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2月,一位专责照料临终病患的澳大利亚护士整理了病人们的最后遗愿,排名前三的是“没有勇气追求梦想”、“为了工作错过孩子的成长”、“没有勇气表达内心的情感”。
日本临终医疗专家大津秀一在和1000位病患访谈后,于2009年写成了《死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在心理篇的部分,最容易让人生感到遗憾的就是“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实现梦想”。
在美国,有“企业创新大师”之称的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并没有机会接触临终病患,但他以自己在短短3年之内三度重病、三度“临终”的人生体悟,搭配穷尽一生心力钻研的企业理论,写成了《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此书2012年5月在美国出版之后,迅速成为畅销书,也在短时间内获得《彭博商业周刊》、《福布斯》、《纽约客》杂志及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的大篇幅报道。
与死神擦身而过让创新大师人生转念
克里斯汀生曾被专业媒体喻为“商业界50年来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1997年以《创新者的两难》一书提出“破坏式创新”概念,颠覆全球企业思维;他曾在30岁时担任白宫学者,对美国前总统里根提供决策意见;他的身高有2.02米,一双手掌大得夸张……
但在2009年,当克里斯汀生被医生宣布罹患淋巴癌,这位哈佛商学院的重量级学者,在那一瞬间,也不由得乱了方寸。
“在医院里,我就这么跪了下来,试着和上帝说话。我告诉他,如果希望我换个角色,为这世界做些新的贡献,我愿意;要不,我也可以继续钻研商业理论。总之,我就是不能离开我的妻儿。”没过多久,他实现了自己对上帝的承诺。2010年6月,经过化疗的克里斯汀生重返自己任教的哈佛商学院,受邀对当年度的毕业生演讲,演讲题目就是“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用他过去所熟悉的商业理论,套用于人生问题,得到新的探索和解答。
这是一场极具影响力的演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演讲内容就已成为哈佛商学院网站里点阅率最高的文章。但在此时,克里斯汀生却又遭遇了另一次的人生劫难。
2010年7月18日清晨,他中风了。他的大脑坏死了1/4,语言能力几乎完全丧失,一度,他能够说出的词汇,比他不到8岁的小孙女还少。
“3年之内,我经历了心脏病、癌症、中风,几度走过死亡边缘,回头来看,这其实是很棒的经验,因为它们逼得我重新思考人生。”2011年初,语言复健已有进展的克里斯汀生接受媒体专访,他的讲话速度还是有些缓慢,偶尔,某些单字到了嘴边却说不出口。
“我忽然想到,如果我终于必须在天堂的入口和上帝‘面试’,他会问我什么?绝不会是我的薪水有多高、头衔有多漂亮……他应该会质问,上天给了你这么多天赋,那么,又有多少人因为你的天赋而过得更好?”
三个大哉问让自己不再有遗憾
这是克里斯汀生决定动手写书的起点,“我希望更多人重视这个问题,而不只是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他说。
在书中,克里斯汀生归纳出衡量人生的三个大哉问,这三个问题,它们分别是“如何找到工作热情?”、“如何维持家庭圆满?”、“如何坚守原则正直一生?”
克里斯汀生首先对“如何找到工作热情”提出解答。克里斯汀生认为,多数人会从薪水高低来评估是否接受一份工作,“没错,好的薪水会让你‘不讨厌’这份工作,但商业理论已经证明,即使员工‘不讨厌’也不代表他们就会爱上这份工作。人的一生,多数时间都在工作,如果是做不喜欢的事,终会渐渐失去自我;而失去自我的人,遑论幸福?”他强调,降低“薪水高低”对你选择工作时的影响力,相反的,尽可能从“个人兴趣”来思考事业方向,才不会在面对“人生期末自评报告”时,为了“不曾勇于追梦”而造成人生遗憾。
对于家庭的经营,克里斯汀生搬出了企业经营当中的资源分配理论,“经营者往往会把资源放在短期能够看见成果的地方。偏偏,经营家庭不会短期见效,你通常要到20年之后,才会看到自己对孩子教育的成果。”他的大儿子马修则说明了克里斯汀生是如何将更多的时间资源分配给家庭:“成功的人,大概都是早出晚归,我爸爸不是,他是非常非常早出,所以可以早点回家。”马修回忆,成长过程中,爸爸总会赶在太阳下山之前就回到家,带着孩子打篮球。如今,马修已是一家避险基金的负责人。
在克里斯汀生所提出的“人生三问”里,最后一项,最为特别:“如何正直一生”,这个问题为何重要?
