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普遍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教学质量提升,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需要进行优化与改革。从教学和管理的角度,探索综合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将任课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和课程汇报展代替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进行合理组合,不光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美育的发展,提升校内外师生及群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认知,使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得到优化与改革,彰显当代美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实践课程;改革;课程考核;美术专业;美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双创时代下艺术工作坊项目在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效用研究”(CRKXJ201728)研究成果。
一、美术专业优化与改革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思路
目前高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普遍的考核方式是以随堂作业的形式进行的,每周或每次课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或者整个课程布置一定的作业或学习任务,并占相应的分值,学生按老师要求完成这些作业或任务即可以通过课程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课程质量评价方面,不利于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因为从学校教务处的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者来看,只要课程教学材料规范,学生课堂纪律良好,这种考核方式也符合美术专业特点,就无可厚非。可笔者从多年的专业教学和管理角度来看,学校的教务管理层并没有触及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的核心内容,有很多弊端:从教师方面来说,原有的评价与考核方式的合理性不够,因为教师只需要按要求完成教学工作量,导致教学态度不够积极,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原有的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考核不够充分,考核结果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匹配,甚至会有失公允,使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受到影响。另外,如果学生完成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也不符合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目的。因此,亟须优化和改革美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考试体系与模式,力求向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美术专业教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二、优化和改革后的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案
在课程考核改革实践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必须重视课程实践成果呈现的整个过程,也就是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新的考核方案可以从学生和教师双方面动态性地了解教与学,实现对教和学状况全方位了解,进而确定努力方向。现将原有的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案优化为“平时成绩(40%)+课程汇报展(期末成绩)(60%)”,使其作为该课程总成绩,然后再根据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做补充。
(一)以课程汇报展代替期末考试的考核方案
课程汇报展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根据课程考核的侧重点不同可选择作品展、海报展、讲演展等不同形式。课程汇报展中的作品展的考核方案如下:
第一,课程结束,学生自选优秀作品3~5张,由展览评审小组挑选参展作品。入选作品装裱后,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布置展览,对空间布局、灯光以及整体的颜色搭配进行设计、搭配、揣摩、布置,体验形式美感。
第二,由课程组教师组成的成绩评审小组参加展览点评优秀作品,评定学生成绩。教研室组织师生参加课程教学汇报教研会,展示课程教与学的过程。通过教师汇报教学体会,可以清晰地了解教学的理念、思路与方法,通过优秀学生汇报学习心得,获知学的体验与收获。教师们可就此机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优化展开全方位的讨论。此类教研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与互动,提升教学质量。活动期间,每班学习委员负责记录师生互动交流的内容,并拍摄每一位同学的参展作品,记录整理课程组教师对展览成绩的评定。宣传委员撰写该课程展览综合评述,一起作为课程资料存档,为以后的课程教学和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第三,课程汇报展成绩评定细则。首先,成绩评定方法。任何一门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结束两周内举行课程汇报展,由美术学系组织一名教学组长和三名以上教师(包含所有任课教师)进行集中评价。考核之前由课程负责人进行课程考核要求说明,之后由考核小组每位成员依次对照每一位学生的课程实践成果进行打分。打分结束由教学秘书进行统计汇总,全体考核小组成员签字确认。
其次,成绩评定标准。成绩优(54-60):参展作品数量达标,且熟练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按照该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学习,或进行写生、创作和艺术表现,作品新颖有创意,视觉效果非常好。成绩良(48-54):参展作品数量达标,按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写生、创作和艺术表现,构图有一定创意,画面视觉效果好。成绩中(40-48):参展作品数量达标,按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写生、创作和艺术表现,构图缺乏创意,画面视觉效果很一般。成绩差(40以下):参展作品数量不达标,且作品敷衍,視觉效果差。
课程汇报展中,作品展是最常见的教学成果汇报方式。海报展、讲演展等在国外高校是很常用的课程成果汇报方式,美术专业的有些实践课程,比如教育实习等,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来做海报展或讲演展,制订详细的考核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优化调整,认真执行,相信对于学生的专业成长会起到有效助推作用。
(二)尝试采用其他评价方式,是未来优化课程考核的试验区
第一,让学生撰写课程学习笔记或心得的方式自评。在课程进行中和结束后,让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通过量化的形式先做一个自我评价,或者对自己的作品或成果打个公正的分数, 再鼓励学生们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对课程学习的感受和真实想法进行表达。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得到部分教学的反馈。
第二,组织美术技能竞赛。甄选部分专业实践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竞赛的方式进行考核。比如书法、手工、教学能力测试、写生和创作类课程,可以针对同年级学生组织相应的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章程使学生明白专业课程的任务及目的。通过比赛的进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展览。除了组织课程汇报展外,每年定期举办年展,如毕业创作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区级的各类展览。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出台适用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促进师生提升创作水平。参加展览也可成为检验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成果和促进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手段。
