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建丽园长
2012年11月,在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迎来55岁生日之际,记者采访了李建丽园长。穿过北京颇具特色的护国寺大街,沿着狭窄的胡同前行,在一片平房中,一座外观并不起眼的淡紫色小楼显示了它与周边青砖黛瓦的不同,这里就是创办于1957年的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以下简称“棉幼”)。虽然外观并不起眼,但幼儿园门口的十几个牌子昭示了它的非凡实力:“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北京市示范幼儿园”“北京市卫生保健示范幼儿园”“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北京市社区儿童早期教育基地”“北京市西城区平安校园”等。
一见到李建丽园长,她干练的装扮、温和的笑容和悦耳的声音,让人感觉十分亲切。作为北京市幼儿园中的佼佼者,棉幼值得写的地方很多,此次采访就从其中的最大亮点—信息化建设开始。提起棉幼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业内可是响当当的,这里是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园长李建丽是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此外,北京市教委成立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工作室中唯一的信息化应用工作室也设在这里,由李建丽园长担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带领北京市10所幼儿园的一线园长和教师开展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工作。
明确发展目标,为信息化建设导航开路
棉幼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始于2006年,当时是作为幼儿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进行立项的。良好的成绩基于正确的决策和科学的规划。之所以要加大气力做这件事情,是因为当时信息技术在北京市的许多领域,包括教育系统在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建丽园长敏锐地感觉到,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在促进棉幼高品质办园的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情,并确立了建设一种集管理、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网络运行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教师发展、保障安全保卫、推进家园共育的目标。
提高管理效率是指建立数字化办公管理平台,开发专门管理软件,将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批阅计划、卫生保健、学习交流等都在计算机上进行。随着幼儿园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园多址(棉幼目前有棉花胡同、平安里、西四北七条三处园址)的办园模式增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社会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和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幼儿园迫切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以提高办园质量。
促进教师发展是指建立教师信息化交流和培训平台,实现网上看课、发表文章、交流研究三个重要功能。以往,教师看课只能实地进行,常会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而借助网络平台,每个教师都可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和论文放到网上,方便本园教师之间及与其他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保障安全保卫是指建立幼儿园安全管理网络系统,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保证幼儿的安全,使家长放心。
推进家园共育是指建立家园信息交流平台,改变以往通过联系本、宣传栏等与家长联系沟通的传统方式,采用网络视频、手机短信平台、BBS窗口、博客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提高家园共育质量。
提升硬件水平,为信息化发展打牢基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夯实基础才能筑得高台。在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之后,首先要进行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李建丽园长说,2006年前后,北京市政府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没有现在这么重视,中小学校淘汰下来的电脑一般都会先给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校,不会想到给幼儿园。加之棉幼从2001年开始成为首批北京市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园,不能收取捐资助学费,所以在没有专项资金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李建丽园长一方面合理使用预算外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信息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和力量的支持。当时有一个幼儿的家长正好是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幼儿园就与其所在的科技公司合作建设网站、开发软件,并接受了一些社会捐赠的设备。