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中情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kkmmm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情境教学法普遍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如果将情境教学法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地理教学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情境教学法不失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好途径。
  但是我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教师没有领会情境教学的精神实质,只顾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经验,导致情境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现结合地理教学将问题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情境多集中在“开场白”部分
  当前,地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多被用作讲授新课之前的教学导入使用,情境的创设主要集中在教学的引入部分,即教师在讲述某部分知识之前,通过运用预先设计好的语言、实体、影像、音乐或图表等媒体或手段,创设或再现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特定情境氛围的渲染,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后面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问题是达到了通过预设情境,引入教材内容的目的之后,教师便往往依旧恢复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框架中去,继续按照原来的教材知识序列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不再注重创设新的情境了。
  教师应当看到,这种单纯以创设单一情境作为教材内容的引入,没有将预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完整、有机的结合起来,仅仅起到了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作用,达不到对学生大脑中枢的兴奋点进行持续的刺激转换的作用。实际上,教学情境设计的功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入新课,情境不应该只在讲解新课前发生作用,而是要分阶段设计,逐步地扩展、深入、充实,让情境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等活动。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多种情境,不断地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
  二、情境的创设易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动起来”,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的使用,那么怎样体现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呢?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其所用教学方法的实质目的,更多的是看重形式上的到“位”。因此在教学(特别是公开展示课)中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的丰富,而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往往是貌合神离,结果使情境的引入是只得其皮毛而失其神韵,表面看是热热闹闹,其实是华而不实,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同时,这样过于注重形式,也很容易造成忽视地理学科特点,使地理课变成了手工课、电脑课或拼盘课等现象。
  三、情境只用在公开课中,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在平时“家常课”的教学中,可能很少或根本就不使用情境教学法或某种情境,可是在公开课时会努力的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师生特点创设多种情境。在公开课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注意恰当使用,因为情境的创设只用在公开课中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一种是整堂课设计精妙,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恰当,整节课可谓是无懈可击,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会出现一堂失败的公开课,原因并不是老师表现不好,而是学生表现的不好,因为学生对于一些像多媒体画面、音乐、语言等简单的情境,学生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对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等比较复杂的教学形式一下子根本不能适应,不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摸不到具体实施的方法、目的和注意内容,不能按要求完成老师的任务,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四、多媒体情境的使用易走人误区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在地理学科中运用更为有用,因为地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都比较广阔,不是每一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都能够进行实地观察,而且很多知识仅靠书本上的静态图片和文字说明想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是比较难的,但通过多媒体技术所拥有的特殊效果,如:动态模拟、录像剪辑、背景拟音、图文并用、问题显示、超级连接等方式能将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画面的展示、切换、组合、停顿、重复、叠加等方式得以突破,可以达到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地理教学还可以提高课堂的信息容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利于通过学生的信息素质,精美画面还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情操。
  在教学实践中也感到,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说是今后教学手段发展的总趋势。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有人用“人机共灌”、“画蛇添足”等词语来表示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境况。
  我认为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是要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适当合理的采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情境为教学内容服务,要注意在“辅助”二字上狠下功夫,要明确多媒体只能充当教学的辅助功能,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不能喧宾夺主,不要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
  以上是我在实践和研究中的一些所感所悟,希望能够给广大的地理同行们有所启迪,最后衷心的希望广大地理教师能够早日达到在认识上理解、在感情上接受、在行动上积极自觉地追求情境教学的理想境界,让情境教学推动我们的地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这种思维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也不是要求教师机械地讲授书本知识,而是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课堂教学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人生的发展。丽对一个个各具个性的生命体,语言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   一、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期刊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看到像了”这种问题。“像”并非实物,但是通过“像”可以研究与之有关的物体的位置、大小、形状,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学好这部分知识光学中的“视区”,所谓视区即光学问题中能够看到成像或干涉现象的区域。有些同学认为这个问题难以琢磨,事实并非如此,这里就这个问题做简单总结。  一、有关发光点所成像的“视区”  根据光学原理,先做出发光点光源S经平面镜上、下边缘反射后的
期刊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创新,其实质是创造性,创造性可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两种,小学生的创新,就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吃透
期刊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
期刊
笔者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大胆尝试和探索,以激发创造意识为起点,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以形成创造能力为发展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探索一条能全方位发挥学生主动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努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教育新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从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人手,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提问,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从而领悟语言的内在联系。在听、说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练习、逐步提高其读、写能力
期刊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不想学,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充分运用或者不能以正确的方法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特别是不能或者不想动脑,去认识教师的所教,那么,即使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能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生的特点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英语教学中只是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他们便会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才能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一、一个和谐的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干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期刊
很多学生一碰见作文就愁眉苦脸,渴望“快乐作文”,渴望有人能发明一种会使人觉得快乐的“快乐作文”,那究竟有没有呢?古人有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下面就教给大家几个与作文有关的小方法。  一、模仿与创新  我们都知道,“模仿”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习字要临帖,画画要临摹,作文也要从模仿开始。模仿什么呢?最主要的就是模仿课文。一位同学要写植物,怎样才能写得好呢?课本里就有叶圣陶先生所写的《爬山虎的
期刊
新世纪知识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要求人们进行终身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未来社会需要会生存,会学习,会创新的人。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新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   一、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   在这种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