三、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优化
与改革产生的影响
从授课教师来说,课程的实践成果将受到校内外人士的观看和检阅,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课堂从教师讲授、辅导,督促学生完成課程实践成果,变成师生一起为呈现更好的成果而努力。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的课程目标安排布置不同的任务,再进行辅导和督促,以获得最优的课程辅导效果。美术教育具有发散性特点,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比灌输式授课方式效果更佳。
从学生方面来说,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优化和改革压力与动力并存。学生力求在这种形式新颖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绽放自我,展示所学。同时,美术专业实践课程的汇报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高校美育的重要形式,优秀的作品受到全校师生的青睐,势必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个人荣誉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在作品的自评和互评中让大家明白,作品效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将刺激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作品质量,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四、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优化与改革
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大纲优化和改革是重点
课程考核内容的优化及整合受到课程教学大纲的规范性影响,因此要想做好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优化与改革,必须对教学大纲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革。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地健全教学大纲建设机制,理清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的关系,是课程考核工作的重点。
(二)考核方式的优化和落实是根本
现阶段的考核方案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展开分析,对国内外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把考核目标与考核内容相匹配,进一步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在实践训练中,教师的考核要紧紧地围绕学生的能力测试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还需要教务处和任课老师两边多沟通,将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考核真正落到实处,这才是课程考核的根本所在。
(三)不断完善课程考核标准体系是方向
从实践课程的考核目标来看,其考核模式多种多样,非常多元。为了使课程考核更具科学性,需要把考核目标和考核方法进一步结合,优化课程考核指标体系,不断提升课程考核实际效果,还要补充学生自查自评体系,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找到差距,提升学习效率。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考核情况反馈机制,将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不断推进课程考核管理方案的全盘优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优化与改革并非终点,科学综合高效的课程考核方案是经过制订—实践—修改—再实践不断往复的过程,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为适应新时期美术专业教学改革,使课程考核的方式更多样化、更具操作性,应不断推动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14.
[2]汶振鑫.浅谈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150-151.
[3]唐志.应用型本科美术类技能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7(1):96-97.
作者单位: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实践课程;改革;课程考核;美术专业;美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双创时代下艺术工作坊项目在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效用研究”(CRKXJ201728)研究成果。
一、美术专业优化与改革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思路
目前高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普遍的考核方式是以随堂作业的形式进行的,每周或每次课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或者整个课程布置一定的作业或学习任务,并占相应的分值,学生按老师要求完成这些作业或任务即可以通过课程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课程质量评价方面,不利于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因为从学校教务处的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者来看,只要课程教学材料规范,学生课堂纪律良好,这种考核方式也符合美术专业特点,就无可厚非。可笔者从多年的专业教学和管理角度来看,学校的教务管理层并没有触及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的核心内容,有很多弊端:从教师方面来说,原有的评价与考核方式的合理性不够,因为教师只需要按要求完成教学工作量,导致教学态度不够积极,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原有的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考核不够充分,考核结果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匹配,甚至会有失公允,使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受到影响。另外,如果学生完成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也不符合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目的。因此,亟须优化和改革美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考试体系与模式,力求向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美术专业教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二、优化和改革后的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案
在课程考核改革实践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必须重视课程实践成果呈现的整个过程,也就是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新的考核方案可以从学生和教师双方面动态性地了解教与学,实现对教和学状况全方位了解,进而确定努力方向。现将原有的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案优化为“平时成绩(40%)+课程汇报展(期末成绩)(60%)”,使其作为该课程总成绩,然后再根据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做补充。
(一)以课程汇报展代替期末考试的考核方案
课程汇报展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根据课程考核的侧重点不同可选择作品展、海报展、讲演展等不同形式。课程汇报展中的作品展的考核方案如下:
第一,课程结束,学生自选优秀作品3~5张,由展览评审小组挑选参展作品。入选作品装裱后,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布置展览,对空间布局、灯光以及整体的颜色搭配进行设计、搭配、揣摩、布置,体验形式美感。
