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治理的路径选择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nyk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追求城市经济发展的今天,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模式被很多专家推崇为最有效率的城市发展模式。由于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城市规划的限制,大都市区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单一城市区域无法企及的聚集力量。这种发端于美国的城市模式通常由中心城区和数个郊区整合而成,体现了多中心格局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
  尽管大都市区的发展规划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但其实际的运作情况却各不相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大都市区发展平均能够提升13%的地方税收,而第三世界国家的类似地区却承受着混乱无序的城市病。近期卡尔·加涅(Carl Gaigné)、史蒂芬·里乌(Stéphane Riou)和雅克·蒂斯(Jacques-Fran?ois Thisse)在《公共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16年2月刊上,以《如何才能使大城市区有效运行?》(How to Make the Metropolitan Area Work?)为题发表文章,对此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三位学者认为虽然以往的研究正确指出大都市区的制度结构对其地方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传统的研究方法将制度形式视为公共服务的聚集效应和固定的单位成本之间的权衡结果。这种静态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在当代大都市区内部,其行政边界和经济边界并非完全重合,也就是说人们的工作地和居住地或许不属于同一辖区,如很多中产阶级会选择在中央商务区工作,而在郊区生活。
  这种现象给城市规划者和研究者带来一定的难题。在理想条件下,大都市区内部有着同样的经济边界和行政边界,单纯通过决定内部区域的功能分配,规划者就能设计出使得整个大都市区繁荣最大化的方案。现实情况却是行政边界早已确定,而人们工作、生活、通勤于不同辖区之间,聚集经济效应在区域内的分布不平衡,各个区域之间由此展开了税收竞争。一般来说,因为人们工作而非居住在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会比郊区征收更高的营业税。然而一旦中心城区的聚集经济超过一定的规模,各个郊区也开始设立相应的税收。这种税收竞争对工作职位去中心化的追逐,降低了整个大都市区的人均GDP水平。更为复杂的是,中心城区还承担了两地通勤的公共服务,这部分成本又被摊派到原本工资就不高的中心城区居民中。
  三位学者在文章中采用了大量的经济学模型来模拟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大都市区的治理要求我们对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保持更加复杂的立场:一方面,他们推导出的最佳和次佳解决方案都会涉及到公共服务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另一方面,多功能的治理体系必须被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小问题可以由地方辖区管理,而大问题则归由大都市区的政府治理。如跨区域的劳动和交通问题就无法由中心或者郊区的单个地方政府给出完美的答卷。这种重新定位是一种再平衡的战略选择——中央商务区的聚集效应和职位分散带来的城市病缓解都得到了适当兼顾。同时该方案体现了最近兴起的“新区域主义”理论的精神,既非大政府亦非自由放任,只有多中心的政治系统和内部的通力协作才能解决大都市区的复杂问题。 (文/金韬)
其他文献
[编者按]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开启了建立新格局的序幕;而19世纪“维也纳体系”的余音并未消失,当今世界五强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印度似乎在重演当年的大国协调模式,冲突与动荡也依然存在。与19世纪的世界体系相比,21世纪的全球局势已开始呈现更加复杂、多元的发展趋势。唯一的霸权国家美国,凸显于21世纪特殊的世界政治版图;崛起中的中国、笼罩在苏联覆灭阴影中的俄罗斯、内部隐患四伏的印度都在加速着
期刊
前言  随着中国的崛起,如何理解和叙述中国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显学。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不再只从中国内部来观看、书写中国,开始从“周边看中国”。[1]本文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展开论述,希望从日本(特别是江户时代的日本)来观看中国。但本文倾向于把日本理解为中国的外部,而非周边。希望透过此外部视角将日本人如何理解、想象中国的多元性与矛盾等清楚地问题化并进行讨论。江户时期日本浮世绘(葛饰北斋《江户日本桥》) 
期刊
中国城镇化在既有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某种“路径依赖”,其核心是“职业经理式”的“城市经营”,把城市当作一个被经营、运作的“待增值”主体,而区域内所有的土地、文化、生态都是重要资本,以谋求短期内“资源快速变现”的制度性投机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作为乡村的主体,在城镇化进程中持续缺位,城市化对乡村的资源攫取,导致了城镇对乡村更深层次的“规训”,这种城乡倒挂的“虹吸式”发展路径,使乡村的衰败和城市的繁
期刊
近年来,“内亚”“西域”等区域议题在亚洲甚至全世界知识界掀起热潮,与之共生的“中亚”研究也愈加受到关注。新知识的生产需要建立于对历史的充分理解与思考,历史概念的形成离不开特殊的语境。今日中国如何认识“中亚”,显然不能回避“中亚”与中国历史的紧密关联。本文从报刊等文本入手,直陈“中亚”概念在近代中国语境下的波动性与模糊性,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中亚之于当代世界的意义。  中亚如今已成为“一带一路”的
期刊
9月2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去世,没有留下任何明确的接班人选。由于缺乏制度化的权力交接安排,这个中亚国家进入了强人政治最危险的时刻。在中亚五国中,乌兹别克斯坦战略地位攸关,历史上曾长期据有中亚地区主导权,堪称区域枢纽型国家,在俄国和中国的战略筹划中,乌兹别克斯坦都占有重要位置。这个绝非边缘的国家是挺过危机,实现最高权力有序过渡,还是交接失败,陷入乱局,进而引发连锁效应——这些问题引发了诸多关
期刊
“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超越天下主义的困境  近二十年来,在中文世界讨论天下或发扬天下主义,霎时蔚为一股风气,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数庞大,从过去中国思想与历史,捻出“天下”,大做文章,千言万语,而主要在致用。换句话说,便是认为中国过去关于“天
期刊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革,20世纪后半叶,伴随全球化和经济自由主义席卷全球,两极格局最终瓦解,而IT领域的技术革命则为新经济的兴起埋下伏笔,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代。这种大转型的来临在21世纪表现得更加明显,恐怖主义成为全球性的威胁,地缘政治的概念被打破,反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随着中国的崛起和进一步的技术革命,世界经济格局再度改观。影响未来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
期刊
参考政治学家讨论政体问题时所使用的句式,产业政策论战的焦点可以概括为“产业政策是不是个好东西”。由于相关的政策实践涉及多个社会科学领域,所以相关讨论不但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展开,而且需要从不同的方向进行。  林张之争以特定学科的特定学派的视角为出发点,是多种讨论方向之中的一种。但是,由于两位学者具有影响力,所以各界对于产业政策的理解可能被锁定在特定的方向之上。比如,即使顾昕以大批量地介绍不同学科的经典
期刊
一代人以前,除了美国这个显著的例外,很少有哪个国家的司法系统能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任何重要角色。一般认为,司法体系是政治中立的,或者说非政治性的。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司法系统本身是非选举产生的,在与其他主权性机构的竞争中合法性位阶不高,一旦离开执行机构的配合,司法机构就无法自主行动;法院受理的多是个人而非集体性质的纠纷,就其设立初衷而言,司法活动并不涉及统治阶层和精英内部的纠纷。总之,司法系统在现代分权
期刊
随着作为“极端的年代”二十世纪的远去,世界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入了一个保守时代。无论是作为右翼的法西斯主义还是作为左翼的政治思潮,在政治上完全失去正当性的同时,甚至也失去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民众基础。以至于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们总是把核心的批判指向缺乏政治活力的“最后之人”。  然而本届美国大选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在掀起总统初选投票率新高的同时,将带有极端主义色彩的政治再度带回了前台。在本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