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3098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工程浩繁、责无旁贷、他山之石三个方面简单梳理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性。以安徽省为例,介绍政府主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制定政策法规、建立“四级”名录体系、认定和资助杰出传承人、开展相关活动、开展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五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从安徽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出法规滞后、经费不足、人才匮乏和理论研究不足、濒危项目流失现象严重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加强宣传、加强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力度、完善创新体系五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关键词: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5-0045-02
  过去三十年,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过于重视经济指标,更多重视能增加GDP的要素,有意无意忽视了与GDP联系不那么紧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导致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急需保护。在保护非遗的实践中,要使工作落到实处且卓有成效,必须采用政府主导的模式。
  一、政府主导非遗保护的必然性
  第一,工程浩繁。非遗保护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花费巨大、牵扯面广的工程,不是任何个人和民间团体能够胜任,非政府主导难以完成。
  第二,责无旁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历来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属于公共文化事业,非遗保护情况事关中华文明的整体性,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由政府主导。
  第三,他山之石。从横向上看,日本、韩国、法国、英国等非遗保护比较好的国家,无一不是政府主导,它们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二、政府主导下非遗保护取得的成绩
  (一)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安徽省向来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建设。早在1997年,就通过《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古民居保护管理的单项文物法规,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在广泛征求相关专家与相关传承人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范化、科学化保护提供法规制度保障,对非遗项目安排了保护工作专项经费,确保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建立了“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截至2016年4月,安徽省开展全面普查,充分调查全省各项目资源存量、资源保留情况、影响力、资源规模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安徽省非遗“世界、国家、省级、市级”四级名录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三)认定和资助杰出传承人
  截至2016年4月,安徽省共认定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10大类非遗传承人651人,其中国家级75人,省级576人,每年对优秀的传承人给予一定传习补助。
  (四)开展非遗相关活动
  近年来,安徽省充分利用大型文化活动、国内外文化交流、传统节日等平台,通过专题展示、实物展览、活态展演等多种方式,在40多个国际间、国家级、省级大型活动上,重点推出宣纸制作技艺等100多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扩大了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如安徽省非遗摄影展、皖北四市戏曲票友展、安徽非遗文房四宝展、芜湖铁画艺术进校园、安徽非遗系列活动等。
  (五)开展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工作
  人才短缺是制约非遗传承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了人才培养问题,理清了非遗的相关概念、理论,非遗传承才能可持续发展。安徽省一直致力于开展人才培养及理论研究工作,2015年芜湖职业技术学校招收铁画专业,为铁画制作培养“科班”人才。
  2015年6月12日,安徽省文化厅与安徽师范大学签订文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开展非遗调查研究、非遗保护传承理论研究工作;同年底,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非遗教育研究中心年会在安徽召开,准备构建非遗教育体系,打造通向艺术、回归生活的桥梁。2016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调研岳西手工造纸业,撰写中国手工造纸文库。
  三、非遗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法规滞后
  目前,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保护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外,还没有关于非遗的知识产权制度,非遗保护的监督制度,非遗破坏的惩罚制度等相关法规条例。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无法可依,处罚破坏行为也没有依据。出现保护责任多部门互相“扯皮”,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过度开发利用、恶俗化包装等现象却无明确可操作的法律条文来遏制,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就全国来说,安徽省绝不是个例。
  (二)经费不足
  非遗保护是系统工程,牵扯面广耗资巨大。资源调查,修缮破坏,资源保护,传承人的资助,监督处罚破坏行为,后继人才的培养等需要大量资金,政府“亚力山大”,财政资金只是杯水车薪,还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工作的办法,呼吁引导并善加利用社会资本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只有把财政资本与社会资本结合起来,才能为非遗保护提供资金保障。
  (三)人才匮乏,理论研究不足
  非遗项目多处于农村贴近老百姓生活,又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如花鼓灯、泗州戏、庐剧、五禽戏、潜山弹腔等,带不来可观的收入,无法吸引年轻人继承。另外,学校开设非遗相关专业不足、师资有限,导致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目前,安徽省关于非遗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兴盛,研究领域还不够宽广,关于非遗资源影响研究还比较匮乏,没有理论支撑科学评估对生产力的影响,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等,甚至出现“不用保护,应由市场决定自然淘汰”等声音。
  (四)濒危项目流失现象严重
  安徽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人民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项目,省内非遗项目众多,但是在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除了芜湖铁画、砀山唢呐等少数项目知名度高,影响力广保存较好以外,许多非遗项目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具体表现在许多口传心授的非遗项目濒危流失,有些项目只有几个老人还在坚守且濒临消失,有些项目开发过于商业化而导致“变味”。   四、政府主导下的非遗保护建议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第一,建立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尚属空白,由于许多非遗项目是当地群体共同生活劳作过程中形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非遗知识产权主体的认定也就存在困难,“抢注”、主体认定纠纷现象频出,急需调查理清,出台相关的制度保护非遗商标权、作品所有权,建立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第二,完善监督体系。人民群众是非遗的创造者、传承者,也应该是保护者。非遗项目监督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或者非遗传承人,更需要发动全民力量监督,建立监督举报奖励制度,非遗中心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加强惩处力度。
  (二)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保护,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而变质或者消失。安徽省属于中部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政府对于非遗保护的投入确实力不从心,需要从社会、企业、个人赞助等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
  (三)加强非遗宣传
  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利用橱窗,开设网站,举办活动,制作播出宣传片,开设微博,利用微信或其他新兴传播媒介大力宣传非遗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非遗的重要性、文化性、特殊性,宣传保护和开发利用方式等知识,激发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豪感、文化自觉性,提高当地民众对非遗保护的意识。还可以组织开展非遗主题活动,尤其是广大民众参与的主题活动,提升群众基础。比如,节庆举办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平时开展摄影展、摄影大赛、画展、绘画比赛及非遗作品展、作品比赛等,提高民众参与度,扩大影响力。
