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的三年积累计划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2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天赋就真的写不出好作文吗?当然不是。如何搞定令人头疼的作文呢?积累、思辨、表达,让我们步步为营!下期将为大家带来思辨篇。
  
  语文是一门讲究个性的学科,而作文又是其中的个性之最。想要写出拥有自己独特个性、又能在高考取得好分数的作文,光靠上课听讲,琢磨老师给自己作文的打分和评语,我觉得是不够的,关键还是靠自己。
  那么,高中三年该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自我训练规划,让作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提高呢?
  我想,积累、思辨、表达这三个词便足以概括了。
   高一,积累语言。
   我想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初看一篇文,最容易被它华美精致的文笔所吸引,语言华丽流畅,描写感人深刻,这是作文的毛,虽然浅,却是能赢得读者好感的第一步。
   只是文笔这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以我从高一开始就进行重点训练。
   方法一:模仿
   模仿对象不宜离自己风格过远。
  我的文笔只能称之为简洁流畅,华丽一词,是怎么也靠不上边的。最初为了把那些华丽词语都变为我自己的,曾有一段时间拼命背诵,模仿,练习,但最终还是无法消化,常常开头结尾漂亮,中间需要随机应变的议论却露了馅,造成文风不统一,让老师一看便知是“套”的。在朋友的提点下,我终于醒悟,每个人都有自己原始的文字风格,或华美,或婉柔,或细腻,或直白,或磅礴,或犀利,或简单直白,而向往模仿的文字如能贴近自己的风格,顺势而为,就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于是我开始将风格与我相似却比我更精炼更有力度的文章,将之熟读后快速背诵,默写,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那些文章里的故事,然后对比看看区别在哪。不同的地方一般就是我无法消化为我所用的文字,就是我下一步要提高训练的地方。
  “百锻为字,千炼为句”,经过几次比较,知道自己的文字弱点在于用不出恰当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后,我开始着重摘抄一些精炼有力度的句子,如:“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其中“感光”一词真是形象含蓄又有力度。“低垂的天幕压在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着我的心。”短短一句话因“低垂”“压”而充满了苦闷伤痛之感。“任凭阳光肆意地碾过身体的每个角落。”对于只能想到“照”和“洒”的我来说,“碾”字是多么新奇又生动。分析这些表现力强的动词、形容词的运用,继而进行模仿练习,我感觉进步很快。
  平时我还会下载优美散文朗诵的mp3在路上车上听,增强语感,在我有意识地训练下,我的文笔开始精炼优美了起来。
   方法二:擅用修辞
  好的描写离不开修辞,修辞让人的思维由此及彼,浮想联翩。比喻(通感)、比拟经常能增添文采,让文章生动丰富起来。
  所以写某一事物时,我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联想和具化,如:“他穿着朴素,为人朴实,就像一块石头。”“这样的他,站着是一座雕像,倒下是一座丰碑!”“爷爷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送着孙子远去。” “如血的残阳像一位戴着红斗笠的侠客。” “这种感觉就像刚从机器里打出的可乐,不停地冒着兴奋的泡泡。”
   而排比、反问、反复如果连用,能加强文章的气势:“书,一沓沓堆起来;书包,一天天重起来;眼镜,一圈圈厚起来。沉重,沉重,沉重。”
   方法三:背诵
   文科的进步,离不开背诵,肚子里的东西毕竟少,背诵前人的好词好句,时常引用一下,自然会使文章增添华丽的亮点。
   高二,积累素材。
   真实,丰富的素材不仅能让文章充满真情实感,而且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从高二开始,我就用一本笔记本记录起属于“我”的素材。
   素材一:来源生活
   观察生活,写写日记,生动描绘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写作的时候往往都是让人倍感亲切的素材。
   比如要写长辈疼爱小辈,再华丽的描写,也比不过平时记录的一个个生活细节:有一次我去爷爷装修华丽的新家里玩,一不小心撞上了一尘不染的玻璃门,第二次再去,就见依旧明亮的玻璃门上贴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图像,与华丽的装饰格格不入,但我却再也没有撞上玻璃门。
   素材二:来源见闻
   自己的所见所感,所闻所思,往往比老师在教室里反复讲解更深刻,也往往比那些参考书里推荐的作文素材更能让我灵活运用。
   就好比,老师课堂上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苦口婆心的讲解怎么也比不上我自己看《水浒》,看电视剧,或听百家讲坛来得印象深刻。
   既然深刻,就把这些思考和灵感及时记下吧,没准什么时候就可以灵活运用在作文里了呢!
