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模型视野下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学习以其个性化、便携性、多媒体化等非常明显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本文基于TAM模型建立了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模型,以江苏某综合性高校的在校学生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利用SPSS对研究模型假设进行检验得知,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受感知移动学习的有用性及使用移动学习态度的影响 ;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态度由感知移动学习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决定;大学生感知移动学习的易用性由感知移动学习的便捷性、个性化选择程度决定;大学生感知移动学习的有用性由人际关系的需求、感知移动学习的易用性决定;大学生的生存需求、个体成长发展需求对感知移动学习的有用性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移动学习;大学生;TAM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2-0076-04
  无线通信技术的强势发展和移动设备终端的日益完善极大地推进了移动学习的广泛应用。学习,正在从学校走向社会、乡村、社区、家庭等任何信息及网络所能触及的每个角落。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目前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已成为了他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作为网民中规模最大的学生群体,在年龄结构上,20~29岁的网民占比为30.4%。由此,不难看出,移动学习以其个性化、便携性、多媒体化等非常明显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加入。正如Wagner所言:“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也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好,移动学习将代表未来长期在技术支持下的新一代的学习阶段,它将带来新的策略、时间、工具和资源,从而实现泛在、普适、个性化、永远在线连接的学习承诺。”[1]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近年来移动学习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关注,但就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针对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因此,本文将试图从媒介终端的使用者出发,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某综合性高校的在校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对新媒体时代利用移动学习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TAM及大学生使用移动学习
  行为研究模型假设的建构
  在Ajzen和Fishbein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基础上, Davis等学者于1989年提出了技术接收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该模型指出用户对技术采用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TAM认为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决定的,而行为意向由想用的态度和感知的有用性决定,想用的态度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2](p55)外部变量一方面决定了感知的易用性,另一方面又与感知的易用性一起共同决定了感知的有用性。
  从受众本位的视角来看,TAM与Katz 的“使用与满足”是一脉相承的,主要关注用户对媒介技术的使用。受众主动使用某一媒介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对大学生而言,是否采用移动设备终端进行学习是与其学习动机分不开的。文献[3](p4-7)指出,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有:需要、认知冲突、目标意识、诱因、强化和环境。文献[4](p92-118)表明业绩预期、努力预期、社会影响、感知娱乐性、自我管理等动机因素会正向影响人们对移动学习的使用意图。Alderfer的ERG需要理论则指出人的核心需要可分为生存、关系和成长这三类。生存需要,指关系到人的机体存在或生存的基本性需求;关系需要,指人保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成长需要,指个人固有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5](p303)作为在校学生,他们的生存需要主要包括完成学业、毕业和就业等;关系需要包括与同侪群体、同学和老师等人的关系;成长需要包括在正常课业之外,进行自主性、拓展性学习以扩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等内容。据此,结合TAM模型,我们构建了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终端学习的行为模型,如图1所示。
  具体假设如下:
  H1:大学生的生存动机越强,感知移动学习越有用;
  H2: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动机越强,感知移动学习越有用;
  H3: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动机越强,感知移动学习越有用;
  H4:大学生感知利用移动学习操作越简便,感知移动学习越易用;
  H5:大学生感知移动学习支持个性化程度越高,感知移动学习越易用;
  H6:大学生感知移动学习易用性越高,感知移动学习越有用;
  H7:大学生感知移动学习越有用,使用移动学习的态度越积极;
  H8:大学生感知移动学习易用性越高,使用移动学习的态度越积极;
  H9:大学生感知移动学习越有用,使用移动学习的行为越积极;
  H10:大学生使用移动学习态度越积极,使用移动学习的行为也越积极。
  二、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终端学习行为的实证研究[BT)]
  (一)样本来源
  样本取自江苏某综合性高校的在校学生,随机抽取,共发放300份问卷,最终回收252份,有效问卷235份,问卷有效率为78.3%。其中,男生105人(占44.7%),女生130人(占55.3%),分布于不同年级的不同专业。
  (二)研究工具
  结合原日本“大学生人格调查”中的附加“学习动机量表”,通过与相关专业学生的开放式访谈后,课题组自编了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大学生移动学习情况调查”。在小范围内对被试者进行试测之后删除和修改,最终共确定了38道题。主要测量变量均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采用社会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过程及结论   1.多元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问卷中采用移动学习动机变量共设计了十项:为了自学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了完成课程作业、因为周围的同学在用、就业工作、辅助课堂学习、了解本专业前沿、找到学习伙伴、寻找更优课堂教学模式、分享国内外优质学习资源、突破专业局限开阔视野等。为了缩减变量个数并探究其潜变量,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经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根据各因子的载荷情况(剔除0.5以下),抽取出三个主成分,命名为:F1生存动机(辅助课程理解、完成作业、就业/工作)、F2相互关系/人际动机(加入群体、寻找学习伙伴、寻找更优专业讲授风格)、F3成长发展动机(自学感兴趣的内容、获取专业前沿资讯、接收国内外优质学习资源、开阔视野)。这三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4.323 %。经显著性检验,该部分问卷的 KMO 值为 0.801,近似卡方分布值为 667. 654,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p< 0. 01(Sig . = 0. 000),适合做因子分析。
