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新的学习方式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1208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认识学生的学习倾向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理论框架:要关心学生的不同特点,要用多种方法来强化学习效果,即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样的。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在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中所起的效果是不同的,有高效的也有低效的甚至几乎无效的。因此,教师应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上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更多的选择,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学习方式 思考 讨论 实验
  传统的课堂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读、看、练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忽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对学生学习方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补充和丰富,提倡自主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想”、“聊”、“做”等方式中进行学习。
  1、在“想”中学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高一的学生问题挺多的,高二时就只有几个学生还有问题,等到高三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样的年级递变规律也适应于小学、初中。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只习惯于在听课和作业两方面花时间,结果思考的时间不多了,思考的习惯也丧失了。很难想象在思维最活跃的年龄被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教师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找回灵感的火花,使他们的思维重新活跃起来。因此,师生共同学习时要适时设置有利情境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在《蛋白质》的分组讨论学习后,第一组内容:Na2SO4和Pb(NO3)2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实验。在汇报成果的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找到关于盐析、变性相关的理论解释。对于盐析条件(浓的轻金属盐)分析讨论时,“轻”、“重”问题很容易直接通过实验对比得出,但理解“浓”却是有难度的。如果在发给学生的Na2SO4试剂中特意加入过量的Na2SO4,试剂瓶底部会有明显的晶体沉积,学生仔细观察后就可以发现所用试剂为Na2SO4的饱和溶液,当然也是浓溶液,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对实验过程中每个细节都应该注意观察、思考。有的学生甚至还想到取出Na2SO4饱和溶液稀释后再次加入蛋白质溶液中观察现象,结果沉淀非但没有出现,蛋白质溶液的透明程度还进一步增强了。虽然这些原理在知识层面上并不作更高的要求,但在这个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创新能力。
  2、在“聊”中学
  学生语言文字的不精确表达已经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一件急需解决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乏对学生用“精确”语言描述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而课堂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适宜场合。
  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汇报、共同学习的形式。成果汇报中包括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对给出问题的分析结果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个过程就是很好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在《苯》第一课时教学中,其中一组负责“根据实验现象(与溴水、酸性KMnO4)分析苯的可能结构”。学生拿着自己的一组实验仪器,上台展示并汇报实验结果,同时根据实验现象推测苯可能的具有的结构特征,并对其它组(根据分子式,利用不饱和度知识推断出苯的可能结构)的结果加以评论。几位同学先后上台对前面同学的表述进行修正、完善,而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提醒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耗时长了点,错误多了点,但在此过程中他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在教学中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 “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3、在“做”中学
  化学作为实验学科,无论是从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基本技能形成的角度,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技能包括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捕捉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的技能、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技能、完成简单的实验设计的技能等。
  如在苯酚的性质实验的教学中可采用学生分组实验。两组实验分别安排如下:
  第一组:(给定实验报告,学生做实验观察、记录)
  ①取少量苯酚晶体于试管,加入3 mL水,振荡,观察有何现象?加热上述混合物,有何现象?说明苯酚的溶解度如何?将热溶液等分为两组,冷却待用。
  ②取①冷却后的一份浊液,向其中滴加入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现象变化完全即停)有何现象?说明苯酚有什么性质?反应原理为怎样?
  ③取②中滴加NaOH后所得溶液通入CO2,观察有何现象?反应原理怎样?说明什么?
  ④取①冷却后的另一份浊液,加入Na2CO3溶液,有何现象?
  通过③④两个实验,分析向苯酚钠中通入CO2无论少量还是过量都生成NaHCO3,而不是生成Na2CO3的原因。
  在这组实验过程中,学生对有关苯酚酸性的反应原理有了感性的认识,并通过③④实验的分析突破了苯酚钠与CO2反应原理这一教学难点。
  第二组:参照教材有关知识以及所给试剂,分析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对苯酚溶液的鉴别?
