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情商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alib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分人认为学校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世界,教师就是诗人、作家,表达出来的语言都是优美动听的,能够加倍地传情达意。但是,学校中会有部分学生不仅文化课成绩落后,在行为方面、审美情趣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生;有的学生对教师甚至口吐脏话,对学校的任何规章制度都嗤之以鼻。从小养成冷漠、自私、任性等性格。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对他们进行美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更多和更好的情感世界,让课堂到处充满着情商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商教育。
  “情商”一词很早就被提出来了,所谓的情商就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指数,包括自控力、自律性等,“慎独”就是“情商”的最好体验,西方对智力的培养包含情商在里面,现在的情商教育越来越备受关注和重视,课堂上的情商培养不仅仅依靠优美的文本本身,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心理、情感距离和师生之间沟通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学校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一、缩小师生之间心理距离
  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培养情商的教学条件,语言的独特表达更易于师生之间沟通,在课堂上端正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使课堂氛围显得宽松、民主。学生本来就是课堂的主人,要把课堂的权力还给学生。教师应在课堂上作为配角出现。学生们一般都懂得自己的角色,但不注意自己美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只注重所谓的专业化的发展,不从综合素质角度来培养和发展。语文教师就要在自己的课堂上纠正这一偏颇的现象。
  和学生年龄相仿的教师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差不多,接触新事物的程度也差不多,所以有着先天的优越条件。年长的教师怎么化解这个问题呢?怎么拉紧学生的心理距离呢?固然年龄的差距往往会产生距离,那么为什么不缩小这个差距呢?聪明的语文教师往往使用“扮嫩”的一招。“扮嫩”不是指穿的和中学生差不多,而是在心理的年龄上要年轻化,多多了解年轻人的心理,了解他们的世界,甚者在课堂上一些可爱的小动作,一些幽默的语言都可以消除这种情感的隔阂,拉近彼此的距离。当然教师的这些“表演”不能付之于表面,而要真正地付出自己的真心和行动,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努力和辛苦的付出。教师当然更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展示自己的幽默、美好的一面,那么学生在无形之中就接纳了教师,学生在情感上认同教师,那么情商的教育就轻松可以进行了。有的教师会别出心裁地为学生设计某些特定的情境氛围,学习《赶考》,教师特意设计赶考的一群孩子,让他们热情地讨论发挥,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基本知识的同时可以收获丰富的情感,如喜悦之情、善良之魂、合作之心等,能够从课堂上得到综合素质的养成习惯的教育。学习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孩子们学会憎恶、同情之情。教师营造了氛围,学生得到了情商的培养。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就能担负起培养学生情商的责任。学生在各类的文本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无处不在的情商氛围。
  二、构建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空间
  课堂上常常擦出思想和心灵的火花,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往往使师生在对某一情感某一教材产生了思想情感的共鸣。通过某些特定的课堂唤醒孩子们心中沉睡的情感,情商得到提高。例如,课堂上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杜甫所吟唱的忧国忧民的诗歌,狂风破屋、暴雨痛苦使得诗人焦虑、痛苦万分。这样的课堂,教师应该把作者、学生、教师的情感融合进去,带着苍凉的心态、抱怨的心理、痛苦的心灵去理解文本。教师可以通过哀伤的音乐、苍凉的诵读,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凄婉哀绝的人生无处不清凉的境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去解读、探讨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感受杜甫当时的痛苦万分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此时得到了升华,情商得到培养。学习不单单是学会语言的运用,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的感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探索,能够锻炼人格,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倾向,审美趋向。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课堂,有些教师往往把背景揉碎放在文本中,剥离情感和基础知识,使得最后教学目标脱离了情感取向,而单纯地背诵课文了。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着文学的基础知识也分解着文化的内涵,在优美节奏中将学生的情商教育蕴含其中,起到春风化雨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自我意识观念
  学生的情商培养,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对待自己的态度,自我意识的观念是否强烈,有的学生对待什么都漠不关心,毫不在乎;而有的学生对待事物就比较积极一点。这就是他们对待社会的意识程度。课堂美育直接弥补了这一缺憾,因为当今许多学习内容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最美的发挥和语言,彰显学习内容的优势。如果学生能够自我意识强烈一些,那么情商的培养就迎刃而解了。只有教学活动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探寻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提升学生的情商。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品味文本中触摸到情感的真实性,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品读适合诗歌、散文的学习。作者的情感表达完全融进景物当中。直白的抒情学生易于理解,相反委婉的抒情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品读文本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情商。作者所需要表达的言外之情就需要反复地品读才能体会。学生要加强自我意识,把自己融进文本中去,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其中的韵味和情感。依然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教师先强调文本的情感基调,强调学生要深入进去探讨,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要求学生动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文本激情。然后教师才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还不能只追求形式而要谈到真切的内容,仔细研究反复品读。那么学生的自我意识就加强了,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文本中去,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也参与进去,把情感融合在一起达到共鸣的情感。使得学生的情商得到培养,学生了解当时的背景了解杜甫的一生遭遇。学生又从文本回到现实中来,回到理性中来。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情感的控制和舒张。如果学生没有自我意识的培养,只是敷衍地通过课堂把文本变成机械的记忆,没有任何的变化和舒张,那么,无论多么鲜活灵动的课堂也无法抵达情商的培养目的。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包括感恩意识、愉悦意识、悲悯意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并积极营造学生良好的情商世界,会使得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其他文献
小学生天生好动,喜欢涂涂、画画,美术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学科,按理说,小学生应该是很喜欢上美术课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存在这样的现象:越到高年级,小学生就越不喜欢上美术课,造成这种反常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美术课上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的灌输与绘画技巧的传授,从而让小学生感受到美术的枯燥与乏味。《美术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在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
本文比较了两装置砷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以及装置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性能,丘氏定砷器均优于国家标准GB7485-87规定的装置,应用地废水中砷的测定,结果满意。
本文论述了光电光谱分析用炉中试样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钢的冶炼过程中如何利用光电光谱仪独立承担碳、硫、磷的监控分析。在合金比<10.00%的钢的冶炼过程的监控分析上,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正> 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与水在适当比例下组成的无色、透明低粘度热力学稳定体系,它在光度法中的增敏作用已有报道。而有关微乳液增敏原子吸收法还未见
微型德育课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中小学德育形式,是指教师以某一品具体德育内容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思想德教育、心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综合课型,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课”,它是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是促使德育形式多样化,提高德育课程有效性的新尝试。由于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实践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开展微型德育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捕捉最佳教育时
<正> 关于锡青铜中锡的分析,现有的方法多为采取不同的分离方式(沉淀、还原、电解等)将基体铜除去,然后用滴定法或是其它方法测定。为此带来分析流程长、误差大等缺点。本试
作文,本应是学生经历了某件事以后的有感而发,或是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对生活真情的流露。可是,在小学作文课上许多学生都是耷拉着脑袋,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好不容易“榨”出一篇文章,有的是胡编乱造,并非是亲身经历的事情,文章所写的内容都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读来淡而无味;有的则是故意做作,故作矫情,为了能使文章出现一波三折的情节往往是违背常理地乱写一通,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一点是真实的,无病呻吟;更有甚者,不
调研了国外大多数知名品牌的最新原子吸收光谱仪系列.对仪器重要部件的新设计、改进、发展以及利弊得失作了叙说和讨论.对异军突起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是否会取代原子吸收光谱的功能及其它们测量方法之间有无互补优势问题作了述评.
硅铁合金是生产特殊钢材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硅铁合金对其所含铬、钙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快速简便地测定铬、钙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