从2006年到2008年的三年间,棉幼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9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200万元进行了校园网的建设,包括:(1)网站建设,增加多个功能版块,加强了园内的交流互动和对外宣传的功能;(2)网络系统建设,建立了10兆光纤的24小时上网条件,建立了幼儿园的局域网和无线网络端口,使各部门和各班级都能高速便捷上网;(3)更新了网络监控设备,将原有的射枪式监控镜头全部更换为可旋转式360度球形监控设备,开通了“宝宝在线”视频点播系统,让家园共育得到有效推进;(4)增加了电子门禁系统,幼儿来离园都需刷卡,自动记录时间和接送人,园内13个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监控,保障了幼儿园的安全;(5)添置或更换了网络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器等设备,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控制室,配备专职教师进行全面管理与调控,以保证网络的安全顺畅运行;(6)建设了幼儿电脑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并将电脑全部更换为液晶显示屏,为师生构建更加先进、科学、智能、舒适的操作环境。与此相适应,对各班级的各类数码设备也进行了更新换代,如配备了CD录放机、数码照相机、磁盘存储式摄录机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加强探索研究,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面对今天设施较为先进齐全的信息化基础条件,李建丽园长感慨,从当初全园只有一台电脑、一块交互式电子白板,到现在的每班一台多功能一体机,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当初制定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信息化已给棉幼的各项工作带来了巨大改变。
首先就是管理效率的提高。李建丽园长说:“数字化办公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管理实效,现在我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可以了解幼儿园各个方面的工作情况,对各个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全园各部门之间通过管理平台也增强了沟通和联系,树立了全局观念。”
李建丽园长运用数字化办公管理平台在工作
信息化带给教师的变化也是巨大的,有了完善的多媒体设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过程中提高了课件的制作水平,增强了教学的视觉效果,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多功能一体机更是集电子白板、电视、电脑的功能于一体,使得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需求随时上网查找资料,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直接感官体验。 李建丽园长一向特别注重教学科研工作,信息技术在这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多机位的视频摄录技术将班级活动拍摄并剪辑,供教师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通过网络镜头观摩和讨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不同园址的教师还可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共同研讨。李园长举了一个例子,棉幼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设置了“娃娃家”活动区域,她在日常看班活动中发现,小班的孩子在“娃娃家”活动时总是在重复摆弄玩具,没有在玩耍中学习,游戏水平有待提高。但是与教师沟通时,教师并不认可这种看法。于是她就抓拍了许多幼儿在“娃娃家”里的游戏情景,并且剪辑成案例,集中再现不同指导下幼儿游戏状况的不同,使教师重新审视游戏过程,明确了教育者的作用,从而引导幼儿游戏的逐步深入。同时,交流平台也可以给教师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倡导个性化教育新理念
“无论信息技术无何发展,也无论增加多少先进的设备设施,这些始终都是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理念而服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学前教育的新理念,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加以实现。”李建丽园长说。“以育人为本,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发展”是棉幼所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在李建丽园长看来,对于幼儿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孩子的兴趣、志向、能力都不同,所以要尊重个体差异,了解什么才是幼儿喜欢的、要做的,所以幼儿园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和课程需要,为他们创设丰富可选的活动内容和释放个性的空间,比如开设了体育、艺术、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这些都不是兴趣班,也不另收费,而是为了给孩子更丰富的教育和更多元的选择。棉幼的“娃娃家”活动区域也是多种多样的,像西四北七条园的“娃娃家”定位是“家一样的感觉”,那里四个班级的家具都是找厂家专门定做的组合家具,而且每个班级的都不一样,布置得像家里一样,因为这里主要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对于中大班的孩子,则主要创设以科学探究和社会交往为主题的活动区域,比如针对社会性教育课程,提供医院、美发厅、食堂等多种社会场景下的多样玩具。
在实施个性化教育过程中,有一项特别受家长欢迎的内容—“幼儿电子档案”。当时北京市中小学校刚开始要做学生电子档案,棉幼就着手实施了。电子档案以文字、照片、录像等多种形式,记录了每个孩子从入园到离园三四年时间里的重要成长内容,包括体检记录、生活掠影、艺术创作、教师观察记录等十几个方面,很多瞬间是家长无法捕捉到的,所以对他们来说特别珍贵。等到孩子离园时,这些资料加上毕业典礼录像、教师评语和园长祝福等,会刻成光盘送给孩子和家长。如今,幼儿电子档案已经放在幼儿园的网站上,家长能够经常查看,可以更加方便地与教师交互完成对孩子成长的引导。
