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符合幼儿好奇、好胜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特点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能够轻松活泼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遵循年龄特点,设计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我认为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是数学教学取之不竭的源泉。幼儿在与现实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仅可获得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上下、前后、左右等形体及空间方位的认识,还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有关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如几点起床、吃饭、上幼儿园、放学、睡觉等)。同时,幼儿在解决诸如购物需要多少钱,做操时如何按高矮排队,如何判断物品和人所处的位置,怎样确定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路线等问题中,自然而然地迁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应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及有趣的数学现象入手,将其融入幼儿探究周围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去感知有关量与计量、数与数量的关系,领会有关物体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探索有关事件的发展与时间的关系,并引导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及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的重要与樂趣。
  二、联系实际,设计生活化的教育材料
  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智力开发的深度。如大班的幼儿学习排序,可请幼儿回家寻找可供排序的材料,带来幼儿园与小朋友们一起玩排序的游戏,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学习的愿望,获得有关的数学概念。
  1.幼儿在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材料时,要对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判断,以加深对有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寻找排序材料,幼儿首先要明确排序的含义,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挑选出排序的材料。
  2.幼儿对同伴带来的材料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相互交换材料进行操作,既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又拓宽了幼儿视野。如在寻找排序材料中,全班幼儿带来了各具特点、千奇百态的材料,通过引导幼儿开展各种量的排序、数的排序、图形的排序及按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的排序等,这样幼儿就获得了对物体排序的顺序性、可逆性和多重性的感知。同时,教师也可从制作材料的琐事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对幼儿的观察指导中,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设计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教育形式。幼儿的兴趣最容易从游戏中产生。对幼儿进行数学的启蒙教育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幼儿对数学相对陌生,且这门学科枯燥、单调、乏味,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精心设计游戏,在游戏中向他们介绍数学,引导他们对数学的喜爱。如小班“1”和“许多”,教师创设情境:在操场上画一半圆周表示“山坡”上布置许多大小不同的“蘑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小兔头饰,教师扮兔妈妈,幼儿扮小兔,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山坡”上有许多“蘑菇”让幼儿采一朵“蘑菇”,然后让幼儿说“我采了一朵蘑菇”,再让幼儿观察“山坡”是否还有“蘑菇”,进而启发幼儿观察回答:许多“蘑菇”装进兔妈妈的大篮子里,引导幼儿观察回答:一朵一朵合起来就是许多。由此幼儿兴致勃勃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的知识领域,享受着获得知识的愉悦。
  四、提供机会,发展学习兴趣
  实践、操作是幼儿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心理学认为,人的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操作是幼儿参与实践的亲身体验,他们会在教师组织和思维的点拨作用下,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的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教师应设计“新奇”“多变”的活动内容,使幼儿对趣味的数学知识感到新奇而产生兴趣,例如动手摆摆,动手分分,动手拼拼,动手画画,动手剪剪等“动”字的实践活动方式,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班感知数量关系,就是利用生活活动,分饼干、分餐具,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的数量关系,大班小朋友可以利用变化无穷的七巧板拼图,让幼儿想象还可以拼出什么图形来。幼儿会在轻松、愉快、无意识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巩固并发展幼儿学习兴趣。
  总之,只有在教学方法、手段、途径和活动形式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将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趣味化,才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环境中获得数学知识。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古诗,以它那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小学生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小学生说话、识字和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
成功的思想品德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教师应当善于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以情促学。
教后记是课后教学反思的重要形式,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重视,如在检查教案时看有无“教后记”.所以许多教师也经常按照学校的规定写教后记.但他们对教后记的认识还未达到一定的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
最近读特级教师潘文彬写的《名师讲语文》,其中有一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一篇三年级农村学生的习作,《我的理想》:“阿爹还没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育部制定的明确规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干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的体验、发现、创造、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因其能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其充分通过相关情境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语文
有效性是教学的“命脉”,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站在一定的角度,从教学实践有效性角度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