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灭与觉醒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__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多灾多难的一段时期,美国在这一时期亦经历了美国梦的破灭、理想的丧失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失落, 而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这一时期美国的经历似乎吻合了人类始祖从伊甸园堕落入人间的“人类堕落”这一大的主题。《春寒》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被解读为某种程度上的再现了人类始祖丧失乐园的沮丧情绪,在更深层次上则表明了人类在成长过程中理想世界的破灭,以及对现实世界认识的觉醒这一主题。
   一、二十世纪美国南方文学
   南方曾经是美国的一块分立而独特的地区,在背景、经济、文化和社会态度上都与其他地区迥然不同。从20世纪20年代崛起的南方文学具有十分独特的地域色彩。“南方曾被称为‘圣经地带’,其浓厚的宗教情结也就不言而喻了。”(杨彩霞)。20世纪30年代虽以左翼文学为主流,但独立于主流之外而又形成重要派别的主要是南方文学。30年代初,有一些作家发表共同宣言,自称“重农派”,反对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入侵。这一流派的背景是南方在南北战争中吃了败仗,某些阶层思想上摆脱不了“罪恶”的负担,自称“败军的子孙”。
   “大多数第一代南方作家,对于(南方)未来的空洞的物质至上则怀有不可名状的恐惧。”。南方作家把具有这样一种独特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地域作为其创作的灵感源泉。他们笔下所描绘的南方旧秩序中致命的弊端与新秩序腐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使得现代南方文学极具悲剧性。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罗伯特·潘·沃伦,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及剧作家。根底深厚的文化和教养背景使他能在多方面的文学创作领域内驾轻就熟。沃伦虽离开南方,但他的作品无论小说、诗歌、戏剧等却大都以南方为背景,而且大都取材于真实事件或某个具体历史时期的场景。沃伦笔下的那种哥特式神秘氛围以及夸张而丰富的语汇,使他的诗歌独具魅力,以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描写见长,洋溢着肯塔基的乡土气息。
   三、关于主题
   关于童年的逝去、天真的消逝、以及对成人世界的模仿等这些概念及人类堕落等一直是作品中主题。短暂性、变化的不可避免性、时间的消逝及死亡这些主题也在《春寒》中得到了体现。在故事描述的这一天中,Seth渐渐地意识到了生命本质的不确定性。回忆和记忆的概念也是这篇小说的中心,因为 Seth回忆了35年前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1946年的“我”与1910年的“我”的这种差距是Seth能够理解这种以往的觉醒与幻灭。“如果说十九世纪美国文学总体上显示了圣经乐园深化的意向,那么可以认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则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人类始祖丧失乐园的沮丧情绪。理想破灭、理性泯灭,取而代之的自然是悲观、苦闷、荒诞和非理性。而理想幻灭、悲观苦闷,恰与人类始祖被逐出乐园后的境况暗合。”
   四、理想的幻灭,现实的觉醒
   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是美国南方“重农主义”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颗耀眼新星。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一直不懈探讨的一个主题就是当代美国会中不断分裂、消解的自我及其重塑的可能性。
   在罗伯特·潘·沃伦的《春寒》中Seth一直在试图脱掉鞋子走动,尽管他的母亲反复重申把鞋穿上。对Seth而言,鞋子意味着拘禁和抑制;而另一方面,鞋子也意味着保护其不受外界侵害,在故事的最后,作者再次强调了Seth试图逃离栅栏保护的行为。在听过流浪汉与父亲之间的争执后,他“拐过屋角去看那个人要干什么”,看到流浪汉出了院子的门,他跑步去追,一直跟到“可以看到通向大陆的那扇门的地方”,尽管流浪汉拒绝回答他的问题并威胁不许他跟随,但“这些年我一直跟着他”。此时Seth经历了痛苦,看到了邪恶,这些使得他彻底失去了保护, Seth作为“每个人”的代表,他这一天内的经历基本上符合堕落历程的元素。经由这一天的历程,他由伊甸园堕落到人间,进入到世俗的成人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得不觉醒。
   五、结语
   每一个时期的社会都会在一代人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二十世纪美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表现在人们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影响在罗伯特.潘.沃伦的《春寒》中得到了体现。沃伦通过叙述小Seth开始见识人世间真是丑恶的一面儿开始了自己的成长之路,暗合了人类始祖从伊甸乐园堕落苦人间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南方作家浓厚的宗教情结。从而也揭示了不得不成长的这种经历,理想的乐园注定幻灭,对现实的认识注定觉醒。
  
   参考文献:
   [1]梁工. 圣经文化导读[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
   [2]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
   [3]杨彩霞.20世纪美国文学与圣经传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瞿桂珍(1982.1-),女,湖北浠水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英语);闵丽媛(1989.10-),女,江西南昌新建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经过对相关的资料的研究分析得出:在太极拳练习和名族音乐的结合可以使练习者在技术的掌握、呼吸的调整、节奏的把握上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太极拳的练习质量。同时民族音乐的融入丰富了太极拳运动,有助于太极拳的进一步推广。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一直深受中老年人的喜欢。但是练习的群体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同时太极有自己内在的节奏,是一种很优美的运动,与音
