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等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高校由于心理危机引发的恶性事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经过几年的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工作的积累与沉淀,认为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对帮助处于危机时期的大学生重拾信心、走出心理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对象
  
  危机干预是指高校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其目的在于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避免由于危机引发的伤害行为,提高学校及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
  危机干预的关注对象主要指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心理咨询等工作中发现或者经心理普查、筛查发现的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或者自杀倾向的学生,以及在学习生活中遭遇突发事件,如退学、失恋、丧亲的学生。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大纲归纳了12类关注对象,主要包括遭遇突发事件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患有严重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既往有自杀史、患有严重躯体疾病、学习困难、人际关系失调以及家庭贫困等类型的学生。
  
  建立全方位大学生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的必要性
  
  社会支持是源于心理学的词汇,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而从社会支持的来源分析,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科学的社会支持系统指建立的社会支持机制或体系能有效、合理地给予社会成员以行为支持(包括物质和精神行为支持),使其免受或少受不良社会应激的伤害,有效提高社会适应性。
  大学生的成长意味着不断地挑战自我,建立新的自我。在他们的生活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不可避免地经历各种事件或危机。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和个体的焦虑水平有密切关系,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对于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关系最大。因此,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是大学生危机干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处于危机时期的大学生减轻焦虑水平,提高社会适应性,使他们减少或免受不良刺激的伤害。
  所以,在大学生危机干预中,应该注重帮助他们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即增加他们的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陪伴支持,有利于增强学生应对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顺利度过危机事件,并从中获得心灵的成长。
  