  (四)加大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力度
  可以在政府主导下联合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加强非遗理论研究,切实加强非遗文化价值、带动效应、综合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编写非遗相关专业教材。可以联合高校办学,把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与其他教师一起开设非遗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创办非遗兴趣小组,加强非遗专业人才培育,把非遗知识技能与大学传授的其他知识结合起来,提高非遗人才数量,提升非遗人才综合素养,丰富非遗项目表达内容,用新科技新思维包装非遗项目,促进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创新体系
  可以在政府主导下,搭建多方合作的平台,完善创新体系。创新传承工具,可以把非遗的旧文献、旧手稿、传统剧目、历史故事改编成电影电视艺术,制作成纪录片等视频;创新表现环境,把非遗表演项目和成果请进文化馆、文化广场;创新内容,设计衍生手工艺品;创新推广模式,利用“互联网+”把非遗相关产品推广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网民的面前,探索非遗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善虎,周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策略探析——以砀山唢呐为例[J].艺术百家,2016,(1):252-253.
  [2] 井晓旭.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青年文学家·文化论坛,2013,(4):208.
  [3] 芮琼,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探讨——以亳州“华佗五禽戏”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6,(2):27-30.
  [4] 廖军华,吴子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以合肥地区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2):117-120.
  [5] 周智勇.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 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责任编辑 刘娇娇]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特色,松山新区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的,也是在这种特色的发展中壮大的。松山新区作为国家高新区和先导区,在“一城”、“一区”、“一园”的建设中奋勇前行,将区位优势、区域特色、特色经济完美结合,健康发展。结合国家高新区建设,松山新区全力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强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使松山新区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蕴涵着无限的发展商机。  关键词:区域
期刊
摘 要: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或中心)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旗下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近年来,随着新进员工的补充,中心青年员工队伍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青年员工培养与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培训中心在借鉴相关组织学习地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学习地图原有理念和做法进行发展延伸,提出了成长地图的概念,并结合个人成长计划实施落地,在青年员工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青年员工
期刊
摘 要:本次市场调研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州市大学生校园快递使用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从校园快递使用基本情况和4种业务类型满意度维度展开分析。使用交叉分析方法,从性别、最近一个月使用快递频率、交通便利程度、对不同快递公司的满意度排序4个方面分析校园快递使用基本情况和整体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交通便利程度对快递服务满意度有显著影响,高校学生群普遍对顺丰快递满意度较高,整体满意度水平在一般及以上
期刊
摘 要:因为受到教学手段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传统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从对传统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出发,通过对多模态理论的认识,提出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构建多模态的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并探讨教师在多模态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多模态;商务英语;教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F83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在2015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着重提及,同年11月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这些都为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而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创新内生动力。基于云南省2014年数据,在因子分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创新环境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就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对创新的影响因素进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罗城县的调查,课题组发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危房改造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住房救助的力度不够、存在超标准建房现象和资格审查难等。为了向当地群众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课题组建议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从而改进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农村;危房改造;基本现状;主要问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普及运用,传统的营销方式效力逐渐降低,作为B2C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抢占先机获得更多的客户,是企业营销重中之重的问题。因此,B2C企业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口碑营销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力的营销手段,就是其中之一。在互联网的环境下,B2C企业如何利用口碑营销,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电子商务竞争力。为此,通过分析名鞋库口碑营销的具体做法,供其他B2C
期刊
摘 要:目前,农村市场已成为电子商务的热土,农村电商的发展势不可当。但是,农村电商能否在农村地区得到持续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分析。对云阳县的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云阳县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电商;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5-0048-02  电子商务越来越发达,可以说已占领整个市
期刊
摘 要: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是指员工在企业工作中获得的满意和快乐的体验。影响工作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工作特征、工作条件、工作回报、个人工作绩效、人际关系和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对企业的绩效和发展有重大影响。调查分析显示,珠三角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总体水平不高,员工的工作回报满意度较高,但工作压力感也较大。国企与大型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高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企业不同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存在差异,企
期刊
摘 要: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是为解决当下严重的土地抛荒问题的一种制度创新。绍兴是我国第一个土地信托的试点地区,对其进行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以绍兴为例介绍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运行机制与模式,并与新兴的“益阳信托”进行比较,最后针对我国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土地信托;运行机制;“绍兴模式”;“益阳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5
期刊