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中信是西安市书法家协会的主席,但是这并不是西安人爱他书法的理由。西安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古有唐长安城的恢弘文化,今有西安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西安人对书法也具有很高的审美追求。可以说各行各业的人对书法都有自己的见解……
市民爱杜中信书法的古朴
在过去几年里,细心的西安人会发现,出自杜中信先生之手的牌匾、石刻随处可见。不光是西安的翠华山、西安的著名楼盘,还有北京天坛公园、宣武艺苑、陕西太白山、开封碑林、湖南桃花源、柳州风景区、曲阜文庙等很多名山大川和著名旅游景区,杜中信的书法可以说是征服了西安市和西安市以外的市民。
书法作为脱离了它的实用功能而成为抒发书写者心意的一种视觉艺术,似乎很难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来衡量它的好坏,但是市民自有一套评判标准。不艰涩,古朴大气应该是杜中信书法征服百姓大众的很大一个原因。杜中信的书法,从不以怪求胜。书法的笔画、结构一目了然,乾坤明朗,且有一种浑然天成,未加修饰的淳朴之美。西安人在欣赏过西安碑林的标准颜体、柳体之后,再琢磨杜中信的书法,尤其有味道,和西安的泡馍一样,有嚼头,有韵味。这就是杜中信书法吸引市民的原因。
政要爱杜中信书法的大气
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杜中信通过对中国传统书学理论的研究,吸收和借鉴了其中的一些观点,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评论标准,他将这个标准称之为“五气”,就是书法艺术水准的五个层次,从高往低的排列分别是庙堂气、山林气、书卷气、江湖气、市井气。
“五气”当中,庙堂气就是书法中的极品。所谓庙堂,古代指的是皇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能够登临大雅之堂。庙堂在这里这就是威严庄重,很大气,也很高雅。比如传世绝品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柳公权的《神策军碑》、王羲之的《兰亭序》,都开辟了一代新的书风,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样的作品都属于庙堂气。杜中信是北京人,骨子里有一种独特的王者霸气,有一种傲骨。他的书法从以其沉雄、豪放、古朴的风格,大胆恣肆的艺术处理,一泻千里的壮阔气势,在海内外书法界得到了异口同声的赞誉。这也是政要们欣赏杜中信书法的很大原因。悬挂他的书法,给人一种正气,浩然正气势不可挡。
文人爱杜中信书法的古拙
杜中信的书法除了具有庙堂气,还兼具有山林气的雅。众所周知,杜中信的书法处处透着魏碑风骨。他在长时间的研习中发现:由于民间碑刻的大量需求,碑刻工匠水平也不尽相同,使得魏碑书体有着一种随意性、多变性的特征,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融合上可以是多元的,创新也是多元的,因此在研习中他将楷、行甚至是草书的笔法用在魏碑的书写当中,经过几十年的艺术锤炼,他的魏碑书法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而又与众不同。
他还注意到,魏碑书法是笔法与刀法的结合的产物,经过了历史的风雨剥蚀,造成了魏碑碑帖一定程度的失真,而产生了另一种审美趣味,于是经过他自己的钻研,他觉得用焦墨来书写魏碑,既能发挥毛笔的自然书写功能,又能表现出碑书的凝重古朴气息。因此,看他的魏碑书法,完全不似于历史和当今书坛的任何一家。打眼一看是魏碑的骨肉,仔细的品鉴,却是魏碑的精神。尤其近年来,他的书法更是步入到另一种大象无形的意境,大幅作品蕴含宏大气势,小幅作品灵秀俊逸,笔笔如惊天响雷,如盘古巨斧,如绵绵春雨,如涓涓溪流,变化尤其令人难以捉摸。这也是文人雅士喜爱玩味杜中信书法的原因。
学生爱杜中信的书品人品
杜中信是长安大学的书法教授。他为很多大学生讲授书法公共课,这位教授深受学生喜爱。他讲话幽默,含蓄。不少学生从杜中信的含蓄中悟出了书法艺术的真谛,他说如今仍然常看的一些大家手迹,比如何绍基、黄庭坚,都看了几十年了,到现在都还摆在床头,没事他就看,越看越有味道。
杜中信强调传统,也讲究独创。他教导大学生们换个角度欣赏中国古代艺术,比如作为内行来欣赏中国的书画,他除了整体效果,意境深远,还要主要看作者的笔墨技巧。比如说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作品的整体效果,还要看作品中间的每一个字,不仅要看每个字的结构,还要看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笔画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以及用墨用笔的技巧,这就如同欣赏像有些画家的画,他画一个叶子,一个枝子,都很随意,很有跳跃感,非常生动,越看越耐看,这些作品,很值得欣赏和学习。这些对艺术零金碎玉的领悟都成了大学生们通往艺术殿堂的启示录。这位不古板、讲话有深意的教授也是学生眼中的最杰出的书法家。(刘语禅)
