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干“错上加错”的蠢事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l20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道,近日,教育部党组、驻教育部纪检组对18名局级领导干部的函询回复情况抽查核实后进行了处理。其中,8人因未如实向党组织说明情况和问题,甚至提供虚假情况、受到严肃处理。
  未如实说明情况,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两点:事情恐怕关涉违纪甚至违法,不愿说、不敢说;心存侥幸,认为隐瞒或可躲避追究。
  违纪违法问题究竟能不能糊弄过去,姑且不论。现实情况正像报道所说,態度不同、应对不同,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小疾变成大病,小错变成大过,抑或违纪演变成涉嫌违法也未可知。
  有些错误不该犯也不能犯,比如违法犯罪的贪污腐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不是吓唬谁。所以,什么时候都要慎独慎微,好自为之。
  犯错之后怎样对待,同样是关乎利害甚至命运的选择。
  有一种非常误导人的说法:“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这原本是不折不扣的“馊主意”,但还是有人笃信不疑,为此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沉重代价。
  谈话或函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经常性工作。有的属于了解情况,有的则是澄清事实,还有的就是提醒警示。一般来说,这并不涉及“坦白”或者“抗拒”的问题。
  所谓“牢底坐穿”“回家过年”奇谈怪论之所以害人,是因为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这种消极抗拒态度,往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或者知错知过知好歹,抓住改正错误的最后机会;或者自以为欺瞒之词密不透风,攻守同盟刀枪不入,却一错再错,错上加错,小错演变成大祸。
  谈话或函询不会无缘无故。不是说,谈话或函询就肯定有违纪违法问题,但一定有需要说清楚的、比较重要的事情。有道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确有没搞清的问题,说清楚了,消除误解,是好事,怕啥?确有违规违纪行为,别人批评指出,自己汲取教训,有个了结,卸掉包袱,即使受到处分,也是有益无害。确有违法犯罪问题,不论藏得多深,麻烦甚至是灾祸必定不请自来,赶也赶不走,躲也躲不过。“欠账总是要还的”,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经验告诉我们,消极诿过甚至畏罪抵抗,用力越大,反弹只会越大;越是抗衡党纪国法,纪律和法律就越是饶你不过。本想逃避纪律法律制裁,却失去自我救赎的最后机会。
  这是自以为是的愚蠢。
  有区别才有政策。对待有问题或犯错误干部,我党历来是有宽有严。比如,干部对错误的态度,也决定组织对干部的态度。正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在组织进行谈话、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干部违纪或违法,必须依纪依法处理,这没有二话可说。但作为个人,明智的态度是认账认错,悔过悔错,诚心改过。这恐怕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作为组织,当然会充分考虑个人表现,并依规依纪做出慎重而恰当处理。
  应该想清楚,是党组织靠得住,还是那些所谓“铁哥们”包庇更靠谱?是纪律法律强大呢,还是那些胡编乱造的虚假谎言管用?这显而易见。
  有人说,一次撒谎需要十个谎话圆场。而要接着把谎话说下去,就必须没完没了地撒更大更多的谎。同理,用欺瞒和对抗掩盖错误,本身就是再次犯下错误,而为了继续这种“游戏”,必须无止无休地错下去。
  纠正错误可能很痛苦,但掩盖错误必然更痛苦。面对越滚越大的谎言和问题,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说,“细思恐极”。
  李宜倩荐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4月6日
其他文献
落马官员的“悔过书”总是能提供别样启示。据媒体近日披露,安徽蚌埠原副市长刘亚在悔过书中说,自己在前后30年间由做小生意挣钱到投机取巧捞钱,再到明目张胆收钱,与多个企业老板有不正常的经济关系,多年收受违纪、违规、违法资金近2000万元……“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个人利益、个人享受至上,暗地里总爱攀比:比谁的房子好,比谁在省里有关系,比谁提拔得快。结果比出了腐败思想,比出了不平衡心理,比出了低级庸俗的价
