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四大礼仪

来源 :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蒙礼


  古人上学,没有年龄限制,有三四岁上学的,也有八九岁上学的,穷人的家孩子有可能终生不上学。
  学童第一天上学,必行开蒙礼。
  第一步,自正衣冠,来到孔子像前,双膝跪地,九磕首,再给老师三磕首。
  第二步,老师以毛笔蘸朱砂液,在学童眉心点一颗红痣。“痣”喻“智”,这一点,就算是开启了智慧之门。
  第三步,学童用力击鼓,以喻“茅塞顿开”,学童击鼓的同时,需大声喊出自己的决心和愿望,鼓声越响,孩子的志向越远大。
  第四步,老师指导学童学写第一个字:人。让孩子明白,要有高深的学问,必须先学会做人。
  1949年以后,学校不再给学童举行开蒙礼。近年来,一些注重国学教育的学校,悄悄恢复了开蒙礼。

弱冠礼


  弱冠礼即男人的成人礼。男子年满二十岁,称为弱冠之年,已成年却又不够强壮,故称弱。男子二十岁生日那一天,家里会请来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启祠堂门,在列祖列宗面前,为他举行加冠之礼。
  受冠者需受冠三次:第一次是黑麻布做的缁布冠,表示从今天开始有参政资格,当研习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成为有用之材;第二次是白鹿皮做的皮弁,即军帽,表示男子有保家卫国之责任,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必须挺身而出;第三次是祭祀仪式上戴的素冠,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典礼,对家中大事有决断权,可以当家作主了。
  三加冠之后,加冠礼上最尊贵的长者会赐给受冠者一个字。古代男子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字就是加冠礼上由长者所赐的。从此以后,只有长辈才可以叫受冠者的“名”,平辈和寻常人则只能称呼他的“字”,以示尊重。比如李白,字太白,称呼其李太白,才是尊重。

婚礼


  婚礼是唯一由古至今绵延不绝的礼仪,即使在“破四旧”的革命年代,婚礼也没有被革命掉,只是简单一点而已。
  传说,中国最早的婚礼仪式是由伏羲氏制订的,上古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婚礼的记载。婚礼,最初为“昏礼”,因为古人相信黄昏是一天中最美好吉祥的时刻,婚礼多在黄昏时分举行,后来,慢慢演变,才成为“婚礼”。《礼记》中有对婚礼的详细叙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中国大部分地区,至今保持黄昏举行婚礼的习俗,迎亲队伍早早接到新娘子,也会在外面转圈,直到天黑时分,新娘子才会踏进新郎的家门。
  世界各地各有各的婚礼仪式,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是結婚戒指。婚戒最早出现于古埃及,在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小圆环表示永恒之意。公元860年,罗马教皇尼古拉斯一世颁布教令:婚礼上必须要有互赠戒指的程序。
  如今,即使最传统的中式婚礼,也少不了结婚戒指。

