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斿、游、遊、汓、泅”字詞關係考

来源 :汉语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斿、游、遊、汙、泅”的字詞關係比較複雜.在旗旒、游水、遊歷等義上,傳統文字學經典著作、傳世古書、出土文獻的用字習慣多有錯綜.而古漢語詞彙研究首先要釐清字詞間的複雜關係,窮盡一個詞的書寫形式,如此方能全面考察該詞用例,作出準確科學的研究.本文從研究游水義“游”的角度切入,結合出土文字資料與傳世古書用例,全面考察有關字詞關係,廓清了各字與旗旒、游水、遊歷等義的對應關係;又根據故訓、異文等材料,從音理、詞義等角度來論證“泅”最初是“游”的語音變體,音變產生的時間大約在東漢中晚期,且主要集中於南方地區.
其他文献
《涅槃經》三個譯本e、ai字母對音各版本有諸多異文,通過校勘發現早期面貌如下:法顯本作“?、?”,曇無讖本作“?、嘢/(黔)”,慧嚴改治本作“?、野/黳”.“?”字從西得聲,應該是從上古文部孳生而來,在法顯與曇無讖時代,“?”與來自脂部的“黳”讀音可能略有區别,用來對梵文的e更加貼切.這個對音現象要結合齊韻的上古音來源以及演變進程來理解.從支皆兩部分化出齊部,應該是元音高化的過程.南方通語齊韻系字對ai,是反映皆部的舊讀,齊韻字加“吴音”對e反映了較新的音變階段.晋宋時期,漢語没有合適的音對ai,只能用音
“五音”在古代音韻學中應用過寬,要具體分析使用環境才能明其所指.在《五音之圖》中,“五音”是用來區别五種發音狀態的標記,並不具體與字音的聲韻調中某個因素發生關聯.“宫商角徵羽”五個字的本身讀音也與《五音之圖》的口訣没有必然聯繫.該口訣起源於人聲與音樂相配的觀念,脱胎於古代以五音占卜的做法.在唐宋時期一度流傳甚廣,出現了很多與之有關的類似口訣,並流入佛門爲僧人所借鑒,結果成爲了一份音韻學材料被現代學者重視.雖然五音口訣確實描寫了某些發音的區别特徵,但歸根結底,這不是對特定音節所作的分析,而且過於籠統,故而其
今文《尚書》助動詞“敢”具有多義性.常用的“膽敢”義内涵是主體不顧外力的制約而做出一種能動選擇,包含外在控制力和主觀逆動力兩個要素.在預測句,爲了增加推測的可信度,“敢”衍生爲有能力或有條件去做某事;在將然句,凸顯能動性,“敢”表達對未來行爲的一種選擇意願;在訓令句,由於語法結構重新分析,“敢”表示許可.對“敢”的語義展開系統全面的考察,可訂正以前對《尚書》某些“敢”字句的誤釋.
《毛詩·關雎》第三章中的芼字,《韓詩》作覒,安大簡作“教”.“教”與“效”皆見於殷商甲骨文,“(效)”又見於岐周故地出土的散盤銘文.《説文》視“教”與“(效)”爲一字,《集韻》記載了“(效)”有北角切一音.在古音系統中時見幫紐與明紐相互交替的現象,由北角切上溯“(效)”與“教”之古音,可以推定在先秦時期的岐周方音中,“(效)”與“教”屬明紐字或帶鼻冠音,故可與《毛詩》《韓詩》中從毛聲的芼或現通假.
《嘉絨譯語》譯音漢字的選擇以當時的四川方音爲基礎.其中的藏漢對音材料是目前所見最早的能直接反映清代四川方言音值的資料之一,十分珍貴.對音材料體現出的泥來母相混、疑影母開口洪音讀?-、知莊章組字分平翹兩讀、尖團音部分相混、歌韻喉牙音字圓唇、曾梗深臻攝鼻音韻尾相混等語音特點,反映了四川方言音系格局的早期形態.
文章認爲現代漢語中新興的“是時候VP 了”句式的基底是中古譯經中的“(VP,)今正是時(,VP)”,其產生受到梵漢接觸的影響,是對譯佛經原典“(VP,)ayam(idānīm)(VP)kālah/samayah(,VP)”結構的產物.從歷時角度看,表“是時候做某事”這一概念義的表達式經歷了複雜的演化歷程:(VP,)今正是時(,VP)>(VP,)是時候了(,VP)>是時候VP了.在這一演化鏈上,語言接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最初的梵漢接觸爲漢語引進了“是時候做某事”這一概念義,並產生了(VP,)今正是
清范寅所著《越諺》中有“挑一擔(窠),(綴)一頭會”之諺.本文通過考察“(綴)”的音義,認爲“(綴)”音“掘”,義爲“用棍棒刀錐等挑開或挑起”,該義源於“舉起;翹起”義.“挑一擔(駕),(觸)一頭會”意謂“不會挑一擔,却會用扁擔或釺擔等挑起擔子一頭的東西”,借此表達“人愚笨、不知變通”.
漢語方言的訓讀是基於同義關係的規約性借字現象或借音現象.訓讀包括訓讀字不與本字連用、訓讀字與本字連用、訓讀字與訓讀字連用以及連鎖訓讀等四種類型,其運作受到語義、詞項、語體與語音等多方面因素制約.訓讀在特定條件下會導致方言對譯通語時出現異詞同音或無義轉换.訓讀的產生前提條件是通語與方言存在某種程度的詞彙差異,内在動力是構建讀書音與説話音的對立關係.語言接觸破壞文白異讀系統,以及文教不發達也會加劇訓讀的擴散.個别訓讀字例隨着文教普及與傳媒影響會逐漸消退.
本文從分析王念孫《讀書雜志·讀淮南子雜志》“山峽”條入手.系統梳理“峽”“岬”和“(山)脅”這組狀山類詞,發現三者兼有山旁義與兩山之問義,既具有相同的義位,也有不同的演化路徑,均源於各自的核心義.
客套語“偏”是明清白話文獻中常用的寒暄客套用語.文章梳理了與客套語“偏”相關的詞條,綜合各辭典釋義及文獻語料,深入考察了客套語“偏”的語義,認爲客套語“偏”的理性義爲“較别人先完成某事或多得到某物”,該理性義由“偏”的核心義“因量的不均衡而致使結果的傾斜”觸發產生,而其客套情感色彩由“因個人占先或占多而略表歉意”的禮貌寒暄情境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