  全方位大学生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方式
  
  无助感和绝望感是判断危机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几年的工作与实践,笔者发现容易出现危机情况的大学生,大多具有性格孤僻、不愿意交流,在遇到危机情况时羞于求助的共性,这都是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的表现。因此,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心理、学业、就业、生活等诸多方面给予学生统一而全面的关怀。
  同时,由于自身家庭、成长经历、性格等因素,某些危机干预对象容易多次出现危机状况,因此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应具有“历时性”的特点,即从学生出现危机状态开始,一直到顺利离校走向社会都需给予持续的关注与关怀。
  此外,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还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着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从横向到纵向、从学习到生活、从精神到物质为学生编织了一张充满爱与关怀的“网”。在这个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中,一般学生能健康成长,处于危机情况之中的学生可以得到有力的支持与帮助,顺利度过人生中的困难时期。
  1.管理与教育结合,构筑心理健康的“防护墙”
  学校应整合心理教育、学生资助、就业指导、学业指导及学生管理等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出现危机状态的学生进行干预、服务和教育引导。当学生存在学业困难时,院系教师和专业教师为其提供学业辅导;当学生确诊为心理疾病、需要治疗但因家庭经济困难等无法坚持治疗时,学校资助中心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资助,鼓励他们坚持治疗,战胜疾病;当学生临近毕业、面临就业时,院系教师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会对他们进行辅导、提供招聘信息,帮助他们顺利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的五层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网络。“学校”是指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及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要职能是领导、部署、指导和干预;“院系”是指各二级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导师和任课教师,主要职责是发现、上报、监护、配合心理素质教育中心进行干预;“班级”是指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社员,主要职责是宣传健康知识、发现危机隐患和上报;“宿舍”是指宿舍管理员和宿舍长,主要职责是发现和上报;“个人”主要是指每个学生个体,主要职责是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认识,遇到问题时主动求助。
  在这一道道“防护墙”的保护之下,危机学生的身后仿佛有无数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样强大的支持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不受侵扰。
  2.课内与课外相融,构建学生心灵的“成长乐园”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探索自我、调节自我、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的健康教育形式,可提高一部分学生对危机因素的应对能力。各高校应制定本校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细则》,对心理素质教育课作出具体规定,如要求本、专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选修一门及以上心理学课程。此外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争为学生多开课、开好课。
  学校还应该指导学生心理社团开展活动,利用“5·25”心理健康宣传周等重要时机开展各项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可有效提高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视程度,并学会一些处理心理问题的技巧。笔者所在学校定期举办讲座、素质拓展训练、电影沙龙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学;把“5·25”心理健康宣传周和大学生社团节作为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策划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举行“感恩”教育和心理剧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还指导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工作,是学生实现“自助助人”的朋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以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提高广大学生对学习心理科学与健康知识的兴趣,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构建了一个心灵成长的乐园。
  3.校内与校外联动,建立个案就诊的“绿色通道”
  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还应该包括对处于危机应激期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为了确保有需要的学生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学校可以尝试与校外专科医院建立长期的联系,并制定周密的救治方案。笔者所在学校先后聘请3位北京安定医院医生为临床心理学顾问,为重度抑郁伴有自杀倾向、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有需要的学生建立了“校外就医绿色通道”,并坚持由家长、院系学生辅导员和咨询教师共同陪同就诊。这样一方面为医生提供了全面的资料,有助于医生进行明确的诊断;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对休学、复学等问题能准确把握。此外,学校还本着“让每名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治疗”的原则,制定了对家庭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如资助学生进行8次付费的心理治疗,对服药自付的部分进行补助等人性化政策。
  这些做法在高校危机干预工作中非常难得,受到了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和学生家长的赞扬,同时也使危机干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至今,学校累计干预危机个案60余例,成功避免了10多位处于严重危机状态的学生发生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事件,确保他们顺利地学习和生活,部分学生已毕业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4.学校与家庭沟通,重建危机学生的“温馨港湾”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家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在学校发生问题,有许多是在其早期成长过程中就埋下了种子,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家庭的配合与参与。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经历重大童年创伤、是否留守,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气氛、不同的父母养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一个出现危机状态的学生背后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全方位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也应该包括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为处于危机状况的学生重建一个弥补心灵创伤的“温馨港湾”。
  首先,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学生家长的信息,为学生建立家庭教育档案。每年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档案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同时收集学生的家庭地址、家长的联系方式以及成长发育等主要信息。为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其次,向家长传输新的教育理念,在适当的时期对学生和家长开设家庭亲子教育的相关讲座,开展亲子团体辅导等拓展性活动,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支持的观念。对出现问题的孩子和家庭进行个案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平安度过危机期。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掌握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施教方式,如在校园网、校报等载体上开辟家庭教育专栏,介绍家庭教育常识和信息,也可以编制心理健康家长手册,通过定期邮寄的方式发放给家长,或定期邀请部分家长到校举办家长见面等。
  5.借助大众传媒,撑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另一片天”
  大众传媒是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体。一般来说,大众传媒担任着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和提供娱乐等社会功能。由于大众传播媒体发布信息的广泛性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可以通过对其发布和传播新闻信息的控制,来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借以增加他们情绪的稳定性,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经常与教育类的新闻媒体联系,作为心理专家解读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渠道,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撑起另一片蓝天。
  此外,媒体从业人员应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如不对自杀、自伤等有负面影响的事件进行渲染性描写,避免被有类似心理问题的学生效仿。还应利用网络媒体建立危机干预,提供相关的心理知识。以危机心理咨询、在线心理评估、个案讨论等形式为大众提供更多的危机干预服务,并附上危机干预热线,为处于心理危机时期的学生提供一条方便、有效的支持途径。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常 晶]
其他文献
寒气的来源有很多,总体可以分为内寒和外寒.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如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外寒是由于外界寒气侵犯到机体,使机体内部的气机受阻,运行缓慢.
期刊
“责任”一词是个新词,在汉语里才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在古代汉语里,“责”与“任”没有连接在一起使用过。把他们合在一起,并与英文responsibility相对应的这个“责任”,是中国新文化的先哲的创造,还是从东洋进口的舶来品,我没有找到答案。因此解说“责任”时,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脱离开距离,否则就说不清楚。  中国古人不讲“责任”,不是没有相应的文化要求,而是以另外的社会联系代替了它,那就是“责
在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个数量越来越多的女性群体——全职妈妈,调查发现,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亲子家庭中,每十个妈妈中,就有两个是全职的。然而专家指出,全职妈妈最多当三年,这些妈妈们重返职场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庭作出牺牲,也因此,越来越多聪明的全职妈妈们加入到一个新的谋生选择——创业中来。反正在家宅着也是宅着,何不干脆来个“生活事业一勺烩”?  自主创业说来容易,做起来就不简单了。全职
期刊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部分中“概率”内容虽然很少,但也是重要知识点,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中考中关于概率试题通常背景新颖,贴近生活,让人感到真实亲切,体现了概率的应用性和
这是一座颇费了一番心思布置出来的四合院。院里挂着红灯笼,种着月季和石榴。茶室里摆放的是从潘家园旧货市场淘来的雕花明清旧家具,桌上放着竹茶盘、精美的青花瓷茶具,墙上是淡雅的中国山水画。厨房里有一条长长的案子,可供一二十人同时就餐。案子的尽头是锅灶,客人们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观看厨师的现场操作。包饺子时,这条长案可以让客人们同时操作。  这里就是澳大利亚小伙子马克办的“胡同学校”,他花了足足六个月的
在“三农”领域,目前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多年来,在农村、农业、农民急需生产发展资金的情况下,每年都有大量的存款资源流向城市,使得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不断加大。我们都知道,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仅是要增加新的金融服务机构和组织,更重要的是改善和提升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及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能力。2006年12月以来,中国决策层已在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中国农业银行功能重新定
满头银丝、微佝的脊背、蹒跚的脚步以及一脸未语先笑的慈祥……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新中国22大明星、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这位带着诸多光环的耄耋老者就
期刊
记忆是基于个人的生命体验    生物学意义的记忆,注重生理方面的微观解剖;而哲学所关注的记忆往往又侧重于纯粹抽象的理性概括。社会生活中的记忆则不同:它以人物为中心,以社会生活为载体,以重大事件为结点,有诸如国家、民族、社区、社会组织的群体记忆,包括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也有凡夫俗子惯常生活的记忆,尽管往往使人忽略,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弥足珍贵。  基于个人真实生活的记忆首先是个人的
1村中的树有楝树、杨树、榆树、椿树、泡桐、柳树、桑树和刺槐。后来又有人家到集上买回来冬青与水杉栽,没几年,也亭亭如盖,但看起来总觉得很别扭,像讲话古怪的外乡人。楝树
西河滩,指的是大史家村口往西的一片湿地。也就30来亩的样子。在靠近马路的滩口,有一盘老磨。它从春转到秋,从秋转到冬。一年四季不停地在转,转走了四季,转走了光阴。但没有转走的是我那儿时美好的记忆。  到了秋天,生产队按人口和工分分配了一年的口粮。我们家由于人口少,分到的也就1000来斤。粮食有好的,主要是路东路西水浇地的。也有不好的,主要是南塘和红柳滩的。到了快过年的时节,母亲就滩开塑料布,从黑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