  对苯酚鉴别的两个实验从原理理解上比第一组要求低得多,所以可以从操作上放开,让学生去自由设计。教师有意把溴水的浓度配得不是很高,使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在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溴水的过程中,发现开始并无明显现象,而继续滴加才产生白色沉淀,大部分学生没有对此特殊现象引起注意,而有些善于思考的学生,想到AlCl3与NaOH互滴时现象不同,从而自己又补充了一个实验,向浓溴水中滴加苯酚,结果的确是马上出现沉淀。但教材中的原理就只有一个,那为什么会有此不同滴加顺序导致不同实验现象的问题呢?学生们自发展开讨论,教师作为参与者可以提示学生从物理性质角度分析,最后可以得出:由于苯酚过量,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其中才导致开始没有现象,但随着反应的进行苯酚减少,使沉淀得以析出。通过独立的思考、实验更清楚的认识了为什么在反应鉴别时最好用浓溴水的原因。
  在第二组分析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做中有想,想后再做,边聊边做,边聊边想的探究历程,不但对知识本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使学生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了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如果把化学课堂的目标确定为:“让学生有一颗善于分析和思考的头脑,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又有一双勤劳能干的手”,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大主科目,也是小学生学习面临的一大挑战,新课程教学目标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数学学习方面也表现出新的学习特征,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内部学生经过相互沟通与交流,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小学数
期刊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如何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有效阅读,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学生持久阅读兴趣的引导和激发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
期刊
建立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不仅能够保证幼儿有一个良好的集体生活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基础。尤其对于刚入托的新生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更是相当重要。  一、理解托班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要求,是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前提基础  常规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积极引导与耐心指导,同时,还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心理需要,制定可行、有效的教育措施。  幼儿在三岁前是
期刊
[摘 要]: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发展十分迅速的社会,生长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由于各种原因,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不懂得关心,缺乏责任感;常产生焦虑、失眠、烦躁、自卑、冷漠、感情脆弱等心理问题。由心理素质不良,发展到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等现象相当普遍,甚至自杀,犯罪等严重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
期刊
编写导学卡时发现的问题。  1、如何设计好“导学卡”,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案导学课堂效率的首要问题。因此,“导学卡”设计要做到“一个中心”、“两有”和“三性”。  “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两有”指教师在设计导学卡时要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纲”。“心中有人”指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学案怎样导学生学,如何做到
期刊
当前课程改革逐渐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音乐课程比较开放的特点,导致相当多的音乐教师忽略了教学的有效性。其实音乐教学也应注重通过有效教学从而实现其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有效教学,简单的讲就是教学的效益,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若想提升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力激发学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分角色读、小组读、集体齐读、自由读、默读或配音乐读、吟诵或背诵等,使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境,体会并理解
期刊
《科学》这门学科兼容了化学、物理,生物,自然常识等知识。教学时,课程要求学生是学习科学的深挖者,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深挖动机,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深挖兴趣,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深挖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上好《科学》课呢?  一、从现实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讲授《热胀冷缩》时,先拿一个瘪了的乒乓球给学生看,让学生想办法恢复原样;当学生想了许多办法都未能如愿时,我对学生说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引进游戏教学是响应当今教学改革的正确举措。游戏教学法遵循外语习得的规律,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游戏教学的实际,阐述初中英语教师在游戏的设计、规则的制定,以及游戏的安排、开展和评价等各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引导初中生把“戏”演好,以确保初中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课堂游戏教学  引言  将游戏教学法引入七年级英语课堂,不
期刊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英语写作题,题材一般是写人、写事、写物、写景、日记、书信、通知、便条等文体。一般来说,不同的写作题材,它的人物,时间,写作的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下面结合一些常见的题型介绍一下写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写作技巧。  1、以图表提供情景的作文要以“读”为主,首先要读懂图表中的数据、时间、编码、序号以及相互间的变化关系,对所给的信息加以分析、推断、筛选、概括、去粗取精;在写作时目的要明确,要注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