教技〔2018〕6号,2018-04-13.
[3]胡炳姝.“云互动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8(36).
[4]刘常.做课题记——“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
[5]谭晓静.“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J].求知导刊,2020(1).
[6]吴鸣蕾.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模式及案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张德福(1988~),男,汉族,甘肃金昌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教育学、教学管理。
【关键词】高中历史;在线教学;微课;互联网+教育
【中圖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093-02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入,在线教育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与之相对应的是各种在线教育软件与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进入一个新阶段[1]。基于微课的在线教学,是通过5—10分钟的教学视频,将课堂由线下搬到线上,让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家庭电脑、智能手机等进行在线学习。微课让停课不停学成为可能,其应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后疫情”时代,微课的教学应用得到进一步重视。就高中历史而言,基于微课的在线教学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源头活水,微课将成为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助手。
一、微课在线教学的导课技巧
尽管微课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是既然能成为“课”,它就必须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课短则十几秒,长则一两分钟,但是就是这短短的导课,对整堂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情感渲染与铺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运用微课开展在线教学时,同样不可忽视课堂导入的运用[2]。
一是通过微课导课激趣。如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在新课导入阶段,笔者先将两组微课图片呈现给学生:第一组“比一比”的三张照片分别为古代婚礼照片、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照片以及当代婚礼照片,让学生感受不同时代背景下婚礼的差异;第二组“猜一猜”,三张照片分别为石磨碾子、老式缝纫机、老式电报机,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器具的名称与用途,这些有年代感的器物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服饰、生产生活、通讯娱乐等方面的历史演变,学生倍感兴趣,教师再顺势进入新课教学。
二是通过微课的导课设置悬念。如“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单元的教学,依据微课呈现康乾盛世时期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对比图表并设置问题:“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到晚清的内忧外患,仅仅数十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方的崛起与清政府的衰落?”这一问题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内容,也能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是通过微课的导课突出主题。鲜明的教学主题能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点,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与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导课,开门见山地呈现课堂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下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如“辛亥革命”这一课的微课导学中,教师可以将本课学习目标以导学案的方式在微课中为学生呈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辛亥革命的过程是怎样的?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这样开门见山地把微课教学主旨点出来,能让学生的微课学习更有针对性。
二、利用微课拓展在线教学资源
基于微课的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在教学资源的拓展方面优势较大。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可以运用互联网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图文、数据、视音频资料辅助教学,使高中历史的课堂知识容量实现有效拓展[3]。
如在教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时,教材容量十分有限,所能涵盖的书画艺术、戏曲艺术较少,不少典型性的书法、戏曲艺术形态以及代表人物等都没有提及或者只是一笔带过。书法艺术中只提到了王羲之、颜真卿的行书以及欧阳询的楷书,还有众多代表性的书法家,而且没有涉及书法形式。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搜集重要的素材来拓展教学内容。如书法中怀素的草书闻名于世,其代表作有《大草千字文》;柳公权的楷书笔法遒劲,其代表作有《神策军碑》;此外,二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等都是古代著名书法大家,其书法造诣较高。教师通过便捷的网络资源搜集其作品图片制作成微课件,能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欣赏我国书法的艺术魅力。
戏曲同样如此,教材中仅仅对京剧进行了较小篇幅的介绍,并蜻蜓点水般地提到了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介绍中国八大剧种,从视觉、听觉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我国传统戏剧文化[4]。
三、微课在线教学的情境创设
情境是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环境,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就是通过情境的创设来达到引人入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教师不仅要重视历史知识点的讲授、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积极历史情感的激发,重视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微课在线教学中,围绕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进行情境创设,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5]。
如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插入《甲午风云》中的激烈海战的片段,海军将士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以及与敌舰同归于尽的悲壮之举,能给学生以巨大的震撼,能使学生民族自尊心、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激发。借助影视资料进行情境创设、烘托气氛、渲染情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将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嵌入微课,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拥护共产党的军队,百万民众用独轮车帮助解放军运送粮食和物资,教师用真实的图片、纪录片将当时的场景呈现出来,能使学生对陈毅元帅所说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有更深刻的认识。
基于微课的在线教学,教师能将更多教材的文字、图片呈现出来,通过媒体情境的有效创设提升学生的历史感知和思维能力。 四、微课在线教学的师生互动
课堂是师生对话交流的场所,课堂因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而生动。没有深入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将会成为“满堂灌”的课堂,缺乏课堂生成与思维碰撞。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较,基于微课的历史在线教学方式在师生互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不等于就可以舍弃师生互动。教师要合理设置切入点,有效地布置探究任务,积极与学生交流观点,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注重评价与教学反思[6],让在线教学时师生互动不“掉线”。
如在“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这一课的微课教学中,教师分别从家、国两个层面出发,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总结。教师利用微课呈现历史时间轴,在其中标注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重要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回忆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中涌现出了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们的爱国举措,分析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教师在微课教学中要合理“留白”,合理设问,避免“满堂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与探究时间、空间。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性学习活动,供学生课后继续学习探究。如在“中国近代生活的社会变迁”教学微课的结尾,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学习活动“听祖辈说故事”,让学生从祖父母处了解近代社会到当今社会各领域的显著变化,包括几十年前的社会习俗与当下有何不同,人们的生活条件有哪些显著的改善,人们的住房、交通工具、通訊手段的变化等。在此过程中获得真实的、第一手的材料,而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一起分享和交流。学生也可以在线与教师、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客观点评教师的线上教学,更好地帮助教师优化在线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与历史课堂具有融合价值,基于微课的高中历史在线教学模式能拓展传统历史课堂的内涵和外延,从学习内容的拓展,到学习空间的延伸,到学习资源的丰富,再到教学组织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微课让高中历史教学能更好地满足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的教与学的要求,让教师乘着信息技术教学的东风,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教技〔2018〕6号,2018-04-13.
[3]胡炳姝.“云互动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8(36).
[4]刘常.做课题记——“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
[5]谭晓静.“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J].求知导刊,2020(1).
[6]吴鸣蕾.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模式及案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张德福(1988~),男,汉族,甘肃金昌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教育学、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