期刊
保加利亚作家鲍·拉伊诺夫的名篇《黑天鹅》,通过意象、心理描写、大量对话等突出手法等多角度结合使用,深入剖析女芭蕾舞演员对艺术创造的向往与艰难探寻以及对自我人生价值思考历程,深刻地表现了现代人精神与生活世界失衡的状态。   2010年,当代著名保加利亚作家鲍·拉伊诺夫的名篇《黑天鹅》被改编成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式旋律的天籁电影经典:典雅气质的独立,崩溃节奏以及亦步亦趋的跟拍式摄影在传达舞蹈画
期刊
本文试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以廖美珍译作《在亚当之前》为例,探讨译者如何通过一些隐喻汉译的策略,来减轻读者的认知努力,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性。   一、引言    隐喻是语言中最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之一,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理解隐喻的过程是寻求最大关联的过程,而翻译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因而,翻译过程是译者努力追求译文寓意与原文语义最大关联性的过程。《在亚当之前》是美国著名小说
期刊
理查德·耶茨是美国文学史上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他精湛的叙述手法、对现代人焦虑的关怀,使得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思想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耶茨对普通人的关怀中,对女性的注视是显而易见的,耶茨的知音库尔特·冯古内特称:“福楼拜以来,少有人对那些生活得苦不堪言的女性抱以如此的同情”。冯古内特的论断是极其精准的,耶茨的写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福楼拜的影响,尤其是《包法利夫人》。本文从耶茨小说《复活节游行
期刊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爱德华·阿尔比的代表作之一。戏剧以20世纪60年代为背景,通过对话以及疯癫的行为建构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阶层的生存状态,即不愿面对现实,生活在各自编织的幻想中,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痛苦地挣扎着”。本文将运用新历史主义中的自我塑造这一理论观点挖掘出作品中所暗含的对主流意识形态权力反抗、颠覆这一重要命题。   一、知识分子选择   新历史主义的代表者格
期刊
满都麦是内蒙古自治区土生土长的蒙古族作家。他的小说作品内涵丰富、意蕴深厚,无论是在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现代创作手法的结合上,还是对小说的题材、结构的拓展上都有比较独到的创新和探索。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蒙古民族几千年来用生命、劳动和智慧浇灌而培养成的文化传统,并将其升华到人类理性的现代高度。满都麦在其小说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带有草原气息的人物形象:恋人形象、母亲形象、猎人形象、狼形象……
期刊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周立波同志的生平及文学成就,然后介绍了其生活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动因,对周立波的现实追求及其对文学和艺术的思索和态度做了简要阐述,突出了其创作个性和美学追求。在文学的道路上,周立波坚守着一种文学精神,这种文学精神不是现实主义的,而是不屈于现实的心灵高傲的飞翔。   引言   周立波于1908年8月出生于湖南益阳邓石桥乡清溪村,1979年9月病逝于北京。他一生文学活动
期刊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周立波关于文学典型创造的相关理论及言论,而后立足国内文学写作探讨文学典型创立现状,从“文学易落俗套,随之误成典型”这一观点切入,分析在现今中国文坛,真正文学典型的崛起及创立应做到哪些方面。   一、周立波的文学典型理论   周立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和学者,他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内容涵括广泛,对我们研究国内外文学助益良多。而周立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现实主义美学思
期刊
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以关联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对《老友记》中言语幽默效果的产生加以解读,最后得出关联理论对幽默的解释力。   一、引言   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以独特的幽默机制,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幽默借助的主要交流媒介区分,幽默可以分为非言语幽默和言语幽默。非言语幽默指那些不需要借助语言工具向人们传递幽默信息的幽默手段。言语幽默是同幽默发出者、接受者、应用的语言形式,以及相关的语境密不
期刊
本文运用翻译目的论,把汉语歌词《南湖秋月》的英译作为个案,结合翻译实例进行评析,旨在探索目的论对汉语歌词英译的指导作用。目的论为汉语歌词的英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引言   歌曲翻译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歌曲翻译通常分为三种:第一种“歌曲译配”;第二种是在原歌曲后跟有中文歌词大意和注解;第三种是“歌词翻译”。   国内歌词翻译研究薄弱,大都囿于一些零散的经验之谈,而鲜有系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