在2010年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演讲中,克里斯汀生特别举了他的几位同学为例:“哈佛商学院的同学史基林(Jeffrey Skilling),人好、聪明、努力,成为能源大厂安然(Enron)的执行长,但最后却因诈欺入狱;我在牛津大学的同学,有人涉及内线交易,有人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关系而入狱。”
面对诱惑能否断然拒绝对人生有重大影响
人生憾事里,最严重而无法弥补的就是失去自由,“人会走上这条路,其实和鼎盛的企业走向衰败有些类似,都是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克里斯汀生解释,人生和企业的经营,都是一连串绵密的“决策”所构成,也因为选择的机会很多,面对诱惑时,“人们会想,只是破例一次,应该无伤大雅,下不为例就好了。”但他强调,“只要破例一次,你就成了没有原则的人,慢慢的,你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工作是不是快乐?家庭是不是圆满?品德是不是正直?这是克里斯汀生过去衡量自己人生的尺标,而现在,他有了新的尺标:“我影响了多少人的人生?”(摘自台湾《今周刊》)(编辑/袁红)
衡量人生的三把尺
美国创新大师克里斯汀生经过三次重病后,将其生命体悟写成《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书中提出“人生三问”,并且提出他的解答。
工作
如何找到工作热情?
你醒着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如果是做你不喜欢的事,难道不觉得这样的妥协使你渐渐失去自我?
对工作“不满意”的反面不是对工作“满意”,只是“不厌恶”。
做一件事若是发自内心想要去做,这就是动机;而动机才是工作的热情之火。
如果你找到喜爱的工作,你将没有一天觉得自己在工作。
家庭
如何维持家庭圆满?
在家庭生活投资时间和精力所得到的回馈,当然不如职场的成就那么显而易见;但,只有家庭生活能带给你长久的快乐。
要拥有融洽的伴侣关系并非找到可以让你快乐的人,而是你愿意努力让你爱的人高兴。
我父母给我最好的礼物,并非他们为我做了什么,而是他们没为我做的。
人生
如何坚守原则正直一生?
“下不为例”的想法像黑洞,会把你吸引进去,让你看不到最后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抗拒“就这么一次,下不为例”的诱惑,其实是我一生最大的决定。
你应该要能回答:我真的想要变成那样的人吗?
日本临终医疗专家大津秀一在和1000位病患访谈后,于2009年写成了《死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在心理篇的部分,最容易让人生感到遗憾的就是“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实现梦想”。
在美国,有“企业创新大师”之称的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并没有机会接触临终病患,但他以自己在短短3年之内三度重病、三度“临终”的人生体悟,搭配穷尽一生心力钻研的企业理论,写成了《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此书2012年5月在美国出版之后,迅速成为畅销书,也在短时间内获得《彭博商业周刊》、《福布斯》、《纽约客》杂志及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的大篇幅报道。
与死神擦身而过让创新大师人生转念
克里斯汀生曾被专业媒体喻为“商业界50年来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1997年以《创新者的两难》一书提出“破坏式创新”概念,颠覆全球企业思维;他曾在30岁时担任白宫学者,对美国前总统里根提供决策意见;他的身高有2.02米,一双手掌大得夸张……
但在2009年,当克里斯汀生被医生宣布罹患淋巴癌,这位哈佛商学院的重量级学者,在那一瞬间,也不由得乱了方寸。
“在医院里,我就这么跪了下来,试着和上帝说话。我告诉他,如果希望我换个角色,为这世界做些新的贡献,我愿意;要不,我也可以继续钻研商业理论。总之,我就是不能离开我的妻儿。”没过多久,他实现了自己对上帝的承诺。2010年6月,经过化疗的克里斯汀生重返自己任教的哈佛商学院,受邀对当年度的毕业生演讲,演讲题目就是“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用他过去所熟悉的商业理论,套用于人生问题,得到新的探索和解答。
这是一场极具影响力的演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演讲内容就已成为哈佛商学院网站里点阅率最高的文章。但在此时,克里斯汀生却又遭遇了另一次的人生劫难。
2010年7月18日清晨,他中风了。他的大脑坏死了1/4,语言能力几乎完全丧失,一度,他能够说出的词汇,比他不到8岁的小孙女还少。
“3年之内,我经历了心脏病、癌症、中风,几度走过死亡边缘,回头来看,这其实是很棒的经验,因为它们逼得我重新思考人生。”2011年初,语言复健已有进展的克里斯汀生接受媒体专访,他的讲话速度还是有些缓慢,偶尔,某些单字到了嘴边却说不出口。
“我忽然想到,如果我终于必须在天堂的入口和上帝‘面试’,他会问我什么?绝不会是我的薪水有多高、头衔有多漂亮……他应该会质问,上天给了你这么多天赋,那么,又有多少人因为你的天赋而过得更好?”
