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洁这一生和《西游记》绑在了一起。她的成就与她的伤心,她的骄傲与她的落寞,都是《西游记》带给她的。少有人知道在《西游记》之外,杨洁还做了些什么。也少有人愿意相信,像她这么一位曾有着辉煌创作的著名导演,晚年会居住在郊区一栋普通的楼房里,冷清地度过。
用现在影视圈的标准看,她该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在《西游记》变成大IP的这些年里,搞出大制作,赚大钱,如此才符合当下流行的“成功学”。可是她不会。出身于她那个时代的老艺术家们都不擅长这个。他们只懂得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如何自得其乐地把作品拍完。在有些人分享利益时,他们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退避三舍。杨洁或有过抱怨。“演员在外面鲜花掌声,我一个人孤独”,“《西游记》是我心中永远一个结一个痛。”在自传《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她透露了《西游记》拍摄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故事有正面的,彰显了艺术家们的敬业与艺德;也有一些直面了人性弱点的细节。
《西游记》是部美好的作品,但因此而美化有关它一切的台前幕后,则是人们的一厢情愿。怀念杨洁,到底是在怀念什么?无节制地把诞生这部作品的1980年代挂在嘴边的时候过去了,但这并不等于曾经朴素、真诚、优雅的一切,都被时间的长河彻底湮没。
网友们评价杨洁,都在感谢她导演的《西游记》陪伴了自己的童年时期。在1986年,彩色电视机刚刚取代黑白电视机进入城乡,播放《西游记》的时候,它生动的情节、人物形象,无疑为孩子们打开了一道想象力的大门。1980、1990年代的孩子喜欢《西游记》好理解,毕竟那时可以选择的娱乐内容和样式不多。但直到现在,已经被重复播出3000余遍的《西游记》对于当下的孩子仍有吸引力,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寻找原因的话,其中一定有着创作者的专注,有着传统却经典的表现形式以及带有强烈精气神的刻画,它们与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相通的。
《西游记》创作者在艺术层面上的纯粹与坚持,使得它可以经受时间考验,触动每一个敏感的心灵,因此人们不会忘记它的创造者。
而在文化影视行业领域,对于杨洁的津津乐道,多集中于那时的演职人员在薪水偏低的情况下,在各方条件都很简陋的前提下,是如何拍摄出这部经典之作的。缺乏足够的经费、器材支持,吊威亚技术要到香港去学,对于画面特效制作更是一张白纸……之所以这些状况频繁被写进各种纪念报道中去,恐怕还是出于对当下影视圈状况的主动对比意识。影视行业确实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样貌了,价格体系与游戏规则也发生了巨变,在评价付出与回报方面,有了新的商业逻辑。无论怎么强调杨洁拍《西游记》时的外部环境,都没法改变现有影视业现状,人们喟叹的,多是表演行业敬业精神和艺德传承的消逝。
把《西游记》放在国产电视剧生产序列中观察,会发现它既有技术层面的工整性,又有艺术层面的灵性。杨洁在导演能力方面,表现出优秀的超前意识,以及对剧作的全面掌控。对于《西游记》故事和戏剧冲突,几百年来的读者都已熟悉,但如何妥帖地把它转移到荧屏当中,需要运用合适的电视语言。杨洁对于《西游记》的最大贡献,便在于她用电视语言赋予了《西游记》在现代传播语境下的第二次生命。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以及这几年霸占春节档票房排行榜的几部3D版系列西游题材电影,都有明显的学习86版《西游记》的痕迹。可见这部剧的渗透力之大,后来的不少作品只能在它所提供的电视美学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
当下,在新媒体浪潮裹挟下,人们多少都面临着经典沉没、精品缺失所带来的焦虑与恐慌,楊洁去世所带来的话题,为这种焦虑与恐慌提供了一个释放点。我们怀念杨洁,其实也是在怀念她的时代,怀念敬业与艺德。
杨孔翔荐自《解放日报》2017年4月27日
用现在影视圈的标准看,她该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在《西游记》变成大IP的这些年里,搞出大制作,赚大钱,如此才符合当下流行的“成功学”。可是她不会。出身于她那个时代的老艺术家们都不擅长这个。他们只懂得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如何自得其乐地把作品拍完。在有些人分享利益时,他们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退避三舍。杨洁或有过抱怨。“演员在外面鲜花掌声,我一个人孤独”,“《西游记》是我心中永远一个结一个痛。”在自传《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她透露了《西游记》拍摄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故事有正面的,彰显了艺术家们的敬业与艺德;也有一些直面了人性弱点的细节。
《西游记》是部美好的作品,但因此而美化有关它一切的台前幕后,则是人们的一厢情愿。怀念杨洁,到底是在怀念什么?无节制地把诞生这部作品的1980年代挂在嘴边的时候过去了,但这并不等于曾经朴素、真诚、优雅的一切,都被时间的长河彻底湮没。
网友们评价杨洁,都在感谢她导演的《西游记》陪伴了自己的童年时期。在1986年,彩色电视机刚刚取代黑白电视机进入城乡,播放《西游记》的时候,它生动的情节、人物形象,无疑为孩子们打开了一道想象力的大门。1980、1990年代的孩子喜欢《西游记》好理解,毕竟那时可以选择的娱乐内容和样式不多。但直到现在,已经被重复播出3000余遍的《西游记》对于当下的孩子仍有吸引力,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寻找原因的话,其中一定有着创作者的专注,有着传统却经典的表现形式以及带有强烈精气神的刻画,它们与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相通的。
《西游记》创作者在艺术层面上的纯粹与坚持,使得它可以经受时间考验,触动每一个敏感的心灵,因此人们不会忘记它的创造者。
而在文化影视行业领域,对于杨洁的津津乐道,多集中于那时的演职人员在薪水偏低的情况下,在各方条件都很简陋的前提下,是如何拍摄出这部经典之作的。缺乏足够的经费、器材支持,吊威亚技术要到香港去学,对于画面特效制作更是一张白纸……之所以这些状况频繁被写进各种纪念报道中去,恐怕还是出于对当下影视圈状况的主动对比意识。影视行业确实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样貌了,价格体系与游戏规则也发生了巨变,在评价付出与回报方面,有了新的商业逻辑。无论怎么强调杨洁拍《西游记》时的外部环境,都没法改变现有影视业现状,人们喟叹的,多是表演行业敬业精神和艺德传承的消逝。
把《西游记》放在国产电视剧生产序列中观察,会发现它既有技术层面的工整性,又有艺术层面的灵性。杨洁在导演能力方面,表现出优秀的超前意识,以及对剧作的全面掌控。对于《西游记》故事和戏剧冲突,几百年来的读者都已熟悉,但如何妥帖地把它转移到荧屏当中,需要运用合适的电视语言。杨洁对于《西游记》的最大贡献,便在于她用电视语言赋予了《西游记》在现代传播语境下的第二次生命。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以及这几年霸占春节档票房排行榜的几部3D版系列西游题材电影,都有明显的学习86版《西游记》的痕迹。可见这部剧的渗透力之大,后来的不少作品只能在它所提供的电视美学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
当下,在新媒体浪潮裹挟下,人们多少都面临着经典沉没、精品缺失所带来的焦虑与恐慌,楊洁去世所带来的话题,为这种焦虑与恐慌提供了一个释放点。我们怀念杨洁,其实也是在怀念她的时代,怀念敬业与艺德。
杨孔翔荐自《解放日报》2017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