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国家要振兴,就要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让青少年从小接受科学启蒙教育。尤其在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校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工作,创新组织管理模式,从人力、财力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关键词:小学;科普课堂;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330
引言
秉承“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创新、实践、发展”的科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科技教育为抓手,以创建陕西省科普示范学校为契机,不断加强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科技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一、加强科技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一)建立健全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科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领导、科技辅导员为成员的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科技教育的规划和实施,指导和管理,以及问题的解决,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以此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二)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形成合力
我校把科技辅导员队伍培养工作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团队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思想,发动全体教师搞小发明,指导学生撰写小课题、小论文,人人争当科普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组建科技教学研究小组,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在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影响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人人努力成为学校科技特色资源的开发者和引领者。近年来辅导的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级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以科普教育为载体,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
(一)建设科普校园硬环境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橱窗、软木板等宣传、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围。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充实和完善硬件设备,2017年建校以来,学校创建了创科教育实践室,科学实验室、加大了机器人活动室、计算机室的投入,不断完善相关的設备,打造出一楼科技特色文化。科技文化以探索海洋奥秘、中国古代科技、中国航天科技、七巧科技为主题形成四大科技教育板块。进行了学校网站建设,开通了科技专区。硬件设施的完善,为科普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
(二)打造科技教育软环境
1.积极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
2017年,我校立足实际,组织相关的教师开发了七巧科技校本课程,纳入了学校课程计划中,并按计划为学生授课。全体学生在七巧课堂上通过动手拼拼、摆摆,涂涂,画画,了解按样品图、一图多拼、多副创新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开发了智力,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进而促进了学生科普素养的全面提高。
2.努力做到学科教学的有效渗透。
我们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列为科学教育的重点。科普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校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方面重视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效渗透,另一方面重视各学科间的科普内容的相互沟通,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塑造他们的人格,影响他们的价值理念,同时教会他们学习之法、思考之法、创造之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
(三)拓宽科普教育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学校成立了七巧科技、建筑模型、科技创新、机器人、科幻画等科技兴趣小组,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参与面广,兴趣高。科技小组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训练,几年来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8、2019年学校科技小组的学生,多次参加省、市科技节,并在科技节上进行相关科技主题的展示活动。
科学并不是一项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学科,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一直在丰富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只要善于发现,就能够看到生活当中闪耀着的科学光芒。只有立足生活的科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才能够让科学真正为人类发展服务。
例如,在教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明几个空气热胀冷缩的生活应用:在铺设水泥路面的过程当中会做成一块一块的,而每块间都会留有一厘米左右的缝隙;水银温度计就是应用空气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乒乓球干瘪之后,用热水烫一下会恢复;夏天给自行车打气,不能够把气打太足。这些现象会引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渴望对空气热胀冷缩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于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气球、墨水、冰水、热水、烧瓶、温水等器材进行实验,让学生在操作当中进一步验证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
结论
“给孩子一方舞台,孩子会还你一分惊喜”,我们始终坚信并努力践行着。我们有理由相信,植根陆港一小这片沃土,不管是陕西的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都有同等接触科技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在每个孩子的心田中播下科普的种子,浇灌出科学的幼苗,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的实现“中国梦”的创新型人才的硕果。
参考文献
[1]周晶.深度领航,小学低年段“科普文”学习的行动研究——以部编版第四册《我是一只小虫子》为例[J].教育观察,2019,8(30):19+26.
[2]徐达,范季.浅谈学校如何利用研学有效开展航天科普——以长沙县中南小学研学之旅为例[J].中国航天,2019(07):38-40.
[3]吴启绵,程清华,戴云山,张美芳.闽北小学防雷科普知识现状调查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9(07):95-97.
[4]寇鹏.航天科普进校园 携手共筑航天梦——航天教育专家坐客史家小学[J].雷锋,2019(06):87.
关键词:小学;科普课堂;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330
引言
秉承“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创新、实践、发展”的科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科技教育为抓手,以创建陕西省科普示范学校为契机,不断加强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科技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一、加强科技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一)建立健全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科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领导、科技辅导员为成员的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科技教育的规划和实施,指导和管理,以及问题的解决,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以此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二)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形成合力
我校把科技辅导员队伍培养工作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团队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思想,发动全体教师搞小发明,指导学生撰写小课题、小论文,人人争当科普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组建科技教学研究小组,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在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影响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人人努力成为学校科技特色资源的开发者和引领者。近年来辅导的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级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以科普教育为载体,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
(一)建设科普校园硬环境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橱窗、软木板等宣传、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围。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充实和完善硬件设备,2017年建校以来,学校创建了创科教育实践室,科学实验室、加大了机器人活动室、计算机室的投入,不断完善相关的設备,打造出一楼科技特色文化。科技文化以探索海洋奥秘、中国古代科技、中国航天科技、七巧科技为主题形成四大科技教育板块。进行了学校网站建设,开通了科技专区。硬件设施的完善,为科普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
(二)打造科技教育软环境
1.积极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
2017年,我校立足实际,组织相关的教师开发了七巧科技校本课程,纳入了学校课程计划中,并按计划为学生授课。全体学生在七巧课堂上通过动手拼拼、摆摆,涂涂,画画,了解按样品图、一图多拼、多副创新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开发了智力,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进而促进了学生科普素养的全面提高。
2.努力做到学科教学的有效渗透。
我们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列为科学教育的重点。科普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校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方面重视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效渗透,另一方面重视各学科间的科普内容的相互沟通,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塑造他们的人格,影响他们的价值理念,同时教会他们学习之法、思考之法、创造之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
(三)拓宽科普教育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学校成立了七巧科技、建筑模型、科技创新、机器人、科幻画等科技兴趣小组,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参与面广,兴趣高。科技小组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训练,几年来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8、2019年学校科技小组的学生,多次参加省、市科技节,并在科技节上进行相关科技主题的展示活动。
科学并不是一项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学科,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一直在丰富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只要善于发现,就能够看到生活当中闪耀着的科学光芒。只有立足生活的科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才能够让科学真正为人类发展服务。
例如,在教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明几个空气热胀冷缩的生活应用:在铺设水泥路面的过程当中会做成一块一块的,而每块间都会留有一厘米左右的缝隙;水银温度计就是应用空气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乒乓球干瘪之后,用热水烫一下会恢复;夏天给自行车打气,不能够把气打太足。这些现象会引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渴望对空气热胀冷缩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于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气球、墨水、冰水、热水、烧瓶、温水等器材进行实验,让学生在操作当中进一步验证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
结论
“给孩子一方舞台,孩子会还你一分惊喜”,我们始终坚信并努力践行着。我们有理由相信,植根陆港一小这片沃土,不管是陕西的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都有同等接触科技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在每个孩子的心田中播下科普的种子,浇灌出科学的幼苗,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的实现“中国梦”的创新型人才的硕果。
参考文献
[1]周晶.深度领航,小学低年段“科普文”学习的行动研究——以部编版第四册《我是一只小虫子》为例[J].教育观察,2019,8(30):19+26.
[2]徐达,范季.浅谈学校如何利用研学有效开展航天科普——以长沙县中南小学研学之旅为例[J].中国航天,2019(07):38-40.
[3]吴启绵,程清华,戴云山,张美芳.闽北小学防雷科普知识现状调查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9(07):95-97.
[4]寇鹏.航天科普进校园 携手共筑航天梦——航天教育专家坐客史家小学[J].雷锋,2019(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