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驱车沿318国道行至398公里处,在安徽省青阳县酉华镇石安村向南拐进032县道,过酉华镇政府,在田屋村向东南驶入004乡道,再逆一条清澈小河而上,沿水泥路到路尽水源处,便会发现一座恬静安逸的自然村落。这座背靠青翠高峻的宾山的小村庄,便是70多年前中共泾青南(泾县、青阳县、南陵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宋冲。
宋冲地处皖南泾县、青阳县、南陵县交界的宾山脚下,过去因山高林密、路狭而陡,交通非常困难,几与外界隔绝。由于此地地处3县交界之处,国民党管控薄弱,虽然大交通困难,小交通却是四通八达,进退自如,是坚持地下斗争、开展游击战、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革命力量的绝佳之地。
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经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表面上看似和平安宁得到了保障,实际上却暗潮汹涌。10月,中共铜青南(铜陵、青阳、南陵)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朱农,县委委员陈尚和、尹彬、周坚凯,县大队副大队长左秀东,副教导员王克祥等人,在铜陵县天宝乡后胡村召开县委会议,传达贯彻中共沿江中心县委雁门肖家村会议精神,研究布置下一步工作。会议决定留下陈尚和、尹彬、周坚凯等29人坚持铜陵、青阳交界处的斗争,朱农等率县大队40多人转移到泾青南(泾县、青阳县、南陵县)3县交界的宾山与先行进山的姚生等10多人会合,开辟新区。会议特别强调,所有干部战士要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不要以为国共和谈可以和平,不再打仗,要做好在国统区坚持长期游击战争的思想准备。会后,朱农等率县大队在宾山周围泾县的云岭,南陵的刘店,青阳的宾阴、杨田等乡活动。
在转移到宾山地区后,铜青南县委和县大队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紧紧依靠群众、教育群众,积极开展工作,时间不长就基本摸清了宾山周围一带的情况。紧接着采取团结、争取、分化瓦解敌人的方法,广泛建立反蒋爱国统一战线,到1946年上半年就初步打开了局面。游击队主动出击,杀敌夺堡,先后打掉丫山、九华保公所和东堡、陵阳、厚岸乡公所,缴获一批武器弹药,扩大了武装。从进山到1947年7月不足一年时间,就形成了以宾山地区为中心的泾(泾县)、青(青阳)、南(南陵)、铜(铜陵)、贵(贵池)游击区。
1947年7月,皖南地委在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龙门召开会议,传达华东局“三八指示”,强调放手发动群众,从单纯的游击战转向广泛的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提出扩建主力、创建根据地的任务。会议决定撤销泾青南和铜青南工委,在铜青贵地区(包括泾县、南陵等县)成立铜青贵县委,直属皖南地委领导。9月,中共皖南地委在泾县涌溪召开地委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革命发展的有利形势,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针和任务,并对地区划分进行重大调整。皖南地委决定:撤销铜青贵县委,成立涇青南县委;将南繁芜县委改为工委,和泾县厚岸、太平县龙门一并划归泾青南县委领导;铜(陵)、南(陵)、繁(昌)、泾(县)、青(阳)被统一为一个战略单位,由泾青南县委领导,坚持沿江游击战争。泾青南县委由朱农任书记,陈尚和任副书记,王安葆、张华、陈作霖、尹彬为委员,孙太英为县委组织科科长。改铜青贵县政府为泾青南县政府,县长朱农。县委、县政府就驻在宋冲。县委、县政府成立后,很快调整健全各级党组织,充实干部力量,建立了区、乡人民政府。泾青南县委下辖3个工委:铜青南工委、南繁芜工委、泾南工委;4个区委:杨田区委(今青阳县)、北贡区委(今泾县)、厚岸区委(今泾县)、龙门区委(今黄山区)。县政府下辖2个办事处、5个区政府、22个乡政府。泾青南县委成立时,原铜青贵县大队更名为泾青南县(游击)大队。
在新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泾青南县(游击)大队不断发展壮大。1947年九十月间,国民党青阳县常备队为了遏制泾青南茗山游击队的发展,对茗山铜青南工委机关、游击队根据地先后进行数次“清剿”,皆被游击队粉碎。
随着革命武装的不断壮大,青阳县除县城外几乎全被游击队控制,这使国民党当局大为惊恐。从1947年10月到1948年3月,国民党军对皖南、沿江地区发动了又一次大规模“清剿”。这次“清剿”以国民党少将参谋长龙炎武为指挥,集中第六十三师、四十六师,外加一个宪兵团、首都卫戍团,安徽省保安总队两个大队和皖南各县地方武装,采取“驻剿”“追剿”“堵剿”“搜剿”等种种阴辣手段,对皖南地委所领导的各个游击根据地进行全面进攻,妄想一举消灭游击队。负责“清剿”青阳游击队的是国民党安徽省第七专署保安副司令孙主均下属的美式装备六十三师的一个加强营,号称“老虎队”。“老虎队”在保四团和青阳常备队两个中队的配合下,不断对宾山和茗山根据地进行军事“清剿”。
在泾青南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地党组织和游击队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反“清剿”斗争。在策略上,遵照皖南地委“分散隐蔽、坚持斗争”的指示,主力部队进入密林深处,利用天然屏障与敌人周旋,忽而消失得无影踪,忽而又如从天降,搞得“老虎队”晕头转向。“老虎队”在吃了许多败仗后,于1948年4月带着伤兵灰溜溜地撤退了,根据地取得了反“清剿”斗争的胜利。
