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把金针度与人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中检测刚刚结束,我一连改出了三个100分的数学试卷,心中暗喜。抬头望望窗外,阳春三月,校园里柳絮纷飞、柳丝轻拂,我心中漾起一阵阵暖意。脑海里闪现出一个特殊镜头——那是上学期的期中检测之后,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
  郭老师:
  您好!也不知怎么的,您说的我都能听懂,题目也会做,可经常一做就错,有时候是把数字看错了,有时候是抄错了符号,还有一次忘了点小数点!唉,你说气人不气人?我真恨自己为什么老这么粗心大意。因为这个,爸爸打过我许多次,可他越打,我越着急,做题目时越容易出错。其实,做作业的时候,我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要粗心,不要出错,而且常常想到因为粗心,爸爸打我的样子,决心改掉“粗心”这个坏毛病,不再让爸爸生气了。可是,我已经养成了的坏习惯似乎已根深蒂固,粗心犯错似乎已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有时急得我都要痛哭流涕了。我问过妈妈,请教过同学,可都不见效。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是的,只要有谁跟我一提起有关“粗心”的话题,我就忍不住要深深地叹
  上一口气!唉,“粗心”,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与你说再见呢?郭老师,您能帮帮我吗?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女孩,作文写得特别棒,屡次获奖。但是数学考试却很少得100分,每一次总是错那么一点点不该错的题目。细心思考一番,像她这样的粗心孩子,班级里有十多个。如何把细心的“金针”传授给学生呢?我陷入了深深地思索……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有些聪明的小学生很粗心,比如考试时难题能做对,简单的题目反而做错。我提醒他们细心些,但没用。怎样才能帮他们改掉这个毛病?
  我反复细想,可能有如下几点原因:
  1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一些无关因素吸引,出现“分心”。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老师讲课,眼睛瞅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学习以外的事,注意力分散,老师讲的知识当然就记不住了。在计算过程中,既要看,又要算,还要写,需要经常转移注意力,而且要把注意力同时分配在不同的对象上,做到这一点可不那么容易。还有的同学玩心重,写作业图快,对一些相似、相近的数字容易混淆,造成差错。
  2 缺乏训练,没有形成好习惯。有些学生,作业字迹潦草,歪歪扭扭,错别字连篇,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严谨、不踏实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处处丢三落四,而且还察觉不到自己的差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马虎的坏习惯减弱了观察力和注意力。
  3 知识掌握不扎实。2+3等于几,五年级的小学生随口答来一定不会错,但一年级孩子就可能错,因为他还没形成自动反应。所以,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到了能自动反应的程度,粗心才会大大减少。
  4 性格马虎。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思考了一个星期之后,我拟定了一个有趣的计划,开始了细心训练营的工程。
  
  第一步,召开“粗心诉苦班会”,引导学生大诉粗心之苦
  
  “同学们,郭老师上小学的时候,也是一个小粗心虫。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59分,我大哭一场,妈妈帮我分析原因,一半分数因粗心而丢。粗心让成绩大打折扣,确实可惜。现在,我们召开一个‘粗心诉苦大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在充满激情地鼓动之后,一些“小马虎”纷纷诉苦:
  ——我平时学习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漫不经心,丢三落四,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养成了马虎的毛病。
  ——我是马大哈,本来不该错的题却答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目却看错了,本来该答的题却少答了一道,本来不该交错作业却交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写错了。有时心里总在提醒自己千万别马虎了,但到时候,不该错的还是在错,不该马虎却还在马虎。
  ——我是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我时常神经紧绷着。
  ——我写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字别字很多
  没有指责、没有批评、没有惩罚,“小马虎”们敞开了心扉,诉说了自己粗心的独特体验。我想,“小马虎”肯定能够认识到粗心的危害了。
  
  第二步,召开“小诸葛交流会”,让细心的同学献宝
  
  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我让班级的细心“诸葛”们传经献宝。
  “同学们,郭老师特别喜欢我们班级里的一些细心的‘小诸葛’,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他们都有自己的宝贵经验。下面,我们就召开一个传经交流会,大家欢迎‘小诸葛’上台传经献宝。”掌声过后,“小诸葛”纷纷上台——
  
  从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天,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从而克服自己遇事急躁、慌张的毛病。(李丽)
  
  从写作业做起
  我以前也很粗心,为了改掉这个毛病,妈妈要求我从写作业做起,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比如,打草稿也要拿正规练习本,整整齐齐地列式计算,不能够随便用一张什么纸片东摆一个式子,西摆一个式子,这样乱七八糟不利于检查;再比如,抄题目时不能图快,要仔细看清每一个数字和符号。坚持下来,我发现自己现在挺细心的。(张梅)
  
  建立“粗心档案”
  我的办法是建立一个“粗心档案”来提醒自己。用小白纸做成“粗心卡片”,每出一次错,都要记录在“粗心卡片”上,写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场合,犯了什么粗心错误,然后把“粗心卡片”放进“粗心档案袋”里,隔一段时间,就要翻看翻看来警示自己,时间长了很见效果,试一试吧!(王佳)
  