第二,由课程组教师组成的成绩评审小组参加展览点评优秀作品,评定学生成绩。教研室组织师生参加课程教学汇报教研会,展示课程教与学的过程。通过教师汇报教学体会,可以清晰地了解教学的理念、思路与方法,通过优秀学生汇报学习心得,获知学的体验与收获。教师们可就此机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优化展开全方位的讨论。此类教研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与互动,提升教学质量。活动期间,每班学习委员负责记录师生互动交流的内容,并拍摄每一位同学的参展作品,记录整理课程组教师对展览成绩的评定。宣传委员撰写该课程展览综合评述,一起作为课程资料存档,为以后的课程教学和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第三,课程汇报展成绩评定细则。首先,成绩评定方法。任何一门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结束两周内举行课程汇报展,由美术学系组织一名教学组长和三名以上教师(包含所有任课教师)进行集中评价。考核之前由课程负责人进行课程考核要求说明,之后由考核小组每位成员依次对照每一位学生的课程实践成果进行打分。打分结束由教学秘书进行统计汇总,全体考核小组成员签字确认。
其次,成绩评定标准。成绩优(54-60):参展作品数量达标,且熟练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按照该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学习,或进行写生、创作和艺术表现,作品新颖有创意,视觉效果非常好。成绩良(48-54):参展作品数量达标,按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写生、创作和艺术表现,构图有一定创意,画面视觉效果好。成绩中(40-48):参展作品数量达标,按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写生、创作和艺术表现,构图缺乏创意,画面视觉效果很一般。成绩差(40以下):参展作品数量不达标,且作品敷衍,視觉效果差。
课程汇报展中,作品展是最常见的教学成果汇报方式。海报展、讲演展等在国外高校是很常用的课程成果汇报方式,美术专业的有些实践课程,比如教育实习等,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来做海报展或讲演展,制订详细的考核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优化调整,认真执行,相信对于学生的专业成长会起到有效助推作用。
(二)尝试采用其他评价方式,是未来优化课程考核的试验区
第一,让学生撰写课程学习笔记或心得的方式自评。在课程进行中和结束后,让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通过量化的形式先做一个自我评价,或者对自己的作品或成果打个公正的分数, 再鼓励学生们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对课程学习的感受和真实想法进行表达。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得到部分教学的反馈。
第二,组织美术技能竞赛。甄选部分专业实践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竞赛的方式进行考核。比如书法、手工、教学能力测试、写生和创作类课程,可以针对同年级学生组织相应的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章程使学生明白专业课程的任务及目的。通过比赛的进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展览。除了组织课程汇报展外,每年定期举办年展,如毕业创作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区级的各类展览。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出台适用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促进师生提升创作水平。参加展览也可成为检验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成果和促进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手段。
三、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优化
与改革产生的影响
从授课教师来说,课程的实践成果将受到校内外人士的观看和检阅,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课堂从教师讲授、辅导,督促学生完成課程实践成果,变成师生一起为呈现更好的成果而努力。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的课程目标安排布置不同的任务,再进行辅导和督促,以获得最优的课程辅导效果。美术教育具有发散性特点,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比灌输式授课方式效果更佳。
从学生方面来说,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优化和改革压力与动力并存。学生力求在这种形式新颖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绽放自我,展示所学。同时,美术专业实践课程的汇报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高校美育的重要形式,优秀的作品受到全校师生的青睐,势必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个人荣誉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在作品的自评和互评中让大家明白,作品效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将刺激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作品质量,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四、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优化与改革
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大纲优化和改革是重点
课程考核内容的优化及整合受到课程教学大纲的规范性影响,因此要想做好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优化与改革,必须对教学大纲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革。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地健全教学大纲建设机制,理清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的关系,是课程考核工作的重点。
(二)考核方式的优化和落实是根本
现阶段的考核方案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展开分析,对国内外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把考核目标与考核内容相匹配,进一步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在实践训练中,教师的考核要紧紧地围绕学生的能力测试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还需要教务处和任课老师两边多沟通,将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考核真正落到实处,这才是课程考核的根本所在。
(三)不断完善课程考核标准体系是方向
从实践课程的考核目标来看,其考核模式多种多样,非常多元。为了使课程考核更具科学性,需要把考核目标和考核方法进一步结合,优化课程考核指标体系,不断提升课程考核实际效果,还要补充学生自查自评体系,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找到差距,提升学习效率。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考核情况反馈机制,将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不断推进课程考核管理方案的全盘优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的优化与改革并非终点,科学综合高效的课程考核方案是经过制订—实践—修改—再实践不断往复的过程,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为适应新时期美术专业教学改革,使课程考核的方式更多样化、更具操作性,应不断推动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14.
[2]汶振鑫.浅谈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150-151.
[3]唐志.应用型本科美术类技能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7(1):96-97.
作者单位: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