很多家长对此都非常感动,因为这需要棉幼的教师在繁重的常规工作之外,还要学习多种电子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更要在每个孩子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和了解他们。李建丽园长说:“电子档案不仅是纸质档案在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能够在孩子一日的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亮点,还要用家长能够接受的笔触客观描述和分析这些行为的成因,同时据此给予幼儿个性化的指导和教育。”
棉花胡同幼儿园网站
寻求家园共育新突破
“开放办园”是李建丽的重要办园理念,她将其渗透到幼儿园管理的各个环节,其中“宝宝在线”视频点播系统就是她着力推出的一项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个系统以班级为单位,将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视频放在网络上,大班、中班和小班每天各有一个小时的点播时间,这样每个家长在相应时段、在任何能够上网的地方都能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之所以分时段开放,一是由于目前的宽带容量还无法满足全园家长在同一时段共同点播,二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长的关注点也不一样。
虽然这种方式让家长放心了,可教师们愿意吗?幼儿园是否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呢?记者不禁有些疑虑。李建丽园长坦言,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有争议,压力也很大,因为这在全市乃至全国的公办园中都很少有。教师们会有担心:这是不是要时刻监督我们,大家会不会都来挑毛病?对此,她用开放的办园思想统一了教师的认识,“棉幼是向家长开放的,也就是向社会开放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孩子,我们的教师非常爱孩子,所以我们不怕看。大家最担心的问题是看什么,其实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幼儿园的有效管理提供支持,二是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万事开头难,李建丽一方面要做教师的工作,通过每天的开放过程发现教师或班级的闪光点并给以肯定,同时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帮助他们开展个体研究,寻找有效对策;另一方面还要做家长的工作,2006年、2007年开展这项工作的初期,一些家长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总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否受了委屈上面,不过渐渐地,家长们看到了棉幼教师对孩子的爱心,态度就有了改变,不但和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教育孩子,还为幼儿园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宝宝在线”视频点播系统从运行开始到现在,还没有一起因为家长看到孩子受委屈而向幼儿园投诉的事情发生。这也让李建丽坚信,只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和真诚的态度,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会理解和支持的。“现在幼儿园发展非常快,在园孩子的数量逐年增多,家园共育不仅是学前教育的需要,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手段的丰富,让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李建丽园长说。
用爱诠释特色园所文化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有一点我们始终没有改变,也是棉幼的传统,那就是爱孩子。我们做的所有努力和尝试,都是以爱为出发点,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让孩子能够快乐和健康地成长。”这是李建丽园长工作的准则和奋斗的目标。
2012年是她来到棉幼的第十个年头。2002年,李建丽勇挑重担,来到棉幼担任园长,这里是北京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园和北京市唯一一所全国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示范园。整整十年,她始终坚持科研领先的课程改革,并在棉幼形成了“爱、勤、严、诚”的园所文化,“以爱促发展”的办园特色得到了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认可。爱,是棉幼的传统,是55年的传承,“棉幼的老师爱孩子”已经多年口口相传,为幼儿园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不过李建丽园长说,虽然爱的理念没有变,但爱的方式却要拓展,要进一步研究“如何爱”。以前,教师对孩子的爱更多的是一种“母亲护小鸡”式的爱,让孩子吃饱穿暖和高兴就行了。如今,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将自己作为长者而强加给孩子一些爱,而是要成为幼儿行为的合作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要用爱促进孩子的发展。 为了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2011年棉幼实施了“家园工程”,对幼儿园的内部环境布置进行了改造,更能体现棉幼的园所文化。这种爱的园所文化从记者一走进主楼就感受到了,两扇大门上各有一大一小两个棉花图案,分别象征着成人和孩子,成为“子母门”,这也是棉幼的园标。紧挨着大门的一面墙上,是长颈鹿和小羊一起玩耍的图案,楼梯处还有大象和小象的动物亲子图案,看起来都非常温馨悦目。
在一层大厅内,几个关于“社会性教育”的柱式区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李建丽园长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棉幼将“爱孩子”内涵扩大的内容。她说,全面育人是新纲要的重要思想,社会性教育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是爱的教育,也是棉幼的一大特色。这几个柱状区域每一个代表了社会性教育的一种品质:讲礼貌、守公德、爱自己、爱同伴、爱亲人,在每个主题之下,写有相应的目标要求和具体内容,同时摆放了相关的书籍、图片和摆件等。在二层和三层还设有多个交往活动区角,孩子、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在此互动。“我们的目标是让园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所有的布置都不是摆设,而要能够用起来。”的确,棉幼的占地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这里的环境创设却很有内涵,处处凸显着办园思想和教育理念。李建丽园长自豪地说:“棉幼的孩子升入小学后,不少都成为班级的小干部,他们的老师反映,棉幼的孩子不怕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我们的社会性教育。”
