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的中医序贯疗法研究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iwe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以参附注射液加生脉汤的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至2019年间急性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样的西医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参附注射液加生脉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率、死亡率、NYHA心功能评级、血清肌钙、心衰标志物脑利钠肽(B型钠尿肽,.BNP)。结果:试验组在临床症状缓解率、NYHA心功能评级改善率、血清肌钙下降率、BNP下降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衰患者中,给予参附注射液加生脉汤的中医序贯疗法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心脏损伤的相关标志物,提高心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生脉汤;急性心衰;中医序贯療法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018-02
  急性心力衰竭(简称急性心衰)是指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症状及其体征急骤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往往需要紧急救治,临床上尤其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对于慢性心衰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心衰,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不应再称为急性心衰[1]。
  目前西医治疗上多采用利尿、扩血管药物,酌情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在西医方面,序贯疗法为常规手段,如静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疗程完毕后,加予口服地高辛巩固;静脉使用头孢曲松疗程完毕后,加予口服头孢克肟巩固。由于病因是不变的,故针对病因而采取的序贯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在中医方面,静脉药物和口服药之间的序贯疗法未被重视或规范化地应用。因此,针对急性心衰的主要病因,使用功效相仿的药物,急救时直接静推,然后接静脉滴注,静脉药物疗程完毕后,加予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期望能更有效地纠正心衰的病因。
  故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拟探讨以参附注射液加生脉汤的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心衰,增强临床疗效,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2018至2019年间急性心衰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均4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5~75(44.35±14.35)岁,病程3~19(13.98±2.45)年。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4~76(44.12±14.56)岁,病程3~18(13.87±2.0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须符合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中医方面,急性心衰须归属于祖国医学中“喘证”“心悸”“胸痹”“水肿”等范畴。
  纳入标准:(1)出现左室增大、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50%;(2)有(或既往存在)呼吸困难、乏力或下肢水肿等症状、体征;(3)心功能分级(NAYA)II~IV级,心衰症状加剧需住院治疗的患者;(4)参与试验的患者及其家属需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且遵医行为及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或无法耐受中药汤剂者、遵医行为较差,或有精神疾病,影响治疗效果者;(2)24 h内死亡。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应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常规一般处理:体位、肢体轮扎等,使用鼻导管或面罩进行吸氧1 h,应用利尿剂、硝酸甘油针,酌情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将多巴酚丁胺加与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以滴速每分钟2.5~10 μg/ ㎏给予,在每分钟15 μg/ ㎏以下的剂量时,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基本无变化;偶用每分钟>15 μg/ ㎏)等,必要时须使用吗啡、支气管解痉剂等。
  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0664)50 mL静推,然后接静脉滴注或微泵泵入,每日1次,治疗5~7 d;在患者静脉用药疗程结束后,即给予生脉汤,组方:人参10 g、麦冬15 g、五味子5 g、天冬10 g、黄柏5 g、川归5 g、牛膝10 g、红花5 g、枸杞子15 g、生地黄15 g。水煎服,30~50 mL口服,每日3次,连服1~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率、死亡率、NYHA心功能评级、血清肌钙水平。1.4 统计学方法
  对试验研究记录的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以(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时,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时,采用卡方检验,均用百分比(%)表示。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住院天数(13.175±10.75)d,对照组住院天数(16.475±13.96)d,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症状缓解率比较
  试验组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死亡率比较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治疗后NYHA心功能评级提升率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NYHA心功能评级提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治疗后血清肌钙下降率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血清肌钙下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现代研究表明[2-3],检测心脏标志物有助于急性心衰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评估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
  中医方面认为急性心衰属于祖国医学“喘证”“心悸”“胸痹”“水肿”等范畴。《素问》中对急性心衰曾有相关记载言“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衰发生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脏,并常可累及肺、脾、肝、肾等脏器,随着病情的进展,易形成“五脏俱损、虚实夹杂”之证。其中,脏腑虚损为本,主要表现为阳虚、气虚;瘀饮内停为标,主要表现为血脉瘀阻,水饮内停。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在临床症状缓解率、NYHA心功能评级改善率、血清肌钙下降率、BNP下降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看出,應用参附注射液加生脉汤的中医序贯疗法,可以更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提升NYHA心功能评级,改善心脏标志物;心脏标志物有助于急性心衰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评估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而心脏标志物的改善则佐证了该序贯疗法能提升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
  炎性因子的水平是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在众多炎性因子中,主要起作用的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最为常见。现代文献研究[4-5]阐明了心衰患者急发的诱因均是在心功能低下基础上并发感染,但无论如何,都属于中医阳虚、气血亏,外邪趁机入侵范畴。故应及早益气固脱、温补心阳。有学者研究指出[6],补益类中药能够减少心力衰竭大鼠炎症性因子TNF-α以及IL-6等的释放。参附注射液改善急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机制可能为降低促炎性因子,升高抗炎性因子表达,可有效改善病情、缓解效果,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并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有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恢复血管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7-8]。生脉汤是由本院名中医在长期治疗心衰的经验积累基础上,以生脉散主方化栽而来的本院制剂,经过本院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对心衰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急性心衰患者中,给予参附注射液加生脉汤的中医序贯疗法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心脏损伤的相关标志物,提高NYHA心功能评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由于目前中医在心衰防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治疗方法方便、经济、实用,值得在临床广泛地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
  [2]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2):130-141.
