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中国企业“快速经营”?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入中国企业内部观察,就不能不注意到:在经济规模扩大和增长的背后,根本性的问题却被搁置在一边,而且问题有扩大的趋势。
  
  在中国企业,管理并未发挥作用
  
  上期,我们谈到经营与管理的区别,其实,即使被认为把“management”系统化了的彼得•杜拉克也并未对经营和管理加以严密区分,他提出的目标管理,学者中既有人将其表述为经营的精华,也有人认为它是管理的手段。
  我认为:经营是“谋求收入和开创市场的活动”,是管理目标;管理是“抑制支出和产生现金流的活动”,是如何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目标的过程。这正相当于中国所称阴阳二元论,即经营是阳,管理是阴,阴生阳,管理的结果产生经营。然而,经营与管理并不是对立的概念,归根结底是处在相辅相成关系中的一体化的事物,而且循环往复。经营是结果系统,管理是流程系统。也就是说,经营是聚焦于因果关系的分析;管理是把重点放在因果关系的思考和行动过程中,追求如何在全员参加过程中改变思考及行为过程。所以,中国很多经营者所关心的“精益生产方式”及TPS(丰田生产方式)则是一种管理方式,而不是经营。
  上述内容从财务基本构造的角度加以整理,便得出下表。P/L(损益对照表)形成经营的根本, B/S(借贷对照表)是管理中枢,它关注的是总资本的周转率,关注的是流程,通过流程优化来提高资本的周转率。
  表中的BSC(Balance Score Card,平衡记分卡)形式上也重视顾客、重视业务以及组织的学习和成长,但其本质上瞄准的焦点还是经营。它代表了典型的美国思维方式:重视经营资本的运用方法。
  由于管理是聚焦于“产生现金流的活动”,因此,探求如何有效或高效地活用经营方面提供(分配)的资源,就成为完善管理极其重要的重点。在这个领域,日本的研究较为领先。
  在中国,管理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安全情况、质量情况和设备保养情况怎样?而且,管理的本质和关键在于“维持与提高”,而不是数据之类的结果及手册;更不是手法和技法。
  在中国,由于作业人员成本大半归入变动费(应该是固定费),人员的稳定性非常低,离职率奇高,并且一贯采用计件工资制,因此产品质量不高。车间的班组长、工段长因为没有时间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往往亲自到生产线上代替一线员工进行操作。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也造成管理者和监督者之间,管理者、监督者和作业者之间,处处存在着认识上的纠葛和扭曲。
  由此看来,管理对中国企业并未发挥作用,实在有必要创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管理体系和标准。
  
  重新思考“快速经营”
  
  近来,在各种场合都能听到“快速竞争”、“周转速度”、“时间轴”,乃至“缩短过程周期时间”之类的说法,这些说法似乎已经成为常识。可是,这些说法究竟是指经营还是指管理?实际上很难判断。如果联想到前面有关经营的论述,概念就会意外地清晰起来。即:经营关注损益对照表(P/L),与此相对,管理着眼于借贷对照表(B/S)。
  