谏言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建丽关心的不仅是棉幼一园的发展,也关心着全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北京市政府制定了《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她也为此提过建议。因为在此前的调研之中,李建丽考察了全市各区县的多所幼儿园,发现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培养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了解,“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入园难”的问题,北京市政府三年内规划建设和改造769所幼儿园,使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1530所左右,全市公办性质幼儿园比例达到65%以上。为此,三年内市区两级财政将安排20亿元基本建设资金和18亿元财政专项经费用于幼儿园的新、改、扩建。李建丽园长对此表示,政府现在对学前教育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学前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但是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软件建设尤其是师资培养更加重要。否则幼儿园建好了,没有合适的教师,也是很大的问题。
以棉幼为例,全园共有23个班,每个班级平均30名幼儿,配备4名教师,这样全园近700名幼儿,教职工共110人,可以说对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现在幼儿园招到合适的教师并不容易,首先幼儿园不能解决户口问题,只能从北京生源中招收,限制了部分人才的引进。其次有些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能很快胜任工作,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所以李建丽园长认为,要解决师资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一是打破原有用人机制,面向社会多种渠道引进人才,为那些非幼师专业毕业但有爱心、有能力、有志于学前教育的大学生解决户口和编制问题,吸引他们来园工作;二是从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入手,把北京幼师办成独立专科学院,同时提高现有大中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水平,加快课程改革,培养出能够适应幼儿园实际需要的幼儿教师。此外,幼儿园也要加大园本培训力度,可结合本园特点,以专家讲座、内部交流等多种方式培养教师,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2012年11月,在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迎来55岁生日之际,记者采访了李建丽园长。穿过北京颇具特色的护国寺大街,沿着狭窄的胡同前行,在一片平房中,一座外观并不起眼的淡紫色小楼显示了它与周边青砖黛瓦的不同,这里就是创办于1957年的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以下简称“棉幼”)。虽然外观并不起眼,但幼儿园门口的十几个牌子昭示了它的非凡实力:“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北京市示范幼儿园”“北京市卫生保健示范幼儿园”“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北京市社区儿童早期教育基地”“北京市西城区平安校园”等。
一见到李建丽园长,她干练的装扮、温和的笑容和悦耳的声音,让人感觉十分亲切。作为北京市幼儿园中的佼佼者,棉幼值得写的地方很多,此次采访就从其中的最大亮点—信息化建设开始。提起棉幼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业内可是响当当的,这里是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园长李建丽是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此外,北京市教委成立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工作室中唯一的信息化应用工作室也设在这里,由李建丽园长担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带领北京市10所幼儿园的一线园长和教师开展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工作。
明确发展目标,为信息化建设导航开路
棉幼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始于2006年,当时是作为幼儿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进行立项的。良好的成绩基于正确的决策和科学的规划。之所以要加大气力做这件事情,是因为当时信息技术在北京市的许多领域,包括教育系统在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建丽园长敏锐地感觉到,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在促进棉幼高品质办园的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情,并确立了建设一种集管理、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网络运行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教师发展、保障安全保卫、推进家园共育的目标。