1948年4月底,国民党国防部命令新编陆军独立第十三旅,对皖南游击队进行“清乡清剿”。游击队充分利用党组织遍布的情报网,时刻掌握敌军动向,避其锋芒,寻找敌军弱点主动出击,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使敌人处于风声鹤唳、茫然无措的被动状态,始终无法发挥作用,只得再一次悄悄地撤走了。
在1945年秋至1949年春的游击战争中,泾青南游击队不但没有被“清剿”掉,反而日益壮大,由起初的70多人发展到600多人,另有民兵500多人。
在泾青南县委的领导下,宾山地区群众运动紧随武装斗争,如星火燎原,迅速发展。群众运动由“三拖”(拖丁、拖粮、拖税)、“三抗”(抗丁、抗粮、抗税)发展到“一抢”(抢国民党仓库里的粮食)、“二清”(清算地主恶霸所掌握的积谷和祠堂里的稻谷)。这一运动在泾、青、南、铜、贵地区参加人数达到数万,共抢粮50多万公斤,清退积谷0.6万公斤。
1948年10月开始,以宾山地区为中心的泾青南根据地迅速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及政权组织,农会和妇女组织也得到恢复,同时还建立了千余人的民兵组织。在渡江战役发起前夕,青阳地区共筹措大米3.6万公斤、稻草4.5万公斤,发动妇女制作布鞋600多双。各地还充分准备了柴草、马料及向导、担架队等,为大军渡江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
与此同时,泾青南县委、县政府还协助渡江大军进行战前的地形侦察、情报递送和秘密接送干部过江等工作,接应解放军渡江侦察人员和先遣小分队,并护送解放军情报人员前往江北,带去电报密码,使江南江北恢复了电讯联系。泾青南游击队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宾山革命根据地这段光荣历史,弘扬宾山革命精神,经原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现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同意,中共青阳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在宋冲中共泾青南县委旧址建立“宾山革命纪念馆”,改造利用县委旧址老房子开设200平米展厅,设立56块展板,陈列12件原始物件。2009年8月,该馆被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5月,被列为全县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
为了让革命根据地遗迹永久保存下去,宋冲村计划将现纪念馆的土木结构按原貌进行改扩建,将更多更丰富的革命历史事迹和遗物展现给后人,让后人永远记住泾青南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让烽火岁月里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永远激励后人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吴玫)
宋冲地处皖南泾县、青阳县、南陵县交界的宾山脚下,过去因山高林密、路狭而陡,交通非常困难,几与外界隔绝。由于此地地处3县交界之处,国民党管控薄弱,虽然大交通困难,小交通却是四通八达,进退自如,是坚持地下斗争、开展游击战、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革命力量的绝佳之地。
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经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表面上看似和平安宁得到了保障,实际上却暗潮汹涌。10月,中共铜青南(铜陵、青阳、南陵)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朱农,县委委员陈尚和、尹彬、周坚凯,县大队副大队长左秀东,副教导员王克祥等人,在铜陵县天宝乡后胡村召开县委会议,传达贯彻中共沿江中心县委雁门肖家村会议精神,研究布置下一步工作。会议决定留下陈尚和、尹彬、周坚凯等29人坚持铜陵、青阳交界处的斗争,朱农等率县大队40多人转移到泾青南(泾县、青阳县、南陵县)3县交界的宾山与先行进山的姚生等10多人会合,开辟新区。会议特别强调,所有干部战士要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不要以为国共和谈可以和平,不再打仗,要做好在国统区坚持长期游击战争的思想准备。会后,朱农等率县大队在宾山周围泾县的云岭,南陵的刘店,青阳的宾阴、杨田等乡活动。
在转移到宾山地区后,铜青南县委和县大队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紧紧依靠群众、教育群众,积极开展工作,时间不长就基本摸清了宾山周围一带的情况。紧接着采取团结、争取、分化瓦解敌人的方法,广泛建立反蒋爱国统一战线,到1946年上半年就初步打开了局面。游击队主动出击,杀敌夺堡,先后打掉丫山、九华保公所和东堡、陵阳、厚岸乡公所,缴获一批武器弹药,扩大了武装。从进山到1947年7月不足一年时间,就形成了以宾山地区为中心的泾(泾县)、青(青阳)、南(南陵)、铜(铜陵)、贵(贵池)游击区。