葬礼


  葬礼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习俗都不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一致的讲究是叶落归根,即死在他乡的人,家人会想方设法使其遗体回到故乡,入土为安。2007年,赵本山主演的电影《叶落归根》,表现的就是千里背尸回故乡的故事。有些民族处理死者遗体则比较简单,扔进大海,或者一把火烧掉。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中国葬礼的传统文化印记已日渐淡化,尚能感觉到古老气息的,可能是湘南地区的葬礼,他们在葬礼上唱《诗经》,最常唱的是《蓼莪》、《螽斯》和《麟之趾》,那些以宫商字谱流传下来的曲子,唱起来惊心动魄。
其他文献
美颜如斯  纪梵希高定四宫格腮红  6.5g /¥410  提起永遠的女神奥黛丽赫本,总会让人想起另一个名字—贝尔·德·纪梵希。赫本与纪梵希足足合作了快半个世纪之久,相互欣赏,相互成就。纪梵希曾说:“裙子必须配合女人的线条,而不是女人去配合裙子。”除了致力于成熟典雅的女装精品设计外,纪梵希更是没有停止过为女士增添美丽丰姿而进行的香水、护肤及彩妆用品的研发。  纪梵希高定四宫格腮红,采用超声波雾化震
期刊
毕业于四川大学工艺美术专业的付梦妮,走上演艺之路绝不是偶然。她的母亲是一名舞蹈演员,父亲则是交响乐队的一名演奏家。童年的梦妮没有刻意学习乐理,但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似乎天生就听得懂和声与旋律。  她以歌手身份在《快乐女声》舞台上出发,也在演员之路上不断努力,用作品说明自己的实力。  在电视剧《乱世危情》里,付梦妮化身鬼马精灵的“小乖乖”,还点亮了“说书先生”的新技能。从初次挑战年代戏,到刚刚杀青的
期刊
位于深圳布吉的甘坑是一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村子。周末我与友人驱车到此地,一眼望见村口有粉盈盈的花朵与灰墙,仿佛穿越到古人的春天。  在村中闲逛,古炮楼、清新巷、状元府、凤凰谷等景点与几百年的客家排屋聚合到一起,充满古早味。小巷里的石板间有嫩绿的青苔冒出,角落里勒杜鹃正热烈盛放。大道上宽阔的水面宁静澄澈,睡莲挨挨挤挤。小桥阁楼的诗情画意,荡漾在江南水乡中。  这里是都市中的桃花源。作为华侨城集团联合政
期刊
作为一个“剩女”,总是有人不时给我来一句:“哎!你这姑娘,怎么还不结婚?你就不考虑你父母的感受吗?”  从前,这样的话总是让我羞惭不已,无路可逃。现在,我终于有力量回答:“是的,正因为过去我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了,从今以后,我要考虑自己的感受,我要为自己而活。”  为了不辜负家人和周围人的期待,整个青春时期,我在感情中屡败屡战,身心疲惫。每一次失败和挫折,我都一边舔着伤口一边反思自己,修正自己。  其
期刊
帅哥赵新华青睐的目光,遭遇淑女刘亚男婉转的秋波,立刻碰撞出爱的火花  赵新华曾是我的邻居,住对门。去年底,我搬来松坪山时,买了个新沙发,商家不送货,我只好自己扛上楼,扛到门口,横竖进不了屋。赵新华正好出来,见我尴尬,主动出手帮忙,帮我把沙发抬进屋里。然后,我们坐在新沙发上抽了一支烟,赵新华见墙上挂着羽毛球拍,就说:“哥们你也喜欢打羽毛球?我也喜欢,有时间我们一起玩吧。”  第二天是周末,赵新华敲开
期刊
七月毕业季,骊歌又响起。  从前有一首歌,唱的是“蝉声中那南风吹来,校园里凤凰花又开”。  后来有一首歌,叫《校花和流川枫》。这个七月,在一个音乐节目上,一支叫黑撒的乐队唱起了它。  这首歌讲的是一对男女学生的校园爱情,毕业后他们各居一城,爱情被异地磨损,二人最终分了手,等到在同学会上再见,各自身边都有了别的人。  “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发生/在这城市之中/这样的故事每年都结束/消失在风中/还记得当年
期刊
我向来不是一个重视虚仪的人。每年生日,最多就是在家里晚餐做多两个菜,跟老公对坐吃完,再牵手出门散个步。没有烛光惊喜,也不呼朋引伴,因为我不觉得生日就一定跟其他寻常日子有区别。  反倒是小时候过生日要郑重其事得多。虽然当年的中国小孩并没有收生日礼物的待遇,大人做几个小寿星爱吃的菜,煮一碗煎鸡蛋寿面,已足够让小寿星欢天喜地,不过,在我的记忆中,我10岁之前,过生日除了这些,还有一個小小的仪式。  那时
期刊
张艺谋拍过一部好玩的电影《有话好好说》,有这么一个情节:书商姜文和女朋友瞿颖闹别扭,与情敌打了一架,摔坏了路人李保田的手提电脑,李保田缠着让他赔。姜文把女朋友带回家,二人重归于好,欲行大事。姜文讲情调,熄灭电灯,点上蜡烛,播放情景音乐,气氛营造十足,正要有所动作,李保田来敲门索赔电脑了。姜文不愿意开门,门外说什么他都答应,李保田满意而去。姜文很扫兴,从被打断的地方接着行大事,他觉得没劲,必须重新来
期刊
四年前,儿子去哈尔滨上学之时,我只给他买了一张机票,没去送他,任他自己飞了去。  一转眼,儿子就要大学毕业了。  大学毕业典礼,相当于成人典礼,欧美国家很是重视,家有孩子大学毕业,全家老少都要盛装出席,见证孩子的非常时刻,送上祝福,分享快乐。近些年,出国留学的中国孩子多起来,毕业之际,条件允许的家庭,家人也会不远万里去庆祝。  在中国,似乎不怎么流行家长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孩子毕
期刊
1  平沟村有一座教堂。教堂里,有几棵银杏树,粗壮,虬枝如铁,枝叶撒开,犹如伞盖一般,将教堂遮盖得严严实实的。教堂里的洋牧师约翰早就被土匪杀了,现在,住在教堂里的是洋牧师的中国妻子路得。  不知几时,独行大盗张铁斧盯上了路得老婆婆。  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出强盗,有的成群结队,打家劫舍;也有的独自一人闯荡,杀人放火。这个张铁斧,就是单干的,手持一柄大斧,精准打劫。因此,当地人十分怵他,编了顺口溜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