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讨论契机 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ang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当尽量多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围绕一节课的中心议题展开课堂讨论,则是体现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证明,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要把握好讨论契机,选择好讨论内容,使课堂讨论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1 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展开讨论,有助知识内化
  采用讨论的方法,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产生兴奋的问题,创设能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争。通过讨论,驱动思维,是每个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发展,在掌握知识中把知识内化。例如: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时,先出示一组题目:
  3.2+0.5○0.5+3.2(4.7+2.6)+7.4○4.7+(2.6+7.4)
  分组讨论:在○里应该填上什么符号?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两种比较方法:一是分别计算结果后将结果进行比较;二是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判断比较。虽然方法不同,但比较结果是相同的。继续引导: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单些呢?为什么?由此你得到了一个什么结论?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得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的结论。这样,引导学生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展开讨论,学生讨论有根有据,参与面广,优差互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算理、悟算法,既学习了知识又发展了智力。
  2 在疑难出展开讨论,助思维发展
  解决教学难点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让学生掌握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完成认知目标。如果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同时,能有机的组织课堂讨论,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让学生对照算式42-28进行学具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很快遇到了难题:个位“2”不够减“8”怎么办?组织学生讨论,将讨论结果进行完整的叙述。结合列竖式讲清算理,归纳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这样,在疑难处展开讨论,使“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的算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学生理解记忆法则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也为学生正确的计算打下了基础。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 在思维的争执处展开讨论,有助于能力的培养
  积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思考角度的不同、思维策略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针对学生思维结果的争执,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根据说出来,并倾听其它同学的意见,在分析、比较、思考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并从中品尝探索的艰辛与欢乐。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状态,使课堂气氛高涨。比如用简便计算中有这样一道题48×0.25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将48×0.25变成①(40+8)×0.25②12×(4×0.25)③6×(8×0.25)④(50-2)×0.25
  每个同学都认为自己的做法最简单,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终于弄懂了这些解法和原题比较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的简便,但比较起来变成12×(4×0.25)最简便.像这样同学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学生通过互评、互议、互补,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 解题思路上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
  对于同一个题目,由于学生的思维不同而解题思路也会不同。如果在解题思路上展开讨论,学生通过交流解题思路,呈现不同的解题过程,同学之间互相启迪,既可以提高学生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思维更加活跃、思路更加开阔,又为教师提供了反馈信息。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批货物,按1:2:4分配给甲、乙、丙三个车队来运,运完时,乙队共运货12吨,则甲、丙两队各运货多少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种解法:○1、1+2+4=7 12÷2 7 =42(吨)
  42×1 ÷7 =6(吨)42×4 ÷7 =24(吨) ○2、12×1÷ 2 =6(吨) 
  12×4÷ 2=24(吨)○3 12×1÷ 2 =6(吨)12÷2÷ 4=24(吨) 
  ○4、12÷2=6(吨)12×4÷ 2=24(吨) ○5、12÷2=6(吨)
  12÷2× 4 =24(吨)○6、12÷2=6(吨)6×1=6(吨)6×4=24(吨)学生在解答完之后,根据自己的算式各抒己见,让学生在争执中明白,原来看似简单的一道题,其中却有这么多种解法,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对这道题的解法也就不同。学生在讨论中开阔了思路,开发了智力,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水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讨论契机,充分展开课堂讨论,发挥讨论的积极作用,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在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会有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人们私下里称之为“差生”或“后进生”。“差生”的转化一直是老师们最费心思的工作,已经有很多人在这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理论剖析,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操作性不强,效果也不很理想。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特别是近几年把“差生”与“优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对比后,我发现转化“差生”是有窍门的,只要“差生”愿意学好,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转化的。特
期刊
生活中,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而对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地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数学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  很多学生刚进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为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  数学学习成绩与数学学习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
期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许多教师开始把小组合作引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尽如意的问题,如合作中出现的“人云亦云”,或成了优等生呢?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关系。 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
期刊
1 农村高中语文现代文课堂教学现状  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让人越来越感觉到:语文难教,语文教学现状令人忧愁;特别是农村高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情况更糟:80%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特别是现代文阅读,学生认为不学也没关系,感觉语文课堂离生活与考试很远,学与不学一样。上课无精神,打瞌睡,做其它作业,作文不写,练习不做,老师一个人表演,学生无所事事。  2 语文现代文单元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
期刊
教学中我们都知道,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方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将《预习》编入课例,使预习成为小学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的个体差异,强
期刊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很多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其中最令人震惊、让人关注的是小学生的安全和安全教育方面的问题。许多学校倒塌,伤亡惨重;而有的学校却岿然不动,师生无一伤亡,被称为“史上最牛的学校”。这个“最牛”固然与建筑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但更与校长的忧患意识和校长的权力倡导并坚持实施的安全教育分不开。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小学的安全教育问题为什么没有被广泛关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
期刊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比较艰深,概念比较抽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确立信念、付诸行动的知行转化过程,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知转化和能力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大脑功能处于兴奋状态时,接受、反馈、处理信息快捷而敏锐,创造思维的火花就会竞相迸发。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巧用诗歌是其中有实效性、形象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一
期刊
【摘要】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为学生提供创新动力;营造语文创新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展学生实践的空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展示创新才能。  【关键词】 创新教育;激发创新活力;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期基础教
期刊
布鲁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每一位教师都应学会更完美地去解决突发事件,并及时的捕捉其中蕴藏的智慧火花,让他绽放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因突发事件而变得美丽,使这个“小插曲”成为绚丽的乐章。  高一17班是我所教四个班中学生思维最活跃的一个班,课堂上,学生会出其不意提出好多我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样的情境在他们班常会遇到:“老师,我认为书上错了。”“老师,您讲的不完整。”“
期刊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关键。成功地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对学生上好一节历史课能起到很好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热情和欲望,经过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下面对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本人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配乐诗朗诵方式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授“海峡两岸的交往”时,我运用台湾诗人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