  其他各项变量均采用了类似的方法进行抽取处理,KMO&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如表1,其中,KMO值均大于0.5,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显著,说明可以利用这些变量进行下一步因子分析。
  表1 变量KMO&Bartlett 球形检验
  (四)结果分析
  假设中除了H1、H3因不显著而未能通过验证之外,其余假设均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即:现阶段,该校大学生的生存动机和个人成长发展动机对感知移动学习的有用性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动机、对移动学习感知的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了其对移动学习有用性的感知,感知操作简便的程度和个性化服务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其对易用性的感知,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使用移动学习的态度,使用态度和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使用移动学习的行为。
  其中,就需求动机来说,当下大学生使用移动学习并不主要是为了满足完成学业、个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其选择移动终端学习的主要动机一方面受到所在群体的影响、摆脱个体学习孤独感和回避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教学风格,充分体现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另一方面,由于移动设备终端价格低廉,登录和使用的低门槛,容易满足个人选择的意愿。从影响感知移动学习有用性因素来看,感知使用移动设备终端学习的易用性的影响程度大于人际关系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研究模型以该校为例分析了当前影响大学生使用移动学习的因素,为信息时代的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减少由于过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交友等不健康行为对学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三、相关对策讨论
  首先,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心理相对成熟,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但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当中,相对优越的物质成长环境使他们缺乏责任感,对于社会激烈竞争认识不够。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从思想上对他们进一步进行引导,利用榜样的力量实现其心理成熟,促进他们对移动设备进行正确使用。
  其次,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技术本身的发展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必将对高校课堂教学带来挑战,这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流的新模式破坏原有的角色结构,高校教师应主动重构新的角色结构,调整教学模式以便将媒介的影响包括进来,这是通过跟在学生后面尽可能跑来“领导”学生的新方法[7](p140)。
  最后,自主性学习、随时随地主动学习,这是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大学生虽然对移动设备终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移动学习资源相对不够充裕,每个人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学习内容类型的余地较小。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微视频”“微课”“微案例”等适合移动设备终端呈现的资源的建设,提高其质量,让学生脱离“苦学”心境,体验移动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其求知欲以促进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Ellen D. Wagner. Enabling Mobile Learning. EDUCAUSE Review 2005,http://www.educause.edu/er/erm05/erm0532.asp?bhcp=1[2007-9-5].
  [2]张荣,曾凡斌.互联网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5).
  [3]魏云.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4]Wang Yi-Shun,Wu Ming-Cheng,Wang Hsiu-Yuan. Investigating the determinants and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acceptance of mobile learning [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9, 1(40).
  [5]芮杰明.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陈超,邹滢.SPSS15.0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7](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Learning Behavior under the TAM Model
  — Taking a University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MIAO Hongyan1, LIU Xiangchen2, WU Xianghui1   (1.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Jiangsu;
  2. Faculty of Arts,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Jiangsu,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TAM model, establishes a mobile learning behavior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It takes students of a university in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sample, adopt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uses SPSS to test the model assumption. The findings go as follows: 1)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learning behavior is affected by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attitude of mobile learning; 2)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mobile learn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perception of usefulness and ease of use of mobile learning. 3)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mobile learning usability is determined by degree of convenience and personalized selection; 4)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 usefulness of mobile learning is decided by the demand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perception of ease of mobile learning. The survival needs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an influence factor to the usefulness of mobile learning.
