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的蒸馍拿秤称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haoguohu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城是陕西的大县,人多、耕地多,小麦种植面积大,而且优质高产,这就为它的独树一帜的特产——“椽头蒸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蒸馍,在北方稀松平常,家家离不了,过去家家也都会蒸,很少有人上街买回家吃。但蒲城的蒸馍很早就成了商品,早早地就有人开店卖、挑担卖。大概是手工制作的缘故吧,蒸馍很难大小分量统一,为了公平买卖,蒲城蒸馍的售卖不是论个,而是论分量,现场用秤称着卖,于是,民间就有了“蒲城蒸馍拿秤称”的说道。蒲城原来土厚水硬,一些乡里的口音咬字狠、发音粗硬,蒲城念作“蒲坑”,蒸馍念作“耕馍”,称念作“铿”,秤念作“坑”,外地人打趣,笑言“蒲坑的耕馍拿铿坑”,一度流传很广。后来随着蒲城改水工程的实施,蒲城的高氟水得以彻底改良,人们的口音似乎也轻巧了许多。更多的是文化水平的提高乃至普通话的推广,现在的蒲城人已经很少有那样的发音了,当然,蒲城的蒸馍也早已不称着卖了,都是论个、论箱。
  几乎是一直持续着的现象,蒲城的蒸馍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地方特產,蒲城人会把蒸馍当礼品送给朋友、带给亲人,外地的朋友到蒲城,吃蒸馍、买蒸馍,几乎是必备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蒲城蒸馍的产销量越来越大,衍生的各色各样的干馍类产品也越来越多,生意持续红火,光是县城就有几十家专营店,为这些专营店提供产品的生产厂家或作坊就更多了。尤其逢年过节,蒲城的蒸馍生意更加红火,除过固定的门店,还会有临时搭建的摊位销售,到蒲城买蒸馍的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几乎所有的从蒲城驶出的车辆,都会装满了蒸馍。笔者是蒲城人,每年春节,给亲朋好友送出的蒸馍总有几十箱,而且无一例外受到真诚的欢迎,似乎一箱比较起来很廉价的蒸馍,比那烟酒茶更受待见。
  说白了就是个蒸馍、馒头,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敝帚自珍,自家的宝贝一定好好晒一晒。蒲城的蒸馍叫做椽头蒸馍。为什么叫“椽头蒸馍”?椽,就是老式房子的椽子,用来棚搭瓦片。椽子是土木结构的房子用的木头的一种,也是用的最多的,每间房子大概需要15根左右,呈上下两端粗细稍差一些的圆柱状。“椽头”就是椽子截下来的一头,上下两面平,上小下大,椽头馍就是这样的形状,有别于大众化的馒头的圆堆状。
  蒲城人蒸制椽头蒸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没有考证过。据蒲城县官网资料:椽头蒸馍曾是当地人民祭祀的贡品,在明朝有县令制定了椽头蒸馍的制作形状标准,之后就基本定型并延续至今。当年慈禧落难西逃途经蒲城时,吃到了县令贡上的椽头馍,赞不绝口,并将其钦定为朝廷贡品。清道光名相王鼎在家乡也曾用椽头馍招待林则徐。爱国名将杨虎城常用家乡的椽头馍招待同僚,犒赏将士,椽头馍中更有着蒲城特具的人文底蕴。
  椽头蒸馍的蒸制过程很讲究:原料为上等白面、酵面、水。其中酵面用量:冬季略多、春秋居中、夏季最少;和面用水水温:冬季略热、春秋一般、夏季较凉;制作时先用面粉同酵面和成面团发酵,春、秋季发酵5-6小时,夏季发酵4-5小时,冬季发酵7-8小时。再取面粉和成面团,压成面片,包入发好的酵面团,再将些许干面粉放在面块上,用木杠反复挤压,直至干面粉与湿面团结成硬面团为止。经过反复揉搓,放进瓷盆,盖以湿布,饧半小时,待手感发软时,取出面团放青石墩上,用压面杠反复折压,直至柔软光润,移案板上搓成条(要求不见缝隙),切成剂,剂子刀口面朝下,用双手掬住,右手向前,左手向后,左手拇指压住馍顶,搓成下大上小的馍坯,形状如椽头。然后将馍坯整齐地排放在案上,盖上湿布回饧。待馍坯微微发虚即为饧透。在笼屉上抹一层菜子油,摆上馍坯。铁锅置火上,水开后上笼,汽圆后,再蒸约40分钟即成。比起一般的馒头来,椽头蒸馍的制作的确是很费事,一水二面三酵四和五压六揉七蒸八起,这个八道工序每一道都不能出任何差错,任何一道工序不符合,就不能做出椽头馍特有的色香味。