  [3] 陈景利,李旷怡,张英俭,等.动态检测Pro-BNP评估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不同中医证型治疗效果[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1):55-58.
  [4] 刘红伟,李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MPV、血浆BNP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2):127-128.
  [5] 常红霞,任红玲.血UA、cTnⅠ、cTnT、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衰发作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0):101-102.
  [6] 王恩德,王崇丽,孙学玉.中药方剂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3):516-518.
  [7] 何琦,史华,丹阳,等.加味丹参饮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IL-6及TNF-α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5(1):63-68.
  [8] 胡芳,沈金峰,刘中勇.基于“扶阳学说”探讨慢性心衰病因病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9):168-17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对穿刺部位先后用热敷及冷敷干预对B超引导结合MST行PICC置管的的影响,为PICC置管提供更安全有效、舒适的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行PICC置管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B超引导下PICC置管方法,治疗组采用穿刺前先予局部热敷、穿刺后予穿刺部位冷敷的方法配合于B超引导下PICC置管。评价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术后穿刺口渗
【摘要】目的:对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对顺产产程的影响和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将其中60例设为观察组,行以导乐陪伴护理模式;结果:①观察组产妇总体产程时间为(421.19±27.51)min,对照组产妇总体产程时间为(612.67±39.57)min,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393)。②观察组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结合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将140例老年患者分为试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每组70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41.45±3.03)分以及
【摘要】目的:比较儿童细菌性肺炎降钙素原与血培养阳性率差异,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诊治儿童细菌性肺炎124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及血液细菌培养检测;观察指标包括血清降钙素原及血培养阳性率、病情程度不同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血培养阳性中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124例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1.25±0.38)ug/L,血清降钙素原(+)67
【摘要】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中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效果。方法:抽选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均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全体患者中,病因为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有70例,其中恶性血液疾病分别为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4例急性白血病、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多发性骨髓瘤。全体患者骨髓象特征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的有40例(Ⅳ级以下),60例骨髓增生活跃(Ⅲ级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及常规孕期指导,研究组30例加以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两组均干预持续到孕妇分娩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脂肪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
【摘要】目的:探索在早期肺癌诊断中采取CT动态增强扫描的應用价值。方法:于本院收治的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选取68例,资料来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对所有患者实施CT动态增强扫描,同时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动态增强扫描早期肺癌、肺炎、肺结核检出率(86.76%、8.82%、4.41%)与病理学检查结果(85.29%,8.82%、5.88%)对
【摘要】目的: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分别应用两种检测技术,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均进行MGT、MPT检测,分析配血结果。结果:68例患者,交叉配血386次,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阴性患者的血清、放散液MPT、MGT检测不合格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进行MGT检验不合格率更低,有利于保障输血安全。  【关键词】AB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途径及检测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18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A、B两组,空腹状态下接受血液标本采集:A组首先采集末梢血一份,然后再静脉血采集法采集一份,行血常规检测;B组采集部位为肘部静脉,共两份,分别于采集2h内及8h继续行血常规检测。结果:A组指尖血组白细胞(6.86±0.758)×109/L、红细胞(5.12±1.34)×1012/L高于静脉血组(5.77±0.69)×109/L、(4.14±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监护床单元终末消毒中应用清单式管理对终末消毒质量改善和院感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期间我院ICU行终末消毒处理的床单元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6月实施清单式管理期间ICU行终末消毒的床单元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床单元终末消毒后ATP检测和消毒后24h后备用床ATP检测达标率,对比两组菌落培养合格率、院感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合格率85.33%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