   素材三:来源历史
   历史的宝库取之不尽,里面蕴涵的教训、智慧、经验数不胜数。用历史典故做论证,不仅显得文章文学底蕴厚实,还在文章里融入了时空因素,可以让文章更开阔,更有气势。比如现在流行的《明朝那些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又好看又能加强历史底蕴,积累素材,何不抽些时间去看看呢?
   高三,积累时事
  高三的一年,是“与时俱进”的一年,关心时事,以时事入文,联系对社会的思考,是高三写作最大的特点和亮色。
  2008年地震,雪灾,是震撼全国的大事,几乎所有考生都准备了这个话题。但是否积累到深刻新颖的精炼事例,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否则千篇一律,再好的文笔,也掩盖不了老生常谈的乏味。而奥运话题,又是太过庞杂的体系,无法融进800字的作文里,与其泛泛而谈,不如留心奥运金牌选手背后的故事:伏明霞的教练,埃蒙斯,杜莉的失误分析,选择细小的角度似乎也是取胜的诀窍。
  所以说,高三时的关心时事,不仅是了解大事,还要在小事上多多研究,以求从别人忽略的细节上切入主题,这就是我从前辈们身上取得的经验。
  上海的材料作文“带着尺子去钓鱼”:把捕上的没有达到一定长度的鱼,再扔回河里。高考68分的作文,切入点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让梦想变大”:以《泰坦尼克》震惊全球的卡梅隆,其实他最大的梦想是拍一部《阿凡达》,只是当时的技术无法支撑起他的梦想,于是他静静等待,用了10年时间准备,让梦想慢慢变大,最终再次取得辉煌的成功。
   由于平时上网的时间不多,一有时间就去浏览百度知道的精彩推荐还有雅虎首页的专题报道,如此积累下来,我发现我知道了很多,有了好多想和同学讨论分享的话题,也开始对明年的高考作文,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编辑/杨明珠
其他文献
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很有趣的字母和数字的巧妙组合:假设A~Z这26个英文字母,分别等于1%~26%,那么,最完美的单词是什么呢?  是Attitude,是心态。  A+T+T+I+T+U+D+E=1%+20%+20%+9%+20%+21%+4%+5%=100%  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称心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幸福的家庭?而有些人则相反,总觉得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却无所作为,工
期刊
在英语中,副词的使用非常活泼,意义变幻复杂,极富表达为,常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冥思苦想而难解。现结合实例谈谈副词的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
期刊
2008年天津高考英语试题中有一道这样的考题:  10. Many Chinese Universities provided scholarships for studentsfinancial aid.  A. in favour of B. in honour of  C. in face of D. in need of  正确答案为Din favour of 赞成,支持;有利于……;in
期刊
数列不等式综合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在各地各类模拟题和高考中(尤其是理科)经常出现,由于这类题主要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因而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本文试将此类题的求解策略作一总结,供同学们参考。
期刊
教材中给出的等并数列前n项和公式为:
期刊
上世纪初,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一向自闭的中国人不得不开始关注迥异于自我的“他者”。对外国、外国人的体验构成中国人全新的经验与情感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充满创伤的体验。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带来的是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的血泪屈辱;另一方面,强大的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让国人看到了自身的落后。于是,国人对西洋、东洋这类的词语既充满仇恨,又充满畏惧和羡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早期知识
期刊
李圣豪与孤儿    李圣豪曾经在雷州当教师,早年因担任抢险突击队队长围堵堤坝而导致脊髓受损致残,瘫痪的他从此告别了讲台。他被安排到了教育局工作,其间,一心想成为“合格”教师的李圣豪没有放弃对业务的钻研。在他的辅导下。他的3个亲生儿女全部考上大学。这让李圣豪一下子出了名。1985年,李圣豪退休,来找他补课的人络绎不绝。于是,“义务辅导学生”成了李圣豪退休后生活中的“必修课”。1987年,一件事彻底改
期刊
公式“sin2α+cos2α=1”在三角求值、化简、证明中有广泛的应用.在解答非三角问题时,若能充分挖掘题设条件中所给的非三角等式与公式“sin2α+cos2α=1”的内在联系,巧用此公式,往往能起到推陈出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拓宽思路,下面举例说明。
期刊
虽然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尖子生,但我认为,不论是什么课程,都没有所谓的难易之分,关键在于自己。你觉得它难,它就难,你觉得它不难,那就没有问题。  比如说文科生都觉得数学难,很多人都这么认为,都这么说,然后你就死心塌地地相信了,那么结果可想而知,数学肯定会成为你的绊脚石。再比如说英语,你本来成绩很一般,但周围的朋友告诉你,如果仅仅为了应付高考,花两三个月时间加强一下就能拿到满意的分数,你认同了这个观点,
期刊
●作为介词,表示“在……上”。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