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体验式活动打造高效品德课堂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87s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体验中感悟和提高。体验活动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让体验式活动走进品德课,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探究精神,让品德课堂更加灵动。
  关键词:品德教学;高效课堂;体验式活动;教学策略
  品德课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因此,体验活动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体验性教学策略就是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设立各种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产生体验,建构知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验活动能打动学生情感,走进学生心灵,使原本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生动的课堂。这种体验式活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加强自我管理,促进德育内化的最佳途径,从而造就高效、灵动的课堂。
  一、开展课前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品德教学的积极性
  上课前,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教学要求,指导和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做时事报道或小品表演等,为学习教材内容做好铺垫。这样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期待、开心、舒畅的状态,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上北师大版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会安全自护》这课前,教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一下在生活中存在着哪些安全隐患。学生通过各种办法寻找安全隐患。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对调查安全隐患中的人物的行为作出评价。这样,全班同学情绪高涨。上课时,他们便对课本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且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积极有效的课内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体验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在活动中发展,帮助学生提高道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加强学生生活体验
  在日常的品德教学中,教师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努力发掘适合品德学科的资源,精心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心理需求,使学生始终保持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
  【案例1】《道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中秋节》
  上课伊始,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月亮姐姐和美丽的月亮图片自然地导入本课学习,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随后又播放《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学生在轻松、愉悦、活泼、开放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避免了简单的说教式教学。孩子们进入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之情油然而生。
  【案例2】《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俯瞰祖国大地》
  初步引入新课后,教师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作为背景音乐,配以祖国边界有代表性的风景,并逐步完善祖国版图,并且随着图片逐行出示教科书第30、31页的文字。学生一看就发现我国的基本轮廓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在轻松的课堂氛围里,教学目标自然而然得到实现。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打造品德课的高效课堂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体验感悟、提高与成长。这些体验活动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探究精神,让品德课堂更加高效。
  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切入点,构建生活化课堂,凸显课程的实效性。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与生活连接的体验活动更能打动学生情感,走进学生心灵。品德新教材也十分重视学生现在生活的教育价值,往往选取当前的典型生活事件作为教学活动范例。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唯有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去践行生活,才能最终达到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目的。因此,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导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老师选取学生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引导学生与课程对话,在对话中生成良好的习惯。
  【案例3】《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保护耳朵》
  上课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耳朵结构,先请学生观看耳朵结构图,告诉学生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有耳廓、耳道和耳垂,中耳有鼓膜。然后请学生跟老师一起摸一摸自己的耳垂和耳廓,告诉学生这就是外耳。然后摸一摸耳朵里,最后摸一摸鼓膜。一些学生就生產了疑问,鼓膜在哪里呢?能摸到吗?这时教师告诉学生鼓膜藏在中耳深处,很难摸到和看到。其实,“鼓膜”就像这张纸(师出示一个用纸筒和纸巾做的教具),然后让学生分组摸一摸,学生一下就感觉到“鼓膜”很薄,而且很容易破裂。这时教师问学生如果耳朵的“鼓膜”破了,会有什么后果。学生明白了“鼓膜”破了耳朵会聋,听不到声音。这些体验活动的设计非常巧妙,教师通过对耳朵初步的认知、感知,然后摸一摸自己的耳朵和鼓膜,增强了学生生活体验,学生了解了耳朵的结构,而且印象非常深刻,从而增强保护耳朵的意识。
  这些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活起来”、“参与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说、主动议、主动探究。在生活中,笔者惊喜地看到了学生愿意展示自己,有意识地给自己加油,充满自信的话语和行为。乐学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些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的开展的教学体验活动,积极有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三、超越文本,开展实践活动,内化学生的行为,彰显课程的开放性
  品德课是一门开放的课程,要求教师重组教材,完善教材。教学前,教师要洞悉和分析“学情”,采用新颖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要旨,创造性地活用教材,教学设计既要围绕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围绕教学目的,设计让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彰显品德课程的开放性。
  【案例4】《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合理购物ABC》
  上完课后,将课堂教学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走进市场,让学生学会购物,填写记录表。意在巩固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不少学生在活动后,写了日记,谈了感想。如乐儿同学写道:“超市里的巧克力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没有发现巧克力中有‘三无’产品,巧克力也比较新鲜,离过期都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可以放心购买。我还发现:几乎每种巧克力都分市场价和会员价,会员价比市场价便宜,原来作为会员还有很多优惠呢!”
