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s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块青砖,长在村岭的一段土长城上。我来自于哪个朝代呢?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了,总之可以用久远或是更久远来形容。是那个人的鲜血,喷洒在我的身上,我便有了灵性。
  那个人叫张黑娃,是翠花的男人。我看翠花嫁给黑头黑脑的黑娃,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黑粪蛋上。
  人不可貌相,日本鬼子来了以后,我彻底改变了对黑娃的看法。他身手矫健,无数次穿梭于这段土长城之间,给八路军传送情报。
  其实,早些年,想娶翠花的还有一个人,就是本村的那个苏来子。
  他可真不是个东西,想调戏翠花,被黑娃打得鼻青脸肿,别看黑娃平日里老实巴交,一声不吭,这事儿,他眼里不揉沙子。可他哪知道,这一顿揍,却惹来了杀身之祸。
  黑娃是在一个深夜被日本鬼子抓走的,给日本鬼子带路的就是苏来子。
  眼看着黑娃被日本兵带进了村岭上的城墙脚下,“村里还有谁私通八路?”日本翻译面露青筋,像一只得了狂犬病的疯狗。这个时候的我,恨不得飞身起来,一砖头砸过去,要了这几条疯狗的命,可我的身体被泥沙牢牢地禁锢,一点儿也动弹不得。
  黑娃紧紧咬着嘴唇,不出声。日本鬼子没了耐性,上去猛扇了黑娃几个耳光,黑娃嘴角流出了血。接着,日本鬼子真下狠手啊,一把锋利的刺刀插进黑娃的胸膛,这个三十几岁的壮汉被开膛破肚,活活被挑死了,一腔鲜血喷洒在我的身上,我浑身跟着潮湿、跳动起来。
  翠花抚摩着丈夫血淋淋的尸身,“哇哇……”哀号起来。悲痛淹没了整个村庄,是天塌了,她的眼前一片漆黑,晕死过去。
  我在山岭上听着翠花的哭声,也忍不住流泪。
  邻居们帮忙把黑娃埋葬在了我的眼皮底下——长城根下的小土坡旁。
  日本人被赶出了中国后,张黑娃成了烈士。那个让人恨得牙根痒痒的苏来子,因为做的坏事太多,被政府抓走了,再没了音信。
  翠花带着两个孩子,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这一年大旱,整个村子都没啥收成。翠花和两个孩子整天饿得前心贴后背。一天,家门口来了个蓬头垢面的男娃,十来岁的样子,破衣烂衫的一身泥。翠花拿出半个玉米面窝窝,递给了他,这可是孩子们一天的口粮。这男娃饿狼一般,三两口下了肚,翠花又递给他一大碗水:“孩子,慢点儿喝,别噎着!”只听得“咕咚咕咚”一仰脖,一大碗水被他喝了个干净。“你咋还不走呢?”见他没有离开的意思,翠花忍不住问。
  “婶子,你没认出我吗?我是苏来子家的栓子啊!我娘撇下我不知去向,她臨走前说,让我来找您……”栓子抱住翠花的腿泪眼汪汪。
  什么?翠花听了,脑袋嗡了一下,身子一颤,差点儿跌倒,她赶紧扶住门框。仇人的儿子,这该杀的,黑娃的一条命折在他手上,还嫌不够,又来一张嘴讨债了!栓子娘哦,你真是把准了我的脉,知道我一定不会亏待了你的娃……自己家的孩子,已经够受了,再多一张嘴……
  望着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她又恨不起来。
  小儿子歪着大脑瓜壳问:“娘,栓子哥穿上了您做的新鞋,我们咋没有呢?”翠花看看小儿子那双鞋,大脚趾都露出了头。
  “娘,那一个窝头你还没吃一口,就给栓子哥了,你不饿吗?”
  大儿子摇着翠花:“娘,栓子哥背着你做的书包去上学了,我啥时候也能去上学呢?”