  除过工序的严格,还有做椽头馍的水以及面粉也极讲究,和面的水讲究用井水,因为地下水通过土层的过滤,其中的矿物质及酸碱度不同。曾经只用县城内东槐院的地下水,其所含的矿物质和酸碱度最是恰当合适,,其余各处之水,不是偏碱就是偏酸,都不能用。以前曾有人试图在西安当地加工,但因水质不适合,终致放弃,只能在蒲城当地制作,再运输到西安销售。除去水的讲究,做馍用的面粉也非常讲究,必须要用蒲城当地产的高筋小麦,面粉最好用人工石磨磨的,因为人工磨面速度慢,面不发热,小麦中的原始成分不会被破坏掉,做出的馍香与不香,都与此有关。
  如此讲究的制作方法和用料,使得椽头蒸馍具有馍白皮展、数日不裂、营养丰富、甜香可口等特点。蒸馍作为一种北方人最主要、最普通,也简便易做的主食,应该是自家制作或就近购买,缘何蒲城椽头馍能引得外地人不远百里甚或千里地前来购买,或是蒲城人把它千里百里地带到,送到外地去,使这么家常的食品成为礼品走向商品化,一定有它十分突出的特色,那应该是“味道好极了”!用蒲城人的说法,就是:“凉吃酥,热吃绵,烤着吃了更解馋。”
  在加工生产中,传统的工艺流程则是人们青睐这一产品的保证。然而,旺盛的市场需求又给传统的手工制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才能做到既能保证产品的固有口味、质量,又能扩大生产量,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和走向市场方面找到一个结合点,蒲城人在经过反复试验之后,大胆引进了半机械化生产线,将和面的工序采用机械化操作,而关键的揉面、搓条、整形等工序则坚持用手工完成,这样既保持了传统,又大大增加了生产量。
  在蒲城民间,至今仍传承着逢年过节送花馍的习俗,以馍当礼在蒲城乃至渭北地区并不为奇。椽头馍因其特色,当地人过去就将椽头馍送给在外的亲朋好友,后来,一些来蒲城旅游、公干的外地朋友购买椽头馍作为旅游纪念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蒲城人积极挖掘椽头馍的文化内涵,设计制作了精美的包装箱、包装盒、包装篮,精心设计外观图案,撰写简洁生动的说明文字,推行礼品化包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礼品化包装也使产品更便于携带和运输。蒲城椽头馍从开发到规模生产再到发展壮大的历程无疑是遵循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规律,因而拓宽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成为备受大众喜爱的特色食品。
  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工艺,上乘的质量,独特的口味,严格的继承和积极的发展,使椽头蒸馍声名渐浓,已经成为富县富民的一项特色产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着椽头蒸馍长大的蒲城人,个性刚硬,豪爽大气,让今日之蒲城秀于内而声名于外,以至人们提到蒲城,每每第一反应出椽头蒸馍来,恰似一张介绍蒲城的名片。
其他文献
或许,我们是最后一代有保存手稿习惯的读书/写书人。经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换笔”运动,还会有个别人坚持用毛笔或钢笔撰写文章或著作,但绝大部分写作者,我相信都改用电脑了。年轻一辈除了考试答卷以及填表签名时手写,其他场合,已完全脱离了笔墨纸砚。  我第一次购买个人电脑是1993年7月,书写习惯很快便改弦易辙了,除了个别短文,已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手稿。记得当初北京大学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曾规定晋
期刊
一  哥本哈根冬日的早晨,天色依然很暗。  在酒店十层用早餐时,室内灯火通明,窗外却漆黑一片。用餐的人三三两两,愉快而亲密地交谈,如暗夜的知己。从遥远的幽暗中看这人影憧憧的仿佛午夜的早餐,不知何等感受。  我的心却去了那幽暗中。那里有一个小小的人鱼招引着我。  尽快吃了早餐,趁着蒙蒙的白光,出门,左拐,前行。  街上人迹寥寥,一切都为时尚早。  把自己丢失给石头与水泥的建筑丛林,迷失在河边的清冷的
期刊
一系列与国际中文教育和孔子学院有关的评论文章,特别是《孔子学院何去何从?》发表以后,不少读者、国际中文教师和本行业相关人士对孔子学院的未来表示担忧,加上近来常有“关闭”孔子学院的消息传来,有不少人认为孔子学院将不复存在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孔子学院,从最初建立就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误解,这类不理解和误解分各种层面。比如,有不少人将孔子学院与孔子书院等同,将孔子课堂与孔子学堂等同,还有人认为