  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当做完作业或答完卷子的时候,要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认真地检查每一道题,一定不要再发生错误,眼睛要仔仔细细地看,精神要全部集中,一定把作业做对,把卷子答好,这样反复告诫自己,提醒自己,就能慢慢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克服马虎毛病。(张昊)
  
  用“借分”来约束自己
  我以前是个小马虎,经常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所以数学成绩老是在80多分打转儿。郭老师为了鼓励我,主动提出了给我贷分,希望我能克服粗心的缺点。自从签订了“合同”,我感觉真像是欠了郭老师债似的,时时刻刻告诉自己说话要算话,要努力学习,要认真细心。从那以后,我每次考试成绩都能达到90多分,体验到了努力和成功的快乐。(卫文)
  
  自己惩罚自己
  当自己每犯一次马虎错误,就惩罚自己一次,或是把犯错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平时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马虎,为什么我马虎呢?并不是自己不会做,而是自己本来会的却出了错,那么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一个不认真、 不负责任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克服它,我一定能成功。马虎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王静)
  没有说教,榜样就在眼前。这是“金针”的妙传,这是成功的经验。
  
  第三步,建立细心训练营
  
  又是一次班会课,我再一次动员
  “同学们,只有认真对待粗心,才可以改正。从本周起,我们要开始展开有趣的‘细心训练营’系列活动,时间是两个月。我给大家介绍几个练习方法,练习非常简单,下面的活动自选两项,课外进行练习。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粗心的毛病有所改善了。”
  ★卡片练习:找出容易混淆、出错的符号、数字,用鲜艳、生动的形式来区分、记忆。比如你容易把“6”“9”看错,可以把这两个数字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写在两个卡片上,仔细观察两个数字的差别,用眼睛看着卡片,手指数字,嘴里念出来,形成鲜明的记忆。
  ★穿针练习:每天练习穿针20次。请爸爸妈妈帮你找一颗针,在针的鼻眼上穿一根长约5厘米的线;再找一块硬纸板,在上面用粗一些的针扎20个洞,每排5个,一共4排。练习的方式是,用手提着线的末端,依次将针穿进硬纸板的小洞里面。
  ★小游戏活动:托乒乓球赛跑。既要跑得快,又要托住乒乓球。每天坚持跑100米。
  ★工艺小制作:细心地做一个小玩具或工艺品,或用红纸剪画,每天练习10分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融入这浓浓的游戏之中,融入这快乐的体验之中,融入这细心训练营的生活细节之中,就会如沐春风,如浴春雨,进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了。
  在“细心训练营”活动期间,我趁热打铁,组织了一个“粗心研究会”,“粗心”队员为红队,“细心”队员为蓝队。两队展开擂台赛,研究治疗粗心的最佳方案。一个月之后,也就是这次期中考试之前,我举行了一个小新闻发布会——评选治疗粗心的最佳方案。
  蓝队:养成写作业专心致志,认真检查的习惯。不能一会儿写,一会儿玩,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左顾右盼。应该要求自己每一道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审题到书写到计算要一气呵成,不能有停顿。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一下有没有因粗心而犯的错误。
  红队:重视我们要做的事。对于那些不重要的事,我们不会认真对待它,也就会粗心大意。比如说做作业时,有好多同学认为写错字、抄错数是小事一桩,只要自己会就行了。因为不重视,所以就会粗心出错。只有认真对待粗心,才可以改正。
  蓝队:养成从头至尾完整看题目的好习惯,减少因心浮气躁、只图快、题目没看完、题目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答题而引起的错误。
  红队:平时养成认真审题认真分析思考的习惯,减少由于想当然、不假思索、钻牛角尖等而造成的粗心出错。
  蓝队:放慢作业速度,做完必须检查。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
  红队:粗心和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作业马虎,粗心惯了,考试时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时杜绝粗心,考试才能不丢分。
  蓝队:及时总结预防粗心的技巧,如写张提醒条放桌上;复查时用反向代入法检验;编一本错题集,了解自己易出错的地方,以便提防,重点检查。
  红队:做事之前要三思。俗话说:“三思而后行”、“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时多加思考,就会使学到的知识准确、全面、深刻。
  蓝队:培养自制能力。无论是比赛,还是学习,还是遇到意外之事,都要沉着冷静、遇事不慌,努力克制自己。不论什么事,不论事大事小,都要认真对待,用心琢磨。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会再犯粗心的错误了。
  ……