  Keywords:mobile learning; college students; TAM
  〔责任编辑:李 官〕
其他文献
摘要:近代中国第一部破产正式立法为清政府1906年颁行的《破产律》,由于官商利益冲突及该律在执行中遇到的阻滞,其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被废止。中华民国成立后至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7月公布《破产法》之前,我国在破产领域始终没有正式有效的制定法,遇有破产案件,只能依据惯例或法理裁判。此时期作为裁断机构之一的商会发挥了重要功能,但通过对地方商会有关破产纠纷的个案考察分析,可以发现商会对破产案件的裁断也存在
期刊
摘要:本课题组在2009—2011年间,对我国34家省会电视台的网站进行了慈善需求报道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仅仅地方电视台报道的慈善需求有据可查的就有将近13万条,而这只占到所调研电视台实际接收慈善需求总量的31%,968%的慈善需求报道信息没能得到满足。该调研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慈善供求的严重失衡。本文依据供求平衡理论,在分析我国现有慈善供需失衡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当前现状的“哑铃式
期刊
摘要:东西《原始坑洞》摆脱了既定的美学范式和语言秩序,虽然篇幅不长但却于短小中见张力,简赅处寓精辟,呈现出多元化的解读张力,他的文字以冷静而残酷的叙事策略完美地再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神髓、解构了“家国同构”的文化权威与禁忌、在自我放逐与命运抉择的面前选择了人性之善,并在极具反讽的文字中以不动声色的笔触表现出生命消逝与生命延续的历史命题。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二元对立;存在主义;原始坑洞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限制是死刑问题最艰巨的环节,解决了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限制问题,也就解决了死刑限制的大部分问题。我国各种死刑限制学说只是针对死刑限制的表层问题提出具体建议,没有就如何限制具体犯罪的死刑问题挖掘深层次的理论根据。以刑罚的价值论为视角,厘清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价值取向,确保死刑的适用符合死刑存在的价值才是死刑限制的深层理论根据和统一理性前提。  关键词:故意杀人罪;死刑限制;刑罚价值
期刊
摘要:刑事判决说理机制是刑事诉讼尤其是刑事审判中的关键一环,它不仅关系到被告人的知情权,更是一国刑事法治运作公开公正的体现。但是,在现有关于刑事判决说理机制的研究中,缺少以实证方法作为指导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六个指导性案例,通过对判决理由部分字数的统计分析,认为判决说理的程度与案件的复杂性以及控辩双方对抗程度有关,而与犯罪的严重程度、审级的高低无涉。  关键词:判决说理;
期刊
摘要:高校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首先应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在云南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尤为必要和重要。云南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实践,取得了许多成效和经验,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云南;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多源流理论是针对政策议程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在理论修正的基础上,尝试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并在结合国内政策过程实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理论扩展,借用扩展后的多源流模型,对国家出入境政策——《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制订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描绘了问题、政策、政治这三种源流的动态作用,以及与政策之窗的结合过程,针对理论在国内应用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多源流;理论应用;出入境政策  中图分类
期刊
基金项目:云南财经大学科研基金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资助(2013D1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2013Z064)  作者简介:刘云,女,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区域经济研究。  摘要:在阐述大城市近郊旅游地产缘起和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以昆明近郊温泉旅游地产为例,分析了“旅游景区依托型房地产模式”和“度假房地产主导型旅游模式”,并对其运
期刊
一个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国际上有没有竞争力,在国际上竞争力怎么来得到认可?我们的做法是要走出去,出去以后还要站住脚,在当地争第一。我们国际化以来,是按照“先难后易创牌子”,我们的产品通过服务、通过质量,赢得当地消费者用户的认可,这是创牌子、走出去;走出去以后还要站住脚,怎么样在当地站住脚?我们是三位一体分体化,设计、营销、制造。在美国,设计中心是洛杉矶,制造中心是南卡莱罗纳州,我们还在
期刊
作者简介:王海东,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和伦理学研究。  摘要:互联网所创生的网络空间,使得网民成为“隐身人”,网络行为、网络关系和网络社区都被虚拟化。这就使得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失去原有的效用。从而导致网络不道德行为盛行,“网灾”十分严重。那么构建一套符合网络时代特性的网络伦理学就迫在眉睫。虚拟界的道德与实在界的道德,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前者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