三个大哉问让自己不再有遗憾
这是克里斯汀生决定动手写书的起点,“我希望更多人重视这个问题,而不只是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他说。
在书中,克里斯汀生归纳出衡量人生的三个大哉问,这三个问题,它们分别是“如何找到工作热情?”、“如何维持家庭圆满?”、“如何坚守原则正直一生?”
克里斯汀生首先对“如何找到工作热情”提出解答。克里斯汀生认为,多数人会从薪水高低来评估是否接受一份工作,“没错,好的薪水会让你‘不讨厌’这份工作,但商业理论已经证明,即使员工‘不讨厌’也不代表他们就会爱上这份工作。人的一生,多数时间都在工作,如果是做不喜欢的事,终会渐渐失去自我;而失去自我的人,遑论幸福?”他强调,降低“薪水高低”对你选择工作时的影响力,相反的,尽可能从“个人兴趣”来思考事业方向,才不会在面对“人生期末自评报告”时,为了“不曾勇于追梦”而造成人生遗憾。
对于家庭的经营,克里斯汀生搬出了企业经营当中的资源分配理论,“经营者往往会把资源放在短期能够看见成果的地方。偏偏,经营家庭不会短期见效,你通常要到20年之后,才会看到自己对孩子教育的成果。”他的大儿子马修则说明了克里斯汀生是如何将更多的时间资源分配给家庭:“成功的人,大概都是早出晚归,我爸爸不是,他是非常非常早出,所以可以早点回家。”马修回忆,成长过程中,爸爸总会赶在太阳下山之前就回到家,带着孩子打篮球。如今,马修已是一家避险基金的负责人。
在克里斯汀生所提出的“人生三问”里,最后一项,最为特别:“如何正直一生”,这个问题为何重要?
在2010年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演讲中,克里斯汀生特别举了他的几位同学为例:“哈佛商学院的同学史基林(Jeffrey Skilling),人好、聪明、努力,成为能源大厂安然(Enron)的执行长,但最后却因诈欺入狱;我在牛津大学的同学,有人涉及内线交易,有人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关系而入狱。”
面对诱惑能否断然拒绝对人生有重大影响
人生憾事里,最严重而无法弥补的就是失去自由,“人会走上这条路,其实和鼎盛的企业走向衰败有些类似,都是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克里斯汀生解释,人生和企业的经营,都是一连串绵密的“决策”所构成,也因为选择的机会很多,面对诱惑时,“人们会想,只是破例一次,应该无伤大雅,下不为例就好了。”但他强调,“只要破例一次,你就成了没有原则的人,慢慢的,你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工作是不是快乐?家庭是不是圆满?品德是不是正直?这是克里斯汀生过去衡量自己人生的尺标,而现在,他有了新的尺标:“我影响了多少人的人生?”(摘自台湾《今周刊》)(编辑/袁红)
衡量人生的三把尺
美国创新大师克里斯汀生经过三次重病后,将其生命体悟写成《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书中提出“人生三问”,并且提出他的解答。
工作
如何找到工作热情?
你醒着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如果是做你不喜欢的事,难道不觉得这样的妥协使你渐渐失去自我?
对工作“不满意”的反面不是对工作“满意”,只是“不厌恶”。
做一件事若是发自内心想要去做,这就是动机;而动机才是工作的热情之火。
如果你找到喜爱的工作,你将没有一天觉得自己在工作。
家庭
如何维持家庭圆满?
在家庭生活投资时间和精力所得到的回馈,当然不如职场的成就那么显而易见;但,只有家庭生活能带给你长久的快乐。
要拥有融洽的伴侣关系并非找到可以让你快乐的人,而是你愿意努力让你爱的人高兴。
我父母给我最好的礼物,并非他们为我做了什么,而是他们没为我做的。
人生
如何坚守原则正直一生?
“下不为例”的想法像黑洞,会把你吸引进去,让你看不到最后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抗拒“就这么一次,下不为例”的诱惑,其实是我一生最大的决定。
你应该要能回答:我真的想要变成那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