提高管理效率是指建立数字化办公管理平台,开发专门管理软件,将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批阅计划、卫生保健、学习交流等都在计算机上进行。随着幼儿园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园多址(棉幼目前有棉花胡同、平安里、西四北七条三处园址)的办园模式增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社会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和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幼儿园迫切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以提高办园质量。
促进教师发展是指建立教师信息化交流和培训平台,实现网上看课、发表文章、交流研究三个重要功能。以往,教师看课只能实地进行,常会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而借助网络平台,每个教师都可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和论文放到网上,方便本园教师之间及与其他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保障安全保卫是指建立幼儿园安全管理网络系统,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保证幼儿的安全,使家长放心。
推进家园共育是指建立家园信息交流平台,改变以往通过联系本、宣传栏等与家长联系沟通的传统方式,采用网络视频、手机短信平台、BBS窗口、博客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提高家园共育质量。
提升硬件水平,为信息化发展打牢基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夯实基础才能筑得高台。在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之后,首先要进行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李建丽园长说,2006年前后,北京市政府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没有现在这么重视,中小学校淘汰下来的电脑一般都会先给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校,不会想到给幼儿园。加之棉幼从2001年开始成为首批北京市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园,不能收取捐资助学费,所以在没有专项资金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李建丽园长一方面合理使用预算外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信息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和力量的支持。当时有一个幼儿的家长正好是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幼儿园就与其所在的科技公司合作建设网站、开发软件,并接受了一些社会捐赠的设备。从2006年到2008年的三年间,棉幼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9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200万元进行了校园网的建设,包括:(1)网站建设,增加多个功能版块,加强了园内的交流互动和对外宣传的功能;(2)网络系统建设,建立了10兆光纤的24小时上网条件,建立了幼儿园的局域网和无线网络端口,使各部门和各班级都能高速便捷上网;(3)更新了网络监控设备,将原有的射枪式监控镜头全部更换为可旋转式360度球形监控设备,开通了“宝宝在线”视频点播系统,让家园共育得到有效推进;(4)增加了电子门禁系统,幼儿来离园都需刷卡,自动记录时间和接送人,园内13个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监控,保障了幼儿园的安全;(5)添置或更换了网络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器等设备,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控制室,配备专职教师进行全面管理与调控,以保证网络的安全顺畅运行;(6)建设了幼儿电脑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并将电脑全部更换为液晶显示屏,为师生构建更加先进、科学、智能、舒适的操作环境。与此相适应,对各班级的各类数码设备也进行了更新换代,如配备了CD录放机、数码照相机、磁盘存储式摄录机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加强探索研究,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面对今天设施较为先进齐全的信息化基础条件,李建丽园长感慨,从当初全园只有一台电脑、一块交互式电子白板,到现在的每班一台多功能一体机,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当初制定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信息化已给棉幼的各项工作带来了巨大改变。
首先就是管理效率的提高。李建丽园长说:“数字化办公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管理实效,现在我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可以了解幼儿园各个方面的工作情况,对各个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全园各部门之间通过管理平台也增强了沟通和联系,树立了全局观念。”
李建丽园长运用数字化办公管理平台在工作
信息化带给教师的变化也是巨大的,有了完善的多媒体设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过程中提高了课件的制作水平,增强了教学的视觉效果,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多功能一体机更是集电子白板、电视、电脑的功能于一体,使得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需求随时上网查找资料,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直接感官体验。 李建丽园长一向特别注重教学科研工作,信息技术在这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多机位的视频摄录技术将班级活动拍摄并剪辑,供教师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通过网络镜头观摩和讨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不同园址的教师还可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共同研讨。李园长举了一个例子,棉幼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设置了“娃娃家”活动区域,她在日常看班活动中发现,小班的孩子在“娃娃家”活动时总是在重复摆弄玩具,没有在玩耍中学习,游戏水平有待提高。但是与教师沟通时,教师并不认可这种看法。于是她就抓拍了许多幼儿在“娃娃家”里的游戏情景,并且剪辑成案例,集中再现不同指导下幼儿游戏状况的不同,使教师重新审视游戏过程,明确了教育者的作用,从而引导幼儿游戏的逐步深入。同时,交流平台也可以给教师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倡导个性化教育新理念