1947年7月,皖南地委在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龙门召开会议,传达华东局“三八指示”,强调放手发动群众,从单纯的游击战转向广泛的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提出扩建主力、创建根据地的任务。会议决定撤销泾青南和铜青南工委,在铜青贵地区(包括泾县、南陵等县)成立铜青贵县委,直属皖南地委领导。9月,中共皖南地委在泾县涌溪召开地委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革命发展的有利形势,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针和任务,并对地区划分进行重大调整。皖南地委决定:撤销铜青贵县委,成立涇青南县委;将南繁芜县委改为工委,和泾县厚岸、太平县龙门一并划归泾青南县委领导;铜(陵)、南(陵)、繁(昌)、泾(县)、青(阳)被统一为一个战略单位,由泾青南县委领导,坚持沿江游击战争。泾青南县委由朱农任书记,陈尚和任副书记,王安葆、张华、陈作霖、尹彬为委员,孙太英为县委组织科科长。改铜青贵县政府为泾青南县政府,县长朱农。县委、县政府就驻在宋冲。县委、县政府成立后,很快调整健全各级党组织,充实干部力量,建立了区、乡人民政府。泾青南县委下辖3个工委:铜青南工委、南繁芜工委、泾南工委;4个区委:杨田区委(今青阳县)、北贡区委(今泾县)、厚岸区委(今泾县)、龙门区委(今黄山区)。县政府下辖2个办事处、5个区政府、22个乡政府。泾青南县委成立时,原铜青贵县大队更名为泾青南县(游击)大队。
在新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泾青南县(游击)大队不断发展壮大。1947年九十月间,国民党青阳县常备队为了遏制泾青南茗山游击队的发展,对茗山铜青南工委机关、游击队根据地先后进行数次“清剿”,皆被游击队粉碎。
随着革命武装的不断壮大,青阳县除县城外几乎全被游击队控制,这使国民党当局大为惊恐。从1947年10月到1948年3月,国民党军对皖南、沿江地区发动了又一次大规模“清剿”。这次“清剿”以国民党少将参谋长龙炎武为指挥,集中第六十三师、四十六师,外加一个宪兵团、首都卫戍团,安徽省保安总队两个大队和皖南各县地方武装,采取“驻剿”“追剿”“堵剿”“搜剿”等种种阴辣手段,对皖南地委所领导的各个游击根据地进行全面进攻,妄想一举消灭游击队。负责“清剿”青阳游击队的是国民党安徽省第七专署保安副司令孙主均下属的美式装备六十三师的一个加强营,号称“老虎队”。“老虎队”在保四团和青阳常备队两个中队的配合下,不断对宾山和茗山根据地进行军事“清剿”。
在泾青南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地党组织和游击队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反“清剿”斗争。在策略上,遵照皖南地委“分散隐蔽、坚持斗争”的指示,主力部队进入密林深处,利用天然屏障与敌人周旋,忽而消失得无影踪,忽而又如从天降,搞得“老虎队”晕头转向。“老虎队”在吃了许多败仗后,于1948年4月带着伤兵灰溜溜地撤退了,根据地取得了反“清剿”斗争的胜利。
1948年4月底,国民党国防部命令新编陆军独立第十三旅,对皖南游击队进行“清乡清剿”。游击队充分利用党组织遍布的情报网,时刻掌握敌军动向,避其锋芒,寻找敌军弱点主动出击,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使敌人处于风声鹤唳、茫然无措的被动状态,始终无法发挥作用,只得再一次悄悄地撤走了。
在1945年秋至1949年春的游击战争中,泾青南游击队不但没有被“清剿”掉,反而日益壮大,由起初的70多人发展到600多人,另有民兵500多人。
在泾青南县委的领导下,宾山地区群众运动紧随武装斗争,如星火燎原,迅速发展。群众运动由“三拖”(拖丁、拖粮、拖税)、“三抗”(抗丁、抗粮、抗税)发展到“一抢”(抢国民党仓库里的粮食)、“二清”(清算地主恶霸所掌握的积谷和祠堂里的稻谷)。这一运动在泾、青、南、铜、贵地区参加人数达到数万,共抢粮50多万公斤,清退积谷0.6万公斤。
1948年10月开始,以宾山地区为中心的泾青南根据地迅速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及政权组织,农会和妇女组织也得到恢复,同时还建立了千余人的民兵组织。在渡江战役发起前夕,青阳地区共筹措大米3.6万公斤、稻草4.5万公斤,发动妇女制作布鞋600多双。各地还充分准备了柴草、马料及向导、担架队等,为大军渡江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
与此同时,泾青南县委、县政府还协助渡江大军进行战前的地形侦察、情报递送和秘密接送干部过江等工作,接应解放军渡江侦察人员和先遣小分队,并护送解放军情报人员前往江北,带去电报密码,使江南江北恢复了电讯联系。泾青南游击队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宾山革命根据地这段光荣历史,弘扬宾山革命精神,经原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现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同意,中共青阳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在宋冲中共泾青南县委旧址建立“宾山革命纪念馆”,改造利用县委旧址老房子开设200平米展厅,设立56块展板,陈列12件原始物件。2009年8月,该馆被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5月,被列为全县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
为了让革命根据地遗迹永久保存下去,宋冲村计划将现纪念馆的土木结构按原貌进行改扩建,将更多更丰富的革命历史事迹和遗物展现给后人,让后人永远记住泾青南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让烽火岁月里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永远激励后人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吴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