期刊
李浩教授结集近年所撰有关唐代石刻研究论文十多篇,颜曰《摩石录》,将由联经出版公司出版,嘱我为序,不敢辞,谨述初读感受,与读者分享。  近年与李浩教授来往频繁,他主办会议我多曾参加,我这边的事情也不免叨扰于他,有这样的机缘,本书中半数文章,先前就曾阅读,时有所获。比如李百药墓志,即从他这里初见,我恰在编订唐诗,李百药为初唐名家,立即据以增写小传,补充事迹。再如回纥公主墓志与双语之安优婆姨墓志,我难以
期刊
阿拉伯和中華民族都是伟大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历史。阿拉伯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埃及和中国,构成四大文明古国的“半壁江山”,尼罗河和黄河孕育了埃及和中国优秀而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学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历史悠久。埃及学者对中国文学进行大量的翻译及研究,进而促进了中国文学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加强了中阿文化的交流。在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最早开展中国文学介绍和研究,对
期刊
中国诗歌里的第一朵花 秋日里在玉泉山下读《诗经》,一抬眼,看见面前池塘里的荇菜正在开花。《诗经》首篇《关雎》有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荇菜花是《诗经》中出现的第一朵花,也算是中国诗歌中开放的第一朵花吧。我从水塘中捞起几枝荇菜,手里拎着,打公交,回来放到家里的水盆里。今天上午的阳光下,荇菜就开出了五瓢黄花。《诗经》里的第一朵花就这样奇
期刊
高士图(局部) 五代 卫贤  “举案齐眉”,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成语典故,是古代中国夫妻间和谐的楷模。画家卫贤取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举案齐眉”故事作《高士图》。隐士所居之处山水环抱,野竹密林间显露出青瓦房舍,屋中人物形象古雅:梁鸿端坐于左,案上書卷长展;夫人孟光跪榻于右,托盘高举齐眉。虽陋屋布衣粗食,却神色坦然平和。远望群山苍茫,高峰壁立;近看松竹葱郁,流水潺潺。恰如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画作以人物
期刊
曹志勤先生,我至今仍习惯称他“曹书记”,是我在农村时结交的最大的官,对我有知遇之恩。  我在县城上高中期间,曹志勤是我们张家山公社的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既有权又有威。好多人畏惧他,因为他训人不讲情面。但他其实心地善良,白天训过谁,晚上就到谁家道歉,所以受训的人也很服气。这是我父亲后来告诉我的。他还特别有怜悯之心。有次我从家里返校时没有班车,他以公社书记的身份给我拦了一辆顺路的拉煤车,否则我将不得
期刊
一  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单身汉,经常去小马那里串门。  小马大名马开军,是上海刑警“803”的法医,和我同批入警,集训时睡上下铺,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很活跃,根本不似电视剧里的法医那般高冷。  周六,我应约到他那打牙祭。刚迈进走廊,就闻得一股浓郁的肉香——灶上,有一个钢精锅正汩汩冒着热气。  大棒骨汤?那可是补钙的上品。我喜出望外,拎起锅盖,贪婪地深吸一口香气,望着锅里翻滚的白沫垂涎欲滴。  不料小马
期刊
窠石平远图(局部) 北宋 郭熙  《窠石平远图》描绘的是中原北方深秋的景象,清溪浅岸边突兀起一堆顽石,赤裸的岩石上一丛杂木老树,落叶净尽,枝干蜿蜒,似在极力伸展;及远,苍茫群山横陈如障;天空辽远,寂静无云;前景溪水清澈,不激不怒,跳跃缠绕在窠石之间,一股清凉生机油然而生;画家深悟北方山石的浑厚,特用卷云皴法来描摹这粗粝的山石。画面浸染着北方的萧瑟,却不见悲凉。构图、气势呈现出的是庄重肃穆之感。左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