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中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全方位、深度融入到高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思考研究全面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做法以及各高中学校创新思政课的新举措势在必行。结合之前已经较为成熟的教改成果以及2018年省高中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培训的精神,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深入探究“两课”的教学改革创新,亟待高中学校思政课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 新教材 “两课”教学 教學创新
2018年,高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其中。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都有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理论性太强。思政课堂不能只是固守教材、照本宣科。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点,是一线老师不断去思考解决的课题。以内容为王,就是要讲好理论,增加理论说服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就是要不断挖掘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对其理解的多角度。深耕教材,研读经典。注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而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实践指引。
在2018年版的新教材中,融入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及时充分地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应积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点,领悟到身处新时代,要勇担时代大任。把十九大报告中的规划和同学们的关注点联系起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寄语,唤起其时代使命感和成长责任感,让“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针对学生普遍印象中的思政课理论性太强、知识点枯燥的问题,思政课教学要做到让学生既入脑又入心,需要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多琢磨。“基础”课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探究。精心选择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采取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增加其参与感与获得感,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1.播放视频、音频
收集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并进行选择,运用到教学中。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提高其对思政课的关注度和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播放歌曲视频,“赞赞新时代”和“我和2035有个约”,让学生思考这个“新时代”的含义以及为什么和“2035”有个约,再配合教师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目前我国处在“两个百年目标”的交汇期,以及在十九大中关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分阶段部署的理解。但是,要注意选用的视频、音频资料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五分钟左右,选择较为经典能引起学生关注的。
2.开发校本案例库
将文本教学案例集与可视教学案例相结合。整理文本教学案例资料集,尤其是法律基础部分,内容太多而课时有限,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运用文本教学资料集中典型法律案例的分析,可增加理论知识点的实践可操作性,从而在有限课时里落实法治观教育。针对2018年的新教材,本校思政部全体专兼职教师展开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制作了集体教案。可精心挑选汇编案例,既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又可作为学生的训练手册。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加深了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之前几届由本部门主办的学院微电影大赛,取得了好的成效,我们选择优秀作品完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电影教学素材库建设。所以,这样好的活动应继续进行下去,并将其融入十九大精神,来继续丰富本门课程的可视教学案例素材库。在制作微电影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3.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
除了课堂上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参与关于十九大精神微电影的制作,还可以思考拓展多种实践方式和渠道。比如,“寻找最美笑脸”图片展。以教学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分组,在课余时间用相机或手机拍摄最美笑脸,然后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照片人物可为校内的学生、老師,也可走出校园。通过这样的活动,去直观地感受来自社会上的无处不在的正能量。从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深刻内涵。另外,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实训基地,比如建川博物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展。去感受国家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是如何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进而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或指导学生制作短视频、摄影作品、撰写调研报告,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风新貌新成就,为建国70周年献礼。
三、结语
在将十九大精神融入两课教学的探索中,我们进行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创新。但如何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和保持思政理论课的严肃性、不至于太过花哨的分寸感的拿捏上,本人也在不断思考。比如,在引进新的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继承创新传统教学方法。此外,由于“两课”课时和教师精力的有限,拓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尤其是课外、校外的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各部门和校外机构的支持与合作。高中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且系统的工程,思政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教学业务能力。同时,也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支持,进而真正有效地提高高中学校思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映光.从总结中提高 在改进中加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
[2]王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道德教育部分的修订与重难点解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8).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 新教材 “两课”教学 教學创新
2018年,高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其中。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都有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理论性太强。思政课堂不能只是固守教材、照本宣科。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点,是一线老师不断去思考解决的课题。以内容为王,就是要讲好理论,增加理论说服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就是要不断挖掘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对其理解的多角度。深耕教材,研读经典。注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而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实践指引。
在2018年版的新教材中,融入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及时充分地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应积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点,领悟到身处新时代,要勇担时代大任。把十九大报告中的规划和同学们的关注点联系起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寄语,唤起其时代使命感和成长责任感,让“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针对学生普遍印象中的思政课理论性太强、知识点枯燥的问题,思政课教学要做到让学生既入脑又入心,需要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多琢磨。“基础”课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探究。精心选择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采取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增加其参与感与获得感,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1.播放视频、音频
收集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并进行选择,运用到教学中。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提高其对思政课的关注度和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播放歌曲视频,“赞赞新时代”和“我和2035有个约”,让学生思考这个“新时代”的含义以及为什么和“2035”有个约,再配合教师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目前我国处在“两个百年目标”的交汇期,以及在十九大中关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分阶段部署的理解。但是,要注意选用的视频、音频资料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五分钟左右,选择较为经典能引起学生关注的。
2.开发校本案例库
将文本教学案例集与可视教学案例相结合。整理文本教学案例资料集,尤其是法律基础部分,内容太多而课时有限,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运用文本教学资料集中典型法律案例的分析,可增加理论知识点的实践可操作性,从而在有限课时里落实法治观教育。针对2018年的新教材,本校思政部全体专兼职教师展开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制作了集体教案。可精心挑选汇编案例,既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又可作为学生的训练手册。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加深了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之前几届由本部门主办的学院微电影大赛,取得了好的成效,我们选择优秀作品完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电影教学素材库建设。所以,这样好的活动应继续进行下去,并将其融入十九大精神,来继续丰富本门课程的可视教学案例素材库。在制作微电影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3.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
除了课堂上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参与关于十九大精神微电影的制作,还可以思考拓展多种实践方式和渠道。比如,“寻找最美笑脸”图片展。以教学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分组,在课余时间用相机或手机拍摄最美笑脸,然后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照片人物可为校内的学生、老師,也可走出校园。通过这样的活动,去直观地感受来自社会上的无处不在的正能量。从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深刻内涵。另外,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实训基地,比如建川博物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展。去感受国家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是如何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进而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或指导学生制作短视频、摄影作品、撰写调研报告,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风新貌新成就,为建国70周年献礼。
三、结语
在将十九大精神融入两课教学的探索中,我们进行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创新。但如何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和保持思政理论课的严肃性、不至于太过花哨的分寸感的拿捏上,本人也在不断思考。比如,在引进新的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继承创新传统教学方法。此外,由于“两课”课时和教师精力的有限,拓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尤其是课外、校外的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各部门和校外机构的支持与合作。高中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且系统的工程,思政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教学业务能力。同时,也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支持,进而真正有效地提高高中学校思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映光.从总结中提高 在改进中加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
[2]王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道德教育部分的修订与重难点解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