“无论信息技术无何发展,也无论增加多少先进的设备设施,这些始终都是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理念而服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学前教育的新理念,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加以实现。”李建丽园长说。“以育人为本,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发展”是棉幼所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在李建丽园长看来,对于幼儿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孩子的兴趣、志向、能力都不同,所以要尊重个体差异,了解什么才是幼儿喜欢的、要做的,所以幼儿园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和课程需要,为他们创设丰富可选的活动内容和释放个性的空间,比如开设了体育、艺术、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这些都不是兴趣班,也不另收费,而是为了给孩子更丰富的教育和更多元的选择。棉幼的“娃娃家”活动区域也是多种多样的,像西四北七条园的“娃娃家”定位是“家一样的感觉”,那里四个班级的家具都是找厂家专门定做的组合家具,而且每个班级的都不一样,布置得像家里一样,因为这里主要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对于中大班的孩子,则主要创设以科学探究和社会交往为主题的活动区域,比如针对社会性教育课程,提供医院、美发厅、食堂等多种社会场景下的多样玩具。
在实施个性化教育过程中,有一项特别受家长欢迎的内容—“幼儿电子档案”。当时北京市中小学校刚开始要做学生电子档案,棉幼就着手实施了。电子档案以文字、照片、录像等多种形式,记录了每个孩子从入园到离园三四年时间里的重要成长内容,包括体检记录、生活掠影、艺术创作、教师观察记录等十几个方面,很多瞬间是家长无法捕捉到的,所以对他们来说特别珍贵。等到孩子离园时,这些资料加上毕业典礼录像、教师评语和园长祝福等,会刻成光盘送给孩子和家长。如今,幼儿电子档案已经放在幼儿园的网站上,家长能够经常查看,可以更加方便地与教师交互完成对孩子成长的引导。
很多家长对此都非常感动,因为这需要棉幼的教师在繁重的常规工作之外,还要学习多种电子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更要在每个孩子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和了解他们。李建丽园长说:“电子档案不仅是纸质档案在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能够在孩子一日的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亮点,还要用家长能够接受的笔触客观描述和分析这些行为的成因,同时据此给予幼儿个性化的指导和教育。”
棉花胡同幼儿园网站
寻求家园共育新突破
“开放办园”是李建丽的重要办园理念,她将其渗透到幼儿园管理的各个环节,其中“宝宝在线”视频点播系统就是她着力推出的一项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个系统以班级为单位,将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视频放在网络上,大班、中班和小班每天各有一个小时的点播时间,这样每个家长在相应时段、在任何能够上网的地方都能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之所以分时段开放,一是由于目前的宽带容量还无法满足全园家长在同一时段共同点播,二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长的关注点也不一样。
虽然这种方式让家长放心了,可教师们愿意吗?幼儿园是否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呢?记者不禁有些疑虑。李建丽园长坦言,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有争议,压力也很大,因为这在全市乃至全国的公办园中都很少有。教师们会有担心:这是不是要时刻监督我们,大家会不会都来挑毛病?对此,她用开放的办园思想统一了教师的认识,“棉幼是向家长开放的,也就是向社会开放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孩子,我们的教师非常爱孩子,所以我们不怕看。大家最担心的问题是看什么,其实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幼儿园的有效管理提供支持,二是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万事开头难,李建丽一方面要做教师的工作,通过每天的开放过程发现教师或班级的闪光点并给以肯定,同时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帮助他们开展个体研究,寻找有效对策;另一方面还要做家长的工作,2006年、2007年开展这项工作的初期,一些家长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总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否受了委屈上面,不过渐渐地,家长们看到了棉幼教师对孩子的爱心,态度就有了改变,不但和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教育孩子,还为幼儿园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宝宝在线”视频点播系统从运行开始到现在,还没有一起因为家长看到孩子受委屈而向幼儿园投诉的事情发生。这也让李建丽坚信,只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和真诚的态度,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会理解和支持的。“现在幼儿园发展非常快,在园孩子的数量逐年增多,家园共育不仅是学前教育的需要,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手段的丰富,让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李建丽园长说。
