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排序中考题的破解技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p685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句排序题重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历年中考必考的一类题型。虽然这类题目的难度不大,但不少同学常常在这道题上失分。对此,笔者总结了三种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破解语句排序题。
  一、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答语句排序题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应先认真阅读题干,观察各个选项,明确首句和尾句,迅速排除错误的选项;接着对比剩下选项之间的差异,排除错误的选项,得出准确答案。一般来说,起引领作用的句子多为首句,而带有指示代词或转折词的句子不会是首句,总结上文或深化主题的句子则多为尾句。
  例如,2020年江苏盐城的中考题: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用“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了“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解析:我们可以用排除法解答此题。先观察四个选项:A以①开头,以②结尾;B以③开头,以②结尾;C 和 D 均以④开头,以⑤结尾。仔细阅读题干中的四个句子,我们不难看出:④起到了引领下文的作用,是总起,应该是首句;⑤是对上文内容的概括总结,有深化主题的作用,故为尾句。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排除A和B两个选项。C和D两个选项之间的差异在于③和①的排列顺序。③是对①的进一步说明,故①应排在③的前面,因此可以排除C选项。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二、对应法
  对应法主要是利用上下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解答语句排序题。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同学们要注意细致剖析题干中的语句,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内容,找出其中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点,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例如,2019年广西贺州的中考题: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与书为伴,同古今中外名人大家亲密接触,收获人生真谛。读《论语》,我_____;读《名人传》,我_____;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我_____;读《曾国藩家书》,我_____。
  ①认识到家风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②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
  ③明白了生活与教学的艺术
  ④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情怀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解析:我们可以使用对应法解答此题。《论语》所倡导的“仁学”思想,对现代人求学、为人处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读《论语》,与之对应的应该是我“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名人传》这部人物传记主要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人生经历,他们虽然人生坎坷,但敢于与命运作斗争,最终都创造出不朽的杰作。所以与读《名人传》对应的是我“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情怀”;《陶行知教育名篇》强调了“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所以与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对应的是我“明白了生活与教学的艺术”;《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于平淡家常事中蕴真知良言,所以与读《曾国藩家书》对应的是我“认识到家风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这样,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即A选项。
  三、逻辑法
  当然,同学们也可以使用逻辑法来解答语句排序题。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来说,句与句之间会呈現并列、转折、因果、递进、条件、主次、总分等逻辑关系,我们要注意捕捉关联词语,通过分析找到正确答案。如“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无论……还是……亦或是……”表示条件关系。
  例如,2019年江苏盐城的中考题:
  在下列语段的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已及人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解析:我们可以运用逻辑法解答此题。通过阅读题目所给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到关联词“无论……还是……抑或是……”,可知句子与句子之间存在条件关系。按照这一固定句式,我们就能快速地理清顺序,即②①④③,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总之,解答语句排序题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要多思索、多总结,针对具体的题目,灵活使用适当的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其他文献
摘 要:西汉长安未央宫的“央”,本义是尽,完结的意思,又引申出请求(恳求)和灾祸(祸殃)的意思。而未央宫之“未央”的意思则是未敢登峰造极(是敬畏、也是谦虚)之意或未达顶点,正在发展之意。  关键词:《诗经》;未央宫;《河图》;《洛书》;乾卦  “央”字现在的意思相当于“中”,它的意思就是中心,比如我们常说的“中央”或者“央行”,就都是中心的意思。然而成语“长乐未央”的央却不等同于中心意思的“央”。
期刊
9月24日,在四川大学建校125周年之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四川大学联合举办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成立3周年暨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参事室主任,省社科联副主席蔡竞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天谷,资深馆员谭继和,馆员江玉祥、屈小强、舒大刚,特约馆员潘殊闲、张星誉、王川出席会议。省教育厅科技研究生处(省学位办)处长(主任)唐磊、四川大学社会科学研究
期刊
9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四川大学在中华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诗书画雅集,庆祝四川大学建校125周年和中华文化研究院成立3周年。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参事室主任蔡竞,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天谷偕资深馆员谢桃坊,馆员谢季筠、侯开嘉、赵义山、陈曼蓉、周雅玲、姚叶红,特约馆员徐寿鹏、周国林、刘梁经、谭勇等出席雅集。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馆员舒大刚,四川大学社科处副处长李昆出席
期刊
冯修齐  春游成都植物园  行车廿里作春游,地转天回景物幽。  巧辟园林通大道,欣扶花木上高丘。  山萦曲径丹梯接,云灿霓裳倩影留。  北部新城连绿野,无边图画喜全收。  宿青城山天师洞  洞天春暖伴芳邻,银杏楼头紫气淳。  暮雨敲檐诗韵雅,晨曦入眼画图新。  双遗胜境添佳趣,冠疫狂时念故人。  鸟诵花香胸臆朗,客堂品茗话全真。  彭山江口行  锦江春水涌黄龙,胜境重临烟雨濛。  问道遥追彭祖迹,
期刊
摘 要:中国人移居海外,成为华人华桥,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开始。其后历经秦汉以降2000多年,至今已具有6700多万人的规模。他们对所在国(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过,近代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期,海外华人华桥的移民史亦饱含血泪。  关键词:华桥华人;唐人街;猪仔  海外华桥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华桥人研究所编撰的《世界侨情报告(2020)》蓝皮书,截,包括新移民
期刊
摘 要:对“什邡”名称的内涵,一直众说纷纭。对1992年从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出土的“十汸”铜玺解读,可知“十汸”的含义当是多部族联合体在汸水滨之国。  关键词:铜玺;十汸王;汸水  一、什邡命名解说各异  明代文学家曹学俭《蜀中广记》说:“邡水流为十,故名什邡”(十河说)。清代邑人陶世熙《重修印月桥序》说:“南湔北洛,泻若方字之形,故邑之日邡,以水名城,联络而甲比之,故曰什”(水、城似汉字十方说
期刊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
期刊
请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  100 多年前,27 岁的李大钊以一篇《青春》,让无数青年热血沸腾。“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青春之我,何其美好的存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无数青年建功立业,青年英杰数不胜数。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同志 28 岁,正好是 13 位代表的平均年龄。王继才第一次登上开山岛时26岁,
期刊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出自曹雪芹的鸿篇巨制《红楼梦》。文章截取了农家老妇刘姥姥来到贾府,与众人在大观园中进餐的一些片段,描摹了众多人物形象,突出了不同人物形象的特点。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  一、大智若愚的焦点人物  在《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中,刘姥姥是这场“笑剧”的表演者,可以说是引人瞩目的焦点人物。综观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种种表现,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虽然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村妇人的形象,但又赋予了
期刊
我还记得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在成都买过一种“良心印花”,贴在自己用的书上。这种印花比普通的邮票稍微大一点,当中一颗红心,两边各四个字:“万众一心”和“勿忘国耻”。据说外国人讥笑我们是“一盘散沙”,而且只有“五分钟的热度”,所以我们发售这种印花以激励自己。我是一个狂热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始终丢不掉,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一直受到各种的歧视和欺凌,我感到不平,我的命运始终跟我的祖国分不开。  然而有一点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