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1.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1.2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數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 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28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4元,(应加上4元)。所以,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2. 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2.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2.2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2.3 加强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学生获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在生活中用。
   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教师平均年龄,附近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学生在互相协作活动中,自然而然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不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其他文献
技工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正在蓬勃发展。技工学校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工人的重要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技工学校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植根于中国职业教育这片沃土。当前,随着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国民经济迅猛增长对产业工人需求的拉动,技工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技工学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提升空间。发展要有方向,提升要有目标,技工学校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模式应如何定位?回顾过去,结合目
期刊
【摘要】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系统的方案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世界各国幼教界的关注,它的核心内容是“走进儿童心灵”透视童真,充分展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教师在主题探究实践活动中对“主题的产生、网络的编制、环境创设、解读儿童”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渐转变传统儿童观和教育观念,综合地运用各种教育技能,体现教师是幼儿的伙伴,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作用。作为教师能否准确地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回应
期刊
【摘要】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锐意进取,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无论政治课改革,还是从增强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效性而言,都离不开较高的素质。   【关键词】理论;中学政治;社会责任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中学政治课如何在德育创新中走出困境,已成为中学政治课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一线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学校课堂的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多媒体是用图文并茂,声相兼备的听觉、视觉效果,生动、直观、形象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 多媒体在教学中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
期刊
【摘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挖掘习作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宣读优秀习作,激发成就心理。   【關键词】心理素质;作文课;循序渐进   兴趣是乐学的先导,激发学习兴趣是修订版“大纲”对语文教学多次提及到的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修订版“大纲”也强调指出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和促
期刊
【摘要】阅读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要求,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拓展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措施有: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自主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开设班级博客。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看优秀电影,写影评。   【
期刊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情感是极具感染力的
期刊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1. 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    1.1 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未授课时事先阅读相关课文。产了提高预习阅读的有效性,我都是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
期刊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强调自主、合作、开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体验,在师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生。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以灵活、开放、体验为其外显特征,彰显课堂的生命活力,從而打造高效的课堂,而这有赖于课堂的生成理念和生成策略的有效实施。   1. 生成的原则 所谓生成,指师生在平等交流、深入探讨、彼此分享对方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产生的知识的融合、智慧的提升以及新的
期刊
【摘要】提问要有一定的激疑性;教师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迂回设问,会使学生番然醒悟,从而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可以把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递进的小问题来提问。   【关键词】合理建议;初中物理;合理性提问   1. 提问要有一定的激疑性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