用爱诠释特色园所文化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有一点我们始终没有改变,也是棉幼的传统,那就是爱孩子。我们做的所有努力和尝试,都是以爱为出发点,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让孩子能够快乐和健康地成长。”这是李建丽园长工作的准则和奋斗的目标。
2012年是她来到棉幼的第十个年头。2002年,李建丽勇挑重担,来到棉幼担任园长,这里是北京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园和北京市唯一一所全国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示范园。整整十年,她始终坚持科研领先的课程改革,并在棉幼形成了“爱、勤、严、诚”的园所文化,“以爱促发展”的办园特色得到了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认可。爱,是棉幼的传统,是55年的传承,“棉幼的老师爱孩子”已经多年口口相传,为幼儿园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不过李建丽园长说,虽然爱的理念没有变,但爱的方式却要拓展,要进一步研究“如何爱”。以前,教师对孩子的爱更多的是一种“母亲护小鸡”式的爱,让孩子吃饱穿暖和高兴就行了。如今,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将自己作为长者而强加给孩子一些爱,而是要成为幼儿行为的合作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要用爱促进孩子的发展。 为了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2011年棉幼实施了“家园工程”,对幼儿园的内部环境布置进行了改造,更能体现棉幼的园所文化。这种爱的园所文化从记者一走进主楼就感受到了,两扇大门上各有一大一小两个棉花图案,分别象征着成人和孩子,成为“子母门”,这也是棉幼的园标。紧挨着大门的一面墙上,是长颈鹿和小羊一起玩耍的图案,楼梯处还有大象和小象的动物亲子图案,看起来都非常温馨悦目。
在一层大厅内,几个关于“社会性教育”的柱式区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李建丽园长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棉幼将“爱孩子”内涵扩大的内容。她说,全面育人是新纲要的重要思想,社会性教育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是爱的教育,也是棉幼的一大特色。这几个柱状区域每一个代表了社会性教育的一种品质:讲礼貌、守公德、爱自己、爱同伴、爱亲人,在每个主题之下,写有相应的目标要求和具体内容,同时摆放了相关的书籍、图片和摆件等。在二层和三层还设有多个交往活动区角,孩子、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在此互动。“我们的目标是让园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所有的布置都不是摆设,而要能够用起来。”的确,棉幼的占地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这里的环境创设却很有内涵,处处凸显着办园思想和教育理念。李建丽园长自豪地说:“棉幼的孩子升入小学后,不少都成为班级的小干部,他们的老师反映,棉幼的孩子不怕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我们的社会性教育。”
谏言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建丽关心的不仅是棉幼一园的发展,也关心着全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北京市政府制定了《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她也为此提过建议。因为在此前的调研之中,李建丽考察了全市各区县的多所幼儿园,发现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培养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了解,“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入园难”的问题,北京市政府三年内规划建设和改造769所幼儿园,使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1530所左右,全市公办性质幼儿园比例达到65%以上。为此,三年内市区两级财政将安排20亿元基本建设资金和18亿元财政专项经费用于幼儿园的新、改、扩建。李建丽园长对此表示,政府现在对学前教育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学前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但是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软件建设尤其是师资培养更加重要。否则幼儿园建好了,没有合适的教师,也是很大的问题。
以棉幼为例,全园共有23个班,每个班级平均30名幼儿,配备4名教师,这样全园近700名幼儿,教职工共110人,可以说对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现在幼儿园招到合适的教师并不容易,首先幼儿园不能解决户口问题,只能从北京生源中招收,限制了部分人才的引进。其次有些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能很快胜任工作,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所以李建丽园长认为,要解决师资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一是打破原有用人机制,面向社会多种渠道引进人才,为那些非幼师专业毕业但有爱心、有能力、有志于学前教育的大学生解决户口和编制问题,吸引他们来园工作;二是从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入手,把北京幼师办成独立专科学院,同时提高现有大中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水平,加快课程改革,培养出能够适应幼儿园实际需要的幼儿教师。此外,幼儿园也要加大园本培训力度,可结合本园特点,以专家讲座、内部交流等多种方式培养教师,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