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祥热情呼吁《姑娘们,爱矿工吧》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ONG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燕祥是一位多情、极富正义感的著名诗人。他关注着不同的人群,写出他们的心声,为他们的需求进行呼吁。1957年,即在他被无端打成“右派”的前一年,他曾到山西阳泉煤矿考察,了解到许多青年矿工虽英俊优秀,却得不到姑娘们的爱情,找不到媳妇。邵燕祥看到的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煤矿是很普遍的,也是煤矿的一大难题。20世纪80年代,这一状况仍然存在。为此煤炭工业部高扬文部长曾向社会发出呼吁,他说煤矿的年轻小伙子非常可爱,鼓励和欢迎姑娘们嫁到矿山,嫁给值得敬重的矿工。他还亲自主持模范矿工的婚礼,在当时成了热点话题。邵燕祥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诗人,及时发现和捕捉到这一问题,并在阳泉矿区饱含深情地写出著名的诗作《姑娘们,爱矿工吧》,充分体现出他的诗性敏感、对煤矿工人生活的关注与人文关怀。
  《姑娘们,爱矿工吧》,是一首抒情诗,收录在他的诗集《献给历史的情歌》中,此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6月出版。1993年桂汉标、邹英杰选辑的《当代中国煤炭诗选》(花城出版社1993年9月版)中也收录了此诗。全诗共七节,近80行。诗虽长,却耐人寻味。
  诗的一开头,就是“姑娘们!”三个字,富有吸引力。下面就是诗人对姑娘们“说几句真心话”,讲一讲“关于什么人渴望你们的爱”“关于什么人配得上你们钟情”。这就把青年人的爱情婚恋、人生终身大事,摆在了姑娘们面前。
  在第二节,诗人紧接着抓住她们的好奇心理,向这些“生活在地面”、在“林萌路上走,公园里散心”“听天上鸟叫,看水中云影”的姑娘们提出问题:“可知道,这踩不透的土地有多深?”“五百米下面,一千米下面”,“是寒冷刺骨,还是暑热如蒸?”“有多少空气,刮不刮风?”对这一连串的设问,姑娘们当然是茫然不知,回答不上来。于是诗人说,那就“请问那日夜转战在地下的矿工”去吧。此时,诗人顺势推出了矿工。
  第三四节,诗人严肃地指出了社会上对煤矿与矿工的偏见,甚至有的矿工“竟不承认自己是矿工”。诗中明确指出,矿工是光荣的,是“没有退守,只有进攻”的人,是“向自然索取”的人。进而诗中反问道:为什么矿工“不容易得到你们的爱情?”难道“他们不勇敢?”“他们不够勇敢?”“不值得你们信任?”当然都不是。这一连串四个反问,揭示了矿工受到不公正对待、不被理解、得不到爱情的真实情况。诗人对这种状况具有理性的不满以及深入的思考。他在第四节指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传统观念”使然,因而姑娘们“关于矿工的光荣”“实在也还不太懂”。
  第五六节则以大段的诗句介绍了矿工种种光荣之处,介绍了矿工的伟大与可爱。诗人告诉姑娘:看人“端详外表,不如知心”,“聪明,不在乎怎样讲话”,“勇敢”,“要看他每一分钟的行动”,“漂亮不漂亮”,“总不在乎工作服干净不干净”。诗人干脆让矿工自己“打开心扉”,把心里的话说给姑娘们听:“我们为什么不怕‘水和火’‘瓦斯的无情’?”我们为什么下到了百丈深底”:
  正是为了地上的温暖与光明,
  为了城市和乡村的万家灯火,
  为了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为了机声隆隆,热气腾腾……
  以上矿工们的四个“为了”,十分有力、给力,正气昂扬。是对矿工的赞美、对矿工的敬爱,颇具感染力。把矿工小伙子们的英俊可爱、健壮刚强,有境界、有理想、有追求的形象,丰满地展示在姑娘们的面前。诗人在为矿工找到爱情、让姑娘们爱上矿工、为青年矿工与姑娘们的婚恋牵线搭桥,促成美好姻缘,真是苦口婆、用心良苦,令人感动。
  邵燕祥不愧是煤矿工人与姑娘们的红娘。他在最后一节,再次向姑娘们以至全社会进行严肃的呼吁:“姑娘们,爱他们吧!”“爱这群年纪轻轻的矿工”。他最后深情地写出理由:“他们知道大地有多深”,“也知道该用怎样的深情报答你们”,“在他们中间”不难找到“你们的如意郎君”。因为“他们像最好的煤一样燃烧,为了社会主义的炉火通红”。此处既有为姑娘们设身处地的考虑,又有正面的宣传引导,有情有义,入情入理,道理说透,情真意切,极富人情味。
  邵燕祥不是煤矿出身,也没在煤矿工作过。但他能了解矿工的实际关切与需求,洞悉煤矿的一大难题,进而用诗的形式,展示给社会,并发出强烈而严肃的呼吁与诉求,是很难能可贵的。
  邵燕祥,曾用笔名雁翔、汉野平等。原籍浙江萧山,1933年出生于北平。1948年考入北平中法大学,后中断学业,经在华北大学短期培训,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广播电台编辑。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才华过人,在1947年就发表新诗,1951年18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成为新中国诗坛上的青年新锐、影响较广的詩人。但很不幸,他的一些诗被视为“毒草”,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从此20年禁于“另册”。1979年得以纠正,恢复党籍。后任《诗刊》副主编。出版诗集及杂文随笔集多种,其诗其文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其他文献
慕东霞  供职于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现为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会员、陕煤化工集团摄影协会会员、视觉中国(500PX)簽约摄影师、黄陵矿业摄影协会副主席。  摄影作品参加第18届、第19届平遥国际摄影展,并入选第19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作品集。作品在《中国煤炭报》等报刊发表;并在第一届海上东方丝绸之路影赛等展赛中获奖。
