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人气金玉,视世一鼠肝。”(宋·黄庭坚)鼠肝,鼠之肝,比喻小而轻微之物。唐代高彦休《唐阙史》下《军中生》:“及大军加境,畅饮荐羞,不常厥味,猫脾鼠肝,亦登於俎。”从古诗及史料记载来看,古人视鼠肉为美味佳肴。
其实,食鼠之习俗,并非始于唐代,早在50万年前的 “北京人”洞穴遗址,就发现了人类食鼠的证据。洞内厚达6 m的灰烬中,考古发现了大量烤焦的鼠骨。专家推测,人类的祖先那时就会捕鼠烤熟了吃,鼠肉是当时的美味食物。在山西、河南的古人类遗址和安阳殷墟的地层中,也发现了大量的中华鼠分鼠、布氏田鼠、家鼠、竹鼠的遗骨和化石。亦可想见,老鼠早已进入了古老人类的食谱。
到了周代,帝王视鼠肉为珍宝,把鼠肉叫璞玉,而且吃出了花样,进而腊制鼠肉干。食鼠遗风代代相传,在汉代马王堆二号墓及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墓地中,还挖出了坛封的鼠肉干,这些随葬品证明鼠肉在当时宫廷肴馔中不亚于现在的金华火腿的地位。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作为食品的小小老鼠已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要。物以稀为贵,鼠肉越来越显得珍贵。
时至今日,食鼠风俗绵延不绝。在我国福建的西北部,半透明的老鼠肉干是名优特产,被列入“闽西八干”之一,享誉国内外,成为紧俏的出口食品。广东有人爱将活生生的仔鼠吞入肚内,说是补力很强。粤菜“一点红”是用刚生下的粉红色幼鼠烹饪的。广州人嗜食田鼠,所以广西的农民便利用冬闲时节到田里捕田鼠卖,并在广西横田云表镇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田鼠交易市场,大量的田鼠源源不断地运往广州。在北方的山西、陕西、东北等地,还兴办起了鼠肉加工厂,鼠肉罐头、腊制鼠肉干等鼠类食品成了人们的美味佳肴。
“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宋·陆游)“鼠朴”同“鼠璞”。古人把美玉与鼠肉类比,说明那时人们对鼠肉是称美有加的。《尹文子·大道》下:“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古人把没有经过腊制的鼠肉称为“鼠璞”。未腊之鼠肉呈白色,半透明状。加之,古人的物资匮乏,往往把“实用美”放在高于“装饰美”之上,所以,鼠肉便有了鼠璞的美称。
“奇膳玉食,穷滋致丰。”(陆机《七微》)玉食,即今人所说的美食。未琢之玉为璞,未腊制的鼠肉为鼠璞。如果把鼠肉进行加工,制作鼠干、腊制鼠干或鼠肉罐头等,鼠肉便真正成了陆机所说的“玉食”!如此今人品尝这些鼠肉深加工的“玉食”时,其实是超越时空,与古人在美食上的对话……
其实,食鼠之习俗,并非始于唐代,早在50万年前的 “北京人”洞穴遗址,就发现了人类食鼠的证据。洞内厚达6 m的灰烬中,考古发现了大量烤焦的鼠骨。专家推测,人类的祖先那时就会捕鼠烤熟了吃,鼠肉是当时的美味食物。在山西、河南的古人类遗址和安阳殷墟的地层中,也发现了大量的中华鼠分鼠、布氏田鼠、家鼠、竹鼠的遗骨和化石。亦可想见,老鼠早已进入了古老人类的食谱。
到了周代,帝王视鼠肉为珍宝,把鼠肉叫璞玉,而且吃出了花样,进而腊制鼠肉干。食鼠遗风代代相传,在汉代马王堆二号墓及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墓地中,还挖出了坛封的鼠肉干,这些随葬品证明鼠肉在当时宫廷肴馔中不亚于现在的金华火腿的地位。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作为食品的小小老鼠已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要。物以稀为贵,鼠肉越来越显得珍贵。
时至今日,食鼠风俗绵延不绝。在我国福建的西北部,半透明的老鼠肉干是名优特产,被列入“闽西八干”之一,享誉国内外,成为紧俏的出口食品。广东有人爱将活生生的仔鼠吞入肚内,说是补力很强。粤菜“一点红”是用刚生下的粉红色幼鼠烹饪的。广州人嗜食田鼠,所以广西的农民便利用冬闲时节到田里捕田鼠卖,并在广西横田云表镇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田鼠交易市场,大量的田鼠源源不断地运往广州。在北方的山西、陕西、东北等地,还兴办起了鼠肉加工厂,鼠肉罐头、腊制鼠肉干等鼠类食品成了人们的美味佳肴。
“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宋·陆游)“鼠朴”同“鼠璞”。古人把美玉与鼠肉类比,说明那时人们对鼠肉是称美有加的。《尹文子·大道》下:“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古人把没有经过腊制的鼠肉称为“鼠璞”。未腊之鼠肉呈白色,半透明状。加之,古人的物资匮乏,往往把“实用美”放在高于“装饰美”之上,所以,鼠肉便有了鼠璞的美称。
“奇膳玉食,穷滋致丰。”(陆机《七微》)玉食,即今人所说的美食。未琢之玉为璞,未腊制的鼠肉为鼠璞。如果把鼠肉进行加工,制作鼠干、腊制鼠干或鼠肉罐头等,鼠肉便真正成了陆机所说的“玉食”!如此今人品尝这些鼠肉深加工的“玉食”时,其实是超越时空,与古人在美食上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