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不论什么年代,儿童总是在游戏中成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儿童的民间游戏已成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中同样有值得大力推广的价值。
一、底蕴深厚,有利于民族文化教育。
儿童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表现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所配的儿歌都是当地语言,琅琅上口,趣味性强,为游戏赋予了质朴、诙谐、活泼的本色。如民间游戏《炒黄豆》、《拍大麦》,不仅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更反映了一片喜庆、欢快的农村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儿歌朗诵中感受到农村田园生活的快乐,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二、氛围宽松,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民间游戏内容简单,易学易会,其附载的童谣儿歌一般都比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五谷歌》、《十二月红》,就是在幼儿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了解了植物生长、节令、节气等一些科学知识,激发了幼儿认识大自然的兴趣,陶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简便易行,有利于活动组织开展。
首先,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
其次,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那么,如何发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将它更好地应用到幼儿教学当中呢?
一、改编创新,增强游戏的时代气息。
1.运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将民间游戏在内容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
组合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拓展法是根据具体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保持原有游戏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对其游戏的整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如“木头人”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其游戏的童谣内容虽有情趣却不太符合当代幼儿的精神,就需要将童谣进行改编并将整个游戏的内容作相应的拓展。发散引导法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像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在“滚铁环”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发明出铁环的不同玩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2.从游戏的组织形式、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和材料的投放形式三方面对民间游戏的形式进行改编与创新。
如在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在小班幼儿扮演小鸡的情况下,可以让小班幼儿去邀请中大班的幼儿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在游戏材料的投放形式上,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同时,应以投放天然的和半成品材料为主,并要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能自发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出新的玩具,并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与玩法。
二、创设区域,丰富幼儿游戏内容。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在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各种民间游戏;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绕绕转”、“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棒针十字绣等材料;在体育区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此外,还可以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高跷、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既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三、整合资源,提高游戏的影响力。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资源中,家长是一个最为积极、丰富的活资源。首先可以从他们身上搜集整理并创编各种民间游戏,丰富幼儿民间游戏内容;其次,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许多家长都会玩,他们可以轻松地、近距离地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在拥有共同语言与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共同活动,升华亲子情感;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游戏,了解孩子在园发展情况,与幼儿园一起,共同关注并促进孩子的发展。可以说,民间游戏架设起了家园立交桥,也为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和谐、愉快的世界里创造了契机。
实践证明,民间游戏不但是幼儿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有效活动形态,也是教师在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辅助手段。因而合理开发与利用民间游戏功能,全面渗入幼儿活动课程,提高学前教育效果,将成为广大幼儿教师的最佳选择。
一、底蕴深厚,有利于民族文化教育。
儿童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表现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所配的儿歌都是当地语言,琅琅上口,趣味性强,为游戏赋予了质朴、诙谐、活泼的本色。如民间游戏《炒黄豆》、《拍大麦》,不仅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更反映了一片喜庆、欢快的农村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儿歌朗诵中感受到农村田园生活的快乐,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二、氛围宽松,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民间游戏内容简单,易学易会,其附载的童谣儿歌一般都比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五谷歌》、《十二月红》,就是在幼儿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了解了植物生长、节令、节气等一些科学知识,激发了幼儿认识大自然的兴趣,陶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简便易行,有利于活动组织开展。
首先,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
其次,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那么,如何发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将它更好地应用到幼儿教学当中呢?
一、改编创新,增强游戏的时代气息。
1.运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将民间游戏在内容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
组合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拓展法是根据具体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保持原有游戏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对其游戏的整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如“木头人”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其游戏的童谣内容虽有情趣却不太符合当代幼儿的精神,就需要将童谣进行改编并将整个游戏的内容作相应的拓展。发散引导法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像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在“滚铁环”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发明出铁环的不同玩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2.从游戏的组织形式、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和材料的投放形式三方面对民间游戏的形式进行改编与创新。
如在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在小班幼儿扮演小鸡的情况下,可以让小班幼儿去邀请中大班的幼儿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在游戏材料的投放形式上,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同时,应以投放天然的和半成品材料为主,并要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能自发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出新的玩具,并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与玩法。
二、创设区域,丰富幼儿游戏内容。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在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各种民间游戏;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绕绕转”、“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棒针十字绣等材料;在体育区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此外,还可以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高跷、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既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三、整合资源,提高游戏的影响力。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资源中,家长是一个最为积极、丰富的活资源。首先可以从他们身上搜集整理并创编各种民间游戏,丰富幼儿民间游戏内容;其次,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许多家长都会玩,他们可以轻松地、近距离地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在拥有共同语言与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共同活动,升华亲子情感;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游戏,了解孩子在园发展情况,与幼儿园一起,共同关注并促进孩子的发展。可以说,民间游戏架设起了家园立交桥,也为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和谐、愉快的世界里创造了契机。
实践证明,民间游戏不但是幼儿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有效活动形态,也是教师在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辅助手段。因而合理开发与利用民间游戏功能,全面渗入幼儿活动课程,提高学前教育效果,将成为广大幼儿教师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