  这样实践活动的开展,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生活能力。努力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世界,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化。“内化”是品德课一条重要的生命线,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动手实践等,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将小课堂引入大社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经受考验,内化行为。这样的课堂充分挖掘了课程资源,有延伸更有超越,让瞬间机遇点燃智慧的火花,彰显品德课程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新,李阳.确立学生主体理念,探讨人才培养途径[J].教育探索,2003(10).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09).
  [3]高良.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课教学[J].政治课教学,2002(06).
其他文献
我一直认为,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的荒诞远比作家的想象要多得多。在近20年来,深受解构之风影响的中国文坛,作家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地去虚构一个严肃的故事,以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方式,呈现一个深刻主题的写作,日益减少,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显得“另类”的方式来进行写作。儿童文学更是如此。杜梅儿童小说《妈妈变小的日子》就是以看似荒诞的形式,建构了一个更接近于生活现实本质的艺术世界。  塑造生活的真实,勾画成长的轨迹  
期刊
《简·爱》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看过的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书籍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了,里面的女主人公简·爱身上那种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只能寄人篱下,而且生活环境也极其差:姑妈的嫌弃、表姐的不屑、表哥的毒打……  虽然这种生活环境让简·爱痛苦不堪,但这也磨炼了她的意志,让她产生了坚强不屈的抵抗精神,这是他人无法打压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被送到一所环境恶劣的寄宿学校读书后,简·爱的生活非但
期刊
一百年叱咤风云  一百年威名远扬  中华民族在最艰难的岁月里  是您!在我们身后默默支持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为了民族的独立  您历尽曲折与坎坷  饱尝磨难与辛酸  只为了不远的今天  我们扬眉吐气  您以钢铁般的意志  创造了如今的盛世輝煌  让我用歌声来赞美您  赞美您的不忘初心  赞美您的牢记使命  如今,一缕又一缕的阳光  早已把黑暗驱逐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指导老师:曾江保)
期刊
止于至善,臻于完美,应该是所有人对待人生的态度。  —— 题记  父爱不如母爱般显而易见,却悄无声息。《傅雷家书》更多体现的是傅雷对两位儿子润物无声的关爱。  《傅雷家书》是一把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是一座启迪心灵的宝库。引用著名作家楼适夷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的确,如何教育子女一直是父母的大问题,但是在这本书中却给出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产生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源泉。课堂上只有问题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只有探究问题才能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在历史课堂中融入一些历史情境,将令学生改变对历史课的一贯印象,使历史知识变得更加有趣,有利于激活历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一、历史课堂问题情境的含义  什么是“问题情境”?“问题”就是指需要
期刊
摘 要:意境美,是舞蹈作品抒情写意的表现,是观众意犹未尽的感悟。自古以来,意境美一直是人们的审美追求。每一个优秀的编导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都把自身的审美价值和创造能力融入作品里。舞者应懂得如何欣赏舞蹈的意境美,了解意境美的重要性,才能领会创编者的巧妙构思和准确地把作品的寓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意境美;表现;欣赏;重要性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
期刊
摘 要:“三我发展”是一种基于内驱力、以问題为导向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发展有效路径。在“三我发展”的路径体系中,“认识自我”是前提,“战胜自我”是关键,“实现自我”是终极目标。“三我发展”的具体实现要以学校重视及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教师转变观念,关注自身专业成长为基础。“三我发展”的校本提升策略,能够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及教师全体的共同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素质;
期刊
摘 要:新教材提出语文阅读教学应往课外阅读延伸,往生活延伸。以此,本文认为,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开发课外阅读资源,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以期提升阅读的总量,发展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立足课本;课外延伸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存在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课堂教学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有些课堂教学内容没有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很难有真实
期刊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小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从来无法一蹴而就,在培育过程中既需要螺旋上升,又需要内力和外力的巩固,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行为显现出来。小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根基在于其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植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期刊
在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研员是学科教学的骨干,是学科教研的带头人,是学科所有任课教师的指导教师,是將学科的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和关键人物。可以说,一个教研员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与指导能力,决定着他所负责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作为教研员,既要能研发课程,又要能参与教学;既要懂得管理,又要能指导实践;既要面对好个体,又要把握好群体。换言之,教研员要善于做“超级舞者”,唯有如此,才能使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