市民爱杜中信书法的古朴
在过去几年里,细心的西安人会发现,出自杜中信先生之手的牌匾、石刻随处可见。不光是西安的翠华山、西安的著名楼盘,还有北京天坛公园、宣武艺苑、陕西太白山、开封碑林、湖南桃花源、柳州风景区、曲阜文庙等很多名山大川和著名旅游景区,杜中信的书法可以说是征服了西安市和西安市以外的市民。
书法作为脱离了它的实用功能而成为抒发书写者心意的一种视觉艺术,似乎很难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来衡量它的好坏,但是市民自有一套评判标准。不艰涩,古朴大气应该是杜中信书法征服百姓大众的很大一个原因。杜中信的书法,从不以怪求胜。书法的笔画、结构一目了然,乾坤明朗,且有一种浑然天成,未加修饰的淳朴之美。西安人在欣赏过西安碑林的标准颜体、柳体之后,再琢磨杜中信的书法,尤其有味道,和西安的泡馍一样,有嚼头,有韵味。这就是杜中信书法吸引市民的原因。
政要爱杜中信书法的大气
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杜中信通过对中国传统书学理论的研究,吸收和借鉴了其中的一些观点,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评论标准,他将这个标准称之为“五气”,就是书法艺术水准的五个层次,从高往低的排列分别是庙堂气、山林气、书卷气、江湖气、市井气。
“五气”当中,庙堂气就是书法中的极品。所谓庙堂,古代指的是皇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能够登临大雅之堂。庙堂在这里这就是威严庄重,很大气,也很高雅。比如传世绝品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柳公权的《神策军碑》、王羲之的《兰亭序》,都开辟了一代新的书风,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样的作品都属于庙堂气。杜中信是北京人,骨子里有一种独特的王者霸气,有一种傲骨。他的书法从以其沉雄、豪放、古朴的风格,大胆恣肆的艺术处理,一泻千里的壮阔气势,在海内外书法界得到了异口同声的赞誉。这也是政要们欣赏杜中信书法的很大原因。悬挂他的书法,给人一种正气,浩然正气势不可挡。
文人爱杜中信书法的古拙
杜中信的书法除了具有庙堂气,还兼具有山林气的雅。众所周知,杜中信的书法处处透着魏碑风骨。他在长时间的研习中发现:由于民间碑刻的大量需求,碑刻工匠水平也不尽相同,使得魏碑书体有着一种随意性、多变性的特征,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融合上可以是多元的,创新也是多元的,因此在研习中他将楷、行甚至是草书的笔法用在魏碑的书写当中,经过几十年的艺术锤炼,他的魏碑书法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而又与众不同。
他还注意到,魏碑书法是笔法与刀法的结合的产物,经过了历史的风雨剥蚀,造成了魏碑碑帖一定程度的失真,而产生了另一种审美趣味,于是经过他自己的钻研,他觉得用焦墨来书写魏碑,既能发挥毛笔的自然书写功能,又能表现出碑书的凝重古朴气息。因此,看他的魏碑书法,完全不似于历史和当今书坛的任何一家。打眼一看是魏碑的骨肉,仔细的品鉴,却是魏碑的精神。尤其近年来,他的书法更是步入到另一种大象无形的意境,大幅作品蕴含宏大气势,小幅作品灵秀俊逸,笔笔如惊天响雷,如盘古巨斧,如绵绵春雨,如涓涓溪流,变化尤其令人难以捉摸。这也是文人雅士喜爱玩味杜中信书法的原因。
学生爱杜中信的书品人品
杜中信是长安大学的书法教授。他为很多大学生讲授书法公共课,这位教授深受学生喜爱。他讲话幽默,含蓄。不少学生从杜中信的含蓄中悟出了书法艺术的真谛,他说如今仍然常看的一些大家手迹,比如何绍基、黄庭坚,都看了几十年了,到现在都还摆在床头,没事他就看,越看越有味道。
杜中信强调传统,也讲究独创。他教导大学生们换个角度欣赏中国古代艺术,比如作为内行来欣赏中国的书画,他除了整体效果,意境深远,还要主要看作者的笔墨技巧。比如说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作品的整体效果,还要看作品中间的每一个字,不仅要看每个字的结构,还要看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笔画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以及用墨用笔的技巧,这就如同欣赏像有些画家的画,他画一个叶子,一个枝子,都很随意,很有跳跃感,非常生动,越看越耐看,这些作品,很值得欣赏和学习。这些对艺术零金碎玉的领悟都成了大学生们通往艺术殿堂的启示录。这位不古板、讲话有深意的教授也是学生眼中的最杰出的书法家。(刘语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