  孩子们的话揪着翠花的心。翠花想哭,又不敢在孩子们面前哭,她悄悄来到黑娃的坟前,偷偷地哭,她不能亏了那个没了爹娘的娃啊……
  我在山岭上听着翠花的哭声,也想流泪。我们土长城的青砖们都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
  多年后,我看到村庄变了,一幢又一幢农家小楼拔地而起,一拨又一拨游人来游览土长城,人们在我们青砖的身上挖出了一个又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
  我终于看见翠花笑了。
  当年政府给烈士子女安排进城工作的一个指标,翠花没让自己孩子去,名额留给了栓子。
  栓子出息了,成了旅游文化局的领导,他要主持修缮土长城,打造这个历史文化村庄。
  家的门口停着一辆小轿车,浑身明光锃亮的。是栓子,来接翠花到城里享清福的。
  不去!翠花硬硬地说。
  翠花任由小轿车绝尘而去,又独自来到土长城脚下,双手抚摸着我——黑娃的血迹早已随着风雨渗进我的身体,我知道她不会离开,她会永远守在这里。
  守着守着,我发现有一天,翠花也变成了一块青砖。
其他文献
局长老爹死了,丧事从简。  几个朋友实在过意不去,前来吊唁。他怒目圆睁,将其训斥回去。消息传开,人们无不竖起拇指感慨:“真是個好局长,这样的干部太少了。”  不久,廉洁出了名的局长颈椎病犯了,头晕恶心,住进医院。  据说,他连续多天,低头忙着触摸手机屏,把屏都触坏了。
期刊
上坡。  又是上坡。  老黄真后悔,明知道二道桥的坡陡,咋就没想着绕个路。偏又这一车子货,死沉。老黄撅起屁股,撑住身子,浑身的劲都踩在两个脚蹬子上。老黄给自己喊口号:一、二,一、二…… 再想喊“一”还没喊出来,“咯噔”一声,车链子断了。老黄心中大叫“不好!”  果然不好!  老黄的身子先是往前一倾,紧接着就是一个后仰,车子也开始向后滑。老黄慌了,要出大事了。大事啊!坡陡,车重,一路滑下去……老黄不
期刊
在临城老街,他和她相识时,他是小酒馆的“二把刀”。这个人烟酒不沾,不赌不嫖,更别说做出格事了,这么说吧,他没有欲望,打工挣钱盖房子娶媳妇,将来能当个厨子就是他最大的奢望。他相信命,但又不甘心。她是给小酒馆供货的种植户。一来二去两人熟悉了,有时他帮她垫上一句好话,她能多卖一二斤姜。她很感激他,没过多久有了好感,确定恋爱关系后自然就谈到了结婚。  她叫蒋爱姜。他叫姜爱蒋。逗吧?他們的名字读起来像绕口令
期刊
“这个大,这个大,这个大……” 老母鸡“菊花豹”抖动一只脚,扑棱着翅膀,在栅栏边扯着嗓子喊着。  “根儿呀,根儿,快去,快去捡蛋去。”  听见娘喊,我嗖地从窗台上蹦下来,风似的冲向“菊花豹”下蛋的荆条筐。我叫根儿,那时我还小。我家的房子也很小,用三个手指就能捏起来。  一个带着“菊花豹”体温的鸡蛋,我轻轻捡起来,捧在手心里,挪着碎步,哈出的热气洒在了鸡蛋上。然后我颠着脚,用小脑袋顶起柜盖,红漆板柜
期刊
新房翻盖好了,父亲和她忙着往屋里捯饬东西。农家的日子,东西总是很多很杂,没什么值钱的,但一件一件,都不舍得扔也不舍得换。母亲腿脚不好,坐在院中抱着那个长方形相框擦来擦去,时不时长叹一声:“都怨我,如果当时我不用手去擦相片,也不会把相片弄成这个样子。”  她想起她三岁时,家里遭遇的那场坍塌,模糊而又清晰——  屋外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屋内到处漏雨,身怀六甲的母亲在炕上倒騰着被褥,让她赶紧去拿盆,接滴
期刊
对于一个16岁的少年来说,世界充满了诱惑,这诱惑让他欢欣鼓舞、充满幻想,但也为他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是风险。此刻,小龙走在南国的大街上,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抬头望了望天。  初中一毕业,他坚决放弃学业。“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他对父亲是这么说的。  父亲懊恼得不得了。父亲想让他跟村里的二根学装修。装修好嘛,工资高,活儿不愁寻,积攒几年,城里买套房,给他娶个媳妇。  小龙不想。他刚从笼子里出
期刊
枫感觉梦有些怪。  周六,枫去找梦,梦反手递给枫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加班呢,你看书吧。”不再理枫。枫心里不爽,胡乱翻了几页,眼睛涩得难受,不一会儿,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梦推醒枫,秀眉皱得像座山,怎么睡着了?  枫揉揉眼,嘟囔道,这种书谁会喜欢看?不睡着才不正常呢。梦的脸沉得像泼了墨,冷冷地说,我累了,你走吧。  第二天,枫约梦吃饭。梦拒绝。枫生气,质问梦,周六加班,难道周日也要加班?梦冷
期刊
那是一条蜿蜒的路。父亲说。  父亲说的是若干年前,他在西北,走过的一段人生中充满曲折的路。父亲像现在的我一样年轻。父亲去那里,找一个朋友。朋友没找到,父亲迷路了。  父亲迷失到了一个穷乡僻壤的村子。天早已黑透了,村子里不时有狗叫声传来,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父亲害怕。父亲敲了一个门,门敲了好久好久,敲在门上,也敲在父亲的心上。在父亲要放弃的时候,门开了。  是一个中年男人,说,有什么事吗?  父
期刊
慕坞出枇杷,甜而多汁,剥一颗送进嘴里,就如含着一片带着甜味的梦。那种感觉说不出来。好东西的好处都是说不出来的,唐诗的好处你说得出来吗?宋词的好处你说得出来吗?说不出来。  慕坞枇杷也是这样的。  枇杷多了,当然得放在铺子里卖。  在慕坞行走,沿途看到最多的是枇杷,一个个女孩喊着:“枇杷,慕坞枇杷,又甜又爽的慕坞枇杷。”枇杷多了,更不容易销售,即使外面有人来收购,可一时又咋能收购那么多?销售枇杷,是
期刊
十八岁,如果没有意外,就会是扎扎实实的高三生活。  兵荒马乱的生活如同尘暴,一天的沙子好不容易会落下。惊心动魄的十八岁青春也从来不敢有多余的奢望。  每年一次的例行分班,已经在时间的洪流里把同桌的概念模糊不清,像逢着韩琪永远解不开的函数题。  韩琪恰恰是不那么用心生活的人,她的圈子也少有人关心。若不是那天后座的鼻息声实在令她如坐针毡般难受,她绝对不会开口问津。  “你,是不是感冒了?我有纸。”韩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