  那么在P/L的范畴中,“速度”、“周转速度”、“时间轴”,乃至“过程周期时间”之类的概念在何处?我们会注意到:在哪里都没有。
  因为我们所说的快速经营,其实是管理的结果。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和矛盾:在管理会计中,找不到改善和缩短过程周期时间,以及以时间轴进行管理一类的概念。
  例如:加大力度削减库存,严格根据订单生产,可是库存减少的话,现金流虽然增加,利润却有减少的可能。
  因为制造成本等于材料费加上工序费,制造业的间接费用会分摊到“过程周期时间”之中,“过程周期时间的长短”和“流动化”(物品毫不停滞的流动状态)决定成本,决定现金流。这里所说的过程周期时间,比如:生产的过程周期时间,就是加工时间(产生附加价值时间)+移动时间+检查时间+停滞时间的时间总和的意思。也就是说,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关系到成本,时间的停滞会产生多余的成本。
  一直以来的管理会计并没有以流动为前提,没有将速度/周转率等与“时间”有关的概念融入其中,并且没有考虑到时间的停滞会产生多余的成本,也就是说没有真正对时间这一经营资源充分认识。假如今天的工作3点钟结束,向生产线发出停线指令时,从全部成本管理来看,由于开工程度降低,人们肯定会对停线指令产生抵触,即阻碍改善活动。不仅如此,如今的管理会计中,作业等待、加工等待、批量形成时间、搬运等待时间、物料滞留时间等非附加价值时间,原本就在成本对象之外,从结构上说无论怎样进行时间上的改善都得不到积极评价。
  在这种环境中,能够谋求提高中国生产企业的管理能力吗?能够对员工的高离职率采取有效措施吗?是否在计件工资制的名目下一味追求产量的扩大、做的都是调整库存之类的恶化现金流的事情?只要以数量为基础考虑问题,质量就无法提高,也掌握不了保养技术,任何事情都陷入反方向的恶性循环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有必要对“什么是快速经营”重新进行思考!
  (本文作者系日本中产连执行理事,译者系北京中产联项目经理)
  责任编辑:田 耘
其他文献
日本生产管理体系的高效却并未在其金融管理体系中体现,症结何在?    以丰田公司管理模式为范例的日本生产管理体系在全世界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在认真学习日本管理模式和经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日本金融管理体系并没有取得生产管理那么引人瞩目的效率,比起美国的金融业的差距更是明显。  为什么日本企业管理效率会有如此大的不平衡现象呢?    日本生产体系因何高效?    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日本生产管理体系
期刊
如果把成长模型作为成长为冠军企业的具体行动指南,通常难遂人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成长模型中的一般性因素与本企业的特殊性因素结合起来。    创业家是冠军企业成长的第一推动力,当这种推动力发挥作用之后,企业就踏上了成长为冠军的征途。通过调查研究几十家中国冠军企业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冠军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一个核心——企业领袖,两对成长因子——战略与文化、学习与创新,三类成长要素——起点、目
期刊
如何挺过“病危期”?    从2005年7月海信与原科龙控股方顾雏军达成收购科龙意向,到2006年4月24日科龙电器正式宣布海信以6.8亿元完成对顾所持科龙股份的收购,再到2006年12月14日实现股权过户真正完成收购,前后历经17个月……这起中国家电业迄今规模最大、收购资金最多、难度最大且一度不被看好的并购案才算最后板上钉钉。  然而,众所周知,更复杂、更艰难的是并购之后的整合。尤其是这一次。 
期刊
对人才的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以及无休止的加薪,都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每两年都会跟全球CEO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并将访谈结果汇编于《全球CEO调查》。根据2006年的《全球CEO调查》显示:CEO对人力资源领导的要求在发生变化。CEO们希望找到新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鼓励员工去表现和创新。  同时,由于CEO们普遍认为员工是企业创新的最佳源泉,他们更加重视对人才的激
期刊
编者按:  最近,编辑部收到读者来信求助,要求组织一些合理化建议方面的稿件。这位读者的烦恼是:“我公司去年搞了个合理化项目,开始大家都很积极,收到很多好的建议,给公司带来很多好处,同时提建议的员工也得到不同的奖励,可今年连一份建议也没收到。”这位读者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据编辑了解,很多企业都在员工中开展各种合理化建议活动,甚至通过严格的制度化,要求员工每周或者每月必须提供合理化建议多少条。但是,
期刊
谁丧失了听力?——改变从自身开始    哲理的故事  有一对年老的夫妇,先生担心他的太太在慢慢地丧失听力,就带太太去看医生,他对医生说:“我们夫妻俩本来听力都挺好的,可最近我太太的听力好像正在慢慢丧失了,这样我们就没法正常交流了,我要怎样才能知道她是不是真正丧失听力了呢?”  医生想了一个点子,对这位先生说:你回家到屋子的后边去叫你太太的名字,如果在很远的距离她听不到,你就移近一点再叫,如果她还听
期刊
市场细分中,由于市场聚类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越来越受人们青睐。    日产G20从挫折中崛起    1990年4月,日产公司向全球推出了最新产品“无限G20”,为既有的无限系列车增添了第三种车型。G20采用四缸发动机,拥有140马力的功率,属于普通跑车。然而,市场的最初反应却令人失望。经调查:日产公司意识到根本原因,在于面对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形成品牌优势的同类汽车,G20丝毫没有让人感知到它的不同。
期刊
西门子仅在中国就拥有员工4.3万人,它怎样对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进行管理,保证每一条合理化建议都能被有效处理?    当克虏伯先生1872年最早提出合理化建议管理概念之时,西门子也开始了与中国的第一次合作。那一年,西门子为中国带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信技术。  时至今日,西门子的足迹已经遍布中华大地——公司在中国建立了近50家运营公司和众多本地办事处,拥有员工43000多人。如此庞大的组织机构,西门
期刊
在德国,合理化建议管理已被实践证明是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参与公司管理、促进企业革新挖潜、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自克虏伯先生1872年最早提出合理化建议管理概念以来,德国企业开始陆续实施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管理模式。目前,合理化建议管理不仅是德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国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如何界定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包
期刊
“唉……现在中国的有钱人其实挺惨的。”我想,也许是中国目前大多数有钱人,还没有学会怎样做富人。    富人,不等于贵族    “唉……现在中国的有钱人其实挺惨的。”这句话我已听很多人感言过了。为什么?我想,也许是中国目前大多数有钱人,还没有学会怎样做富人。  西方有一句话:一时可制造一个富翁,几十年培养不出一个贵族。  目前中国有许多人的确通过勤劳智慧,成了名副其实的富翁,并形成了一个群体。但是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