期刊
一、洋娃娃  到矿院入学报到那天见到的第一个女生是“洋娃娃”。  矿院是煤矿学院的简称,这样的称呼直来直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校名都挺直白,学钢铁的叫钢铁学院,搞煤炭的叫煤矿学院,于是林业、农业、化工、军工等等学院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当时都兴致勃勃的到矿院报到,大家毕竟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首届新生,其迫切感和新鲜感十足。我报到那天是二月二十六日,正赶上F市下着雨夹雪,冷风飕飕,雪花飘
期刊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首发于《十月》2019年第1期,作者为其贴出的标签是“地震题材小说”,为纪念2008年汶川地震而作。动笔于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完稿于2018年国庆节。之所以酝酿十年才动笔,是因为他觉得面对这场突如其来而导致几万人丧命的悲剧,不能轻易触碰,如果写得不好,就愧对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的那些人。尤其不能带着灾民的心态写地震灾难,灾民的心态就是希望被别人照顾。应该写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初读苏奇飞,容易因意象陈腐的气息产生迟疑,而不愿走得更远:从一首使用了“棋子”“空山”“经卷”“蔷薇花”等意象的诗里,能救出诗意吗?起死回生,这正是苏奇飞要去做的,他非常固执:《忆故人》两节,每一具象都是心象。在读经对弈的逸士生趣中,他尝试搜寻未被表述的经验,形成象征。但迎来的还是似曾相识的禅机:  今朝发现棋子少了一粒。  一想到你,山就空了,就深了。  又空又深的山,更冷了,  而雪意还在更幽
期刊
2018年5月5日至6日,百年中国社会与文学的互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文学论丛》创刊十三周年座谈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编辑部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与会代表就左翼文学与红色中国、中国宗法社会的解体与乡土文学、社会启蒙与文学思潮的互动、社会发展与文学语言的演变等四大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6日上午,《中国现代文学论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学的书写在逐渐增多,也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其中,对空间问题的关注,成为不少作家的共同兴趣。他们或是以空间作为书写城市文学的方法,或是在写作中凝视各种形式的空间,通过思索空间的意蕴来拓宽、拓深个人对城市、人生还有新文明等领域的认知。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纪以来的城市文学和之前的城市文学相比,所涉及的经验范围有较大的拓展。这种拓展,又和空间本身的生产与拓展有很大的关系。在现代
期刊
一  天刚蒙蒙亮,梅香就端着一盆面,脚底下探摸着,小心冀冀地一步步从五楼走下来。朵朵看见,赶紧去接。姑侄俩把面盆轻轻地放到三轮车上,挨紧那桶热腾腾的小米粥,那是梅香三点多就起来熬好的。  朵朵说:“姑,走吧。”  “走。”  梅香蹬着那辆前几天从旧货市场买回的三轮车,朵朵在后面推着。她们尽量走得慢一些、平稳一些,唯恐三轮车发出的声响惊醒了邻居们的梦。初夏湿润的晨风轻抚着她们的面颊,早起的鸟儿在树枝
期刊
一、现代的碎片  当代中国诗坛时刻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源初的现代性何在?如果将视线拉长,这个问题常常会演变为:现代诗歌能否在中国传统中找到源头活水?第二十五届柔刚诗歌奖对诗人苏奇飞《猛虎》的授奖词中有:“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在以决裂为名的诗歌运动和极端语言实验之后,不少诗人已意识到,当下的诗歌写作迫切需要通过对古典资源的摄取、转化与重置,来修复语言之肌,并为汉语诗歌注入新的活力。”①  之所以有这样的
期刊
如果说呈现历史深入现实的丰厚长卷,对长篇小说的写作有着一种吸引力,那么人物塑造影响着长篇小说整个创作过程,成功的长篇小说离不开内涵深刻、有生命力的人物。评论家钱谷融先生十分看重文学经典中的人物,他说,“一部世界文学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生动的、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生活史、成长史。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都各各打着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的印记”a。  一  2018年是中国新时期文学40年,从1986年出版
期刊
著名小说家路翎(1923—1994)1941年创作了煤矿小说《卸煤台下》。此篇分别收入《路翎小说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3月版)和《路翎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四卷。该小说并不是路翎的代表作,在煤炭行业读过此小说的人并不多,其评论文章亦少有。但此小说写得比较出色,主题鲜明,文笔流畅,值得关注,堪可一读。  首先,小说以沉重的笔触真实再现了煤矿工人的悲惨遭遇。小说以卸煤台下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