期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被誉为德国的“斗士”,他的作品关注德国,反映社会现实,不断进行历史反思。诺贝尔颁奖词称他的作品以“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揭露被历史遗忘的面孔”。在他的遗作《万物归一》中,他用诗歌、散文、绘画相互交织的方式,记录了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成为“铁皮鼓”最后的绝唱。  这本书是格拉斯人生最后光阴的全纪录,是对人生、对生死、对世界的最后沉思。虽然衰老带来了种种磨难,死亡也近在眼前,一
期刊
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清客”条说:“都下清客最多,然亦须才品稍兼者方能自立。有编为十字令者曰:‘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张马吊,九品头衔,十分和气。’有续其后者曰:‘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则更进一解矣。程春庐曰
期刊
近日,一篇《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热转。文章复述了一位儿子写给父母的万字长信,痛陈父母从小到大“过度关爱”“肆意操控”,导致自己在心理和生活上遭遇一系列问题。写信人高考状元、北大本科生、美国名校研究生等身份,与他同父母走向决裂的结局形成强烈对比,引发舆论热议。  真相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但一封信所引发的舆情,却促人思考背后的亲子关系问
期刊
中国人忌讳死亡,也忌讳死亡的文字。这并非唯物主义者的勇敢态度。  庄子是个例外。庄子妻子先他而去,好友惠子去吊唁,见到庄子正坐在地上鼓盆而歌。面对惠子的质问,庄子说:她刚走的时候,我心里怎能不难受呢?但转念一想,生老病死与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妻子来自自然,回归自然,此刻她在天地之间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睡了,我却在这里哭哭啼啼,不是太不懂生命的真谛了吗?  莊子对自己的死也是一样的坦然。他快死的时
期刊
以前,有一位前辈作家,请吃饭时钱不够了,就把手表押上,也要让大家吃得尽兴。当时手表是貴重物件,找对象的“三转一响”之一。这是有面子的事。  我们中国人,大多比较注意面子,血气方刚有之,一掷千金有之。然而里子方面,有时注意不够,像有些美女在外面绝对光鲜靓丽,但是住的地方有可能脏乱到下不去脚。或者,私下里张口就是瞎话,颇为不堪。  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开青年作家的会议,结束时许多代表陆续走了。  宾馆服
期刊
回老家遇到邻居大哥,他为人敦厚,事业有成,只是烟瘾很大。他抽烟时,还伴有剧烈咳嗽。看后,让人心疼。他看我注意到这一点,一笑,说了件事。  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厂里的技術处,就两三个人。老领导每次抽烟时,总会顺手递给他们,还会加一句“好烟”———不接吧,似乎不给老领导面子,更像不识抬举;接吧,自己本不吸烟,唯恐吸烟对身体不好;碍于面子接了吧,放着不吸,还是显得敷衍,与人难以融洽相处。于是……  说
期刊
《人民日报》近日的评论指出,反腐倡廉、八项规定之后,有的官员抱怨,现在做官真没意思——这种哀叹形同悲鸣,于是人民日报好言规劝,说干事就有意思啊……  “现在”做官没意思,那么“过去”做官才有“意思”?“白天围着圆台转,夜里围着裙子转”,杯盏狼藉,甚至声色犬马,总之整天喝得醉醺醺,才“有意思”?一天陪洗八次澡,一夜陪喝五个场子,那样一种呼啸而来簇拥而去甚至舍命相陪的“宾客盈门”,才“有意思”?“花头
期刊
所谓“多余文化”,就是有文化之表,没文化之质的文化。它和伪文化有着扯不清、理还乱的血缘关系。  有了《红楼梦》,就有“红学”,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很多“红学研究”却越来越与“本株”无关。例如《红楼梦》是曹雪芹所写,与他的祖宗无关,却有人偏要写出《曹雪芹十世祖考》,这就和“红学研究”相去甚远,实属多余。  鲁迅笔下有个小说人物孔乙己。孔乙己说“茴”字有四种写法,有人就上溯甲骨文、金文,旁引草书、篆书,
期刊
正在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经历改编,故事感人。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曾是出色的摔跤手,全国冠军,但没能实现为印度拿到世界级金牌的梦想就退役了。他希望孩子能实现他未完成的心愿,于是以“魔鬼训练”培养有摔跤天分的两个女儿。这条坚韧不拔地实现理想之路,经历过众人的不理解和嘲笑,也经历过两个女儿的不满和反抗。在一番艰难困苦之后,两个女儿终于都获得了世界冠军。  这不仅仅是家庭教育、家庭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