  接下来的这一学期的期中检测,我一连改出了三个100分的数学试卷。抬头望望窗外,校园里柳絮飘舞,柳丝轻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情不自禁地低吟一句唐诗,心中漾起一阵阵暖意。我期待着以后还会有更多的100分,我相信会有的!
其他文献
周末去老姐家吃晚饭,八岁的小侄女一看到我,甭提多高兴了!还没等我换好鞋,她就一把拉着我到她的房间,给我看她最近画的画。  “这是可爱的小熊贝妮!”她一边翻着画册一边甜甜地对我说。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几个星期不见,囡囡的画大有进步哦!”她一听格格格地笑了。“这是大闹天宫的孙猴子,可是我把它画得太胖了,嘻嘻……”“这是张着翅膀飞翔的小鸟。呜,我好想变成一只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飞呀飞呀……”  “囡囡
期刊
季羡林先生是闻名中外的学者、教授,其涉足学术领域之广世间罕见,被誉为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学界泰斗。第一次听说他,是和一个故事有关:在北大燕园,一位刚入校的新生面对一堆行李无可奈何之际,正好季先生路过,那位新生焦急中竟央求这位“老师傅”帮帮忙,季先生则在新生离开去寻求援助的时候,尽职尽责地充当了“看护者”。而当时,季先生是受人景仰的北大副校长、东语系主任。季先生的平易近人、宽厚仁德于此事中便可见一斑
期刊
每当朋友们谈起业余时间的珍藏时,张自称是“集邮大王”,能与朋友换邮票:王夸耀是“古币专家”,可上市换现金……而我的珍藏与众不同,既不能与朋友交换,也无法买卖。我收集的是邮政汇款通知单封口舌和复印件。  说起来,那是在学生作文竞赛活动不多见的1985年,我教的两个学生在全国作文大赛中分别获了一、二等奖,上级领导让我写篇汇报。我就写了篇《青少年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的研究》,想不到这篇汇报荣获了山东省教育
期刊
巧妙布置班级环境    硬环境建设,指班级的室内布置,总的原则是活泼、整洁,既有趣味,又有学习的氛围。  入学后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照了一张“全家福”,放大成24寸用精致的相框装裱后悬挂在教室醒目的地方,我和同学们一起将它,命名为“温暖一家人”。教室的后面设计成丰收园,每个同学自己做一棵大树,根据班规要求,无论哪方面表现得好,都奖励一朵小红花,十朵小红花换一个聪明果,老师定期将聪明果贴到大树上,学期
期刊
冬日暖阳,给人的感觉是舒适惬意的。  靠在墙根,半眯双眼,被一团灿烂的太阳包裹,让思绪无边无际地飘飞……  迷糊中,见空中飞舞着一只蝴蝶,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飞呀,飞呀……间或,敛起双翅,稳稳地落在地上小憩,稍不留意,你是不会发现它的。  这只蝴蝶,黑褐色翅膀上镶着两道黄杠,谈不上好看,但它似乎并不在意,只是在阳光下独个儿享受着悠闲……  当我站起来,想走近它时,蝶儿警惕地张开双翅,耸动了一下,见
期刊
“就像人与人相遇是一种缘分一样,人与书相遇也是一种缘分。有些书你买回家由于忙没有立即看,但或许当你过十年、二十年后再去看,你会庆幸你拥有了这本书;或者在某天深夜,你醒来后,随意翻看他们中的一本,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是我喜欢的于丹教授说过的一段话,读着就有一种微波荡过心灵的感觉,就有一种惬意漫过骨髓的诗意。在清风徐徐的清晨,捧一本书唤醒惺忪的心灵,心中会浮现这样的话语:在云淡风轻的午后,
期刊
本人属于那种后知后觉型,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总是慢人半拍。说起我的QQ,还是学生帮我申请的,最初的功能仅仅是为了赶上学生的潮流,不过名字是自己取的,“风轻云淡”,看起来很飘逸的感觉。自从有了QQ,我的身份又多了一个,从老师变成了班级群管理员,很有点权力。长此以往,便有了与学生的许多QQ故事,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为师者的幸福与骄傲,那是一份走出校门后依然维系着的浓浓师生情。    故事1——“回家作业网上
期刊
“日记里描述的带班激情,三年之后即使我自己重温,也备受鼓舞与震撼。这一本文字,我自己更愿意把它作为一种励志的东西来读。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不但需要经常给别人励志,更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励志。”  是的,激情。当初万玮老师用日记手法记录了一个特殊的初三集训班短短28天的28堂课程,几年之后作了部分修改和整理,也禁不住心潮澎湃,从而产生了这部《班主任兵法2.实践篇》,是继《班主任兵法》之后又一部给众多教师
期刊
南京市有关部门针对全市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3.7%的孩子放学后常和同学、邻居玩耍;46.7%的孩子由于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余允珠老师认为:我国青少年儿童中已普遍出现“伙伴危机”。  为什么“伙伴危机”会在小学生中出现?专家认
期刊
年轻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都去了大财团,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的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的收入非常低,30岁了还买不起房子。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大老板。在外人看来,王章程的生活很糟,但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眼里只有自己的事业。  虽然10年中,王章程默默无闻,但在他35岁的时候,他攻克了世界上两项顶尖级数学难题,从此成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